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周元華教授:如何成為一個醫師科學家?

周元華教授:如何成為一個醫師科學家?

2017年8月10日,黑龍江省精神醫學協會2017年第十九屆北方精神醫學論壇會議如期在美麗的海濱城市煙台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納八仙精神過海,調七情心身健康」。在青年醫師培訓專場中,台北榮民總醫院的周元華教授為大家帶來《如何成為一名醫師科學家》的精彩講座。

周教授首先從三個問題引出了這場講座:

什麼是醫師科學家?

對於中國的醫生來說,白天要給患者看病,還要留出時間做科研,晚上還要留下睡眠時間,這也導致陪伴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導致很多醫生不可避免地出現很多家庭問題。那怎樣讓醫生這個行業正常化/合理化,對醫師科學家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您認為的醫師科學家是下面的哪種類型?

1. 做研究的醫師

2. 發表文章的醫師

3. 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醫師

4. 科學家轉行當醫師

作為醫生,一方面要有資源去做科研,另一方面,還要將自己的成果或觀點以文章的形式發表。這就需要研究型醫師,不僅要有臨床經驗,還需要科研資源。而獨立思考則是醫師的必備技能,同時還需要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周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一位50多歲的醫生,他的患者吃完氯氮平後出現強迫癥狀,雖然這種現象較為少見,但這位醫生遇到50幾個類似的患者,之後患者吃一種中藥治好了。對於這種情況,如果對這一現象進行進一步分析研究,很可能發表一篇不錯的文章,而這位醫生很可能從未有過發表文章的概念。

如果把一般的醫生比作老虎,他們在臨床上能給病人正確的建議,醫師科學家可謂如虎添翼,不僅具備治病救人的能力,還具備寫作交流的能力,而他們也更有可能進一步可以成為教授/大咖。

如何開始一個臨床研究?

1. 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毋庸置疑是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2. 臨床尚未解決的問題。比如患者的藥物依從性問題。周教授舉例,台灣每年的精神科用藥4000萬元,但實際上只有60%的藥物真正被患者服用,剩餘的40%藥物則可能因依從性問題偷偷被患者扔掉了。

3.老師科研工作的一部分。這也是大部分人開始做科研的一個重要因素。

4.任務委託。比如政府近期關注的重點是孤獨症,那麼可以就這一科研項目申請基金。

5.自己的興趣。周教授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台灣有位醫生通過在自家車庫安置了小鼠swimming test設備,得到抑鬱症模型,並最終發表了的文章。當然這種研究方式本身也存在很大問題,比如小鼠被污染等情況。但這位醫生的出發點及解決問題的方式無疑是令人欽佩的。

如何判斷一個好的研究?

1. 原創性。需要考慮有沒有模仿其他人。對於母語為漢語的中國醫生而言,在發表國外期刊時,或許會用到已發表文章的句子結構。此時,可以在後期將簡單句變複雜句,或者使用從句等方式,將句子順序進行調整。

2.可行性。必定要考慮患者的安全性。

3.臨床實用性。

研究進行

1.理論基礎。首先要進行文獻閱讀,找出自己研究的方向;其次,要目標清晰;再次,可行性高;最後,具有臨床意義。

周元華教授:如何成為一個醫師科學家?

以PLOS的一篇文章為例,該文非常具有臨床價值,精神藥物/疾病嚴重程度對大腦的損傷是臨床醫生關注的重點(比如氟哌啶醇是否是腦萎縮的罪魁禍首),但該文中的影像學方面觀察的是對精神分裂症全腦容量,並非針對大腦的某一部分(比如前額葉)的影響。單就題目而言,這也是文章的一個瑕疵,因為目標不夠清晰。

2. 樣本數的計算。有了想法之後,就要考慮經費的問題。而經費往往與樣本量呈正相關。對於一般的臨床試驗,需要有足夠的樣本數量。1. 樣本數的小或大往往關係著樣本與母體間的差異程度,統計學上稱之為抽樣誤差,原則上採用隨機抽樣時樣本數越大,抽樣誤差越小。2. 信心水平是指從樣本推論母群體時,研究者有多大的信心確定樣本會在可容忍抽樣誤差內正確反映母群體,信心水平越高所需的樣本數也越大,通常社會科學研究會把信心水平定在95%。

3. 統計方式。根據樣本可選擇有母數分析方法和無母數分析方法(母群體分布不是正常分布,或者樣本數不夠大時)。此時可以根據兩種分析方法選擇t檢定,回歸分析等。

4.結果的描述。

5.結論。

6.臨床意義。

當代基因研究

作為醫師科學家,經常碰到基因學研究。大家可能注意到,凡是與基因組學有關的文章,作者往往都在百位左右,這是因為對基因組進行分析,所需的數據極為龐大,同時還需要功能強大的計算機軟體進行計算。

當代影像學研究

早期做核磁共振只需20個就很了不起,但到現在,80個120個磁共振成像已成為常態。之前Nature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抑鬱症的四個亞型就採用影像學對超過500人進行觀察,而這篇文章的工作量極為龐大(點擊查看:Nature Medicine新發現——抑鬱症的四種亞型)。

參加國際會議

這是醫師科學家的必經之路。醫師科學家不能僅僅只關注自己的研究,還要多參與國內國際會議,並與那些對自己研究有興趣的專家相互討論。

1. 口頭報告。

2. 海報報告。海報是將自己的研究通過書面方式展示給大家看。

很少有人會對你的研究太過關注,而參與國際會議後,會有很多外國人對你的文章進行「指指點點」,而之後對這些問題進行整理,就能完成文章後面的討論部分。開會的10-20分鐘對每一位醫師科學家都非常重要,利用這個機會與各國專家進行交流,在討論中就會被獲得關於結果的意見,將有助於文章的討論部分。

有了以上的基礎,還要將文章寫出來。

如何寫文章

摘要的格式分為結構性vs非結構性,格式性指Objective,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分為四段,而非結構式也有這四個部分,只不過在一個段落中濃縮體現;字數限制為250-350字;最後,還要具有臨床意義。

一般文章分為六大部分,分別為緒論;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致謝;以及參考文獻。

選擇投稿期刊

選擇一個專業期刊(SCI或non-SCI);高影響因子期刊(多高?);讀者群(誰會讀)。

選擇期刊的策略,先決定自己文章的程度,選擇影響因子稍微高分一些的期刊,讓這個期刊退稿,但是可以給你一些建議,接下來你就可以投其他更好的文章了。如果投一個影響因子不高的文章且第一次就命中,或許對作者本身而言並沒有想像中巨大的好處,首先,或許可以投影響因子更高的文章,其次,失去一次主編提出建議的機會。

影響因子的計算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因子越高者代表該期刊內的論文被引用的頻率越高,而其學術的影響力也越高。

計算方式:

A=該期刊在西元n-1與n-2年所發表的論文在西元n年被引用的次數;

B=該期刊在西元n-1與n-2年所發表的論文數;

C=A/B,該期刊在西元n年的IF。

那是否一定要選擇IF高的期刊來投呢?

2014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三位科學家最初在一個並不十分出色的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後來又經過驗證,將驗證結果投放在Science雜誌上,並因此獲得了這一國際殊榮。周教授又以自身經歷為例,他曾經有一篇題為「Decreased brain serotonin transporter binding in the euthymic state of bipolar I but not bipolar II disorder: a SPECT study」的文章,經《Bipolar Disorder》主編要求將文章類別由artical換成Brief Report,雖然在當時看來,似乎「吃虧」了,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最終這篇研究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未來在ICD-11情緒障礙診斷標準之重要依據,並且有五本教科書及參考書,六個章節引用。

如何進行口頭報告

需要注意幻燈片的製作及報告的時間。

一般而言,每張幻燈片停留約一分鐘。太短,一般人看不清楚,同時也無法反應;太長,則容易分心。

常見幻燈片的製作錯誤包括:字太小;字太多;報告時照著幻燈片念;濫用特殊功能;不適當地使用影像;沒有備份。

總結

你決定要成為一個醫師科學家了嗎,那就準備新的學習開始接受挫折。

周元華教授簡介

周元華教授:如何成為一個醫師科學家?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心身醫學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精神醫學系副教授,亞洲雙相躁鬱症聯盟秘書長,世界腦血流學會會員,世界神經精神藥理學院院士,台灣自殺預防協會理事,國際精神分裂症研究學會會員,亞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副會長。

第十九屆北方精神醫學論壇在煙台順利召開
精神分裂症譜系的評估和診斷指南
新發現:精神疾病與大腦酸鹼度
抑鬱症的軀體癥狀
新發現:精神疾病還與小腦有關

TAG:大話精神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男人是如何成為「哲學家」的?
如何在春節期間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拿一個博士學位「光宗耀祖」!
胡夢霞:古典學教授如何成為最熱學者
科學家: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先知
中國頒發國家科學進步獎,「武器宗師」成為西方夢魘
零基礎如何成為一個花藝師?
育兒早教:將孩子培養成為天才的腦科學是什麼?
如何成為一個聊天高手?心理學家:有三種方法!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成為「學霸」?
讓孩子體驗科學的奧秘,成為科學小達人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瑜伽老師?
集顏值和智慧於一身的女人:29歲就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權志龍明日入伍 將成為池昌旭周元學弟
如何成為一個美麗的女王
華人科學家研發納米機器人!有望成為抗癌新療法!
東陵大盜孫殿英的後人,成為學術專家,還是黃帝陵守陵人
11歲泰國小女孩看視頻自學成才 成為倫敦時裝周化妝師
為什麼周芷若成為了第二個滅絕師太?
袁世凱如果不稱帝將會成為中國的華盛頓?專家:一派胡言
任天堂LABO:如何成為一名「硬盒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