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特種兵不是神!美刊盤點美軍特種作戰四場重大災難

特種兵不是神!美刊盤點美軍特種作戰四場重大災難

美國「偵察勇士」網站6月4日發表肯塔基大學帕特森外交和國際商業學院高級講師羅伯特·法利的文章《美國作戰部隊歷史上最嚴重的幾場災難》稱,自二戰以來,美軍一直在對特種作戰部隊進行試驗,特種部隊由一個個小隊組成,其成員是擁有執行艱巨任務所需的裝備和訓練的戰士。實際上,特種部隊的存在意義就是在非同尋常的戰術情境中用人力資本以小搏大。這些士兵因身體和智力方面的高資質而被選拔出來,隨後接受高強度訓練。從理論上講,他們可以實現普通士兵無法達到的目標。

特種作戰人員取得的成功眾所周知,其中最搶眼的一次就是在巴基斯坦刺殺烏薩馬·本·拉丹的行動。但是,特種作戰總是受到較為常規的部隊的批評。最基本的批評涉及常規部隊的人力資本流失問題,這些部隊最優秀的士兵和軍官都加入了特種部隊。在有些情況下,專門提供給特種作戰人員的訓練資源或許同樣令常規部隊蒙受損失。

此外還有組織方面的問題。有些指揮官在利用特種作戰人員的問題上過於保守(即不讓他們參加戰鬥,以防有一些未知的任務出現),另一些指揮官卻在常規行動中大肆動用特種部隊,而特種部隊的高人力資本其實收效有限。對軍隊用途了解有限的政客則往往在沒有對特種行動進行成本評估的情況下被這種行動吸引。

馬克·莫亞爾在新書《反對任何敵人》中用批判的眼光講述了美國特種部隊的歷史,他認真審視了發展特種部隊給其他部隊帶來的成本負擔,並研究了特種作戰行動的戰略局限性。莫亞爾的觀點之一是,特種作戰人員的巨大魅力以及他們身上不可否認的英勇精神幫助轉移了人們對他們的一些慘敗以及整體而言的特種作戰事業的注意力。

以下是美國特種部隊作戰歷史上的幾次最具災難性的突襲:

馬金環礁突襲

1942年8月,剛組建不久的海軍陸戰隊第二突擊營發動了第一次突襲,襲擊目標是位於南太平洋的被日軍佔領的馬金環礁。潛艇在離岸不遠處投放了222名經過特別挑選和訓練的海軍陸戰隊員;他們的任務是襲擊並摧毀日本人的設施,以此在日本最高指揮部營造一種戰略脆弱感。

「遊騎兵」很快就被發現了,但他們還是設法給日本守軍製造了一些傷亡。突擊營營長埃文斯·卡爾森經判定認為,殘餘日軍的抵抗過於頑固,以至突擊營無法完成包括摧毀無線電設施在內的主要目標。但是,洶湧的海浪阻礙了突擊營的撤離行動,僅有一支小分隊得以游回到等候的潛艇那裡。

破曉以後,美國人發現大多數日軍事實上都已經死亡。海軍陸戰隊員摧毀了殘存的日本設施,一艘潛艇回到岸邊接走倖存的突擊營戰士。不幸的是,至少有一艘小艇被巨浪掀翻。共有30名參與此次行動的海軍陸戰隊員陣亡,此外還有許多人受傷。這些突襲勉強取得的成功讓美國指揮官品嘗到了苦澀的滋味,令他們不敢輕易再在太平洋開展這種行動。

鷹爪行動:逃離德黑蘭

隨著德黑蘭人質危機的上演,卡特政府開始考慮解決僵局的軍事選項。對伊朗人發起常規進攻似乎沒什麼道理,而且也沒有太多理由認為一場高壓的空中行動會迫使伊朗釋放人質。

軍方提出如下應對計劃,即利用空中途徑解救人質,主要是動用遊騎兵和三角洲特種作戰部隊。這一複雜的突襲包括讓直升機降落在使館附近,制服或殺死伊朗衛兵,然後搶在伊朗常規部隊作出反應之前把人質送到飛機上。這一行動經過了精心策劃,而且它也必須精心策劃;踏錯一步便有可能造成數十名人質死亡,或是在人質名單上再加上幾個特種作戰人員的名字。

但是突襲當天諸事不順,若干架直升機出現了機械故障,導致小分隊的飛機數量不足以成功實施行動。在取消行動的命令下達後,小分隊的一架直升機撞上了隊伍中的一架C-130飛機,造成八名軍人喪生。這次以失敗告終的突襲確保了卡特總統在1980年的總統大選中敗北。

格瑞那達:混亂的三天

推翻格瑞那達政府的行動似乎對美國軍隊來說是小菜一碟。儘管格瑞那達政府得到了由本國士兵和古巴士兵組成的分遣隊的守護,但它仍然幾乎沒有什麼實際能力去抵抗美國發動的協同攻擊。確實,這場衝突的主要階段僅在1983年維持了三天。

但是在那三天里,美國特種作戰人員遇上了一大堆問題。對天氣狀況估計不足導致四名海軍海豹突擊隊員在10月23日夜溺亡。在「黑鷹」直升機因行動耽擱而必須在光天化日下飛行後,對里士滿山監獄的空中打擊遭到了防空部隊始料未及的反擊。10月27日企圖攻佔一座空蕩蕩的兵營的行動導致三架直升機墜毀、三名遊騎兵隊員喪生。

總體而言,在入侵格瑞那達行動中喪生的19名美國人中有13名都是特種作戰人員。指揮官將此歸咎於糟糕的通信以及常規部隊軍官對特種作戰部隊能力認識的缺乏。格瑞那達行動遇到的問題幫助推動了改革,不只是特種作戰部隊的改革,還有整個美軍的改革;1986年出台的《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部改組法》的締造者對入侵部隊遭遇的困難給予了特別關注。

摩加迪沙:我們到這兒來幹什麼?

美國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為名加入了索馬利亞內戰,其本意是恢復對占人口大多數的平民的糧食供應。但是不久以後,美國的目標就擴大了。雪上加霜的是,從老布希總統到比爾·柯林頓總統的權力過渡造成了政治上的不連貫性;柯林頓幾乎沒有外交政策經驗,而且他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在索馬利亞取得什麼結果。

1993年10月3日,為了逮捕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的幾位高級別助手,一組美國遊騎兵和三角洲特種部隊作戰人員從空中和地面對摩加迪沙市中心的目標發動聯合進攻。結果兩路作戰人員都很快遇到了麻煩;地面車輛費了很大勁才找到目標區域,而一架直升機在被一發火箭推進榴彈擊中後墜毀。接下來的混戰幾乎持續了整晚,導致第二架直升機墜毀、19名美國作戰人員喪生、超過1000名索馬利亞人喪生。

資料圖:電影《黑鷹墜落》的片段。

特別作戰部隊的價值就在於其人力資本。當這些部隊出現傷亡時,它們無法輕易地彌補損失;每名作戰人員都是多年高強度訓練造就的,都是身體、心理和情緒特點的罕見集合體。但是遺憾的是,彈片和墜機是不尊重人力資本的。當特戰人員被迫進入常規戰術情境中、從而無法施展能力時,他們會和其他任何士兵一樣受傷和死亡。而在這些情況下,國家會蒙受巨大損失,不僅是因為這些特別行動具有政治重要性,而且因為美國失去了一些最優秀的勇士。

對其中大多數行動而言,從軍事角度講都對作戰人員的能力所及過於樂觀,從政治角度講又對失敗的風險和代價認識不足。但是,人們是不會把這些問題和特種作戰部隊聯繫在一起的;高人力資本個人往往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而且堅信憑藉自己的能力可以完成困難的任務。缺乏軍事專業素養的平民通常有理由不去質疑這種信心,特別是在特種作戰部隊能夠迅速和簡便地解決棘手的問題時。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特種兵不是神!美刊盤點美軍特種作戰4場最嚴重災難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菲律賓「販毒市長」與妻兒命喪杜特爾特雷霆掃毒
特朗普抱怨中國沒能解決朝鮮問題 新華社刊文:撒怨氣找錯了對象
一名專門調戲AI的科學家
【天下奇聞】怕未婚妻知道自己失業 加拿大男子殺死母親和兩兄弟
【研究】不服老的人身體更好 刷碗海綿存362種細菌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特種兵所需的十大作戰技能 看完你就知道特種兵為什麼「特」了!
美軍特種兵滲透作戰
淺談特種兵的「五能」:具備這五種作戰能力才叫特種兵
特種兵必備的近距離作戰武器,特點就是威力大
中國特種兵,八大特種兵都有誰?
諜影重重敘利亞,美以特種兵敗下陣
重大勝利!俄敘聯軍重兵出擊大獲全勝,美特種兵潰逃!
悲慘!視頻還原美軍特種部隊遭伏擊四人陣亡全過程
二戰中最著名的一次特種作戰,英國特種部隊開創了特種作戰的先河
美軍特種兵遇上中國特種兵以一敵十,打臉來的太快!
各國秀特種兵訓練照,美國特種兵很強勢,印度特種兵來搞笑的嗎?
新春走軍營:特種兵,要特種不要孬種!
應對大國對抗,美軍加強特種作戰,跟我們特種兵啥區別?
終極特種兵
庫爾德把游擊戰打到了地下 土耳其派兩個特種作戰排圍殲 結果真慘
特種兵必備的三大基本素質 少了哪一個都難以成為優秀特種兵戰士
重大消息!俄軍終於出手,美最強特種兵慘遭包圍,三戰恐提前爆發!
有一種情懷叫《戰狼》!吳京為了它,差點稱為「特種兵」!
俄特種兵抵達敘境內,與美軍作戰獲得勝利,俄:擊殺美特種兵
三戰要爆發了嗎?俄軍罕見動手,美軍特種兵被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