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腫瘤防治新數據:甲狀腺癌9年翻6倍!咋預防?
甲狀腺癌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癌症。2017年7月26日,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布的「北京癌症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共報告甲狀腺癌4026例,占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9.1%。男性發病率由2006年的2.05/10萬上升至2015年的15.13/10萬,9年內翻了7倍;女性由2006年的7.25/10萬上升至2015年的45.04/10萬,9年內翻了6倍,躋身女性最高發癌症第3名。
更可怕的是,甲狀腺癌喜歡找年輕姑娘,發病率自20歲以後快速升高,在35歲—55歲組達到頂峰,55歲以後發病率反而逐漸下降。
夏天是體檢季,萬一查出甲狀腺結節,要怎麼辦?哪些甲狀腺結節容易癌變?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紀育斌大夫。
萬一查出甲狀腺結節,要怎麼辦?
紀育斌大夫告訴搜狐健康記者,越來越多的人被查出甲狀腺結節,結節是指甲狀腺表面或者內部長出的、結構異常的團塊,就像是甲狀腺上長了青春痘。
以往體檢,醫生用手摸脖子,能辨識的甲狀腺結節最小也就1厘米,在正常人群中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是3%—7%。如今,B超越來越多的取代了手檢,而超聲能識別出1毫米左右的結節。文獻報道,正常人群中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20%—76%。
「其實我的甲狀腺上也有小結節。」紀育斌指出,查出了結節,最重要的是評估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大多數的良性腫瘤不會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也不會有什麼癥狀,如果沒有達到手術標準,只要長期隨訪觀察即可。
如果是出現了癥狀或者惡性結節,則需要遵醫囑進行相應的治療。
甲狀腺結節會不會影響健康?
甲狀腺結節是否影響健康,取決於結節的病理性質、大小、生長方式和功能。
炎症性的結節,如亞急性甲狀腺炎,會有發熱和頸部疼痛的癥狀;如果結節過大或者呈侵襲性生長,則可能會壓迫食管、氣管、神經,導致吞咽困難、嗆咳、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等癥狀;如果結節能夠自主分泌甲狀腺激素,那就會出現心慌、怕熱、多汗、善飢、消瘦等甲亢的相應癥狀;如果合併甲狀腺機能減退,那就可能出現畏寒、浮腫、記憶力減退等表現;如果甲狀腺結節發生壞死出血,頸部腫塊會突然增大並可引起疼痛。
總而言之,良性結節一般可以相安無事,至多會引起上述這些不適。而惡性結節,也就是甲狀腺癌,需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哪些甲狀腺結節最容易癌變?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細胞異常生長引起的病變,80%—90%的結節是良性的。結節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分為增生性改變、囊腫、炎性結節和腫瘤,腫瘤又包括良性和惡性。以上這些病症可單發,也可多發。多髮結節比單髮結節的發病率高,單髮結節惡變的概率更高。
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癌變幾率在5%左右,甲狀腺腺瘤的癌變幾率在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甲狀腺癌都是由良性結節癌變而來的。臨床上也發現有很小的結節,剛長出來,只有0.4到0.5厘米的直徑,但一穿刺就是癌。
下列5點是甲狀腺結節癌變的高危因素:
1.兒童或者青少年時期,有頭部放射性照射或放射性接觸史的;
2.家族裡面有患甲狀腺癌的家族史;
3.患者年齡小於14歲或者大於70歲;
4.男性結節的癌變幾率比女性高;
5.定期複查發現,短時間內結節明顯增大。
紀育斌大夫強調,大部分良性甲狀腺結節不需要治療,但有的良性結節隨著病程延長也有發生惡變的可能,因此要定期檢查,一般6—12個月複查一次。如果甲狀腺良性結節的患者忽然出現憋氣、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不適癥狀,提示結節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應儘快檢查治療。
甲狀腺癌的防治方面有什麼新的進展?
甲狀腺癌早期的預後效果好,十年的生存率在95%左右。而且甲狀腺癌最常見的是乳頭狀癌,約佔85%,癌細胞生長速度緩慢,惡性度並不是很高,也不容易從血液轉移,因此多數患者僅在頸部轉移和複發,便於治療。所以,甲狀腺癌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目前,腫瘤的治療已經步入基因時代。RAS 、BRAF、RET突變,都是甲狀腺癌比較標誌性的基因靶點突變。在甲狀腺良惡性的判別診斷中,如果B超、超聲引導下的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都沒有辦法判別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或者我們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的話,可以對這些基因進行測序。如果這些基因表現出陽性的特點,我們可以認為是甲狀腺癌,進行更早的治療,獲得更好的預後。
目前,國際上對於腫瘤小於1厘米的微小癌治療尚存在分歧,在手術治療上也有一些觀念上的改變。
超聲診斷和超聲引導下的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技術廣泛應用於甲狀腺結節診斷的近二十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世界各國都有顯著地升高。絕大多數學者相信,這種升高趨勢主要是由於檢查技術的進步所致。這些升高的甲狀腺癌幾乎都是預後極好乳頭狀癌或濾泡型乳頭狀癌,而預後較差的其他類型的甲癌發病率幾乎沒有變化。儘管檢出了大量的早期癌微小癌,但人群中甲癌的死亡率卻一直穩定不變。
因此,對於一些小於1厘米的甲狀腺癌,如果腫瘤危險分層處於低危水平,我們建議密切觀察,保守治療。日本也有長達20年—30年的追蹤隨訪研究,為這一治療方案提供科學證據。
專家簡介:紀育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耳內科分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健康科普分會委員、國際耳內科協會中國分會核心組成員。擅長頭頸部良惡性腫瘤、耳外科、鼻科及耳鼻咽喉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咽喉部良惡性腫瘤(喉癌、下咽癌、扁桃體癌、聲帶腫物、甲狀腺及腮腺腫瘤等)的診斷和治療。
——您本可以康復得更好,仙人果康復國家隊!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仙人果健康


※痛風病人須知:想要尿酸低,你要這樣吃!
※腰椎間盤突出美國怎麼治?美國新版腰椎間盤突出症診療指南
※每天睡前這樣喝水,延年益壽!
※站在鏡子前突然感覺就老了,還有救嗎?
※中國式悲劇:以坐月子的名義!大夏天開暖風,捂緊棉被不洗澡
TAG:仙人果健康 |
※2017癌症最新數據!教你防癌小方子!建議收藏!
※2018年中國最新癌症數據分析
※【數據】防彈少年團2017年成績單
※薛萬國:301醫院醫療大數據安全的「八大技術防護手段」
※2000-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數據新鮮出爐:5年生存率穩步提高,兒童癌症地區差距尤大!
※上海最新數據!100人里2.6個患癌!平均每天新發188例
※中國癌症大數據出來了!每年126萬例癌症死亡本可避免
※從西部倒數到20戰18勝平火箭!這隊防守超綠軍馬刺 1數據笑傲NBA
※季後賽場均僅失95分!鐵血防守成遼寧殺手鐧 1數據卻遭廣廈完爆!
※最新:11.3億國民數據大泄漏…
※火箭8000萬大毒瘤逆襲總冠軍!兩數據全場第1,1人頂勇士全隊10人
※S系新10級TD數據曝光:中坦速度+重坦防禦+152神教=?
※中國首個PD-1治療數據公布:死亡風險降低32%,疾病進展風險降低23%
※大數據來了,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解讀《2017年中國癌症報告》
※利拉德生涯5大逆天數據:三節50分排第三,0.9秒絕殺火箭排第二
※2017年中國連鎖百強:北京樂語世紀經營數據分析
※滬癌症最新數據公布,防癌抗癌應做這四點……
※2017年聚烯烴供需最新數據!
※32+5+4+3+2+1,周琦數據炸裂!火箭憾負,哈登、保羅卻迎最強戰將
※麥肯錫:2030年全球汽車連通價值池或達7500億美元 數據貨幣化最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