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望遠鏡爭議之四:評審組長Anderson的回復

大望遠鏡爭議之四:評審組長Anderson的回復

南京天光所主持設計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

編者按:

在12米光學望遠鏡引起國內天文學界巨大爭議的同時,《知識分子》第一時間聯繫此前中科院天文大科學中心組織的國際評審的組長Johannes Andersen,請他回顧這次國際評審組的評審經過,以及對此次爭議的評論。本周一,剛剛休假歸來的他全面地回答了《知識分子》的提問。其言辭之間出離憤怒,躍然紙上。

同樣對此事高度關注的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天文系教授、著名理論天體物理學家林潮也向《知識分子》表達了自己的直白意見。

作為爭議一方的中科院院士陳建生再度回應了梁明的相關說法。

《知識分子》來文照登,繼續保持對這一爭議事件的關切。

  

Johannes Andersen教授答《知識分子》問

我是一位哥本哈根大學退休的、74歲的天文學家。我從事天文觀測研究(發表了超過400篇文章,引用率超過了13000)和儀器開發方面的工作。從1986年開始,我13次拜訪中國,我幫助做了很多事情,其中有LAMOST的探測器的建造完成。在甚大望遠鏡項目(Very Large Telescope project)期間,我在歐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科學和技術委員會擔任了3年的主席。最後我領導了北歐光學望遠鏡(Nordic Optical Telescope, NOT)長達11年。我的夫人、同時也是同事Birgitta Nordstr?m博士,有相似的科學背景和對中國的了解,同時也具有大量的國際評審經驗。這次,我們訪問了所有的項目提案方,包括崔博士(她還參加了2013年在麗江舉行的「我們」的70歲生日座談會)。

選擇獨立的評審組成員(在最終的報告中有列出)是基於他們在現代大型望遠鏡的各個層面(包括光學系統,也包括了其他的影響到天文觀察者看到的圖像質量的許多方面)上的科學和技術方面的聲望。這之外的另外一個情況是,(評審組成員)沒有一個人(尤其是涉及資金資助層面)與這個項目或任何競爭性的項目有關涉。實際上,關於科學,技術和操作上有何優點的評審是在如下的基礎上作出的:各個項目組所提交的報告,他們做的45分鐘的報告,接下來的1小時的討論。大科學中心並沒有給我們施加任何的指示或者限制(否則,我們就辭職不幹了!)而且評審組也沒有要求收取任何費用。我們的報告由我起草,一次次的修改,直到文字和結論被所有成員同意並批准。我希望這份報告,如我們一直敦促的,能儘快公開,讓所有人都可讀到(編者註:後來他注意到國際評審的報告已經可以在網上看到)。

當前之所以產生困惑部分是因為NIAOT的設計理論上會產生完美圖像,然而實踐上卻因為其他的影響永遠不可能達到。現代的望遠鏡的成像是一個更為複雜的問題,不是望遠鏡的鏡子的數量就能表示的。

知識分子:基於《科學》的報道, 你領導的國際評審組查看了所有的設計並推薦HUST設計是一個較好的方案。 如今,辯論還在繼續, NIAOT設計者已經成功地說服中科院開了第二次評審,大多數評委在7月10號的會上支持了NIAOT設計。

安德森:首先糾正一下,我們並沒有說「HUST的設計更好」,只是認為NIAOT的設計在實踐上不具有競爭力,因為由於大氣和操作的限制,理論上宣稱的優良的成像質量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這些都在我們報告中有詳細的論述。

第二,我相信《知識分子》的讀者會看得出並認同這兩個評審之間的不同。一邊是由帶著任務身居高位的這麼有名氣的評審組和經濟利益直接相關的「用戶」組成,另一邊是我們的與項目毫無經濟利益的由外部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審組。結果可想而知。

我在今年3月份不太情願地接受了邀請來當這個評審組的主席,我當時說服自己這將會是一個真正獨立的評審會,而且我有最佳的全面的經驗。我自己挑選了大多數的專家。我在4月1日來到北京,4月25日我把評估報告的第一稿交給其他評審後就離開了北京。

知識分子:你仍然相信當前的結論是正確的么?

安德森:當然,絕對相信。我們在做了這麼多之後為什麼要改變我們的觀點呢?在這個主題上沒有出現新的事實;我們重新審查同樣的事實也不會獲得什麼新東西,而且我們的報告只是做了推薦,並沒有決定什麼。如果中國科學院選擇了NIAOT設計,那是他們(未來)的問題,關我們什麼事!我們已經為中國的天文學盡了我們的全力,愛採納不採納。我們之前已經知道崔博士不同意我們的結論,不過作為一個面對事實的評審人,偶然失掉一兩個朋友也沒什麼。

附英文原文:

I am a retired astronomer (74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and have shared my activities between observational research (>400 papers with >13,000 citations)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 During 13 visits to China since 1986, I helped, i.a., to secure the detectors of the LAMOST project, and I chaired the ESO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three years during the Very Large Telescope (VLT; 4x8 m) project. I finally directed the Nordic Optical Telescope (NOT) for 11 years. My colleague and wife Dr. Birgitta Nordstr?m has a similar scientific profile and knowledge of China, but also vast experience with international reviews; we visited all proposing groups together, including that of Dr. Cui (who also attended the dinner at 『our』 70-year birthday symposium in Lijang in 2013).

The independent review panel members (listed in our final report) were chosen for thei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minence in all aspects of modern large telescopes, which include the optical system, but also many other aspect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 seen by the observer. As an additional condition, none was involved – especially financially – in this or any competing projects. The actual review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merit wa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reports submitted by both proposing teams and presented for 45-minutes, followed by one hour of discussion. No instructions and no restrictions on our conclusion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CAMS (if so, we would have resigned!), and no fees were requested by the panel. Our report was drafted by myself and iterated until the text and conclusions were approved unanimously. I hope it will soon be released for all to read, as we strongly urged.

The current confusion partly arises because the NIAOT design has theoretically perfect images which will, however, never be achieved in practice because of other effects. Modern telescope images are a more complex matter than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number of telescope mirrors.

The-intellectual:Based on the article published in Science, an international panel, led by you, reviewed the designs and recommended that the HUST design is better. Now the debate is continuing and the leader of the NIAOT design had successfully lobbied CAS for a second review and NIAOT design was supported by most reviewers in the meeting on 10th July.

Andersen:First, a correction: We did not say that "the HUST design is better", only that the the NIAOT design is not competitive in practice, because its theoretically excellent image quality can never be achieved in reality due to atmospheric and operational limitations, which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our report.

Second, I am sure that readers of "The-intellectual" will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ever so illustrious panel of high-ranking people with a bound mandate and a financially directly interested 'customer', and our independent panel of external experts with no financial interests in the project (see above). The result is predictable.

The-intellectual:Can you describe the review process done by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For example, how did you accept the invitation? when did you arrive in China?

Andersen:See above as regards the panel and the process. I reluctantly accepted to chair the panel around March 1, this year, when I had satisfied myself that it would be a truly independent review, and I had the best all-round experience. I selected most of the panelists myself. I arrived in Beijing on April 1 and left on April 25, when I had sent a first draft report to the panelists.

The-intellectual:Do you still believ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port are correct?

Andersen:Yes, absolutely! Why would we change our opinion after all this work? There have been no new facts on this subject; we have nothing to gain from reviewing the same facts again, and our report could only make recommendations, not decide anything. If the CAS should choose the NIAOT design, it's their (future) problem, not ours! We have done our best for Chinese astronomy - take it or leave it. That Dr. Cui does not agree with our conclusions was already known in advance, but occasionally losing a friend or two is the risk one runs when facing the facts as a reviewer.

林潮:講幾句長期悶在心裡的意見

林潮系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天文系著名理論天體物理學家

我一直關注近期的討論(12米望遠鏡技術選型),這些問題已超出了一般的技術與學術範圍。 我也想講幾句長期悶在心裡的意見,以供參考。

1)天文學科一般都是以科學研究為主導,技術發展為服務。不宜由不必要的工藝創新而增加風險,提高費用,降低科研的有效率。

2)應尊重國際一流專家的仔細負責任的分析,虛心聽取建設性的中肯建議。不宜一聽到不同的意見就送上「別有用心」的帽子。更不宜斷章取義地修改評估的本意,揮動民族主義大旗。

3)行政決策應建立在專業性評估的基礎上。如否定或重新啟動應給予充分的理由。不宜向民粹妥協,屈服各種非科學的壓力。

4)希望更多的發揮國內和海外年輕科學家的參與和貢獻,聽取他們的心聲,理想和抱負。積極促進新生力量的成長。不宜由80高齡的「權威」操心主導20年後的科研方向和設備。

5)希望各單位的領導盡量減少失去科學家本色與原則的利益集團交換,不宜由某些院士操作行政權力,控制輿論,強加民意。任意將個人意見提升為「國家利益」。

6)積极參与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先進經驗和人才。不宜在沒有充分經驗和成功的先例前,冒巨大的人力和資金妄自尊大地承擔「以我為主」而終究轉向「以我唯一」的風險。

7)希望學術討論的態度以理論證,應該避免回到文革時「風慶輪」式的隨意指責「賣國求榮」的人身攻擊。這種政治手段不宜使用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8)希望某些所謂權威有點自知之明,不宜以「國人自尊心」為借口掩蓋個人的虛榮心。所謂「世界領先」的成就是需要國際公認的,不是大書特書自封能建立起來的。

9)望遠鏡的成就須由科研成果做客觀的衡量,不宜包裝成皇帝的新衣誇張宣傳。我當然為中國進展所鼓舞,只希望做些沒有利益干擾的量級評估,客觀地分析一些有爭議的工程帶來的效果。

10)所謂「領跑」世界,號稱有效直徑6-8米的LAMOST驗收後的2010-2016年,每年發表學術文章 200-250篇,引用48848次。其中部分文章很有科學影響力。但是同時期類似功能的巡天望遠鏡2米SDSS (集光面積比LAMOST號稱的口徑小近十倍,光纖也少十倍)每年發表學術文章2000-2400篇,引用達514894次,多過LAMOST 10倍。LAMOST並沒有達到原計劃中提出的多項指標,不能用於銀河系外光源。國際專家有關「獨一無二」的項目評語其實是諷刺,並不是讚揚。

11)希望可以實事求是地調查,允許承擔和包容一些風險探索。但應認真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應該建立責任制度,嚴格追究錯在哪。不宜隨意一再浪費資金和人力,交多次學費,繼續建造紙牌屋。

12)希望單位領導積極推動求知若渴的科研風氣,建立踏實活躍的學術環境。充分發揮跨學科,超山頭的大科學中心的凝聚合作作用。共同建立為全國服務,推向世界中心舞台的平台。不宜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避免只以本位利益和個人名譽而推動既浪費又沒有明確具有競爭力的科學意義的面子工程。

有些話可能是說得過於直白,但我相信很多熱衷於中國科學事業的同事們都有同感,只不過因為各種利益的牽連,對權威敢怒不敢言而已。這也是在中科院里德先生與賽先生矛盾的又一副縮影。可見具有中國特色的院士制度可能需要徹底地改革了。

陳建生:12米望遠鏡被國家發改委選入候選項目的情況說明

陳建生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

前幾日看到梁明的採訪文稿,文中有一段話:

「在12米望遠鏡申請國家立項和經費時,使用的是4-鏡方案並由於其創新的設計而獲高票通過......現在有人提出用3-鏡方案代替4-鏡方案這種做法的本身就值得商榷,......」。

據我聽到的,還有不少人和梁明有類似看法。有必要就此說明。

首先,12米望遠鏡到現在為止,國家還沒有立項,只是列入了規劃的前10名候選項目。

對於「十三五」國家發改委遴選項目、制定規劃的過程,外界並不了解,有許多誤傳。事實情況如下:

在遴選「十二五」大科學工程項目時國家發改委按學科領域成立了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和工程技術共7個學科領域專家組。在7個學科領域專家組之上,成立了總體專家組。先由各學科領域專家組提出初步候選項目,再到總體專家組投票排序。選多少項為優先候選項目由國家發改委定。

我們天文學科是和空間學科放在一起,名稱是空間和天文。

「十三五」大科學工程的遴選和規劃還用「十二五」的專家組,這個領域專家組有20多位專家,組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禮恆,專家組中有6位天文方面的專家,我是專家組成員,參加了全過程討論。

2016年5月,各學科領域專家組組長通知該組的組員,「十三五」大科學工程遴選和規劃不再由下而上申請,改為由各個組員專家直接推薦。也就是由我們學科領域專家以專家個人名義向學科領域專家組提出,不存在學科領域專家組以外的人或部門提出項目(說大望遠鏡是XXX的項目是不正確的)。我們組共推薦了7項, 其中天體物理2項,太陽1項。大光學/紅外望遠鏡是其中的1項。

我們天文專家推薦大光學/紅外望遠鏡的依據是天文大科學研究中心之前在全國範圍天文正教授/研究員進行的一次調查,大型通用光學/紅外望遠鏡排第一,反映了中國天文學家對大光學/紅外望遠鏡的迫切需求。

7個項目經過學科領域組的討論,投票把排名前三名報總體組。光學望遠鏡在學科領域組排第二,所以被推薦到總體組。經總體組投票,光學/紅外望遠鏡在大總體排隊中位於前十名,最終被納入國家發改委「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成為優先布局建設的10個項目之一。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學科領域組討論及投票只有一天,每個項目介紹加討論只有40分鐘,所以介紹的時候重點是介紹需求(必要性和緊迫性),技術方案基本沒時間介紹和討論, 而且與會的雖然是專家,但也是外行(不是自己領域,專家也是外行),在這樣短的時間對技術方案也搞不懂,所以專家投票主要根據是項目需求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另一方面,天文大光學/紅外望遠鏡雖然是天文界最迫切的要求,但具體造什麼樣的望遠鏡,多大望遠鏡,都還沒有在天文界認真討論過,但介紹時總要有一張望遠鏡圖,我們手頭只有蘇定強等人發表的12米望遠鏡的文章, 就借用了他們的圖,因為這輪討論通過的只是「十三五」規劃,不涉及具體技術方案,在通過後還要有大量的研討和論證過程,不存在「因4-鏡創新而高票通過」。 這段過程所有與會專家均可核實。

1)國家發改委把進入規劃的項目向全國發布300字的正式招標書,關於大光學/紅外望遠鏡的招標書的原文是:

《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是開展天體物理研究必備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圍繞宇宙各層次天體起源和演化、極端宇宙條件物理、由宇宙結構形成揭示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性質及引力波源光學對應體等重大前沿研究需求,優選台址,建設一架12米級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具備多目標、暗天體高分辨成像和光譜觀測的精測能力,最暗天體成像極限亮度達到28星等,最暗天體光譜極限亮度達到25星等。設施建成後,可使我國光學極限探測能力處於國際領先行列,大幅提升天文觀測重大發現的綜合能力,同時為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提供重要支撐,並帶動我國先進光學技術的創新發展》。

指標書的前半段是科學目標, 後半段是技術性能和指標,招標書里沒有提望遠鏡是3-鏡還是4-鏡,所以說以4-鏡「立項」是誤導;

2)國家發改委的招標書是向全國發布的,任何單位都可以來應標,只要滿足300字的要求,經評審誰的方案好就勝出,不存在勝出單位就是搶天光所的成果的問題;

3)現在項目離國家正式立項還差得遠!

a. 首先要向主管單位(如科學院下屬研究所的主管單位就是科學院)提交項目建議書;

b. 主管單位組織專家評審,如通過上報發改委;

c. 發改委委託中咨公司評估,

d. 如通過,批准項目建議書。

完成以上步驟才算正式立項, 現在12米望遠鏡連第一步都還沒走完。立項之後還有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初步設計和投資概算評審等。

製版編輯:有飯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報名】隕石雨里的宇宙科學之美 | 推廣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百年歷史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美麗的恐龍是誰嗎?安琪龍!
張鋒、杜德納等獲阿爾伯尼獎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Cannes影展史上最年輕的評審!ElleFanning甜美造型點亮坎城
【Ian Goodfellow親授】GAN論文投稿指南,從了解評審要點開始
Ian Goodfellow親授 GAN論文投稿指南,從了解評審要點開始
Ian Goodfellow 談 GANs 論文評審:有這些跡象的論文要懷疑
Goodfellow 炮轟同行評議!雙盲評審導致AI頂會論文變水
同行評審是這樣跳讀論文的!Ian Goodfellow「嘲諷」了一波
Céline前設計總監即將加入Maison Kitsune、朱麗葉·比諾什將出任第69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同行評審是這樣略讀論文的!Ian Goodfellow實力「嘲諷」了一波
專業視角發現未來新星——ChinaBang Awards 2019評審團隊亮相
Geoff Hinton:我反對谷歌軍事項目,論文評審機制正在阻礙創新
《Dancing High》特別評審是她們!舞蹈女神驚喜登場
審稿也需杜絕浪費!聊聊BMC Biology的攜帶型同行評審政策
ctDNA可靠性遭質疑?ASCO&CAP聯合評審提建議
第四屆 InnoBrand 品牌創新大賽總決賽評審團超強陣容公布
同日3篇Cancer Cell!深挖TCGA項目數據,首批同行評審泛癌圖譜研究結果發表
CVPR 19 Oral評審排名Top:AI的視覺更逼近人類了!
Nature:同行評審屢遭毒噴,中國欲啟用AI系統解決問題
Nature:同行評審屢遭毒噴,中國欲啟用AI系統幫忙
ACL 禁止投稿論文提交 arXiv,雙盲評審真的有效嗎?
Cheil傑爾金牌團隊助力2018 Spikes Asia獎項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