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君子的標準是什麼?我們該怎樣做君子?

若求答案,毫無疑問,胡適是一個標杆。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

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

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

世間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1

胡適的學問,若在中國算第二,那就實在找不到第一了。但是學問大,怕老婆的名聲更大。

和魯迅一樣的,原配夫人都是大字不識卻賢惠良淑的鄉下女子;不同的則是,胡適從一而終,白頭到老,而且怕老婆的名聲可謂人人皆知,連蔣介石偶爾還取笑過他。

胡適13歲時,母親便做主給他定了婚。訂婚後15年,胡適與江冬秀從未謀面。胡適內心也曾抗拒過、疑慮過、矛盾過,但終因「不忍傷幾個人的心」而沒有推翻婚事。「我深深懂得舊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1917年,留美歸來的北大教授胡適迎娶了江冬秀。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史學家唐德剛說:「這位小腳、眼有翳、愛打麻將的女人,成了傳統中國社會最後一位福人。」

張愛玲曾說:胡適和江冬秀的婚姻是罕見的幸福的包辦婚姻。

言下之意,不外乎一代大學者胡適在潑辣的江冬秀手下,為家庭化為百指柔,難能可貴。

胡適自己也說:沒有她,我也不會一心在學術上鑽研,也沒有今天你們看到的學問。

2

被包辦婚姻,魯迅也有過,可朱安苦了一輩子;徐志摩幾乎毀了張幼儀的半生;胡適起初也不樂意,卻溫柔包容江冬秀一生。

這跟胡適的性格不無關係。他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寡母馮順弟成為他的人生啟蒙者。

父親早逝,兄嫂多,是非多。母親的仁慈、溫和成了整個家庭瑣屑矛盾的溶解劑。胡適從小便耳濡目染,習得隱忍、寬容和好脾氣。

一個人的童年就是他一生的縮影。胡適童年時期多與母親相處,這使他比其他男性更懂得體貼女性、包容生活。

有人說,有女人緣的男人,要麼很帥,要麼很有文化,要麼很懂女人心。胡適三個法寶都有,女人緣也一直很旺。相傳他留學時,有不少女生主動追求他。

可是胡適是大孝子,雖然研究著新文化,很想婚戀自由,但最終還是怕母親不高興,聽媽媽的話,娶了老家的小腳女人江冬秀。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3

江冬秀屬虎,胡適屬兔。江母提出給兩人定親時,胡母起初反對,一是姐弟戀,二是怕江冬秀是「母老虎」。但奈不過算命先生說兩人命相天作之合。

婚後,江冬秀確實是「母老虎」,脾氣極大。

每次江冬秀髮脾氣,大喊大叫時,胡適就躲到廁所里,借口要漱口,故意把牙刷擱進口杯里,把聲音弄得很響。如此這般,避免正面衝突,讓彼此好受。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里提到:「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他說到做到,惹不起,躲得起。

江冬秀一輩子得以在婚姻里肆意,全憑胡適母親早年種下的溫柔種子。

曾有人說,江冬秀是封建包辦婚姻最後一位「福人」。這福氣,是脾氣暴躁的女人,遇上溫柔樂觀的好先生。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4

胡適文質彬彬,寫得一手好文章,講得多少好課。他理想中的伴侶該是知書達理,跟他有精神共鳴的。他曾遺憾對人說,他寫過的文章,太太是不會看的。

現實和理想的出入,悲觀的人抱怨,樂觀的人擁抱。遺憾之外,胡適樂呵呵地欣賞太太。也正因為一切不在他理想中,他對妻子的要求很低,反而常有驚喜。

江冬秀燒得一手好菜,熱情好客的胡適不僅自己吃得開心,還招來一幫朋友一起品嘗。一來二往,通過柴米油鹽的方式跟太太多一些共同的朋友,也多一些交流的話題。

胡適外出時,江冬秀給他寫信。一封錯別字百出、語言多有不通的家書,在胡適讀來卻是十足動人。他激動得立馬作詩誇獎太太:病中得婦書,不滿八行紙;全無要緊話,頗使我歡喜。早習慣太太粗聲粗氣,禁不住她細膩柔軟、對他好。

一段好的婚姻,往往有一個內心柔軟的男人,懂得欣賞、體貼另一半。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5

人無完人,胡適是好人,但不是聖人。

年輕時,胡適風度翩翩,相傳曹誠英、徐芳、洛維茨、韋蓮司都對他心生好感。他都與她們聊文學、談人生,但到底有無靈肉結合,誰知道呢?

終是有一天,曹誠英懷孕,胡適鼓起勇氣跟江冬秀攤牌離婚。

彼時二人結婚七年。他是逆來順受的好先生,老母親送他怎樣的妻子,都可以當成寶來欣賞,但新青年哪裡抵擋得住心有靈犀的愛情?

哪知江冬秀奉上一把菜刀:「離婚可以,先殺了我和兩個兒子。」

他乖乖選擇了家庭,這樣的「勇敢」是婚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有人說,悍婦江冬秀捍衛婚姻。婚姻是共同的,單憑一個人哪裡夠?她只是表明態度,胡適就又怕又乖,他對婚姻飽有敬畏。

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是童話里才有的場景。現實婚姻難有一帆風順。好的婚姻,不過是心中留有對婚姻的敬畏。

迷途知返、知錯就改是好男人的覺悟。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6

別人手指上有結婚戒,胡適手上有「止酒」戒。那是他四十歲生日時,太太送他的生日禮物。胡適患有心臟病,忌酒,太太出招提醒他。喜歡喝酒的他一直乖乖戴著,謹記滴酒不進。

江冬秀不希望胡適涉足政壇,因為她深知胡適性格老實,做學問足夠踏實,但從政則有違天性。胡適後來不得已與政治摻上些許關係,感覺內疚:

「現在我出來做事,心裡常常感覺慚愧,對不住你。你總勸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這是你在幫助我。若是不明大體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你跟我二十年,從不作這樣想……我感到愧對老妻,這是真心話。」

聽女人話的男人壞不到哪裡去。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7

民國才女、美女都很多,江冬秀一樣都沾不上。

但江冬秀有她的優點:

她很大氣,這種大氣,是不卑不亢,明知趕不上,也要與他一起向前的勁頭。她放足、認字讀書,給胡適寫信,從錯別字連篇到被誇獎「很好的白話文」,不能說不艱難。雖然跟不上胡適步伐,但最起碼是在努力。

這種大氣,是「把他當做普通人」的聰慧,是即使他在某一個方面很厲害,她也平等看待,崇拜但不盲目崇拜。兩個人在一起組成家庭,不管學識多少、家境如何,相處就得先把彼此都擺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每個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不因TA的優秀而自卑,也不因太愛TA而忐忑。

胡適是「大家」,在江冬秀眼裡也是一個普通丈夫,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照樣開罵。當年,徐志摩和陸小曼在一起,胡適牽了紅線,江冬秀認為陸小曼是紅杏出牆,在這件事上堅持立場、罵過胡適很多次,只罵得胡適像孩子一樣喊「委屈」。

這種大氣,更是識大體明事理。江冬秀很通透,對社會有自己的認識,非常反對胡適做官,多次寫信與胡適說此事,讓他專心在自己的學問上,對局勢和個人命運的認知都很受胡適認同。

這種大氣,還是能隱忍,但有底線。胡適的風流史並不少,韋蓮司、曹誠英……個個都是當時才貌雙全的女子,江冬秀抓大放小,對待外國女子韋蓮司,「難得糊塗」,對她保持尊重;對自家表妹曹誠英和胡適的感情,則絕不姑息,極力反對他們來往,甚至抓起裁紙刀以自己和兒子的性命相逼。她懂胡適,也懂女人,知道什麼樣的「外遇」是一時之興,什麼樣的愛是覆水難收。

這種大氣,更是能與他共享福也能與他同吃苦的決心。雖然胡適名聲在外,但於江冬秀而言,嫁給一個鄉野村夫或許也不會比嫁給胡適更辛苦。他們同樣要面對異地生活,也要面對窮親戚,浪漫的書生胡適在美國專心學習很自由,家裡的一切都交給江冬秀打理。

胡適剛到北京教書時,租了一所十幾間的大房子,大部分房間都是預留給親戚們住的。江冬秀對胡適的一大家子都照顧地無微不至,即使困窘時,收到胡適寄來的錢,也不忘接濟困難的親友和捐助學堂。她仗義疏財,沒給自家攢下積蓄,但將胡適的親友都照顧地妥帖。

這種大氣,是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和行為方式。江冬秀念書不多,但自有自己的準則和行為方式。當時,翻譯家梁宗岱有了新歡,要和老婆離婚。江冬秀勸告無果,把老實的梁妻接到自家,親自上法庭給梁妻辯論,聲動京城。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8

江冬秀能守住家!

胡適一家在美國紐約時,住的是五樓的公寓。有一天,胡適不在家,有賊從窗戶里爬了進來,當時江冬秀正在做飯,突然看見了賊。

她受到驚嚇的同時,卻並沒有如美國女人面對歹徒時所習慣的大聲尖叫,而是瞪著雙眼看著身材高大的歹徒,毫不退讓

繼而,她迅即走到大門口,拉開門,義正辭嚴地對賊說了一個英文單詞:「GO!」

她的大膽與果決嚇住了賊,他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也許在他的職業生涯里,從來沒有遭遇過這樣臨危不懼的女人,而且還是個矮矮胖胖、面色慈祥、手無縛雞之力的外國老太太。

他愣在原地好一會兒,然後就真的順著江冬秀的指示出去了。江冬秀關上房門,折回廚房,繼續做她的飯。

這事兒像是沒有發生過一樣,一直到很久之後偶爾和胡適嘮家常的時候說出來。

可想而知是胡適的震驚。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9

男人易膨脹,女人愛嫉妒,一膨脹就愛出幺蛾子,一嫉妒就會造成情緒失控。這是很多夫妻不和的根源。

江冬秀把胡適當做一個普通男人,她很聰慧,在他糊塗時提醒,在他無助時照顧,在他犯渾時也不妨恐嚇和「動用武力」。

很多人說,江冬秀和胡適在「智識」上可能沒有辦法溝通,然而到現實生活中,再高的智識不得落實到一件件具體的事情中么?她可能沒辦法和他討論哲學、歷史,但她可以與他共議家中大小事。

很多人說,江冬秀知識太少,沒法成為胡適知己。但在戰亂中,江冬秀輾轉各處,保全了胡適的七十箱藏書,胡適說「北平出來的教書先生,都沒有帶書。只有我的七十箱書全出來了。這都是你一個人的大功勞」。這難道不是最貼心的「知己」么?

她不矯情不任性不作死,能隱忍也受得了委屈,但絕對是聰慧有底線且有自己獨立思想。她看起來是他背後的人,事實上,她不是他的附屬,她是她自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她助他成功。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10

胡適一生有35個博士學位,而他最有趣的研究莫過於研究怕太太學問。瘋狂收集PTT(怕太太)的銅幣,還發起PTT協會。


著有著名的「三從四德」理論:


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好聽的話好多男人都會說,難得的是說時不是熱戀、不是新婚,而是老夫老妻。

好聽的話好多男人都會說,難得的是說到就做到。

江冬秀一輩子沒有別的喜好,就是愛搓麻將。1957年,胡適出任中國研究院院長,舉家搬到台北,胡適一擲千金買了兩套房,一套全家人住,一套專給江冬秀搓麻將。

據說,江冬秀在台北沒有熟人,胡適怕她不高興,還招兵買馬幫她找麻友。她打麻將成癮,不做飯,只煮一鍋茶葉蛋供胡適一周溫飽,胡適也樂呵呵沒意見。

我愛你,換在他們身上,就是這套房子被我承包了,你專心打麻將就好。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11

胡適自嘲懼內,晚年公開向晚輩傳授婚姻幸福的秘訣:「久而敬之。」

他與江冬秀的一生,起於「不自由」,終於「情願不自由,便是自由」。

他在外面呼風喚雨,在文壇、政壇、教育界都名聲遠播,十足萬人迷,卻甘願聽母親的話、聽太太的話,在家裡做一個低眉順耳的男人。也是這樣,他才成為現代文壇難得的清流:一生一世一雙人,事業家庭雙豐收。

有本事的好男人,在家裡都怕女人,怕女人對他好,怕女人管他,怕女人不高興。所有的怕,都是因為愛。

胡適為什麼讀書

文/胡適

摘自《胡適談讀書與做人》

青年會叫我在未離南方赴北方之前在這裡談談,我很高興,題目是「為什麼讀書」。現在讀書運動大會開始,青年會揀定了三個演講題目。我看第二個題目「怎樣讀書」很有興味,第三個題目「讀什麼書」更有興味,第一個題目無法講,為什麼要讀書,連小孩子都知道,講起來很難為情,而且也講不好。所以我今天講這個題目,不免要侵犯其餘兩個題目的範圍,不過我仍舊要為其餘兩位演講的人留一些餘地。現在我就把這個題目來試一下看。我從前也有過一次關於讀書的演講,後來我把那篇演講錄略事修改,編入三集文存裡面,那篇文章題目叫作《讀書》,其內容性質較近於第二題目,諸位可以拿來參考。今天我就來試試「為什麼讀書」這個題目。

從前有一位大哲學家做了一篇《讀書樂》,說到讀書的好處,他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意思就是說,讀了書可以做大官,獲厚祿,可以不至於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輕的漂亮太太(台下鬨笑)。諸位聽了笑起來,足見諸位對於這位哲學家所說的話不十分滿意,現在我就講所以要讀書的別的原因。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為什麼要讀書?有三點可以講: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我一踏進青年會的大門,就看見許多關於讀書的標語。為什麼讀書?大概諸位看了這些標語就都已知道了,現在我就把以上三點更詳細地說一說。

第一,因為書是代表人類老祖宗傳給我們的知識的遺產,我們接受了這遺產,以此為基礎,可以繼續發揚光大,更在這基礎之上,建立更高深更偉大的知識。人類之所以與別的動物不同,就是因為人有語言文字,可以把知識傳給別人,又傳至後人,再加以印刷術的發明,許多書報便印了出來。人的腦很大,與猴不同,人能造出語言,後來更進一步而有文字,又能刻木刻字,所以人最大的貢獻就是過去的知識和經驗,使後人可以節省許多腦力。非洲野蠻人在山野中遇見鹿,他們就畫了一個人和一隻鹿以代信,給後面的人叫他們勿追。但是把知識和經驗遺給兒孫有什麼用處呢?這是有用處的,因為這是前人很好的教訓。現在學校里各種教科,如物理、化學、歷史等等,都是根據幾千年來進步的知識編纂成書的,一年,兩年,或者三年,教完一科。自小學、中學,而至大學畢業,這十六年中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得來的知識學問和經驗。所謂進化,就是叫人節省勞力,蜜蜂雖能築巢,能發明,但傳下來就只有這一點知識,沒有繼續去改革改良,以應付環境,沒有做格外進一步的工作。人呢,達不到目的,就再去求進步,而以前人的智識學問和經驗做參考。如果每樣東西,要個個人從頭學起,而不去利用過去的知識,那不是太麻煩了嗎?所以人有了這知識的遺產,就可以自己去成家立業,就可以縮短工作,使有餘力做別的事。

第二點稍複雜,就是為讀書而讀書。讀書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讀書不能讀書,要能讀書才能多讀書。好比戴了眼鏡,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遠的可以變為近。讀書也要戴眼鏡。眼鏡越好,讀書的了解力也越大。王安石曾對曾子固說:「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所以他對於本草、內經、小說,無所不讀,這樣對於經才可以明白一些。王安石說:「致其知而後讀。」

請你們注意,他不說讀書以致知,卻說,先致知而後讀書。讀書固然可以擴充知識,但知識越擴充了,讀書的能力也越大,這便是「為讀書而讀書」的意義。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試舉《詩經》做一個例子。從前的學者把《詩經》看作「美」「刺」的聖書,越講越不通。現在的人應該多預備幾副好眼鏡,人類學的眼鏡,考古學的眼鏡,文法學的眼鏡,文學的眼鏡。眼鏡越多越好,越精越好。例如「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我們若知道比較民俗學,便可以知道打了野獸送到女子家去求婚,是平常的事。又如「鐘鼓樂之,琴瑟友之」,也不必說什麼文王太姒,只可看作少年男子在女子的門口或窗下奏樂唱和,這也是很平常的事。再從文法方面來觀察,像《詩經》里「之子于歸」「黃鳥于飛」「鳳凰于飛」的「於」字,此外,《詩經》里又有幾百個的「維」字,還有許多「助詞」「語詞」,這些都是有作用而無意義的虛字,但以前的人卻從未注意及此。這些字若不明白,《詩經》便不能懂。再說在《墨子》一書里,有點光學、力學,又有點經濟學。但你要懂得光學,才能懂得《墨子》所說的光;你要懂得各種知識,才能懂得《墨子》里一些最難懂的文句。總之,讀書是為了要讀書,多讀書更可以讀書。最大的毛病就在怕讀書,怕讀難書。越難讀的書我們越要征服它們,把它們作為我們的奴隸或嚮導,我們才能夠打倒難書,這才是我們的「讀書樂」。若是我們有了基本的科學知識,那麼,我們在讀書時便能左右逢源。我再說一遍,讀書的目的在於讀書,要讀書越多才可以讀書越多。

第三點,讀書可以幫助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供給思想材料。知識是思想材料的來源。思想可分作五步。思想的起源是大的疑問。吃飯拉屎不用想,但逢著三叉路口、十字街頭那樣的環境,就發生困難了。走東或走西,這樣做或是那樣做,有了困難,才有思想。第二步要把問題弄清,究竟困難在哪一點上。第三步才想到如何解決,這一步,俗話叫作出主意。但主意太多,都採用也不行,必須要挑選。但主意太少,或者竟全無主意,那就更沒有辦法了。第四步就是要選擇一個假定的解決方法。要想到這一個方法能不能解決,若不能,那麼,就換一個;若能,就行了。這好比開鎖,這一個鑰匙開不開,就換一個;假定是可以開的,那麼,問題就解決了。第五步就是證實。凡是有條理的思想都要經過這五步,或是逃不了這五個階段。科學家要解決問題,偵探要偵探案件,多經過這五步。

這五步之中,第三步是最重要的關鍵。問題當前,全靠有主意(Ideas)。主意從哪兒來呢?從學問經驗中來。沒有知識的人,見了問題,兩眼白瞪瞪,抓耳撓腮,一個主意都不來。學問豐富的人,見著困難問題,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擠上來,湧上來,請求你錄用。讀書是過去知識學問經驗的記錄,而知識學問經驗就是要用在這時候,所謂養軍千日,用在一朝。否則,學問一些都沒有,遇到困難就要糊塗起來。例如達爾文把生物變遷現象研究了幾十年,卻想不出一個原則去整統他的材料。後來無意中看到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說人口是按照幾何學級數一倍一倍地增加,糧食是按照數學級數增加,達爾文研究了這原則,忽然觸機,就把這原則應用到生物學上去,創了物競天擇的學說。讀了經濟學的書,可以得著一個解決生物學上的困難問題,這便是讀書的功用。古人說:「開卷有益」,正是此意。讀書不是單為文憑功名,只因為書中可以供給學問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可以幫助我們思想。又譬如從前的人以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後來天文學家科白尼卻主張太陽是世界的中心,繞著地球而行。據羅素說,科白尼所以這樣地解說,是因為希臘人已經講過這句話;假使希臘沒有這句話,恐怕更不容易有人敢說這句話吧。這也是讀書的好處。有一家書店印了一部舊小說叫作《醒世姻緣》,要我作序。這部書是西周生所著的,印好在我家藏了六年,我還不曾考出西周生是誰。這部小說講到婚姻問題,其內容是這樣:有個好老婆,不知何故,後來忽然變壞,作者沒有提及解決方法,也沒有想到可以離婚,只說是前世作孽,因為在前世男虐待女,女就投生換樣子,壓迫者變為被壓迫者。這種前世作孽,起先相愛,後來忽變的故事,我彷彿什麼地方看見過。後來忽然想起《聊齋》一書中有一篇和這相類似的筆記,也是說到一個女子,起先怎樣愛著她的丈夫,後來怎樣變為凶太太,便想到這部小說大約是蒲留仙或是蒲留仙的朋友做的。去年我看到一本雜記,也說是蒲留仙做的,不過沒有多大證據。今年我在北京,才找到了證據。這一件事可以解釋剛才我所說的第二點,就是讀書可以幫助讀書,同時也可以解釋第三點,就是讀書可以供給出主意的來源。當初若是沒有主意,到了逢著困難時便要手足無措,所以讀書可以解決問題,就是軍事、政治、財政、思想等問題,也都可以解決,這就是讀書的用處。

我有一位朋友,有一次傍著燈看小說,洋燈裝有油,但是不亮,因為燈芯短了。於是他想到《伊索寓言》里有一篇故事,說是一隻老鴉要喝瓶中的水,因為瓶太小,得不到水,它就銜石投瓶中,水乃上來,這位朋友是懂得化學的,於是加水於燈中,油乃碰到燈芯,這是看《伊索寓言》給他看小說的幫助。讀書好像用兵,養兵求其能用,否則即使坐擁十萬二十萬的大兵也沒有用處,難道只好等他們「兵變」嗎?

至於「讀什麼書」,下次陳鍾凡先生要講演,今天我也附帶地講一講。我從五歲起到了四十歲,讀了三十五年的書。我可以很誠懇地說,中國舊籍是經不起讀的。中國有五千年文化,四部的書已是汗牛充棟。究竟有幾部書應該讀,我也曾經想過。其中有條理、有系統的精心結構之作,二千五百年以來恐怕只有半打。「集」是雜貨店,「史」和「子」還是雜貨店。至於「經」,也只是雜貨店,講到內容,可以說沒有一些東西可以給我們改進道德、增進知識的幫助的。中國書不夠讀,我們要另開生路,辟殖民地,這條生路,就是每一個少年人必須至少要精通一種外國文字。讀外國語要讀到有樂而無苦,能做到這地步,書中便有無窮樂趣。希望大家不要怕讀書,起初的確要查閱字典,但假使能下一年苦功,繼續不斷做去,那麼,在一二年中定可開闢一個樂園,還只怕求知的慾望太大,來不及讀呢。我總算是老大哥,今天我就根據我過去三十五年讀書的經驗,給你們這一個臨別的忠告。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想第一時間接收英語演講文章&視頻?置頂精彩英語演講就對了!操作辦法就是:進入公眾號——找到「置頂公眾號」—— 開啟。

他一生拿了35個博士學位,敢與魯迅論戰的胡適,卻最怕老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麗沙澧 的精彩文章:

李易峰《心理罪》內心戲打動人心,塑造角色成功獲認可
《聞香識女人》:女人?不存在的
靶向葯易瑞沙怎麼樣:一位肺癌患者服用易瑞沙的真實經歷

TAG:美麗沙澧 |

您可能感興趣

馬爸爸又獲一博士學位,什麼時候我也能有五個博士學位
張藝謀兒子過生日,他居然不在身邊,原來他在波士頓拿博士學位
「我的博士學位,只是一個嫁妝?」
他們是明星學霸!最後一位擁有3個博士學位!無人能及!
胡適說,學生寫的這本小書帶給他的光榮多於他的35個博士學位
人生贏家!老婆博士學位,有顏有才,三胞胎兒子比自己還出名!
他有35個博士學位,是民國第一才子,卻有這樣一位潑辣的夫人
唯一一位被高能粒子束爆頭的科學家:不僅活了下來,還智力完好、拿到博士學位
翟天臨人設崩塌後,另一位學霸被挖了出來:三個博士學位的他才是娛樂圈王者啊!
戴笠最得意的女特務,擁有博士學位,卻甘願嫁給小老頭
他出軌、賭博,卻擁有36個博士學位,是世間少有的君子!
周杰倫被這人怒懟,給袁隆平洗腳都不配,網友:白瞎你的博士學位
他是紅孩兒的扮演者,成名後不再拍戲,獲得博士學位,成大老闆
她擁有博士學位是劉鑾雄前任,多次被大劉炮轟,現仍是20億富婆
扒叔說,翟天臨博士學位再被退?
23歲就拿到碩士學位,卻為6百萬而坐牢,其他同事幫他賺到百億
她是戴笠的情人,擁有博士學位,戴笠死後嫁給了胡宗南!
11歲「神狗」獲得耶魯大學的學士、博士文憑,話說你家的狗狗有聰明到可以拿學位嗎?
他曾獲得30餘博士學位,不愛原配,幾度別戀,卻與原配共度一生
馬雲收穫第5個博士學位:老師身份將是一輩子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