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一番話,讓劉邦吐出嘴裡的飯

他一番話,讓劉邦吐出嘴裡的飯

這是[古今:楊照史記百講]的第58期

1.《留侯世家》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標準,即必須是關係到天下存亡的事情,司馬遷才把它寫進去。他用這種方法更進一步地讓我們了解張良的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張良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東西,但這裡沒有放進來。

2.項羽殺了韓王,原來跟隨在韓王身邊的張良這個時候別無選擇。他不可能跟隨項羽,因為他的祖國認同如此的深,他之所以用這種方式投身在秦末的大亂當中,就是為了自己的韓故國,為了報仇、復國而來的,這個時候項羽變成了他的仇敵,殺了他的故主韓琛。

3.一聽完(張良的話),依照司馬遷的寫法,漢王一口飯還沒吞下去,馬上吐出來,為什麼他要把一口還沒有吃完的飯吐出來呢?

因為他急著要說,要罵,他說「這個王八蛋,差點害死我。」當然罵的是酈食其。之前本來說趕快去給我刻印,現在馬上說「立刻給我把這些印統統都給毀了吧。」用這種方式,張良再次阻止了劉邦犯下嚴重的、關鍵的錯誤。

▽ 掃碼收聽本期節目

【古今:楊照史記百講】

「經典擺渡人」楊照,

帶你穿越「what」,

走入歷史的「how」&「why」。

「一個年輕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史記》跟很多經典一樣,它在幫助我們離開我們的現實。」

——楊照

想了解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想理解中國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不能不讀《史記》。

《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中國第一部「通史」,對後世影響深遠。從神話時代到漢武帝,52萬字,敘述3000年的中國歷史。《史記》又是中國文學的高峰,司馬遷讓漢字「活起來」,開拓性的書寫方式,一直潛移默化影響每一位中國人。

在《史記》百講中,楊照用他特有的「歷史式讀法」——將傳統經典還原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時代脈絡中,解釋當時重大人物事件的因由。

讓今天的我們穿越回歷史劇中的現場,貼近真實的歷史;配合「文學式讀法」,解讀司馬遷的視角與態度,讓遠古文字鮮活地跨越時空與讀者對話,並對當今世界有所映照。

點擊了解詳情:梁文道:如果你沒讀過它,那作為中國人的資格就很可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劉備為何沒能效仿劉邦統一天下
劉邦的用人智慧:牛人的心,如何收服?
是什麼讓韓信到死都不背叛劉邦?
項羽為何不殺劉邦,竟是因為這個人?
峽谷傳送門的掌管者——劉邦新手攻略

TAG:劉邦 |

您可能感興趣

韓信臨死前一句話讓劉邦驚出一身冷汗,他究竟說了什麼?
呂雉要殺掉他,他跪在劉邦的屍體前說了一句話,保住了腦袋
天下無敵的項羽為什麼會敗給市井小民劉邦,他的一番話說出了原因
劉邦蹭飯被大嫂趕出來,稱帝後給侄子一奇葩封號,讓人哭笑不得
劉邦去哥哥家蹭飯,被嫂子變相趕出門,後來的報復手段「絕」了!
張良給呂后出了一個小主意,就斷絕了劉邦換太子的想法
此酒徒狂傲不羈,一番話點醒劉邦,劉邦稱帝後一直被奉為上賓!
劉邦雖然出身平民,不被看好卻有一番大作為,他是怎樣的一代帝王
劉邦去兄嫂家蹭飯吃,卻被羞辱了一番,稱帝後他如此對待嫂子
劉邦小時候,父親罵他沒出息,結果他做了一件事,讓所有人閉嘴
劉邦一開始很討厭「漢」這個國號,多虧了蕭何的一番話
韓信臨死前供出一同謀,此人非常機敏,一番話說的劉邦沒殺他
為何劉邦一孫子當著呂后的面,殺了一呂姓人,呂后卻只能吃啞巴虧
他是項羽的好功臣,卻因劉邦的幾句話,辭官還鄉
劉邦打算廢掉太子,一個閑人出了個主意,然後劉邦就放棄了!
劉邦的苦澀往事,帶朋友到大哥家吃飯,卻被掃地出門
劉邦最喜歡的一個謀士,靠一張嘴就能讓對方臣服,結果卻被煮著吃
李白叫劉邦陪他出去玩,可是劉邦擔心沒人批奏摺,結果……
因為嫂子不讓他蹭飯,劉邦當上皇帝後,給侄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封號
蕭何的封賞最高,群臣大喊不公,劉邦一番話說得他們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