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台灣丨沒有什麼是強拆解決不了的,如果有,不存在如果

台灣丨沒有什麼是強拆解決不了的,如果有,不存在如果




本文轉自公眾號:

文藝生活周刊

ID:wzhoukan


在中國,「強拆」


一直是最扎眼的詞之一


暴力中透露著悲壯


如同把平民和政府扔進角斗場

任憑他們自相殘殺


 


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掌握絕對權力與力量的政府


用最原始、最野蠻的手段

最快速地解決戰鬥


這便是強拆






 


之前《人民的名義》里有強拆的橋段


最近票房口碑均爆炸的《戰狼2》


開頭也是強拆的場景


當然,那裡面是黑社會強拆







影視作品中把強拆當做矛盾點來用


說明強拆在成為社會現象的同時


也像張遼的大名一樣,能止小兒夜啼


 


20年前的台灣台北


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


領導台北市政府


決定拆除著名的貧民窟「康樂里」


人民發起「反對市府推土機」運動


進行對抗和抵制


 





負責人黃孫權在負責運動的同時


用相機拍下了整個過程


 



《我們家在康樂里

——反對市府推土機運動文件》




康樂里俗稱日本公墓


是一座建在墳墓上的


由榮民建立起來的貧民窟




49年老蔣撤退台灣


200萬軍隊連工資都發不下來


於是軍隊給這些士兵


一人一條軍毯,200塊錢


讓他們自謀生路去








沒有工作技能,人生地不熟


連交流都成問題的他們


無奈只能幹諸如打掃廁所等


最底層的工作


 


買不起房子


就在荒涼的日本公墓上自己搭草房


越來越多的老兵聚集於此


形成了最初的社區


 


社區逐漸發展


更多的社會底層市民在此紮根


到上世紀90年代


康樂里已經發展成了


約1000多戶,3000多人的大社區


 



400多戶為政府認定的低收入者





1994年陳水扁當選台北市市長


開始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


決定把康樂里的違章建築拆除


改造成公園


 


如果處置得當


既能促進城市和房地產的發展


也能提高低收入市民的生活水平


還能解決交通、綠化、環境等諸多問題


然而從95年1月


確立了「先建後拆」原則後


到96年6月被徹底推翻


到了9月,政府直接決定強拆


變臉之快讓人措手不及


 





康樂里的居民在里長的帶領下


來市議會大樓找阿扁對峙


在樓下拉條幅,喊口號


面對不信守承諾的指責


阿扁早已想好了說辭


狡辯稱「先建後拆」


就是拿到建照後便拆


 



左下角的就是阿扁




對於當初自己親口做出的承諾


也是矢口否認


 


這一典型的政客行徑


激起了學界的反感


台大城鄉所的教授與學生


發起了「反對市府推土機」的聲明


並舉辦論壇邀請社會各界人士


試圖與政府對話


討論合理方案,暫緩拆遷


 





政府並沒有做出什麼積極回應


還是在按部就班地執行拆遷計劃


很快,康樂里的居民


接到了正式的拆遷通知


 


被拆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康樂里的住戶決定珍惜時間


多聯絡聯絡感情


為後面的事情做準備


 





就在學界努力談判


居民聯合簽名陳情時


一件事的發生使所有的溝通都失效了






 



退伍老兵翟所祥先生


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殺


導演黃孫權是第一批趕到的那群人


據他所說


因為翟大爺的房間十分低矮


想要上吊自殺


必須要半蹲著抱著膝蓋才可以


其痛苦的死亡過程


讓人難以想像


 


面對突發的事件和憤怒的民眾


政府首先做的是迴避


康樂里里長帶領居民


再次包圍了議會大樓


 





隨著矛盾的激化


越來越多的問題被揭露


社會局答應給拆遷住戶分配的安置房


被指出根本沒有位置


社工說「沒問題,已經安排好了」


可是居民卻收到沒有位置的回復






 



負責人聲稱在努力安置


遭到反駁


「本來就沒有做


是學者提出來之後你們才做」


 


老人的自殺


將政府和居民的溝通渠道徹底切斷


也暴露出政府


根本不在乎這些低收入者的死活


 


拆遷進入最後的倒計時


各界動用一切力量做最後的抗爭


 





晚會在一片悲傷的氣氛中開始


幾十張桌子上冒著熱騰騰的飯菜


幾百人圍著桌子心涼到冰點


當自創歌曲《我們家在康樂里》唱起時


所有人哭成了一團


情緒是會傳染的,也是會放大的


這場堅守家園的晚會


最終變成了哀悼會


哀悼自己的悲慘、愛到康樂里的命運


哀悼自殺的翟大爺


 





政界的人紛紛上台講話


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馬英九


承諾拆遷當日會到現場一起堅守


隨後居民在路邊豎起


《窮人的墳場》石碑


點起蠟燭,焚燒翟大爺的遺物


路過的市民隨即加入堅守家園的運動中






 



拆遷當晚


抗議人群堵滿了整條街道


這是他們最後的希望


也是最後的堅守


 





拆遷開始時


政府派出1200名警員維持秩序


各種大型工程車也隨之開到


當晚康樂里發生了六場大火


火光映紅了半邊天


一晚上的焚燒與拆除


康樂里社區就此消失


 





本機器人在看這部紀錄片時


經常被那熟悉的鄉音所感動


導演採訪的老住戶中


有好幾位都是山東人


那純正的山東方言


在一片台灣腔中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自從腿被砸斷,老太太就坐在門口望著馬路


一望就是十三年

 





因為口音問題


採訪時下面配的字幕


都是殘缺不全的


沒人知道他們嘟囔的到底是什麼


他們是一群被遺忘的人


一群付出了一輩子


卻始終活在最底層的人






 



戰爭時被迫離鄉


漂泊到海峽另一邊


掙扎求生


在一片墳墓上蓋起了房子


卻在遲暮之年被強拆


 


導演在採訪時很少提到強拆


不得已提到時


老人沒說幾句便哽咽起來


 


八十多歲的老人


自打退伍就住在此地


如今只剩自己一人孤苦伶仃


一個人洗衣服做飯


人越老越想家


他卻再也回不去了


 



BPH:前列腺增生


老人如今只能插導尿管排尿




政府的強拆相當於


加快了這些老人的死亡速度


將他們流放到殘酷而陌生的環境中


折磨至死


 


雙目失明的老太


在鄰里的幫助下可以正常生活


生病有人來照顧


行動不便有人幫忙買菜


電器壞了有人會維修


這是個關係緊密的社區


是幾千人最後的庇護所


 





政客和商人關注的是利益


是價值、發展和政績


有價值的是這片建築下的土地


不是這片建築里的人民


 


面對強拆,我們所能做的只有


妥協或者抗爭


但絕大多數情況下


這兩種選擇只是殊途同歸罷了


 


在微博上輸入關鍵詞


「強拆 綁架」,「強拆 傷人」


出現的結果都是那麼觸目驚心


 







要麼是被綁架暴打


要麼是被直接弄死


 


手無寸鐵的平民


面對失控的暴力機器


結局之慘烈可想而知


 



2015年的新聞




零幾年的中國


曾掀起一波拆遷熱潮


出現了相當多的強拆事件


電視報紙上此起彼伏的報道


被經濟發展的浪潮所湮沒


最終也不了了之


 


令人悲哀的是


社會在飛速發展


強拆卻固執且頑強地存在著


成了社會頑疾


甚至成了一種模式化的套路


 



說動手就動手,說拆就拆




沒有什麼是強拆解決不了的


 


擁有絕對權力與金錢的政府


在與平民關於房產展開的決鬥中


有無數種方法可以獲勝


而強拆,絕對是最直接


最有恃無恐的一種


以摧枯拉朽的力量


伴隨著鏟車與挖掘機的轟鳴


瞬間將你打回原形


就像一板磚拍在腦袋上那樣


結實,迅速,致命


 





影視作品中的強拆


頂多算是種編劇手法


最終還是要服務於劇情


 


而紀錄片里所展現的


更像是活生生劃一個口子


然後用力撕開


伴隨衝擊雙眼的慘烈場面


讓你一窺那血淋淋的現實


 



居民懷疑市政府故意縱火,藉機強拆





但影像終究是影像


你可以觀察卻無法融入


導演在拍攝紀錄片之前


作為城鄉所的學生


為了調查了解康樂里的拆遷安置問題


在康樂里社區居住了三年


他已經完全融入其中


 


而觀看紀錄片的我們


融入是相當困難的


我們能體會老兵面對強拆時的


悲傷與無奈


卻無從得知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內心


 





但紀錄片始終是


關注此類事件的最好的方式


沒有紀錄片


你很難得知,這個世界上


還有這麼一群人


背負著如此的痛苦


承受著如此的欺凌


 


沒有這部紀錄片


你可能也不會關心


陳水扁在台北干過什麼


說過什麼話


 



「阿扁x你娘」





他說


「(翟所祥)別的地方不死,


死在這裡(台北)


我真夠『衰』」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喀什丨中國最具「異域風情」的城市。
美國人吸毒,吸垮了墨西哥 。
我去了趟卡爾加里,想替你寄張飄洋過海的明信片。
茂名丨過年沒年味?那是因為你沒去過茂名。
這上千幅堪比梵高的屋頂畫,竟出自一群中國農民之手!

TAG:那一座城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俄羅斯退役軍艦,既不出售也不拆解,而是任其鏽蝕?
美俄退役的軍艦既不對外出售也不拆解,只讓它們泡在水裡生鏽?
書法學習靠的是拆解比較,看這些視頻並且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穫
拆解炸彈中最需要注意什麼?如果爆炸了第一時間要做什麼?
印度建了十幾年的航母,為什麼在一夜間就拆解了?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蘋果手錶裡面到底有什麼?使出吃奶的勁才能暴力拆解
為何寧願把退役軍艦浸泡在水裡,也不拆解了賣廢鐵?原因很簡單
大多退役軍艦為何不拆解?原來還有這麼多用途,這一做法最贊
三千年前機器人:有鼻有眼五臟,能說能唱還能跳,因太像人被拆解
暴力拆解美容儀!我還自製了一個,效果沒差?
拆解都成問題,退役航母何去何從,我們這一處理方式讓人叫好
小米8探索版拆解,背面是不是貼紙,拆開看看就知道了!
從未見過如此有趣的藝術啟蒙,拆解名著讓小白都能領悟
萬噸巨輪開足馬力沖灘,不是剎車壞了,而是等待被拆解!
為什麼曹操墓不足百年就被人給挖了,毀了墓地?疑冢之謎已被拆解
拆解「桔子皮秒開指紋鎖」全過程,不必過度驚慌,也不可忽視
拆解查爾斯和卡米拉相處時的4個細節,這就是他們感情不變的原因
帝舵鈦土豆拆解評測也不過就是為了大家更了解它
坦克退役之後如何處理?只是拆解和放著生鏽嗎?其實用途多的很
再厚的底氣,也扛不住了!俄軍無奈拆解現代級驅逐艦,後繼仍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