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放棄180萬K㎡的鐵證!看他自己怎麼說

李鴻章放棄180萬K㎡的鐵證!看他自己怎麼說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1874年12月10日),李鴻章在《籌議海防折》中,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因為這篇奏摺太長,咱們只挑選關於新疆的部分進行翻譯。如果你認為我翻譯的不對,那你就拿他的那篇奏摺跟我對對。

這麼大塊領土要不是前有左宗棠,後有王震,將會怎樣?僅憑這一點,左宗棠就可以被列入民族英雄之列。

乾隆時期,我們收復新疆就是錯誤,每年用軍餉三百多萬,僅僅是收復了數千里無用之地,然而,卻給後世增加一個巨大的漏酒器,讓我們不斷地流失人財物,太不值得了。而且,新疆北鄰俄羅斯,西接土耳其、天方、波斯等國,南面靠近英國的屬國印度。但年我們的國家很強大,而今天我們的實力越來越受到侵害,今昔實力對比已變。即使勉強收復了新疆,將來也肯定守不住。近期我經常看到洋人的報紙以及各路探報。喀什的叛軍已經接受了土耳其的封賞,並同俄國和英國都簽訂了通商協議,顯然各國已經勾結在了一起,不僅僅是久占伊犁而已。從情理上推斷,俄國肯定會逐步分食新疆,英國必然會趁機再分一杯羹,這些都不是中國願意看到的。從西方人角度看,我們目前的力量實在不能顧及新疆了。左宗棠人老兵疲財政困難,在這個時候再生出其他的變故,那太讓人擔心了。

以前,曾國藩就有暫時放棄東北防衛,專門致力於關內平安的建議,這真是老成謀國呀。如今,朝廷雖然已經派遣左宗棠率部出征,但西征所需要的餉銀根本籌集不全。是否可以密令征西的各路大軍現在嚴守既有邊界,邊屯田邊耕種自給自足。一面允許伊犁、烏魯木齊等地自主,就像雲南貴州廣東四川的苗族、瑤族土司那樣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按當時土司制度,土司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有一定的司法權),越南、朝鮮那樣承認是我國的屬國即可(請注意李鴻章的用語是漸變的,雲南土司雖然有一定的自主權力但顯然不及越南、朝鮮的自主範圍大。再加上李鴻章上文所說的「新疆無用論」,聽話聽聲、鑼鼓聽音,放棄新疆類似於越南、朝鮮是完全可以的)。

更何況,新疆不收復,對於我國來說不過是肢體得了疾病,而不是傷了元氣壞了心肺,前者無生命威脅,後者則將威脅我大清國運;但若海疆不嚴,則是心腹大患對大清的威脅會越來越大。孰重孰輕,肯定會有能看出來輕重的人。

如果我的建議能夠被接受,那麼已經西征或即將西征的各路人馬似乎可以考慮進行裁撤了,裁撤下來的軍費可以用作海防的錢。否則,就目前的財政來說,既要準備東南萬裏海防,又要準備西北萬裡邊防,怎麼可能不出現捉襟見肘、窮困潦倒的現象呀。

現在如果開辦海防,略微統計一下買船、練兵、武器三項至少就需要一千多萬兩白銀。

以前一些二百五作家,經常把左宗棠列為「海防派」。每一個正統的史學家從來是將其說成是「海防陸防並重派」。左宗棠的意思是,新疆現在已經極為危險,海防雖然重要,但是並不急迫。歷史證明,即使真的陸防耽誤了海防,1889年,中國的海軍實力仍然強於美國和日本。1894年,中國海軍的硬體實力與日本略佔下風而已。但慈禧的生日所花的錢,可以夠買一個北洋海軍的了。對比日本天皇的節衣縮食,海軍根本不是敗在硬體上。

之後,李鴻章便舉了許多例子,盡數海防費用多麼不夠。除了把左宗棠西征的費用全部(李鴻章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很明顯)挪給海防外,還需要開辦洋務企業賺錢、裁汰冗員、各級官員乃至皇室節儉等方法外,海防的費用才能夠。

左宗棠對此提出:如果新疆不保,陝西、寧夏、青海、甘肅(其實內外蒙也危險)就非常危險。到那時,我們想撤軍閉關自守,以丟掉土地換和平也不可能了。左宗棠是一位治世能臣,他早在1850年就受林則徐之託研究過如何治理新疆,這一切成果,都在左宗棠的《陳嘉峪關外情形疏》中展現。

新疆自古即為中國領土,然而,自康熙以來,朝堂之內就有一種「新疆無用論」。被今人津津樂道奉為官場楷模的「中興三傑」中,竟有兩位持此論者。拋開諸如天然氣、石油氣等這些現代人才會注意的自然資源外,僅棉花的經濟效益和戰略效益就非常可觀。

自康熙中葉起,全國處於基本穩定中,全國範圍內的人口遷移已然形成,頓時,西北大地人聲鼎沸。陝西、甘肅(包括今天的寧夏、青海、甘肅三省)就已經開始移民。隨著西北開荒耕種興盛,西北出現了一定的繁榮。康雍乾三朝對準噶爾用兵長達七十多年,最終在乾隆二十四年收復新疆。到了乾隆中後期,形成了西北商業主幹道,這條主幹道就是古城-歸化-張家口,即新疆古城-內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張家口。

華北通往新疆的物資有六七成經此運往新疆。古城北接外蒙古的科布多,西可達綏來(由此分別連接伊犁、塔城),向南由吐魯番到疏勒(喀什);呼和浩特向北通外蒙古。因此,這條商道上蒙古的皮革與西北的糧食交換買賣興盛。呼和浩特的產品又可通往山西。因為這條商道過於繁華,嘉慶年間將呼和浩特對蒙古的貿易地點轉移到了綏遠。張家口則主要針對東北、華北,由此,北部大商道形成。

除了這一條商道外還有一條更大的商業路線,即新疆烏魯木齊—蘭州—漢口—上海。由烏魯木齊出發東行到古城,繼續向東到哈密,過了哈密東達甘肅的安西州。由安西向東南走向蘭州,到涼州府轉運後向南到狄道州道。之後一分為二,一條去往重慶一條去往漢口。

由此,不難看出新疆並非有些人口中所說的無用。山陝商幫的興起原因之一也就是商業。其實,新疆曾經的繁榮情況可通過乾隆時期胡陝甘總督的奏摺窺之一二。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大凡說新疆「無用」的統治階層官員本身就是「無用」,因為治國無能才勇於放棄。

李鴻章固執地認為:西北無關緊要,海軍才是重要的,西北的領土丟了就丟了就好像四肢一樣不會要人命,因此,西北的領土收復問題耽誤、干擾了他對海軍的建設。因此,經常背地裡給左宗棠使壞。例如:

1872年,陝甘戰事雖然仍在激烈的進行著,但大局已定。為此,收復新疆其實已經提上日程。左氏向朝廷建議出兵,李鴻章則對此表示反對。起初,他開始四處聯絡志同道合者。他冠以的說辭是為:沙俄軍隊佔領伊犁,我軍無法遠征,必須修建鐵路(沒有鐵路,左氏靠馬、駱駝、走路同樣成功了,因此,有無鐵路祖國的土地仍然能被收復。修建鐵路之後,全國可以貫通,那是1949年之後的事情)。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鐵路調兵遣將以對付俄國人和英國人。因為,俄國人有吞併西北地區的企圖,英國人有吞併西南地區的意念。

1873年,李鴻章又對沈葆楨說,現在的中國沒有班超、趙充國這樣的能人,新疆恐怕丟了。左宗棠已經老了,能夠把陝甘問題解決就已經很萬幸了。

到了1874年年底,李鴻章找到了同盟者,而且英法等國也對中國出兵新疆表示不認可。例如英國認為:中國絕對不會收復新疆,因為平時的財政都很困難,更何況遠征新疆這樣的地方。1874年英國公使威妥瑪派人來到天津,向李鴻章提出把伊犁割讓給沙俄,天山南路劃給阿古柏的方案。為此,李鴻章才在日後的《籌議海防折》中提出:伊犁、烏魯木齊、喀什等地可以自治。

左宗棠的價值一直被低估,在改革方面他走的是和李鴻章不同的道路。例如海軍、北洋艦隊。人們只重視硬體卻忽視軟體。北洋艦隊的管帶們有幾個人不是左宗棠創立的馬尾學堂畢業?

1875年光緒登基兩宮問政於大臣們,李鴻章才跳了出來要求停止西征。最後,李鴻章在論戰中失敗。但他心有不甘,經常陰陽怪氣地說著怪話,動搖其他督撫對西征軍的支持力度。

1876年3、4月間,李鴻章對沈葆楨說:阿古柏的虎狼之師與沙俄狼狽為奸,左宗棠必敗,中國人又該被外國人笑話了。

然而實際情況卻讓李鴻章大為驚訝。1876年4月26日劉錦棠率軍出征,兩個月攻佔烏魯木齊、又一個半月攻佔瑪納斯城阿古柏第一次乞降。1877年4月劉錦棠大軍收復吐魯番,一個多月後阿古柏死。

而這年的7月7日英國第二次請求清軍停戰,同時山陝豫等地發生旱災。李鴻章和郭嵩燾等再次以:新疆南部地區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地方,與其花那麼多軍費倒不如省下來給民用。既然,阿古柏願意做「屬國」那麼我們不如趁著形勢比較好的時候同意,那樣的話他們就會感激我們,從而成為我們的屏障。

當左宗棠繼續進兵並且勢如破竹、阿古柏死訊也傳到李鴻章的耳朵後,李鴻章再次以這樣的調調說:左宗棠善後新疆的事情怎麼能善後呢?根本不可能(起先是劉錦棠與左宗棠發生矛盾,前線恐怕會生變。其後又是阿古柏之子投奔俄軍將伺機反撲。最後則是白彥虎逃到沙俄,這樣的匪首都沒有捉到,無法善後)。

1878年左宗棠準備收復沙俄佔領下的伊犁時,李鴻章再次發話,他說:沙俄方面縱容白彥虎和安集延侵擾中國,左宗棠便命令禁止與俄國通商。這樣做不是讓歸還伊利更難嘛。崇厚崇大人此去談判必然無功而返。

崇厚回來後,便被繩之以法。李鴻章對此大為不滿,並說左宗棠帶領著一幫書生不懂事的官員就知道高談闊論,一點也不顧及國家的安危。西征軍有什麼把握對付沙俄軍隊?沙俄根本不用調動大兵,只需要命令哈薩克、安集延、白彥虎等匪寇進攻即可。這時,必然是首尾難顧,這種情況可真是令人擔心呀。

此時,李鴻章已經開始公開辱罵了。他說:沙俄是西方國家中最強大的,其領土之廣闊不是英美德法可以比擬的。他們侵佔伊犁本來就不打算還我們(以前李鴻章主張談判,既然早知道就不打算給了還談什麼呢?)。對於這片領土來說離歐洲比較遠,最終必為收回,不用這麼著急嘛。可如今呢,權臣們開始好大喜功了,根本沒有聽從眾人的意思。竟然選取了一個既軟弱又沒有識人用人心胸的人來主持大局。

等左宗棠勝利之後,他卻把新疆說成是「人所不爭之地」,又說阿古柏的軍隊是烏合之眾,極力貶低新疆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心裡只有海防是事關全局的,其他的都是局部問題。在這裡我們不禁要問一問,李鴻章除了真心認識到海防的重要性以外,還有什麼更隱晦的考慮嗎?他甚至斥責左宗棠是奸臣,說他「飾詞欲戰,不顧國家全局?稍通古今者,皆識其奸偽」。

為了阻撓左宗棠「西征」,他首先藉助1872年正月劉銘傳和曹克忠爭執造成「銘軍嘩變」之機,把桀驁不馴的劉銘傳逼得告退,其後曹克忠把指揮權交給劉銘傳的侄兒劉盛藻。就這樣來來回回,兩萬多武器精良的銘軍先是一部分精銳調到徐州,剩餘部分則駐紮於陝西,1874年也被調往山東等地。

其後,他又指使時任河南巡撫的老部下,林則徐的好朋友錢寶琛之子錢鼎銘把宋慶的「毅軍」調回河南。宋慶以「會辦奉天軍務」的名義,駐防錦州、營口。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左宗棠還沒有準備收復新疆的時候,李鴻章就已經開始對左宗棠下手了。左宗棠旗下有皖軍,李鴻章以為自己是安徽人,皖軍的統帥郭寶昌、金運昌(郭寶昌的義子,淮安人)和自己是老鄉呀,能不聽自己的嘛。因此,早在1868年6月的8日,他就給安徽巡撫英翰去信挑撥是非。他說,郭部是您的勁旅呀,左宗棠借了這麼長時間都不還給您太沒有人情味了。

而且還攛掇英翰一同和其他人把自己的軍隊調回來,但清廷對此沒有支持。金運昌真不愧是周總理和韓信、關天培的老鄉對於左宗棠是極為支持,他與劉錦棠一起成為左宗棠的左膀右臂。因為金積堡戰役他落下了咳血的毛病,最終在1886年病逝。

俗話說,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對軍隊下手的同時,李鴻章開始利用各種場合、理由、面子,台上台下齊動手擠佔了「西征」軍費。最終,左宗棠只好「借洋款」。令左宗棠沒有想到的是,沈葆楨竟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要知道沈葆楨可是左宗棠「三顧」出來的,而且又是左宗棠最敬佩的人林則徐的女婿。這很讓左宗棠傷心和憤怒。

好在,那個時候的慈禧,因為立足還未特別穩固,急需利用自己的「聖明」來證明自己比任何人都有能力坐頭把交椅,同時,病癒的「二號大臣」(僅次於恭親王奕xin)文祥「力排眾議」這才打敗了李鴻章等人的進攻。慈禧、文祥等人以一錘定音的方式命令:收復新疆,又支持「借洋款」。只不過,最終首批借款數額由之前的1000萬兩降低到500萬兩。

一切準備停當後,「進攻」也就該開始了。

然而,讓李鴻章大跌眼鏡的是,新疆竟然被左宗棠收復了!在當時,將近1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沒有丟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哀嘆:此次挫敗,凄慘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
皇位第一繼承人宋太祖之子趙德昭,被宋太宗的一句話說得自殺
周總理是有彈性的優質鋼,為堅持己見可以辭職
0801日本又出現!甲午海戰是我們最大的傷痛!

TAG:坐古談今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要租香港100年,李鴻章為何拚死只租99?如今才知多聰明
63萬清軍為何打不過24萬日本軍隊?李鴻章含淚說出了原因!
英國要租借香港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如今才知道多英明
英國要求租借香港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年?後果不堪設想
李鴻章為何獨愛克虜伯炮?20年共買2000門,原來有這些淵源
英國要求租香港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如今才知重要性!
英國要求租香港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年?後果不堪設想
英國要租香港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年?如今才知多英明
英國要租香港100年,為什麼李鴻章堅持99年?後果無法承受
117年了,冒死把10億兩賠款降到4.5億,我們欠李鴻章一個道歉
英國要求租香港100年,李鴻章堅持只租99年,如今才懂多英明
李鴻章的英明決定:英國要求租借香港100年,李鴻章堅持99年
英國要求租香港100年,李鴻章堅持只租99年,如今才知多英明
澳洲女孩撿到1886年的漂流瓶,那一年李鴻章對日本說:要打不怕你
英國要租香港100年,李鴻章卻堅持99年,如今眾人慶幸不已
英國要求租香港100年,而李鴻章堅持99年,如今才知重要性!
英國要求租香港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現如今才知重要性
英國租借香港100年,李鴻章拚死只借99年,網友:李大人英明
日本想做中國主302年欲吞台灣260年,李鴻章不願打碎狂想
英國要租香港100年,為何李鴻章誓死堅持99年?這一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