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醫藥工業4.0」助力葯企打造「智」造中國

醫藥工業4.0」助力葯企打造「智」造中國

當前,醫藥工業在智能化技術趨勢的影響下,正在進入全面轉型升級的階段。2013年,德國政府率先推出了「醫藥工業4.0」戰略。2015年,中國版的「醫藥工業4.0」——《中國製造2025》規劃也由國務院印發給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等部門,成為了指導我國醫藥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行動目標和綱領。

醫藥工業4.0」助力葯企打造「智」造中國


走向「智」造:中國葯企的挑戰與機遇

在醫藥工業的智能化升級中,智能工廠是一大重要主題,主要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和過程,以及網路化分散式生產設施的實現。「十三五」時期是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時節,也是中國醫藥企業走向全球化的關鍵時間,更是製藥業創新發展的階段。

近幾年,醫藥行業政策密集出台,嚴格的質量要求和對葯價的控制促使醫藥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不少人表示藥品市場的競爭將回歸價值,未來將是藥品質量的競爭。而隨著新版GMP的實施,不少醫藥企業都在生產設備上進行了更新,有些醫藥企業已著手布局智能化工廠。而如何開啟製藥行業的智能製造,建設智能化的中國製藥企業,對於整個製藥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就整個製藥工業在智能製造上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生物谷有幸採訪了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製藥行業負責人蔣能群博士,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工業事業部副總裁、 過程自動化負責人何琳,以及FosterWheeler設計院(中國)副總經理、首席工程師丁之潔。


為什麼醫藥行業需要智能化升級

首先,丁之潔院長向我們講述了整個醫藥行業對智能製造的需求:「整個醫藥行業分為三大類,第一個是原料葯,第二個是製劑,第三個是現在非常熱門的生物製藥。

在原料藥方面,我國已經發展成全世界第一大原料葯生產國,某些國內原料葯也已經遠銷歐美,在國際上擁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在穩定性和質量上存在差距。而藥品質量的差距歸根到底就是工藝設備和工藝控制上的差距。從製劑的角度,由於製劑的工藝非常離散,隨著我國工業發展和醫藥行業政策改革,對整個製藥環境完全密閉的要求,促使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和自動化控制,從而達到生產的連續化。而最近比較火熱的生物製藥,是整個行業對工藝要求最高的。例如其中比較複雜的血製品工藝流程,採集點和控制點均達到數萬點。再例如單抗生產,其中有複雜的配方管理、路徑管理、人工步驟的指引。相比於化工、鋼材等其他行業,製藥行業最大區別是批與批之間的完全區分、清潔和消毒,到每個管路的末端都不能有死角。這樣一來就帶動了整個管路系統,控制點會變得非常複雜,也是需要提供自動化元件和自動化控制的非常重要的場所。

目前,隨著製藥行業的發展,藥物生產過程中對自動化控制管理的需求也逐漸增多,工藝設備的連續性和智能化是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需求。」


製藥行業的智能化與其它行業的智能化區別在哪裡?

針對製藥行業智能化的獨特性,蔣能群博士為我們作了詳細的解讀:「國家對製藥行業的監管比其他行業更加嚴格,並且GMP在2010年發布了最新的版本,基本上與歐盟的標準是完全對接的,對整個製藥的工藝、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其次,與此前通過對生產設施和質量管理的檢查而頒發GMP證書不同,現在除了證書之外,葯監局隨時都會進行飛行檢查。同時,其他行業在對產品進行抽樣檢測時,是有容錯率允許出現殘次品的。而製藥行業要對每一位病患的生命安全負責。製藥行業在合規性方面要求更加嚴格。法規要求數據完整性、真實可靠、準確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製藥企業如何進行智能製造升級

對葯企如何進行智能製造升級,何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醫藥工業實現智能製造,具體而言就是構建智能工廠,智能化工廠的階層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互通互聯的產品,確保底層設備控制、正常運行、且可連通。第二層為邊緣控制,它的作用是把所有的設備協調和聯動起來,同時將製藥過程中其他的設備和步驟,甚至是人工都連接進來,建立統一的工作模型和標準數據平台。第三層為應用層(MES),強調企業在整個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共享」和行為「協同」,並藉此實現生產過程的優化。

施耐德電氣打造的EcoStruxure架構能夠在三個層級幫助到企業的智能製造:在互通互聯層,我們的元器件以及控制系統都具備了無與倫比的連通性。在邊緣控制層,施耐德電氣Wonderware系統平台和InBatch批處理系統,以統一標準的工作流模型,建立透明的工廠級統一標準大數據平台,為各種智能化應用打下基礎。在更高的MES應用層,施耐德電氣可以實現運營管理、能源管理、設備績效、質量管理等,大大提高生產的合規性、效率與連續性,有效縮短批次生產周期。

同時,由於各個企業的現狀、工業基礎不同,實現智能製造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針對這種情況,施耐德電氣派遣專門的專家和技術團隊到企業工廠,檢查和了解企業生產運營的問題,並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實現企業的智能製造計劃。」

最後何總也強調說:「龐大人口基數及老齡化趨勢、數據完整性與其他合規的強制性要求、中國智能製造戰略的推動、中國製藥行業的國際化發展這四大因素的疊加效應,推動了中國製藥行業面向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步伐,也為創新技術提供了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可以預見中國醫藥製造行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業務,在未來20-30年將擁有很大的市場。這對施耐德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當然施耐德電氣也已經下決心持續擴大對這個行業的投入,為中國葯企的智能化轉型升級貢獻一份專業的力量。」

來源:生物谷

生物易構|更人性的生物化學試劑耗材採購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皮膚黑怎麼了?這是健康的標誌
DMD新療法進臨床 直擊線粒體缺陷
幹細胞技術那麼多年,究竟在臨床轉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強生等跨國葯企增長乏力 押寶創新葯

TAG:Science |

您可能感興趣

貴州工業雲助力萬企融合「智造」
聚焦醫療人工智慧,TPP助力「健康中國2030」建設
用友助力中國鋁業打造智慧財務雲
鎖定工業4.0,立嘉自動化展助力未來智造
中國3D列印技術助力殲20
金彭結盟海爾工業互聯網戰略,以創新驅動助力中國製造2025
15種人工智慧營銷工具助力商業決策
1000個液壓閥 3D列印助力鑄造車間拓展新業務
義大利機床工業研討會在滬舉辦,義大利工業4.0願助力中國製造2025
國產「神器」打造成功!助力殲20量產
國投創新助力慈興集團打磨中國先進位造產業「硬科技」
江蘇德羅智能科技響應國家2025計劃 助力中國工業智能
扶持1000家拼工廠,拼多多推新品牌計劃,助力中國製造
中國品牌日:必維助力打造「中國製造之美」
SHAI2018上海人工智慧大會——「聚焦人工智慧,助力創新創業」
人工智慧助力智能家居產業進入3.0
軟銀豪擲22.5億美元 助力通用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
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助力中小企業出海 2019「萬企融網闖國際」電商峰會
AI工業互聯網平台助力中國製造2025:專訪互連科技CEO塗慶紅
中國KJ500預警機和殲20空中加油,助力打造大國戰略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