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在刷《戰狼2》,我卻因為這幾個老人哭濕了5包紙巾!
很好,你來到了
味姨
這兒,
歡迎在lady的世界裡暢遊。
| 味姨叨叨 |
她們等待著道歉,
但日本政府卻等待著她們死去!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我要WhatYouNeed
(id:newWhatYouNeed)
今天是日本投降、抗戰勝利的日子,大家都知道,但是8.14號,你知道是什麼日子么?
昨天,有一部國產電影悄悄的登上了院線,沒有聲勢浩大的宣傳,沒有蜂擁而至的觀眾,只有少的可憐的排片,似乎看起來也會悄無聲息的下線。
它就是《二十二》,一部記錄抗日戰爭的受害者——中國倖存「慰安婦」生活狀態的記錄電影。
這樣的話題總是敏感而又沉重,但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去。所以姨今天想和你們分享一篇關於它的故事。
(以下內容均來自我要WhatYouNeed)
我從小是被奶奶帶大的。身邊和我一樣的朋友,都有個共同點:關於老人,我們的淚點總是特別低。
看見地鐵站里拉二胡乞討的老爺爺,儘管他拉得很難聽,但當我看到他瘦弱微馱的身板,下垂髮皺的嘴巴,仍忍不住揪心。
選在8.14號——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上映的《二十二》,記錄了 22 位國內慰安婦老人的生活。
看之前,我生怕自己會因這些捕捉老人的畫面,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看完後,真實
的感受卻沒有我想像的那樣激烈。
之前就聽朋友說過:「這部電影不建議帶妝觀看,會哭得卡粉。」
我猜測,那大概是一架冰冷的攝影機懟在老人面前,鏡頭後的人問一些尖銳的問題,然後對面的老人聲淚俱下地回答。
如果是這樣,我哭完後可能會衝出去,發一條朋友圈,提醒大家它可能會太沉重。
但幸好,這部影片的導演,是一個克制並且心軟的創作者。
導演郭柯 2012 年拍攝過《三十二》,也是一部關於慰安婦的紀錄片。
那部片子只有一個主人公,詳細地展示了她的過去與現狀。從影視角度講,故事性比今天的《二十二》強,更感人。
但其實,對待這樣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我的態度是非常偏激的。
我認為,
生硬地割開老人們陳年的傷疤,將他們隱藏半輩子的苦痛再次揭開,而血淋淋地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記錄者,是有吃「人血饅頭」的嫌疑的。
這些被侮辱、被傷害的回憶,不該變成她們身上的唯一標籤,使一個個本該安享晚年的生命,成了素材範本,而忽略了他們本人的感受。
一個師姐曾在一家公益機構,做幫助女性的志願工作。救助對象里有一些國外女性,她們都經歷過一些很殘酷的暴力侵犯。
有位老師透過她朋友圈的隻言片語,感覺到這是值得報道的「選題」,找到她後,非常熱情地希望採訪受害者,說「曝光出來後,會有更多的人幫助他們啊。」
「這是個多好的素材啊!」老師如是說。
因為這句話,師姐拒絕了老師的要求,再沒有和任何人說過關於工作的事情。我曾經也想把這件事寫成報道,但她當時反問了我一句:
-「你真的關心她們嗎?」
-「你真的關心,除了她們曾遭受的暴力侵犯之外的事情嗎?」
我當時覺得非常羞愧,因為,我差一點就成了吃「人血饅頭」的那種人。
《二十二》上映後,郭柯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對於曾經在《三十二》里的一些擺拍片段,他感到非常的羞愧。
因為當時的他,曾經為了影片效果,讓一位老人在鏡頭前走來走去。
而在五年後,郭柯終於明白,對於這一群老人,
「用任何的手段,任何技術對待他們,都是一種不尊重。」*
在他看來,
就算是感動也是需要剋制的。
最終上映的片子里,大部分是無聲地注視著老人的日常行動。但其實,郭柯曾經捕捉到一點「可看性強」的片段,老人對他描述了自己被侵犯的詳細經過。
郭柯在知乎上講過這麼一句話,
「把這些老人當做親人去看待,你的拍攝就有了分寸,問
題就有了底線。」
所以,最終當老人開始一邊回憶一邊哭的時候,他讓攝影師關掉了機器:「我不拍了。不想拍,覺得沒有必要。」
距離慰安婦們的痛苦,已經過去了 70 年,但直到這個世紀,才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到她們的存在,為她們發聲。其中,大多是希望日本官方給予道歉,甚至有通過起訴的方式來「奪回公道」的。
然而,我所看到的片中老婦們,都平靜地生活在無風無浪的村莊里。
片中的一位志願者提到,某位已去世的老人,曾見到老年日本軍的照片。那個老奶奶笑著說:「這些日本人也老了,連鬍子都沒有了。」
沒有任何咬牙切齒的仇恨,只是淡淡調侃了一句。
所以,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中的一些,把經歷講述出來,並非是為了討伐什麼。忽然想起柴靜的一句話:
「痛苦不是財富,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我奶奶曾向我回憶往事,她向我分享過一個年輕的時候十分痛苦的經歷:「我有一次被倒掛著綁在樹上,血液倒流,頭暈眼花,差點就死了。」
一生善良的奶奶,也有著如此悲哀的遭遇,我頓生痛感,會想要追問,如何才能防止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浮出水面的真相,皆是為了使我們痛定思痛,不再愚蠢,也不再殘忍。
結尾處,一個老人說了句樸實有力的話:
「我希望不要再打仗了,因為打仗會死很多人。」
觀影結束後,我從編輯許無那裡,聽到了一些不同角度的意見。
我們通過對慰安婦群體的發掘和報道,讓人們了解到戰爭的殘酷和殘忍,讓善的被記住,惡的被警惕,熒幕里的每一個鏡頭和座位上的每一秒沉默,都是在賦予歷史一個意義。
但當看到影片里一位老人說到「不想再說了,我說得心裡不舒服」時,我對「意義」有了不同的感受。
不說了,不說了,我說了不舒服
不講了,不講了
既然意義都是人賦予的,那這些活生生的人,她們自身的意義又有誰來照顧?
很多老人隱姓埋名,遠離家鄉,她們懼怕鏡頭和曝光,懼怕好心人的善良。因為她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平靜地生活,就是沒有人發現她曾是歷史裡的一筆。
無論那一筆有多重要,她都不願再提起。況且,沒有人必須承擔「歷史意義」的責任。
所以當我看到這部電影里,一個鏡頭在拍阿婆閑坐,一個鏡頭在拍兒媳炒菜,如果願意說,便聊兩句,若說不下去,就回歸生活。
這些鏡頭都讓我想對導演說一聲謝謝。
因為,這是我能想到的,適合這個群體的唯一表達方式:平靜。
郭柯很聰明,也很善良,這點很難得。而難得的結果便是,他巧妙地迴避了道德上的困境,也真實地表達了對這個群體最深摯的同情、敬畏、關心和愛。
在他的眼裡,阿婆的每一句話都不是素材,更不是渴望被關注的吶喊。那只是老人尋常的聊天和傾訴。
片尾的字幕里,有一句阿婆說的話,
「你們常來看看阿婆,阿婆就很開心了。」
是啊,如今在她們之中有的人並不想再提起那些回憶,也並不想公示那個「慰安婦」的標籤。
可是除了這些身份之外,一個老人,一個母親,不都是她們最需要被滿足被認同的嗎?
郭柯把鏡頭蓋打開,拍了這個群體日常的生活,然後在電影里,什麼也沒說。
最後,姨想給你們看一組數字:
32 到 8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有
超過20萬
婦女被強征做慰安婦。
2013年,也就是在最開始拍攝的時候,
存活的只有
32人
,所以最開始的片名是《三十二》。
2015年,當這部短片將要被拍成記錄片的時候,卻只剩下了
22人。
2017年,也就是
電影《二十二》上映的今天
,中國在世的「慰安婦」老人,
僅僅只有8人。
記得裡面有一個韋紹蘭老人,
她說:
這個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著這條命來看。
。。。。。。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
平靜是對她們最好的尊重,但是對於我們來說
有的記憶可以忘記,但有的教訓卻需要永遠刻在心裡。
今天
也分享一句特別的話,來自電影尾聲:
—— 陳林桃 (山西倖存老人去世前留言)
你的
氣質
里藏著你讀過的每一篇文章。
-
END
-
姨的時尚館又上新了
點擊閱讀原文,
來逛逛吧!


※好物 | 一滴除臭,2秒見效!!80%日本家庭都在用的廁所神器!
※100块的白衬衫穿出大牌高级感,就差这一步。
※投票 | 「我想養一隻貓/狗,一養就是一輩子」
※染髮失敗是怎樣一種體驗?
※腿粗胯寬還沒胸....不完美身材如何揚長避短?
TAG:味姨 |
※你們給狗狗起過什麼奇葩名字?看了這些狗名我能笑一天!
※這幾種網紅零食你們都吃過嗎,看著一般卻也被捧上了天
※你和保姆兩個人呀,一個月光吃就花了7800,我要你們幹啥
※就是這個男人,搶走了你們的老婆!
※這是我吃過最貴的煎餅了,加這些料一個16元,你們說這划算嗎
※你們這些壞人,瞧你們把狗子給嚇的!
※那個,我頭卡在這兒出不去了,你們誰幫我一下
※麻辣燙老闆一天賺十萬:我就是掙得比你們多!
※第一次去婆婆家吃飯,這個菜把我嚇跑了,你們誰吃過?
※雪人版的美人魚你們見過沒?堆一個給你們看看,嚇不著你算我輸
※600塊從狗販手裡買下一隻神奇會笑的狗狗,你們說,這是被騙了嗎
※「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留下來吧,我會賺錢養你們娘倆」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笑的好看?這8款美牙產品,我替你們找出來了
※如果燒烤攤上只有這幾中燒烤,我想我能吃上1年,你們呢
※手繪當紅明星,很多人都只能認出兩個人,你們呢?
※在一起有這五種感覺的情侶,說明你們都遇到了這輩子對的那個人
※每日一笑,你們看我這張狗頭畫得怎麼樣?
※三月你們都在賞櫻花,而我想去的只有這個地方!
※一個女人如果敢跟你說這三句話,那你們真的快要分手了
※這幾種零食,在小賣部幾乎買不到了!吃過的人,你們做爸媽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