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無極教經典:無極經

無極教經典:無極經

一、無極

無極之大,其攝萬物也矣。無極所以自極;極者,無極之子也。無極之子有二,其一曰極,其二為無極。其形異,其質一也。無極者,放而已矣。極放以極,無極放以無極也。是故所放有所異,而於放一矣。放者何謂?任其性以適己而已矣。

明乎此可謂得大道者也,雖然其亦不過如是而已矣,非有所勝夫不明大道者也。是何謂也?夫得道者樂道,弗得道者亦以其所可樂者而樂也。樂之形不同而其於樂一也。是以人無所謂高上低下也,高上低下獨極之謂也。夫獨極者何謂也?欲以一極以蓋天下者也,雖然其可得乎?

或曰:「我欲就獨極。」或譏訕之:「獨極者,非明大道者也。」恥之而不屑與為伍。然其於大道亦遠矣。夫大道者無極也,而不極於無極,如彼者可謂極於無極而已矣。其於害道有異所謂獨極者乎?獨極亦人之自擇而已矣,樂之,其誰可非之?雖然其以己所樂之獨極而強加乎人之上者,是為可惡者也。

或曰:「雖欲自適,而內外之阻存焉,惡乎自適也?」;或曰:「何不盡畢生之力,以去之也?」;或曰:「雖欲去之,阻者千千萬而何可盡除哉?」且夫除阻畢生其誰之適也?阻者生而不可免者也,吾何可避之哉?雖然,若之何者皆出乎自擇而已矣。避之可耳,除之可耳,屈之其下亦可也,而何為之曰:「其可奈何哉?」

學於無極者常以無極為貴也,是以凌顛峰而俯視萬物,萬物皆不可入其眼也。其身雖置萬眾之間,而其神已游乎天地之外矣。或自以為高而神有自得然,自謂飄飄似仙而高高在上也。然其得無極之形而未獲其神者也。若乃夫獲無極之神者,其言與行皆無異世所為也,是所謂真無極者也。雖然,真無極者有大惑焉。夫真無極者,於萬物莫不漠然而視,無所高高其上者,亦無所低而下賤者也。是以,其於萬物也,無所執;至於甚者於無極亦非所執也。無執則其為不知所向,其言亦無所指矣。是以飄乎萬物之外而不知所以適,大適者其無適之謂乎?無適之狀其若何?飄飄然而無所就也,生於天地而不知其我誰之謂也,獨游乎方外之域而不知誰與友也。馳而疾走乎無何有之域,東西莫辨,南北不分。欲就高上而不知其低下者何,欲達大前而不知其後者誰。其生也若如網之魚雖得大道而不免於徒然掙扎也矣。以是觀之夫無極者去極之樂可謂大矣。是以無極亦終於一極而已矣。我之極其大言乎?吾之大言,其無極乎?其亦不過無極而大極者也。

吾有大惑也,何謂?擇處無鄉,言行不知所向。行之不似地,言之若無語。欲適己,而不知所可適者。是無乃夫無極之大過乎?是可謂大道不道乎?夫無極之為道也,可憂可喜,可生可死,惑者得無耽於生樂甚者乎?雖然其亦一極而已矣。我之惑而不樂其我之大樂者乎?

二、極

大道無極,然人皆欲自就其極者也。生死一極,其大也哉。何所極之?適己而已矣。是以極者萬形,其於擇一也。雖然人有同極,其何謂也?人之適己有二,其一身適,其二神適;是謂同極。

身適若何?其於口則求甘食,於耳則求悅聲,於鼻則求佳臭,於目則求好色也。處寒則求暖,居熱則就涼,身有重負則莫不欲卸之,手足傷則止其血也,凡此種種,不可勝言,處常之人莫不為之。

神適若何?愛者愛之,恨者恨之,欲者得之,不欲者去之此之謂神適也。然神適多變,曾至以不適為大適也。若夫求大道者以惑終,惑而為可適,不知生之為何,死之何謂,飄飄然獨立乎無何有之境者,其可謂常人之所大不欲者也,有人為之而自謂為大適者也,此之謂不適以大適者也。非獨異人為之,常人皆有此心也。若夫兩婦相爭執,其一激之以另者之所不欲,另者不欲示怯,則就不欲,是為常人之不適以為大適者也。不適以大適,則人之適其變化萬端,時所不同,前之所謂適者,今或為其所大不適者矣。

人之大極何謂?大極者長執之極也。終生或不改,此之謂也。若夫萬人之極可謂大極乎?非也,其眾而已矣,非所謂大也,若加乎一人之上其但謂之獨極而已矣,非所謂大極者也。大極者,人所自大者也,非以眾而大也。眾人之所謂大極其於我何有哉?

然人皆有趨眾之勢也。其何謂也?人之大極其形或有所異乎眾,然其神與眾無所異也。是何謂也?皆欲以其形之獨而博眾之歡也。或為大辭而欲離眾也,然其何為夫大辭也?其亦不過示眾以自為大也,其亦博眾以遂其好奇之心而已矣。

極定乎己,定乎非己?其無定也。或自定以為樂,是以自定也,或不欲之而順時物也,是亦其所定也,是所謂不定而自定者也,非有所遜乎夫自定者也。阻之於自定者其可謂大也矣,其或自乎內,或自乎外。內外交困,人皆有所不堪也。然則人就其一勢而自適矣。此所謂萬阻而無阻者也。

三、愛之極

人無不自營以自適也,是以或廣然交遊,或獨然自處,其狀雖有所異,其質一也。或以己力營己,或籍萬力以營皆欲自適而已矣。雖然人有適人以自適者也。此非異人所獨有也,人皆有之,是所謂仁心也。

雖然仁心亦為自適而已矣,非有所勝乎不仁而自適者也。若夫以仁心為適之至上者,其於己可加也,若乃加諸人上則非也。人無非自適而已矣。人皆自營而後有暇營人,仁心其出乎自營之需可謂純仁之心矣。我之欲適人而不可得者,其痛非我不得適人,乃不可適人以適己也。

雖然,人有以適人而忘己者也,其時其適人乃適己之急需也,不可得則於己亦郁然不快而不知其所可適也。厥乎,人之以愛人而自愛者!極而可謂有貴賤,愛人之極其是之謂乎?愛人之極其若何?常以愛人而忘己,己未適先適人,人已適而後有暇適己。茲人也,非不愛所可適己也,其所可大適己者,維愛人而已矣,人之未為我愛而何暇愛己?

世果有茲人乎?衰世之人不之信,皆謂曰:「我於營己且不暇矣,又何暇營人乎?」其生也則奔走無片刻之休,以求其所謂可適己者。於彼,萬物皆可適我,我欲適則莫若長奔以求之。茲人也遂以奔走為能事,其能者奔走若飛,其不能者特若蝸行而已矣;能者矜其能,不能者悲其不能。是以衰世之人,其悲喜無他也,維以能不能定。之世也,可適之物非不多也,可適之事亦不可謂寡也,雖然其有所失也。其失何謂?其生也求其所適無暇,一極於其所謂適者,執之,逐之,斗之,看之,守之,驚之,失之,念之,恨之。而大塊不忘勞我,形體消,精神滅,而後終歸茫然無所知,雖欲求適而不得矣。

「無極而太極」的現代闡述

周敦頤 「無極而太極」的提出與闡述是理學、心學的共同基石,王夫之在批判理學、心學過程中,對作為理學、心學共同基石的「無極而太極」也進行了新的闡述,提出了「依人建極」的觀點,瓦解了周敦頤提出的先在於萬物的「無極而太極」,為中國哲學進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夫之說:「無極,無有一極也,無有不極也。有一極,則有不極矣;無極而太極,無有不極,乃謂太極,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無極」指的是自然萬物中沒有一個是極、也沒有一個不是極的狀態;有一個物為極,就有物不能成為極;「太極」則是自然萬物莫不是極的狀態。正因為自然萬物是「無有一極」同時又「無有不極」,人們認識事物就必須依其所而建極;哲學作為因人而生的學問,必須要「依人建極」。

王夫之對「無極而太極」的解說放在中國哲學的背景下是很好理解的,但對於在西方哲學盛行的今天,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所存在的差異造成了我們理解王夫之闡述的「無極而太極」的困難。所以有必要以現代語言對王夫之所闡述的「無極而太極」進行解說,以便於我們理解、繼承和弘揚我們的古老文明,推動這個古老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把自然萬物中的某一物比作一個「物點」,有無限的點構成了自然物質世界這個「物面」。從平面幾何我們知道,要認識平面的點,需要建立一個平面坐標系。平面中的任何一點都可以成為所建坐標系的原點,而任何一個點又都不是坐標系的原點;在物面中,任何一點既可以是坐標原點,又都不是坐標原點,這就是無極而太極這個古老命題的含義。在平面幾何中,這個坐標系是人們主觀確定的;而在自然萬物構成的物質世界中,這個「坐標系」則是自然形成的——當自然演化中出現和形成了某一物的時候,也就實際形成了以某一物為坐標原點的「坐標系」,這個坐標系我們稱之謂物系。自然演化中出現和形成了人,自然地也就產生了以人為「坐標原點」的「物系」;自然演化中出現了魚,自然地也就產生了以魚為「坐標原點」的 「物系」。作為人所認識的物質世界,自然地是以人為「坐標原點」的「物系」。儘管不同的「物系」中A、B、C、D的「坐標」不同,但A與B、B與C、C與D、A與C、A與D等的相互關係並不會因坐標原點的改變而改變;儘管A、B、C、D等在不同的「坐標系」中有不同的坐標值,但不等於A、B、C、D沒有固定的平面位置。某一物在不同的物系中有不同的「坐標值」,不等於該物就什麼也不是。

在平面幾何中,我們建立了坐標原點之後,A、B、C、D等點是直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在自然萬物中,作為「坐標原點」的物點,如果不和A、B、C、D等物點發生這樣和那樣的聯繫與相互作用,那麼這個坐標系中是不可能出現A、B、C、D等這些點及其「坐標值」的;自然萬物形成和出現了某一「坐標原點」,依照該物點與坐標原點的關係也就出現了陰與陽、動與靜的相互關係.物點不在心外但心外肯定有物點,心外無物但卻有物在心外;如果心外無物,那麼也就不會有與其對應的物點,更談不上與之對應的「坐標值」。

在中國傳統哲學發展中,首先注意到人這個「坐標原點」與其他物點發生聯繫是人們認識該物點的先決條件的是公孫龍,並用「指」這個範疇來標定這樣的過程;但公孫龍卻把這個過程絕對化為超然於物的存在,說「指固自為非指,奚待於物,而乃與為指?」。公孫龍對「指」的絕對化理解導致了莊子及其後人對公孫龍思想的否定,先秦哲學在否定了「指」之後,先後發生了儒學神學化和道學玄學化、宗教化的發展。當中國哲學走入死胡同之時,佛教一切皆空、對現實的徹底否定實際上是當時中國哲學無奈的哀鳴。在佛教的衝擊下,宋儒「無極而太極」觀點的提出,奠定了中國傳統哲學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實際上是中哲發展的重大原創。人們的認識總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原創的、初期的肯定是粗糙和不完整的;王夫之對「無極而太極」的重新解釋是對中哲發展基礎的重大修正,從而使中哲進一步發展具有了更為牢固、更為堅石的基礎。(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義太極 的精彩文章:

注意!這八種情況最傷肝!
十力和尚——太極拳的奠基人
馬長勛前輩傳習太極拳精華1-6
三國曹操最驚險一次險些喪命是,曹操好色惹得禍!
令人神往的八卦村,中國有7個八卦村,來一睹真容!

TAG:德義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復歸於無極
趙無極–無極世界與無言空間
一跋 無極之外,復無極也
無極丹道
體悟無極樁!
邪不壓正,姜文的無極
太極始於無極,分兩儀
雜談無極太極兩儀,世界從無到有
八卦五行屬性,無極生太極
無極傾力打造「生態新城、魅力無極」
扶搖最終黑化無法控制,連捅無極數刀變成篩子!網友:心疼無極!
太極與無極:宇宙的歸途。
宋世義:琢無盡,美無極
權健之後無極限也被立案調查,「無限極」能否無極限?
太極拳的無極氣功四句訣與練功方法
南非無極表演隊
內功太極秘傳!無極樁功教學!必須收藏的傳統國術秘籍!
天命奇御無極劍法大招厲害嗎 無極劍法通關視頻
大道無極 隨心所欲
長青子大結局出現在銅鏡,告訴無極克制帝非天方法,卻被無極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