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萬魔Lightning口耳機,圈鐵降噪讓好音樂不受打擾

萬魔Lightning口耳機,圈鐵降噪讓好音樂不受打擾

一、前言

其實早在iPhone7傳聞要砍掉3.5mm音頻輸出介面時,一場革命就已經悄然展開了。

如今,不僅iPhone7為首的iOS陣營已經徹底捨棄3.5mm音頻輸出介面,就連安卓手機也紛紛將之整合到Type-C USB介面當中了。

而作為替代方案,藍牙無線耳機固然是各大廠家力推之一,但藍牙受傳輸帶寬窄、以及抗干擾能力弱等問題困擾,短期內還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有線耳機的作用。

相比之下,選擇Type-C USB介面的安卓手機還比較簡單,因為Type-C本身在設計之初就保留了模擬輸出音頻的接腳,可以通過簡單的轉換線實現對傳統3.5mm音頻介面耳機的兼容。而IOS設備所採用的Lightning介面卻是純數字輸出的,因此只能老老實實地採用帶DoP數轉模晶元的轉換線才行。

而1more最近推出的1more Lightning ANC主動降噪圈鐵耳機(以下簡稱1more Lightning)就是瞄準了這個市場來的,作為小米生態鏈的一員,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推出專用耳機的舉措,不得不說雷布斯的商業頭腦確實高人一等。

二、外觀

1more Lightning的包裝延續了品牌一貫風格,黑色外套正面印有產品的外觀,背面則是一些產品介紹及參數。比較令人意外的是這款產品居然沒有小金標!沒有小金標!沒有小金標!這是到底是因為產品定位的緣故,還是主動降噪的局限,官方對此並沒有明確解釋。

包裝的正反面都特彆強調了產品是通過蘋果MFI認證的,在實際使用中,無論是10.3版本抑或是之前的10.2版本都沒有出現不兼容的情況。不過頻響範圍只有20~20kHz,難怪沒有Hi-res小金標了。

外觀造型上接近於1more經典的活塞耳機和三單元圈鐵耳機的混合體,金屬腔體使得1more Lightning份量感很足,收腰式的設計不僅在佩戴上更加舒適,而且不規則的腔體造型也有利於減少駐波對聲音的影響。

不過1more的審美還是偏土豪,殼體背面的金屬濾網還是採用亮金色的設計,不一定人人都喜歡這種調調,但對於品牌的識別度倒是有一定幫助。

修長的出線導管採用軟膠材質,這對於保護線材有一定幫助,減少使用過程中無意拉扯導致的焊點鬆脫或線材撕裂情況。

聲音導管延續了三單元的斜置設計,並且截面造型為橢圓形,這些設計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減少規則造型下內壁對聲波反射所導致的駐波問題。不過這麼一來,就肯定不兼容常規款的硅膠套和C套。

也許是個體的關係,導管出口處的金屬濾網邊緣有明顯膠水溢出痕迹,雖然不影響使用和聽感,但對於處女座來說還是會覺得不舒服。

在殼體內側還有很醒目的L/R標識,不過由於造型的特殊性,其實不用看也能輕易分辨出左右耳來。另外在殼體下側靠近線材導管旁邊,有一個長條形的通氣孔,這多少會對耳機的封閉效果有一定影響。

也許是因為內置了DoP晶元以及ANC主動降噪晶元的關係,1more Lightning的線控顯得非常巨大,跟原裝的EarPods線控相比,大了可不止一號。線控本身還集成了分線器的功能,不過這也正常,因為個頭那麼大如果安置在單邊線上,不僅怪異,還會增加損壞的風險。我建議還是最好配合線夾來使用,不然佩戴時下墜感會讓耳朵不舒服。

1more Lightning在線控交互設計上花了點心思的,用五向搖桿取代了傳統的三鍵式設計,大大簡化了操作(主要是省卻了雙擊的頻次)。但按壓操作的播放/暫停操作略顯不夠直觀,而且存在誤操作的風險。所幸這個搖桿的反饋力度以及段落感比較清晰,就是不知道使用壽命如何。

在線控側面有唯一的一個撥動式開關,這是用來控制主動降噪功能的,手感同樣沒什麼可挑剔的,不得不說1more的做工確實是挺值得讚許的。

跟原裝Lightning插頭相比,1more Lightning略大一些,但不影響使用,即便是帶了硅膠套的手機也能照插不誤。

1more是有多愛這種編織表面的線材,甚至還專門強調使用的是雲錦紋。不過仔細看了一下產品說明,其實內芯只是普通的漆包銅線而已,甚至還不是OFC無氧銅。

配件方面,最突出的莫過於那個厚實的黑色皮包,從選材到做工,1more Lightning的這個耳機收納包都沒啥好挑剔的,唯一不足就是當耳機安裝了耳翼的情況下,要塞到這個包包里會比較困難。

此外,標配的不同尺碼硅膠套也是必須的,而且1more還細緻地為每一對硅膠套都標上尺寸,方便用戶挑選。但比較遺憾的是缺少隔音效果更好的C套,此外尺寸之間的跨度略大,對我來說12.5mm的封閉性不夠好,但15.5mm的又太大塞不進去。

考慮到部分用戶可能會有運動時佩戴的需求,1more Lightning還配備的4套不同規格的硅膠耳翼,從使用效果來看,增加耳翼後的佩戴穩固性有比較明顯的提升,舒適度也較裸奔要好,而且最贊的一點在於更換耳翼時不需要把硅膠套拆下,減少了用戶使用上的繁瑣。

三、使用體驗(降噪及續航)

作為一款定價999元的耳機,光是有Lightning介面顯然是不夠看的,所以1more Lightning具備ANC主動降噪功能。

1more Lightning的降噪功能主要是通過耳機殼體背面內置的麥克風收集周圍環境之後,通過內嵌的晶元生成反向聲波來中和雜訊。我不太確定它採用的是模擬降噪還是數字降噪技術,不過當殼體背面金色濾網處被遮蔽時,降噪效果會消失並且可以聽到持續的電流雜訊。

而在實際體驗中,1more Lightning的降噪範圍主要集中在低頻段,對於類似電機、發動機之類的雜訊有明顯的過濾效果。但中高頻段的降噪並不明顯,在不開啟音樂的情況下,打開和關閉降噪並不會對周邊的人聲、尖銳的喇叭聲有明顯可聞的變化。

但值得稱讚的一點在於1more Lightning在降噪開啟/關閉之間的聲音變化非常小,說明在調音上下了不少的功夫來保持兩種狀態下的聲音一致性,這是很多降噪耳機所做不到的細節。

目前,包括1more Lightning在內的新一代降噪耳機都更傾向直接從手機取電,固然這樣做是更加便捷,但會不會對原本就捉襟見肘的手機續航構成明顯影響呢?

我用iPhone6(窮啊)按照相同的曲目和音量進行循環播放,關閉跟開啟降噪的情況下進行連續1小時的測試,期間只進行低強度使用。測試下來電量分別下降10%和14%,由此推算兩者的可用時長分別是10小時和7小時以內。這個成績可以說是挺讓人滿意的,即便是在全程開啟主動降噪的情況下,1more Lightning對於手機續航構成的影響還是相對較少的。

順帶一提,首次插入耳機時,系統會自動提示下載1more的APP,通過APP不僅可以調節EQ,還可以對耳機晶元的固件進行升級。

四、聽感

前面說了這麼多,觀眾們大概會覺得我對1more Lightning應該還是非常有好感的。

但是,那是因為我還沒把真正的槽點擺出來!

事實上,1more Lightning的聽感是讓我覺得有點……應該說挺失望的~!失望的~!望的~!的~!

這失望其實是源於兩方面:

1、說好的DoP你竟然讓我聽這個!

在1more官方的宣傳里,一直在強調耳機Codec所採用的MCU信號處理晶元跟手機內置的相比有多好,但事實上,通過NePlayer上的顯示來看,耳機支持的採樣率僅為44.1kHz,也就是說,壓根不比手機自身的Codec有任何提升。

雖然說,從手機內部複雜的電路/電磁環境中獨立出來的Codec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信號的干擾,但這種提升遠不如採樣率提升那麼明顯,甚至對於一般人的木耳來說,是很難分辨出來差異的。

跟我之前用的Clarity Feather相比,雖然其官方介紹里沒有明確說到底採用的是Codec還是獨立的DAC晶元,不過人家可是支持192kHz/24Bits的採樣率。

而1more的Lightning介面大抵只相當於蘋果官方售價78元的Lightning 至 3.5 毫米耳機插孔轉換器水平,這種預期和實際的巨大落差實在是很難讓人釋懷。

2、說好的音質也顯得很骨感

1more一直以來的音質表現雖然談不上有多好,但根據之前聽過的三單元圈鐵以及三單元頭戴來說,最少在聽感上我覺得還是可以一聽的。

但1more Lightning卻真的讓我感到現實很「骨感」。

動圈+動鐵結構本身的初衷是將前者的中低頻跟後者的高頻優勢進行整合,從而打造更好的聽感表現。但圈鐵始終繞不開的設計難點在於如何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發聲結構能夠相互協作,而不是互相干擾。因此,我對於1more一直很熱衷搞得圈鐵結構是不太「感冒」的。

不過畢竟從第一代的圈鐵入耳,到如今叫板大廠的三單元甚至四單元圈鐵的出現,1more的堅持還是讓人覺得應該會有進步提升的。

1more Lightning開腔的第一感覺是聲音收得很緊,不夠舒展,顯得單薄和清淡。在不開啟降噪的情況下,中頻有可聞的凹陷,這使得高低頻之間缺少銜接。所幸耳機的高頻還不算明亮,而且低頻量感不多,所以沒有出現明顯失衡的感覺。

即便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1more Lightning聲音仍然顯得乾澀,特別是人聲的聽感談不上舒服自然——這對於定位非老燒、主要聽人聲流行曲目為主的一般普羅大眾來說也是有點令人失望的。

也許只是心理作用,打開主動降噪之後,1more Lightning的中頻有一定的提升,顯得稍稍飽滿一點,但仍然離三頻均衡有相當的差距。而且聲音的通透性也不怎麼好——這似乎跟多單元結構有關,之前聽過的幾款1more二單元、三單元耳機也大都如此,尤其是在聆聽一些大編製曲目時,定位及嘴型都沒有一個明確的交代。

低頻方面,1more Lightning意外地沒有太多的量感,這或許跟耳機的封閉效果不夠嚴實也有關係。雖然動態及瞬態跟Titan5這類單動圈耳機相比沒什麼可比性,但最少在聽感上不會顯得「動次打次」。喜歡聽ROCK或者電音的人或許會覺得不夠過癮,但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的調音其實更耐聽一些。

至於1more Lightning的高頻,同樣在調音上有意趨向取得平衡,所以沒有明顯的提亮。官方在廣宣中強調使用的是自家的專用動鐵單元,但從素質上來說,跟三單元入耳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極高頻的延展以及聲音的舒展程度都不在一個檔次上。

最後慣例總結一下吧。

1more Lightning很明顯是順應當前手機紛紛去3.5mm音頻介面的趨勢,奔著整合DoP功能的Lightning以及Type-C USD介面耳機這一風潮搶佔市場的。對於1more來說,顯然已經不滿足於依託小米生態鏈,推出Lightning版本的目的顯然就是想要在iOS陣營分一杯羹。

不過這是件好事,對於很多仍處於觀望狀態的國產耳機品牌來說,1more此舉無疑是一劑「興奮劑」,並且為市場注入新的競爭活力。

但是,1more Lightning是不是一款足以讓競爭對手敬畏,甚至撼動蘋果生態圈?我對此是有所保留的。

一方面,1more確實展示出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以及工藝水平,而且在諸如線控交互模式、低功耗主動降噪晶元等方面是很值得讚許的。

而另一方面,1more Lightning的音質距離HiFi仍有相當的差距,甚至未必能滿足除了米粉以外的一般消費者的胃口。尤其是只支持44.1kHz採樣率、並且主動降噪效果一般般的產品,999元的定價到底有多少溢價存在?以及消費者是否會為了省卻一條78元的Lightning轉3.5mm轉接線而去購買這款產品?

這個就只能留給市場去判斷了。

最後,鳴謝極果網提供這條1more Lightning ANC主動降噪圈鐵耳機的試聽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果 的精彩文章:

八一建軍節,這股軍事風鍵盤美圖請收下吧
每個愛折騰的機友都應該有一套,從此換屏換電池再也不用求別人
電視能防藍光有多重要?等到孩子近視了你就知道嚴重性了
精工細作桌面三腳架,兩月把玩告訴你該不該買
史上最酷的機器人,可以自己編程!只有上帝才知道你準備怎麼玩它

TAG:極果 |

您可能感興趣

Chester Bennington與Linkin Park不僅給這個世界帶來了音樂,更是故事、回憶與勇氣
不靠iTunes,讓iPhone導入MP3音樂更快速!
fragment design x NBHD為音樂狂熱聯名,現在可以原價入手了!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柏林 Techno 音樂派對,Straight up!
庫克談Apple Music:做音樂不是為了錢
在 Switch 上用體感「敲」太鼓,這款經典音樂遊戲有了新花樣:太鼓達人 Switch Version
它們是iPhone Xs最好的音樂夥伴么?MC體驗了5款無線耳機
消夏好去處:Assiniboine Park 約你免費聽音樂、看電影啦
燒錢的Spotify能成為音樂界的Netflix嗎?
遭Spotify及蘋果碾壓,Pandora還能在流媒體音樂市場佔有立足之地?
年輕怕什麼!SuperdrySounds 陪你用音樂燥
具有音樂的魔力,小心上癮:Harmonic Technology Magic Link III訊號線
網易雲音樂與Loen Entertainment達成合作
與Tomorrowland一起瘋狂刷屏的大型音樂節的陣容是怎樣的?
Uncaged Hero—Mei Segev 用音樂改變世界
Python挑翻音樂網,GUI實現音樂播放器,無敵Pythoner煉成記!
胎教音樂 Land of the Loon
不僅造衣服,Superdry 還制燥音樂
Music/音樂從來不無趣-Walk Off the Earth樂隊
iPhone X新技能get:用表情彈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