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微軟小娜3歲生日,不僅變身「音箱」,還支撐起微軟的 AI 戰略

微軟小娜3歲生日,不僅變身「音箱」,還支撐起微軟的 AI 戰略

作為微軟發布的第一款AI語音應用,同時也是第一次被稱為是「微軟產品部門最重要以及需要付出最大努力的一個部分」,今後小娜將何去何從?

文 | 傅博

距離微軟小娜(Cortana)2014年7月30日第一次在中國上線,已經過去三年。

在這三年里,從只能在微軟的辦公軟體里看到它,再到其陸續入駐iOS與安卓平台,甚至開始接入車載音響、家電等第三方設備,你應該能發現,微軟通過語音助手實施的「開放戰略」也正在逐步確立並清晰起來。

就在昨天,小娜除了迎來自己的秋季版更新(全新的界面展示與提醒清單,以及首次在iOS平台上添加鎖屏插件功能),「小娜的爸爸」之一,也就是負責開發Cortana的微軟中國團隊leader幺寶剛正式向外界明確了微軟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不出意料,它一共包括了四個方向:

以人工智慧助手為核心的產品化工作;把微軟現有應用變得更加智能化;把技術包裝為平台開放給開發者;讓雲計算+AI融合地更加充分。

毫無疑問,作為微軟發布的第一款AI語音應用,小娜排在了戰略中的第一位;同時,它也是第一次被稱為是「微軟產品部門最重要以及需要付出最大努力的一個部分」。

在微軟小娜三周年慶祝大會上,微軟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同時也是小娜開發團隊負責人的幺寶剛講述了小娜的「成長史」

在這3年里,獲得了Windows用戶好評的小娜,也想要「走出去」

如果從過去三年里小娜的實測效果與獲得的口碑來看,它的開發的確受到了微軟足夠的重視:

在挑剔的知乎上,這款中文版語音助手基本零差評,而「中文語音識別率高」也成了小娜用戶的「統一口徑」;此外,它也在很多新媒體對諸多語音助手的視頻評測中獲得了「碾壓Siri」「比Google Now好一些」「微軟小娜把Siri和Google Now懟的好慘」等正面評價。

以上網友評論節選自知乎

但很明顯,正如網友的評論中所說,小娜仍然有很多不足。譬如方言的識別率,以及不能很好地通過上下文連貫性理解語義(現在語音助手基本都做不到),很多句式較長的問題它會直接跳轉搜索網頁等等。當然,這些問題不僅小娜有,其他語音助手也都逃不掉。

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小娜由平台所限導致的功能被削弱的問題。

截止目前,大多數粉絲體會到的小娜的強大,都是基於自家Windows系統以及微軟出品的Windows Phone。

正是由於與微軟應用同屬於一個生態系統,小娜能夠整合進微軟的系統底層,讀取系統所有的應用許可權及用戶允許的隱私許可權;

而相對應的,由於受其他系統條款與API限制,小娜讀取的數據有限,不能充分依靠信息來判斷操作者行為,因此在其他平台上發揮作用的餘地有限。也正因為因此,被很多用戶稱讚為「吊炸天」的郵件追蹤及分類功能,不可能出現在蘋果與安卓手機中的小娜app中。

這就是為何,即便小娜早在2015年就進入了iOS與安卓系統(目前很多知名品牌安卓手機都有自己獨立研發的語音助手),它留給這些平台用戶的印象一直都更像一個聊天機器人:

你只能查查天氣,看個新聞,建個鬧鐘,跟她開個玩笑,與Windows里小娜的功能完全不能比。

這是筆者在自己某品牌安卓手機(其有自帶的語音助手)上用的小娜app,左邊兩張圖是小娜僅有的功能,最右圖為我命令它「關閉鬧鐘」,但它跳轉搜索後,也沒有識別出選項

當然,如果小娜仍然是作為微軟賣Windows軟體及自家硬體的一個附屬品及亮點功能而存在,那麼它的確取悅了Windows用戶;但是,曾讓蘋果與微軟迅速成長為科技巨頭的「閉環」路線,絕對不適用於人工智慧時代。

換句話說,人工智慧脫離「界面」也能夠長久存在,小娜需要做的應該是「無處不在」。

因此,在納德拉上台後,微軟也在軟體生意的構想中改變了策略,先是將生產力軟體推行到iOS和安卓渠道,力求打破各個體系間的隔膜。譬如,微軟先後推出Mac和Android版的Office套裝,再譬如發布全球第一款跨渠道的微軟小娜;

另一項舉措就是不遺餘力地推廣Azure雲計算平台。

自2015年開始,微軟在此平台基礎上陸續並迅速開放了多個關於「認知服務」的API介面:

從搜索、知識管理能力,再到語言處理(譬如翻譯),自然語言及語義的理解等能力,完全是在瘋狂地招攬全球開發者(再看看近年來微軟簽署的各種各樣的有關Azure的合作協議,頻繁舉辦的Azure開發者活動與基於Azure的創新大賽,還有那微軟財報上雲服務的驚人收入,你就懂了)。

這樣來看,作為微軟人工智慧戰略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小娜這個語音助手,只有集成到更廣闊的平台上,才能發揮自己的本土性優勢。此外,按照微軟的戰略,小娜除了將在未來與更多微軟服務相融合,也是微軟拓展雲服務的一個重要入口。因此,把它捆綁在一個相對狹小的自家平台上是非常不明智的。

但難點也恰恰在此——在一堆語音助手的夾縫裡,以及在一堆喜歡自己做語音助手的移動設備上獲得存在感其實很難。這就像幺寶剛告訴36氪的一樣,雖然現在的數據很多很多,但是能夠在其他平台及合作夥伴身上接觸到數據,以及真正擁有這些數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掌握足夠多的數據很重要,載體的選擇也很重要。

隱私、許可權、數據管理等問題,不僅限制了小娜的「成長」,也讓更加廣泛的合作與開放,如何走上商業化道路成為微軟小娜必須接受和面對的事情。

小娜的下一步「變身」

與專註於吸引人氣,能跟你閑聊瞎扯半小時的「妹妹」小冰不同,「姐姐」小娜顯得更加正經和嚴肅,而且相對低調。根據幺寶剛團隊對它的定位,小娜應該是一個幫你提高工作及生活效率的智能助手,實用性更強,一直以來對標的也是Alexa、Google Now 以及Siri等語音助手。

因此,讓小娜來做智能硬體的內核,或許比插科打諢的小冰,更具備切入音箱、車載產品等垂直市場的需求條件。

所以重點就來了,小娜除了正在積極對接各種各樣的第三方軟平台(譬如可以讓小娜幫你打開微信、餓了么等應用),其硬體產品形態的推出與商業化其實早已被微軟提上的日程:

早在2015年,Satechi等藍牙配件廠商就內置了小娜;

而在2016年初,小娜就隨著Windows10一起進入了沃爾沃等部分品牌汽車的車載系統;

2017年初,日產等知名汽車製造商陸續宣布將聯合微軟小娜打造個性化車載語音助手系統;

在2017年5月舉行的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上,關於小娜的爆炸性信息層出不窮——微軟與音響頂級製造商哈曼卡頓聯手開發的「Invoke」的智能音箱將於今年秋季發售,內核就是「小娜」(Cortana),而惠普也表示要生產由小娜驅動的硬體設備……

微軟與哈曼合作的智能音箱產品將在2017年秋季上市

很顯然,智能音箱,這個當下是個科技大公司都要插一腳(不插一腳都證明不了你是巨頭……)的火熱市場,是一個讓小娜在未來顯露頭角的最佳載體選擇。而幺寶剛也透露給36氪,按照微軟近期的規劃,讓小娜產品化及商業化的途徑正是以音箱及其他車載設備的形式來實現。

不過,從時間點來看,雖然小娜是較早切入語音助手市場的佼佼者,但微軟智能音箱的「入場儀式」卻舉辦的有些晚。但幺寶剛認為,這個市場目前還遠沒到成熟期,大家都處於準備階段,再說,各家最終「拼」的是音箱的內核——語音助手質量的高低:

「微軟在前三年積累了1.45億規模的用戶群體以及問答數據,這是個數據優勢;另外,評估語音助手的能力,除了要演算法好,其算力也要更強,訓練模型的速度要更快。

我們有Azure這個平台,每一個伺服器後面都部署了大量FPGA(這是一種硬體可重構的體系結構,常年來被用作專用晶元(ASIC)的小批量替代品,近年來在微軟、百度等公司的數據中心被大規模部署,可同時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和足夠的靈活性),這一方面可以說是佔據絕對優勢。」

雖然微軟的競爭優勢的確存在,但有一點仍需要我們注意:與競爭對手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與Google的Google Home以及蘋果的HomePod相比,微軟的選擇與百度的做法一致——不準備自己做音箱,而是把語音助手接入第三方硬體設備中(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微軟音箱的曝光沒有蘋果與google發布音箱時的衝擊力那麼大)。

有意思的是,還記得去年百度在世界大會上宣布也要與哈曼打造一款內置了DurOS的智能音箱嗎(今年也在大會上宣布與哈曼打造AI解決方案)?這就讓人非常好奇哈曼面對兩位重磅級合作夥伴,會在兩家產品的製作中有什麼個性化差異。

此外,還有一個由這種與第三方合作製造音箱所帶來的疑慮值得我們思考:

無論是國外的Echo及Google Home,還是國內的天貓精靈及小米音箱,目前迅速推向市場的音箱設備基本都是各家自產的軟硬合一的產品,而比阿里等公司更早宣布推出音箱的百度,卻仍然沒有拿出自己的正式產品,這是否是由於受限於第三方合作的關係呢?

但無論怎樣,微軟的「小娜音箱」總算是給出了一個上市的時間點,這一點倒是令全球的娜粉們值得期待;不過略顯遺憾的是,這款在秋季發布的音箱還只是面對英文市場,而中文小娜音箱的上市時間,則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Uber滿天下尋找新CEO,卡蘭尼克卻想重掌大權,董事會分崩離析
在和今日頭條決戰前,微博一棒子打懵了營銷公司和大V
與合作夥伴「共享日程」,基於「麥肯錫時間管理」理念,這樣一款App你用得著嗎?
3個月跟蹤拍攝,這場神秘的「黑客大賽」以紀錄片形式最終呈現
清理繼續,蘋果開始下架中國區App Store的VPN應用

TAG:36氪 |

您可能感興趣

小米小愛音箱將支持召喚微軟小冰,小米8更新MIUI10
不用買小米Ai音箱,也能調戲小愛!
小米Mini音箱亮相,智能音箱戰場售價一個比一個勁爆!
放棄智能音箱?微軟的AI戰略其實看得更遠
小藝牽手微軟小冰 華為AI音箱不止丹拿
小巧便攜,內置小度,可隨身攜帶的AI智能音箱!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就能在小米 AI 音箱上調戲「小娜」了
小米小愛音箱將支持微軟小冰 12月31日上線
微軟牌小娜智能音箱會有嗎?高管:不存在的
小米髮帶屏音箱,順應潮流,挑戰不小
小米小愛音箱將支持召喚微軟小冰:12月31日上線
小米AI音箱開箱:音質不錯 比較便宜!
小身軀大能量,音磅藍牙音箱Michae不僅有音樂,更有儀式感
小米小愛音箱將支持召喚微軟小冰 12月31日上線
一個分水嶺的誕生:小度智能音箱不再是音箱
1MORE首款音箱,3.3寸低音炮+高音喇叭,只有巴掌大小
小米小愛觸屏音箱:個頭雖小,功能挺強
不止V20,榮耀還將帶來YOYO智能音箱,竟然還能打電話!
GGMM E2音箱上手體驗,可隨身攜帶的AI逗比小助手!
微型音箱就是這麼小,手機藍牙一連,音樂聲響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