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秦王子嬰:一個比較識時務的治國仁君
最早關於秦三世子嬰的介紹出現在《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中,當時的秦始皇在巡遊的中途去世,秦二世胡亥登上皇位。胡亥的身旁有趙高輔佐,自然不會放過以前的忠臣。胡亥登基的時候就準備殺掉蒙恬、蒙毅兩兄弟,秦三世子嬰勸諫胡亥不要這麼做,這樣不利於國家朝政的管理,但是胡亥不聽誅殺了忠臣相反任用沒有節操品行的人。不久之後胡亥聽信了趙高的讒言,誅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嬰有幸躲過了這場災難。
圖片來源於網路
秦二世三年的時候趙高已經完全的掌握了朝政,並且通過指鹿為馬殺掉了一部分的忠臣,不久之後,趙高逼死了孤家寡人的胡亥想要自立為皇帝。可是趙高發現並沒有幾個大臣願意臣服自己,趙高只得找秦三世子嬰讓其繼承皇位。史冊對於秦三世子嬰的介紹中說子嬰是個善於治理國家的仁君,因為子嬰一上位就得到了支持。但是趙高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子嬰因此不能改稱王,而後來趙高卻讓子嬰稱王,這實際上是為了給日後自己稱帝做準備。
對於秦三世子嬰的介紹主要在於子嬰殺死了奸臣趙高。當時趙高想要謀害子嬰自己當皇帝,子嬰便在宗廟裡不出去,趙高便親自來請。秦三世子嬰便趁機殺死了趙高,並且示眾。十月劉邦的軍隊攻進了咸陽城,子嬰看見大勢已去,便帶著妻子兒女投降了。最後被項羽所殺。秦三世子嬰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能做的或許就是殺趙高,等亡國。
秦三世是怎樣的一個人
秦三世是怎樣的一個人?歷史上對於此人的評論不多,但是不得不說秦三世是一個仁愛而且善於管理國家的人。這麼說是因為當時秦始皇在巡遊的過程中去世,二世胡亥謀權奪位。登上皇位的胡亥在奸臣趙高的讒言下,賜死了扶蘇,並且誅殺蒙恬,李斯等忠臣。當時秦三世勸胡亥不要這麼做,可是胡亥沒有聽三世的話。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秦三世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個懂得治理國家方略的仁君。
二世胡亥被趙高所害,趙高想要自己當皇帝,可是趙高的威信不高。趙高沒辦法只好擁立秦三世子嬰為皇帝,沒過幾天趙高找了借口說秦國的領土不斷縮小,讓子嬰改稱王,子嬰聽從了趙高的建議。並且在宗祠里等待趙高給自己玉璽,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秦三世子嬰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一個能夠忍辱負重的人。正是如此秦三世才能夠殺死趙高這個奸臣,只可惜生不逢時,如果當時的環境並不是動亂的,秦三世或許就是一位明君。
公元前二零六年十月劉邦攻進灞上,並派人勸秦三世子嬰投降。秦三世子嬰結合當時的情況,認為秦國國運已盡,便帶著自己的妻子兒女向劉邦投降。秦三世子嬰投降之後,秦朝就正式滅亡了。當時劉邦的武將樊噲對劉邦說殺掉秦三世子嬰,劉邦沒有同意。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秦三世子嬰是一個比較識時務的人,只是後來項羽攻進咸陽的時候將其殺死了。
秦三世是秦始皇什麼人
子嬰是末代秦王,在位僅四十六天後就投降劉邦,最後死於項羽之手。對於秦三世是秦始皇什麼人歷史上有幾種說法,每種說法也有其根據。第一種說法子嬰是秦三世是秦始皇的孫子,也就是扶蘇的兒子。但是這種說法很快被推翻,因為當時子嬰聯合自己的兒子一起將奸臣趙高殺死的時候,按照年齡來算秦始皇死的時候五十幾歲,扶蘇也就三十來歲,所以子嬰是扶蘇的兒子的說法是矛盾的。秦二世長兄的說法是不成立的,既然長兄扶蘇都被殺了,那麼同為兄的子嬰肯定也會被誅殺,所以這種說法也是矛盾的。
那麼秦三世是秦始皇的什麼人呢,歷史記載過「始皇弟」。秦始皇有四個兄弟,其中兩個是母親與別人所生。所以在秦始皇登基的時候就將兩人誅殺了,對於另一個在秦王政八年時投降趙國,那個兄弟就沒有回來,估計是死在趙國了。所以對於秦三世是秦始皇弟弟的這種說法也不對,因為得不到史實的論證。
以上三種說法都被推翻了,對於秦三世是秦始皇什麼人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始皇弟子說。事實上「始皇弟子」說來源於「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這句話。不同的說法來自於不同的史料文字記載,更多也是史學家們對於史料的解讀。每一個史料都有自己的根據,所以歷史才是豐富的。可能,秦始皇死於趙國的弟弟有個孩子也就是子嬰,子嬰勸過二世,並且聯合自己的兒子殺死趙高,這樣的推理也許是符合邏輯的,不過真正的歷史還是應當留給史學家來驗證了。


※南北朝那些事兒:梁武帝蕭衍竟真是餓死的嗎?
※恰克圖條約不平等為什麼清朝還要俄國簽訂?
※趣聞:詩人溫庭筠為何有「作弊高手」這一稱呼!
TAG:趣歷史 |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真的有治國之才嗎?
※和耶穌一個時代的皇帝:勤勤懇懇治國有方,是中國人的典範
※三國時期的曹操、劉備、孫權他們分別用的什麼治國思想?
※被授予朝鮮一級國旗勳章,治國八大元老之一的彭真,子女如今怎麼樣?
※薛健老師:孔子的治國「三部曲」
※沒有按照秦始皇的政策治國,漢朝是如何被劉邦的侄子們搞壞的
※隋唐王朝:唐朝前期的治國方針和政策
※慈禧與武則天同為一代女皇,為何說武則天的治國之術遠高於慈禧?
※治國無能的宋徽宗,連坑兒子的水平都是一流的
※道家治國和儒家治國的差距,為何同一時期的思想,差距會如此之大
※二十幾年不上朝的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究竟是如何治國的?
※漢朝兩位皇帝的大比拼,劉邦與劉秀誰的治國能力更強呢?
※史上最長的太子,治國賢才被君父一手毀掉,網友:無情最是帝王家
※從唐太宗和唐明皇任命的宰相,看他們的治國能力!
※揭秘:一位比武則天還要善於治國的皇太后
※從武德時期的各種建制,看李淵的治國能力
※大清的孝賢純皇后憑什麼獨得乾隆寵愛?雍正欽點她為皇后,乾隆:我的治國之功有她一半
※亂燉魏晉南北朝:兄子桓以文治國,弟子建懷才不遇(上)
※盤點三國里的五大治國大才,諸葛亮屈居第四,第一被稱為王佐之才
※論先秦時期齊魯兩國不同的治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