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的主人公,一個寫在課本上,你卻不知道是誰的英雄
東晉時期,有個將領,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
蘿蔔記得,這好像是小學課本上的一個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個故事,聞雞起舞嘛。但是,要是問一句這聞雞起舞的主人公說的是誰,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就算知道了,也很少有人能念對名字。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這就是聞雞起舞的史料。很多說都知道說的是祖逖(tì),其實故事的主人公有兩個:祖逖和劉琨(kūn)。有沒有念錯名字!這兩個都是當時的英雄!
聞雞起舞
祖逖:立誓北伐,收復中原
祖逖生於西晉初年,亡於東晉初年,可以說他看盡了西晉的榮辱興衰,當然,看的更多的是西晉政府的腐敗和混亂。所以在很早的時候他就和好友劉琨說,如果天下大亂,豪傑並起,我們就在中原干出一番事業。
之所以能說出這番話,是因為祖逖輕財重義,常周濟貧困,骨子裡有一種豪俠范兒,所以他經常乾的事,就是劫富濟貧,而且經常和朋友們說,我們去南塘干一票吧,並留下了南塘一出的典故。
「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相繼爆發後,祖逖率親族鄉黨數百家南下,追隨琅琊王司馬睿,然後上表,請求北伐。然而當時的司馬睿正開拓江南,根本無意北伐。祖逖一番進言,司馬睿雖不願北伐,卻也不便公開反對。
最終司馬睿只給了祖逖三千兵馬,讓他自招士兵,自造兵器北伐。祖逖北渡長江,眼望滾滾東去的江水,想到北方中原一片破碎,百姓蒙難,感慨萬千,立下大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決不重回江東!這就是中流擊楫的典故。
祖逖北伐,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西將軍。但卻因朝廷內亂,北伐失敗。祖逖目睹朝內明爭暗鬥,國事不寧,憂憤而死,朝廷追贈車騎將軍。
祖逖北伐
劉琨:枕戈待旦,追祖逖
劉琨比祖逖小了幾歲,但這絲毫不影響二人的感情。二人是一對好兄弟,不止共同聞雞起舞。祖逖幾乎是劉琨的偶像,所以劉琨曾在家書中寫道「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劉琨以祖逖為榜樣,經常枕著兵器睡覺等待天明,習武健身,立志報國,擔心落在祖逖後邊。只不過,劉琨是以文才好出名,早年更是貴族文人組織「金谷二十四友」之一,轉變成武將難度有些大。
所以,在「八王之亂」之前,劉琨的名聲僅限於貴族圈的文人之間。永嘉之亂後,不同於祖逖的南渡、北伐,劉琨據守晉陽近十年,抵禦前趙的攻擊,並仿照四面楚歌,在現了悲歌思鄉退敵的故事,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典故。
并州失陷後,劉琨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並和他結為兄弟,但最後遭到誣陷,被其殺害,含冤而死。
劉琨
《晉書》將劉琨與祖逖同列一傳,評價劉琨:越石才雄,臨危效忠,枕戈長息,投袂徼功,崎嶇汾晉,契闊獯戎。見欺段氏,於嗟道窮!評價祖逖:祖生烈烈,夙懷奇節。扣楫中流,誓清凶孽。鄰丑景附,遺萌載悅。
祖逖和劉琨同樣聞雞起舞,意圖報國,無奈,時也,命也,先後失敗。李白在其詩中寫道:「劉琨與祖逖,起舞雞鳴晨。雖有匡濟心,終為樂禍人。」


※最任性的皇帝,看到萌寵,發百萬之兵打仗,結果變成大閱兵
※每天搬一百磚,他從一介寒士,成為了內戰行家、中華名將
※他以一己之力拯救北方漢族,屠盡匈奴王族,卻不是漢族英雄
※奇葩皇帝之最,在位8年,共封11個皇后,7個皇后齊住後宮
※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一直受人挾持,從無實權,母親「戴綠帽」
TAG:羅浮宮中的神經貓 |
※世人只知聞雞起舞的辛苦,卻不知兩個主人公的悲哀!
※聞雞起舞的兩個主角,後來都怎麼樣了呢?
※此人生前與祖逖齊名,是聞雞起舞的主角之一,但如今少有人知
※宇智波斑最牛的一句話不是「起舞」,看到這句話,網友們都沸騰了
※那個聞雞起舞的祖逖,沒想到竟然這麼「皮」
※台下是小公主,跳起舞就是頭野狼,阿K這爆發力三兒都自愧不如
※做一朵隨風起舞的蒲公英,你最想去的遠方在哪裡?
※你見過這種會「翩翩起舞」的餅乾嗎?全國僅此一家,很多人慕名來買!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真的只能聞雞起舞嗎?古人沒有鬧鐘如何準時起床?
※「趣談歷史」那個聞雞起舞的祖逖,沒想到竟然這麼「皮」
※我們是能力者,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活的浪費
※真正火影迷才懂的會心一笑的梗,一袋米要扛幾樓,你也想起舞嗎!
※「聞雞起舞」的主角後來都成為了不起的人,卻仍然逃不出命遠安排
※一定要告訴孩子:看見人間疾苦,才懂聞雞起舞!
※小時候學習的《聞雞起舞》,裡面的主角後來怎樣了?老師不敢說
※此人是聞雞起舞的主角之一,成年後嗜好聲色,因此事被鮮卑人縊殺
※身為「女裝大佬」的他,跳起舞來真是讓人著迷,網友:這短褲絕了
※一組驚艷全球的照片告訴你,只要心中起舞,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仙鶴在肌膚上起舞,這樣的中國風,麻煩給我來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