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瓷器鑒賞(乾隆)
乾隆(1736—1795)
乾隆帝喜文善武,嗜古成癖,對御窯廠的燒制有時親自過問、督燒、審核樣稿,為此極大地影響推進了景德鎮御瓷的制瓷工藝,此時品種豐富,造型精美,色彩繽紛,紋飾華縟多姿,不惜工本追求華麗,卻豪華工緻有餘,然自然生動的藝術趣味不足。但乾隆青花已不作為瓷器主流,製作精巧、造型奇特也同樣是乾隆青花的重要特徵。
青花花卉紋獸耳瓶
在一部分仿宣德青花中,往往對原有紋飾略加改選使之程式化,雖造型相似,但紋飾過於工細。乾隆民窯青花也頗為精細,有的也落篆書乾隆款,雖不如官款工整,從另一側面反映對民窯制瓷業的開放,鼓勵政事,為此也促進民窯瓷業的發展。
青花環耳豆
青花高足杯
器型
乾隆青花瓷製作規整、端莊,但渾厚不及康熙,線條柔美不如雍正。常見器型有碗、盤、碟、觀音瓶、玉壺春瓶、六方瓶、壺、罐、石榴樽、鹿頭樽、爐、瓷板、小文玩、象生瓷等。
青花八寶紋把壺
胎釉
乾隆早期青花瓷質白精細,胎體厚薄適度,但朝廷也有不滿足的,據《清檔》《乾隆記事檔》載:「乾隆六年(1741年)四月太監高玉傳旨:「唐英燒造上色之瓷器甚糙,釉水不好,瓷器內亦有破的,著怡親王寄字唐英。」雖為顏色釉瓷,說明乾隆時對瓷質要求甚高。
青花纏枝花卉紋葫蘆瓶
釉面官、民窯均多為青白色,釉面光潤勻凈,少量粉白釉,一部分底部出現波浪釉,仿永宣青花瓷有桔皮紋現象。
青花花鳥紋盤
青花花鳥紋盤底部
青料
乾隆青料用珠明料,早期青花仍保留著雍正時發色暈散現象,之後以正藍明快的色調為主,深沉穩定,乾隆中後期還有一種青花,藍中泛黑,但色澤仍凝重沉著。晚期民窯青花色澤呈藍灰色。
青花殘片
紋飾
乾隆時青花紋樣趨於規矩或幾何多方連續,紋樣繁密,但顯拘謹。
常見紋樣有纏枝蓮、纏枝蓮梵文、洋蓮寶相花、四季花、石榴、花果、三秋、三葉、折枝牡丹、團壽;雲龍、海水雲龍、穿花龍、龍鳳、雲蝠、五蝠;牧牛圖、嬰戲、教子圖、百子圖、八仙、暗八仙、三星人、三洋開泰、祝壽三多、五蝠捧壽、安居樂業等。
青花折肩荷花紋貫耳瓶
青花瓷器多種器形
青花纏枝蓮紋象耳方瓶


※乾隆給考生出了個上聯, 一考生聽完後扭頭就走, 最後被欽點為狀元
※世界拍賣史:最昂貴的十大瓷器大盤點!
※歷史上真實的「永琪」早在25歲時病逝,他是怎麼死的呢?
※你和初戀還有過聯繫嗎?
※愛在書畫名作上留下「簽名」的皇帝——乾隆和三希堂不得不說的
TAG:乾隆 |
※乾陵青花瓷器鑒賞(一)
※康熙青花瓷器鑒賞(一)
※清乾隆青花瓷的特徵及鑒定技巧(圖)
※大清雍正青花瓷器鑒賞
※明洪武青花瓷器鑒賞!
※精品瓷器鑒賞——清代琺琅彩與元代青花瓷
※明代永樂官窯青花瓷器賞析
※大清乾隆青花瓷
※繁花似錦的清乾隆青花瓷器特徵
※鑒別清康熙青花瓷器的技巧
※如何鑒定清乾隆青花瓷
※明萬曆青花瓷器鑒賞
※鑒賞周杰倫的《青花瓷》
※十代王朝青花瓷:造極於陶瓷史黃金時代的青花瓷!
※大清乾隆官窯青花瓷器 擅仿永宣青花 精於工巧創新
※傳世是青花——清代民窯珍品青花瓷盤鑒賞
※元代青花瓷器的仿製和鑒別
※瓷器鑒定學習——明清青花瓷青料特徵
※台北故宮藏明代青花瓷賞析
※清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有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