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牛孩兒說紅樓:寫作中的「鯰魚效應」

牛孩兒說紅樓:寫作中的「鯰魚效應」

按:這是作者寫的紅樓第四十一回閱讀筆記,著眼於曹公的寫作策略與技法,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寫作概念「鯰魚效應」。此文緊扣文本,又不僅限於文本,與精讀的精梳細篦互相補充,各有千秋。歡迎繼續關注。

作者:牛孩兒

《紅樓夢》作者安排劉老老幾次來賈府,這是作者寫作策略與技法的高明體現。

通過一個鄉下老太太的視角,將賈府人習以為常的生活進行陌生化處理。在這樣的處理中,作者也跟著劉老老對賈府有了重新的認識。

現在的很多小說和影視劇,在「陌生化」這點上,弗如《紅樓夢》遠甚。它們寫出來的人物沒有生活和識見上的層次區別,這樣一來呢,你看這個東西是這樣,他看這個東西還是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對同一件事的認識都大致相同,這就不能帶給讀者閱讀上的新鮮感,也無法給讀者更多看問題的思路和眼光。

作者安排劉老老這樣一個人物出現,這是在寫作中進行「陌生化」。

除了這一點外,劉老老的出現,還給作者的寫作,帶來了一種「鯰魚效應」。

我這樣說,也不知確切否,下面我具體來說。

沙丁魚生性喜歡安靜,追求平穩,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鯰魚的好動。沙丁魚生性如此,這便給運輸沙丁魚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在運輸過程中,沙丁魚經常大量死亡。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聰明的漁夫想到了鯰魚,將鯰魚放到運輸中的沙丁魚里,這樣一來,沙丁魚也隨著好動的鯰魚活動了起來,於是,沙丁魚的死亡率便大幅度地下降了。

這就是廣為人知的「鯰魚效應」。那麼,具體到小說的寫作來說,怎樣的寫作就是運用了「鯰魚效應」呢?

我認為,作者運用「鯰魚效應」,首先要做的是塑造出一些「沙丁魚」式的人物,其次要做的是將一個「鯰魚」式的人物放在這些「沙丁魚」式的人物中。

《紅樓夢》的第四十一回,可以說就是作者成功地在寫作中運用了一次「鯰魚效應」。劉老老這個會說會笑、出了點兒洋相的老太太,就是作者安放到賈府的一條鯰魚。劉老老這條鯰魚一出現,賈府平日里這些從來沒有放聲大笑過的沙丁魚們,也跟著劉老老歡笑了起來。

於是,《紅樓夢》在這個地方便顯得熱鬧了起來,很有看頭。但我們要實事求是地講,有一條沙丁魚,沒有被劉老老這條鯰魚感染到。這條沙丁魚是誰呢?這條沙丁魚是妙玉。

在寫作中運用「鯰魚效應」,但又不把所有的沙丁魚都寫成一個樣子,妙玉這條沙丁魚就是漏網之魚,就是與眾不同的沙丁魚。也就是說,作者是有所保留地運用「鯰魚效應」的。

作者將「鯰魚效應」運用到寫作中,將故事寫得一下熱鬧了起來。如果你要寫小說,這一點非常值得你學習。

但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作者不是邯鄲學步地使用「鯰魚效應」,而是有所保留地運用。這一點更值得所有寫小說的人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研究 的精彩文章:

國寶大熊貓遇上中外名畫,滾滾的呆萌!
「至真至情」的呆霸王薛蟠
這些釣魚人如此敬業!你中招了嗎~
研究表明,不常刮鬍子的男性比每天刮鬍子的男性早死,不是每天刮鬍子的人有45%故去!
失眠的人點進來!教你治療失眠的終極辦法

TAG:紅樓夢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鯰魚效應」是什麼?
又一鯰魚臉女孩成模特!腫眼泡塌鼻樑,堪稱「鯰魚界周冬雨」呀!
釣魚打窩很重要,雖然釣不到鯽魚鯉魚,但是黃辣丁和鯰魚輕鬆上鉤
夜釣收穫還真不少,釣友們來認認魚?這種很像鯰魚的魚是什麼魚?
老漢買魚不是為吃,就愛養泥鰍、黑魚和鯰魚
五個死歌同時放R怎麼躲?亞索用風牆!冰鳥:鯰魚你快含住我的蛋
雞屁股釣鯰魚可是我每次爆護的訣竅 看看我釣的這鯰魚怎麼樣?
鯰魚又嫩又香,為啥卻成了「世界上最髒的魚」?
野外釣獲金黃鯰魚,網友:這水質無話可說,釣上的都是好魚
作為一種捕食性的鯰魚,坦克鴨嘴魚從名字上就足夠唬人的
立春後天氣明顯回暖 正是釣鯰魚的好時候 當然這些嘎魚就是誤傷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吃鯰魚?是因為它的土腥味兒嗎?
幾男子跟一小孩魚塘釣魚,小男孩釣獲這種紅尾鯰魚,看著佩服了
發現了一種釣鯰魚和黃辣丁特別好用的餌料,釣友們猜猜看是什麼?
你和天荒地老的愛情,也只差了一個鯰魚效應,戀愛心法篇
權志龍什麼時候才退伍啊,這麼多男星的鯰魚頭真的看噁心了!
老漢買魚不為吃,就喜歡泥鰍、黑魚和鯰魚
美國鯉魚印度鯰魚,中國的清道夫,到底哪種魚是人吃的呢?
誰說鯰魚系女星不適合古裝?舒淇被嘲笑,她們四個卻扳回一城!
排水口垂釣偶遇大鯰魚,釣友:水是髒的,魚還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