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之前沒有刨子?宋朝燒不出大水缸?馬未都說對了嗎

明朝之前沒有刨子?宋朝燒不出大水缸?馬未都說對了嗎

這幾年學習歷史,最大的一個感觸就是,「說有易,說無難」,真乃歷史研究的真理也。千萬不要輕易地說歷史上「從未出現」、「從來沒有」之類的話。

著名文物收藏家馬未都先生說過一段話:「中國所有木工工具中,平木工具刨子出現得最晚,這跟歐洲完全不同。我們的刨子是16世紀才出現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16世紀以前中國人就使用過刨子。沒有刨子,就沒有辦法刮平硬木。」

16世紀為中國晚明時期。許多人確實認為,中國的刨子最早是在明代出現的。成書於明代的《魯班經》中就有刨子的插圖。

(明刻《魯班經》插圖)

但明代之前中國的木匠就沒有刨子可用嗎?不好意思,出土的文物要打馬未都先生的臉了。 2010年,考古人員在發掘菏澤元代沉船時,出土了一件刨子。從其形態看,與今天木工用的刨子沒有什麼兩樣。由此可見,元代的木匠已經在使用設計成熟的刨子了。

(出土的元代刨子實物)

一位網友還向我提供了一則圖像史料,也可以佐證至遲在元代,中國工匠已在使用刨子。這個圖像史料便是元朝畫師繪製的《太平風會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圖中有一個場景乃是描繪木匠的工作,其中有個木匠正好在用刨子刨平木料。

(元人《太平風會圖》局部)

其實,在元朝制式的刨子出現之前,中國的木匠也並非沒有平木工具。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有一個修車鋪,我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修車師傅正在使用一把平木工具刨平木條。這件平木工具,形制跟現代刨子有點差異,結構更簡單一些,也許就是刨子的前身。

(《清明上河圖》中的修車匠)

這個時代的歐洲平木工具,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從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的門廊鑲嵌畫,能夠找到13世紀歐洲木匠使用的刨子,這件刨子沒有手柄,使用起來應該比較吃力。

(13世紀歐洲的刨子)

還有一次,馬未都先生與北京大學教授趙冬梅女士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展開唇槍舌戰。趙教授從文獻資料證明,司馬光砸缸救人了。馬先生則從文物角度考證,宋代根本燒不出淹人的大缸,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應該沒有真實發生過。

但宋代真的燒不出能淹人的大水缸嗎?出土的宋代大陶缸並不鮮見,相關的新聞報道一搜便知。襄陽檀溪宋墓壁畫也畫有一個足以淹死小孩子的大水瓮。不要跟我說水缸不等於水瓮,其實《宋史·司馬光傳》說的便是瓮:「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

(襄陽檀溪宋墓壁畫)

因此,對於那些我們自己不知道、未見過的物品,千萬不要輕率地說,它們從來沒有出現過。

來源: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wugoudaso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著名的紹興和議,也是秦檜害死岳飛的時候
最沒用的皇帝,獻出自己的三千妻女任敵人糟蹋,下場很凄慘
古代真實的戰狼,五萬人中斬叛徒,還建立了世界第一支特種部隊
此人一生北伐抗金,重用辛棄疾,替岳飛平反,卻被列入南宋「十大奸臣」
他們拒絕使用漢字而是自創天書,結果失傳數百年無人能解!

TAG: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瓷器色彩斑斕的釉色是如何形成的?沒點化學知識怕是燒不出
中國高超聲速大殺器的核心困境:燃料燒不出水,越飛越慢
10億美元燒不出滬寧,美團打車停在了哪一步?
燒不出大號靶材,平板顯示製造仰人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