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今天我才發現李白的《蜀道難》中,藏了哪些我不知道的知識

今天我才發現李白的《蜀道難》中,藏了哪些我不知道的知識

唐詩給我們留下了大量優美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現象和揭示地理規律的詩句。這些詩句對增強我們的地理審美觀,正確地理解地理規律,激發我們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等方面都大有幫助。

1、 描寫地形的詩句

李白的 《蜀道難 》: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渲,

崖轉石萬壑雷。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此詩生動地描寫了四川省西部崎嶇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蛺山等山脈屬於橫斷山脈的部分,山巒起伏,連峰接天,削壁深壑,地形非常複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從另一方面反映了該地區的地形特徵。地勢高低起伏,導致道路只能圍繞山峰盤旋,所以歷來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夫之說。

2、 描寫氣候的詩句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全詩短短四句,寫出了平原與山地氣候的差異。人間四月正是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開,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導致氣候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來 自於地面,因此離地面愈高的大氣受熱愈少,氣溫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度。由於平原和山地的相對高度較大,所以山頂的氣溫是山腳氣溫減去相對溫差。故山頂氣溫要遠低于山腳的氣溫。

3、 描寫河湖的詩句

李白的 《將進酒 》詩中前二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二句描寫的是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上句寫大河之水天上來,勢不可回。這裡的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黃河從這裡發源,曲折東流,沿途接納了許多支流,經過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國第二長河。由於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它比第二級階梯高出2000~3000米,比平原地區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們來看,黃河好似從天而來。

4、 描寫自然景觀的詩句

蘇東坡的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人橫看、側看、遠視、近視廬山,所見的廬山雄姿各不相同,為什麼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只因為人在廬山之中。廬山飛峙於長江南岸, 鄱陽湖濱,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呈東北西南走向,山體不大,但平地而起,顯得特別挺拔。主峰漢陽峰1473 米,常隱沒在雲霧之中,時隱時現,變幻莫測。從地質構造上看,它是一座壘式斷塊山,所以橫看成嶺側成峰。另外,還有描寫植被 、物產、田園風光等的詩句。這裡就不再一一列出。

其實,唐詩中的知識包羅萬象,豐富多彩,這只不過是唐詩寶庫中的蒼海一粟,更多深藏未露的知識還需要我們去發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解教育 的精彩文章:

一位印度富婆來中國旅遊後,回去印度後張嘴大罵印度媒體
拒絕迪拜王子的「我養你」,她陪費德勒迎來第19次大滿貫
孫楊:唯一沒有指紋的痛苦,是無法指紋解鎖
我的前半生:再沒有像你媽那樣對你的人了
孫楊:唯一沒有指紋的疼苦,是無法指紋解鎖

TAG:一解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到底有多難?看看你就知道了!
從來不相信蜀道難於上青天,直到我遇見了這條山城步道
劍門關實況:來一次劍門關,我腿都嚇軟了,終於知道了何為蜀道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在哪裡?
李白曾寫《蜀道難》,劍門關之險峻,兩幅圖就知道十萬精兵也無奈
關於天府之國,關於金牛蜀道,關於鳳凰山……這些千古佳話,你知道有哪些?
【天府文化】「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究竟是哪條道?
世界上最危險的村莊竟然在中國,比蜀道還難!幾乎無路可走
蜀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難的?
為什麼哄一個小孩睡覺,比蜀道還難?
都說「蜀道難」,到底有多難呢?你敢去挑戰一下嗎?
我從埃及來,劍門關的千年古蜀道令我嘆為觀止
李白另一首寫「蜀道難」的古詩,10個字就寫出蜀道之艱險
郭嘉活著也未必能滅了孫權和劉備,蜀道難不是吹出來的
劍門雄關今安在?穿越三國,劍閣現真顏,今棧道與古蜀道都刺激
為何劉邦出川僅用1月,諸葛亮卻被蜀道困了七年?真相鮮為人知
蜀道這麼難,人都難過,為何諸葛亮還要坐四輪車出行?
古人一直在說「蜀道難」,究竟有多難,古代有沒有相關的記載
他是司馬遷的八世祖,和張儀唇槍舌戰:蜀道再難也得先打!
「蜀道難」到底有多難?不親身體驗,無法體會「難於上青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