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以全新的視角,展現受難者如今的生活。歷史雖遠去,但並未被忘記。

>>>>>>>>>>>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記錄今日,而非刻划過往

回憶里的眼淚、憤怒、屈辱、恐懼、傷疤……

這是那個年代,一夥有組織的喪失人性者,在異國同類身上留下的真實印記。也是以往大多「慰安婦」題材紀錄片造成的印象。

「慰安婦」受害者,與「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標籤,被划了等號。

[二十二]第一次跟我們聊起,她們不僅為回憶而存在,也為今天而活。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影片更關注的,是片中受訪的二十二位老人如今的生活。

苦痛的受難,只存在於回憶里,由她們幾句說出。

提到過往的恐怖歲月,她們仍有餘悸,老淚縱橫。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但鏡頭一轉,則是今朝的灶前煙火,泥牆瓦房。

無論貧窮或殷實,她們都安然地過活,經歷著古稀耄耋,不必再擔驚煩憂的晚年。

鏡頭裡,來自山西的一位老人,在夏日的午後,陪小孫子躺在炕頭看著《西遊記》電視劇。

孫猴子變假葫蘆騙小妖,多少遍的情節,她看了還會笑。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在導演前作[三十二]中作為主人公出現的韋紹蘭老人,九旬高齡,吃著低保,生活儉樸而篤定。

每天到溪邊打水,做著最簡單的飯菜,母子過著幾十年如常的日子。

但她眼裡的世界,不單調。如同她當年所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有位老嫗,住在敬老院里,每日的作息雷打不動。

她總要在下午的某個時間,搬著塑料凳子,坐到低矮的平房屋檐下,看看外面,不說話。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看天時,她在想什麼?我們不知道,導演也沒有試著告訴我們。

影片的可貴,就在這份「不告訴」。

不代人立言,不鑽挖創口,根本在於,拿她們當普通老人看待。

這麼做的意義,不僅是那份形而上的「尊重」,也是讓她們自在過活的方式。

一部紀錄片,能展示觀眾一直忽略的事實,固然好,但能給被記錄者的生活帶來助益,那就更有意義。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儘管這份不刻意的自然手法,部分地驅散了史實的沉霾,但影片所傳達出的現實,依然觸目驚心:

抗日戰爭的二十餘萬名慰安婦受害者,其中確認身份的,至影片拍攝期間,尚存二十二人。

影片於2015年殺青,至今日公映,僅餘八位在世。

來自海南陵水的黃有良老人,在上周六,即影片公映前兩天逝世,享年90歲。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二十二]史料價值的特殊之處,正在於與無情似流沙的時間賽跑。

少記錄一個,也許明天,就少一個,就多一份後悔。

多記下一個人生,就多一份證言。遲來的承認與道歉,也就多了一份指望。

「二十二」全新視角記錄「慰安婦」生活

雖然影片的結構略顯鬆散堆積,但無論是不容忽視的事實,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手法,都足以讓這部國產紀錄片獨樹一幟。

畢竟民族回憶,可以悠遠,但不能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女王」海倫·米倫,年過古稀魅力不減
誰說翻拍都是爛片?「破·局」明明看得很燃
郭富城化身小可愛,這畫風清奇犯罪片以前真沒見過

TAG:看電影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鬼鄉》:記錄慰安婦背後的故事
人生十有八九不容易,安慰安慰自己
歷史照片記錄為美國大兵開設的日本慰安所
二戰德軍建立「女兵」慰安所,每人一罐消毒粉!每天都有百人排隊
因慰安婦少女雕像 大阪解除與舊金山友好城市關係
二戰秘聞 日本投降後7萬婦女被迫淪為美軍慰安女(組圖)
二戰日軍慰安所十條軍規:時間限定三十分鐘,室內不準飲酒!
二戰時德軍奇葩事件,一面守紀律,一面建立了五百多座慰安所
二戰中德軍真的恪守軍紀?德國版的慰安所探秘
老南京捐出珍貴家藏,兩件利濟巷慰安所舊物見證歷史
二戰奇聞,美國女大兵也可以享有「慰安夫」
罕見老照片:美國大兵和日本慰安女,二戰後的奇特存在
日軍鐵蹄下岳陽百姓的悲慘生活 漢奸為討好將女兒送進了慰安所
二戰攝影師拍到慰安所門前排起長隊的日軍
二戰時期為女兵服務的「慰安夫」:最怕遇到美國大兵!
二戰時候德國是怎麼設置慰安所的?
老照片:蔣介石戴著墨鏡演講,鬼子排隊進慰安所
烏克蘭前線出現慰安活動:姑娘自願為士兵服務
實拍日軍慰安所舊址:檢查婦女椅子保存完好,圖4恥辱柱很顯眼!
二戰期日本慰安夫,晚年回憶職業生涯:看見美國女兵想起故鄉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