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智慧,水聲養耳,綠草養目,靜坐養筋!
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靜坐養筋!
水聲養耳
人的五覺,特別是視、聽、嗅覺往往是相聯繫的。聽水聲,同時嗅花香,如曾鞏《西湖納涼》里的詩句:「最喜晚涼風月好,紫荷香里聽泉聲」。
綠草養目
綠草紅花,古人常並提,皆能養目也。如張翥《丹青小景山水》的「野水碧如草,桃花紅照人」。王安石甚至認為綠草比紅花更美,更能養目。
觀書養心
讀書,不一定要讀新書,只要勤于思考,讀出新滋味,照樣能養心。現在講「回歸大自然」,其實,自然山水景物是第一自然,書籍特別是遊記、散文、山水詩所表現的自然之美,可看作是第二自然,是紙上的風景。所以,要培養胸中的山水,使自己「胸有丘壑」。
琴書養指
宋人歐陽修認為,彈琴可以治病。他在《琴說》中說:「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體也」。
書法通過手、腕、臂帶動全身,其功能與氣功、太極拳有異曲同工之妙。書法的執筆、運指是基本功,要求指實掌虛,五個指頭一起用力。
杖履養足
就拿「杖」來說,選擇一根合適的手杖,可使老人走路時感到舒適、可靠,站立時,又可作支柱。此外,手杖還可為老年人增添風度。合適的手杖應該是杖桿質地堅固,長度合乎標準,杖柄稍寬。
靜坐養筋
老人練靜坐功,可使身體里的十四經絡暢通,這樣就不易發生關節炎、動脈硬化等疾病。靜坐時心情要舒暢,輕鬆樂觀,最好把每天一刻鐘靜坐鍛煉作為一種習慣堅持下來,方有成效。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展開全文


※可怕!男子肺部爛成「棉花」,罪魁禍首竟是它,很多人一感冒就吃
※大巨穴:治療便秘、增進食慾
※艾灸時時艾——讓孩子遠離抗生素
※至陽穴:治療腰背疼痛
TAG:時時艾 |
※童子養目功
※每天泡一杯黑枸杞,清肝養目,美容養顏,讓你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10歲
※想不到!黔南這個地方,上榜國人嚮往的十大康養目的地!
※超適合夏天的十大康養目的地,看到第一個,就想請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