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敲竹喚龜補虧法

敲竹喚龜補虧法

此為道家漏體補虧傳統秘法。一般人到中年,精氣大半泄漏,甚至造成腎虧,體質下降,以致修鍊中元氣不足,難以達到功法要求的效果。為此,道家運用"敲竹喚龜"之法,作為練功輔助,可以較快補回體漏所造成的損失,恢復並增強腎功能,達到採藥結丹的要求。所謂"竹",即指督脈脊柱,如竹節一般連接;而"龜",即指男性生殖器官。故曰"敲竹喚龜"。

其法如下:

1、採用盤坐式,手結子午連環訣印,具體參照"通用形法"。

2、如一轉心法起式,兩眼平視前方,再把目光慢慢收回。然後二目輕閉,上注天目,似有朗月生輝。用意不用力、似觀非觀片刻。

3、用心意將神光隨吸氣從山根經泥丸沿髓腔緩緩而下從夾脊進入下竅氣穴,意念神光一路照亮,要注意"神光"來自於"意念",意念與吸氣要同步,至下竅氣穴稍停動一下,意注氣穴;接著呼氣,隨意念緩緩上升至"上竅"心位,即心窩內部,丹經名為"絳宮",靜靜意守涵養。

4、至絳宮部位微微發熱(如不發熱,可行"龍虎交會"之法,以儘快激活氣機),心意平靜、無雜念時,將神意引至虛空太極,即眼前天人合一後的混沌狀態,靜守,乃至虛空產生髮白或光亮之象。

5、以意領氣,用心意將神光隨吸氣從兩眼之間的"山根"經泥丸沿脊柱髓腔緩緩而下,直到對應於"黃堂"的脊椎部位(夾脊雙關)。黃堂即後心部位,守住其後面的如竹節一般的脊椎間,即夾脊關,俗稱"竹關"。靜靜守住,心無雜念,直至此處發熱,甚至會有輕微灼痛之感。

具有氣功基礎者,很快會產生髮熱氣感。毫無氣功基礎且虧損嚴重者,此步練習少則一周,多則兩周時間,即可產生氣感。

6、當竹關處有熱感產生後,以意領氣,順脊柱往下到腰部(命門穴),再靜守此處。

7、待命門發熱產生氣感後,再以意領氣,分領兩股氣到命門兩側的腎臟處,亦靜守。

8、如感兩腎區發熱,腰兩側有跳動感時,再以意念領氣返回命門沿腰椎下行,經尾閭、穀道到海底會陰處,然後靜守此處。

慢慢地,會陰會產生跳動感,任其自然,只管靜靜守在會陰處。

9、當感到海底會陰與命前臍後氣穴之間,有一股熱氣升上去,再降下來循環往複時,須注意此時不再似以前"以意領氣",二是"意隨氣行",即將意念跟著氣的上下而上下,氣不動則意不動,氣動則意念隨之。

11、當陰莖勃起(包括睡覺醒來),為"龜"已喚起,可行伏虎之法,即將意念引至絳宮(虎入龍宮),可使勃起縮回。繼續修鍊,使之心腎坎離自然相交。四十五天左右,性慾逐漸消退,水源潔凈而無欲,真陽啟動,即可按四轉之法行聚火開關的活正子時採藥之功。

收功:

丹道修鍊,講究自然,絲毫不得勉強。初習要循序漸進,欲速而不達。感到坐不住了,就收功下坐。

1)注意呼氣時,意念丹田氣光充滿全身四肢百骸,但不溢出體外;吸氣,將宇宙所有真氣精華都收回氣穴,幾處大穴如手心勞宮、腳心湧泉、頭頂百會、海底會陰、腹部丹田、後腰命門等有意回縮,稍閉氣兩秒,勿令內氣散失,全身穴位毛孔關閉,如關門閉戶一般結束練功,同時將兩手內翻貼住腹臍,眼睛緩緩睜開,心意留駐氣穴片刻。

2)坐式不變,兩手交互搓熱,從下往上熨摩面部七次以上;繼而十指成虎爪形由前向後干梳頭七次以上;兩掌食指與大拇指上提耳廓、下拉耳垂反覆共做三次。

3)上下牙叩齒共三十六次。

4)將產生的津液,分三次如咽物般咽下,要汩汩有聲,以意送到下田氣穴處。

5)全身放鬆,緩慢伸直兩腿,注意此時氣血迴向兩腿達於腳心,切勿輕視敷衍了事。

6)感覺到腿部舒適時,下坐,舒展肢體,再緩行數十步結束。切記無論遇到什麼緊急情況,都不可猛然下坐,否則會落下麻煩的後遺之症。

7)注意行住坐卧,不離「這個」,即有微意於當前練功部位(夾脊),經常保持氣感狀態。隨著功深,背部、全身溫熱整日常有氣感。那時則人不練功功練人,形、炁、神、意合一,進入另一全新境界。

註:所謂"敲竹喚龜",實際就是煉己築基的簡易之法,從開始的修心、翕聚、蟄藏,與金丹三轉綜合混煉有異曲同工之妙。獨到之處,是特意加了會陰之陰蹺意守,這是道家實踐的寶貴結晶。

如果各位師兄覺得看完對您有幫助,歡迎您的打賞。

無需關注長時間按住二維碼

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任意金額都可以,感謝你的支持!

賞金將用於電腦採購編輯視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鍊探索 的精彩文章:

周天功的入門功法
堅持練太極1周、1個月、1年、5年、10年後……人生會怎樣?】
秘傳九轉金丹修鍊法
昇陽秘訣-添油續命 激活7個生陽點
八十八佛,過目增福!

TAG:修鍊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精氣枯萎?道家築基補漏,敲竹喚龜法,補足精氣!附大補元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