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的姜太公是如何體現道文化的?
文/李信軍
「道」的特性,是由「陰、陽」兩種自然屬性所構成的,它能「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如把它用在人事方面則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概莫能外。
殷商時期(資料圖)
殷商時期,紂王暴虐無道,殺人成性,只知道攻城掠地,貪淫享樂。各方諸侯心存不滿而未有與之抗衡之力。而周文王(西伯姬昌)心胸寬厚、體恤民力、愛護百姓,因而深得天下人的愛戴和擁護。文王之後,武王又在姜尚(即姜太公)的協助下,打敗了紂王成為各方諸侯的盟主。建立了大周天下,而姜尚也成為了歷史上最早的以「道」佐人主者的典範、著名軍事學家。
周朝建築(資料圖)
姜尚,名望,字子牙,東呂鄉人(今山東日照市)。相傳其先世為貴族,後家道中落,淪為平民。但姜尚少年時即有抱負,雖貧寒但不能奪其志,刻苦用功。長大後曾在商朝為官,但紂王昏庸無道,他遂辭官隱居,潛心修鍊。數年後,姜尚得知周文王施行仁政,社會清明,民心淳厚,便決定西行助文王奪得天下之心。遂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了渭水之濱(今陝西境內)的西周領地,終日垂釣,待機出山。
姜太公釣魚(資料圖)
他的釣魚方法很奇特,即短竿長線,且線系直鉤,不用誘餌,釣竿也不放在水裡,反而離水面有三尺高。別人嘲笑他不會釣魚,他卻說:「曲中取魚不是大丈夫所為,我寧願在直中取,而不願在曲中求。我的魚鉤不是為了釣魚,而是釣王與侯」。這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諺語典故的由來。這表明他的入仕不搞陰謀、不曲意逢迎,而是以「道法自然」的心態去應對。
不久,文王在磻溪與正在釣魚的姜尚相遇。通過談話,文王發現其不但學識淵博,而且通曉歷史時勢、治國安邦之策,遂恭請出山相助。文王去世後,武王姬發繼位,封姜尚為「國師」尊為「師尚父」。公元前1062年,武王在姜尚的協助及軍事指揮下,一舉擊敗紂王,終將滅商而建立了大周天下。
文王邀姜子牙出山(資料圖)
姜太公的治國、軍事等經天緯地之才,在《封神演義》中被描繪、發揮的淋漓盡致,體現了「道」文化在他的一生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而他本人也在後世道教的形成和發展中,一直興盛而不衰(全國各地均建有太公廟、祠等)。如在道場(法事)活動或驅邪避穢等,即寫「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或「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等,以此來凈化壇宇、祈吉保安。
(編輯:玄朴)
聲明


※回首過往的那些曲折,我心懷感恩!
※08/16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朝修吉辰章
※道醫教你「返老還童」十大核心秘方
※08/15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朝修吉辰章
※發一個正心,行一個正道,成一個正果
TAG:騰訊道學 |
※東周時期,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具體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會如此?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是如何通過室內陳設體現出自己的品味?
※狄仁傑對武則天,君臣之道的真正體現!
※字如其人!試看毛澤東與蔣介石怎麼體現!
※金石文字是如何在石料上體現的?
※康乾時期,東西方的交流與碰撞為何都體現在教會層面?
※陳道明爆粗口,竟是有修養的體現?
※鄭爽馬天宇合體現身綜藝現場,網友:酸了,酸的卻是鄭爽背後的他
※十全老人詩文水平如何?看盛世漆器上體現的乾隆文化追求……
※明朝文化的輝煌燦爛體現在哪些方面?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又有哪些?
※清明祭祀,體現的正是返璞歸真的道教情愫
※王熙鳳親探春卻疏遠趙姨娘,體現的,正是賈府大院的「叢林法則」
※和田玉在清代宮廷文化中有何體現?
※宋茜江疏影劉雯同台看秀,沒想到是和周杰倫合體現身的昆凌贏了!
※李亮德:風水就是天人合一即是道的體現,人人離不開道!
※山西的這些古城,才是中華歷史厚重感的體現!
※皇后體現偉大母愛,而如懿陰謀論太過於糾纏不清了!
※班章五寨:融合,體現的是胸懷,展現的是魅力
※馮紹峰透露平時的愛好是看書,節目中對趙麗穎的稱呼體現修養
※真正體現韓信天才指揮藝術的不是井陘、濰水之戰,而是垓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