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有故事我有酒 跟不跟我走?

我有故事我有酒 跟不跟我走?

那一年的風陵渡口,風緊天寒、冰雪阻客,天南地北的行客駐足在安渡老店。那一夜很冷,而他們火烤爐圍時的一碗碗酒飲,卻溫了冬夜,熱了談興。

就著酒,他們談戰勢、論時局,說起了朝政秘辛、江湖秘聞。辣口驚心,凜冽豪情,他們在那天涯陌路的渡口分享著生命深處的危險秘密,款款講述著自己故事裡邂逅的「神鵰俠」,讓16歲的郭襄醉在了這一晚漾著酒意的英雄追慕里。從此,她用半生迷醉,再用半生清醒。

如果不是酒的助興,這一群困駐在客棧的苦旅人怎會傾情暢言?如果沒有酒的熏染,這一晚被冰河封鎖了前路的無助者只會在面面相覷的團坐里更加冷凍了肝腸。

然而,酒來了,話題就來了,話熱了,氣氛就熱了,心順了,路也就順了。

所以,中國人愛酒,說「無酒不成席」,實在是因為「無酒話不熱」、「無話人不親」。

中國的酒文化是什麼?它的第一重意義就是,烘托氣氛,打開話題。

李白說,「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沒有酒來暢飲,這宴席之歡怎麼享呢?總要先干幾杯,才放得開呀。

孟浩然說,「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沒有酒來把盞,這桑麻之樂怎麼話呢?總要上頭一會兒,才說得真啊。

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沒有酒來當歌,這青春之路怎麼伴呢?總要醉上幾場,才玩得嗨呀。

郭襄說,「我怎會不信?快點兒講罷!」又叫道:「店小二,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牛肉,我姊姊請眾位伯伯叔叔喝酒,驅驅寒氣。」沒有這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盡興開懷,她怎能聽得到大傢伙兒比賽似地講出楊過那麼多詳盡精彩的英雄故事?

故事,原是席間最好的下酒菜。

在桐華的網路小說《曾許諾》里就有這樣一段話:

「你嘗試過喝酒的時候聽故事嗎?經過一段疲憊的旅途後,拿一壺美酒,或坐在荒郊篝火旁。或宿在夜泊小舟上,一邊喝酒一邊聽那些偶遇旅人的故事,不管是神怪傳說,還是紅塵愛恨都會變得溫暖而有趣。」

故事下酒,酒能越喝越香。

飲酒開懷,故事越說越多。

故事,其實就是談興,就是話題,就是讓人打開了話匣子。酒過三巡,杯酒言歡,一吐為快,不吐不快,與爾同銷萬古愁。

《小窗幽記》里說,「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酒酣耳熱,故事下酒;酒興一起,談笑風生。

所以,酒,是氣氛的烘托,是話題的開啟。

交朋友,我們需要酒,聊心事,我們需要酒;只是沒想到,愛情的淪陷,也需要酒,友情的送別,也需要酒,長情的無言,也需要酒。

郭襄在那一夜的風陵渡口,喝著一碗粗酒,聽著一個遠方。她聽著、聽著,眼含酒意,酒含情意;她喝著、喝著,酒上了頭,夢入了心。從此以後,她用盡餘生的時間去醒這一場酒。從16歲到40歲,踏遍萬水千山也尋不到她心中的楊過大哥哥,可她的每一段僕僕風塵、每一步蹄聲驚塵,都是從那晚開始的酒意回蕩,都是那醉里無言的天地迴響。

那一晚,她選擇請客的酒、她自願喝下的酒,那一碗碗的酒滿風霜,已經替她端上了她畢生的相思,替她道明了她說不出口的心事。

也有人,也曾端上過盛滿心事的酒杯,遞給他千言萬語道不盡離愁的朋友。這位人,就是王維,他在一首送別之歌里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他的好基友元二遠行。

說是送別,其實就是送酒。

說是話別,其實就是酒別。

為什麼?因為送別的套路也就是那些事啊,送站也送到了,握手也握過了,火車還沒有來,但是道別的車軲轆話也不能總是來回說呀,什麼注意安全、看好錢包、走路別玩手機、晚上別踢被子這種話,不說吧顯得不走心,老說吧又顯得特貧乏,實在不知道咋說,那就啥也別說了,直接干吧!這就叫做「盡在不言中」了。

於是在客色青青柳色新的送站台上,王維一手端著酒,一手把著麥,唱起了這樣一首歌:「朋友你今天就要遠走,幹了這杯酒,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盡頭……」

這就是喝酒的第二重意義,酒,是情緒的宣洩,是語言的延續。

劉禹錫也是如此,宦海沉浮,官路不順,無以言說,有話難說,那就喝酒陳情吧!「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萬語千言,盡在不言,一飲而盡,言語自在杯酒中。

所以,言不能盡意,酒卻能盡情。有時候人的語言是無力的,酒的感染力卻是深入的。

酒,能把人的語言深化,把人的情感擴大化。

豪放的時候,酒能讓人更加疏狂,蘇軾說「酒酣胸膽尚開張」,興之所在,會須一飲三百杯;

喜悅的時候,酒能讓人更加快活,楊慎說「一壺濁酒喜相逢」,對酒當歌,紅塵作伴笑語歡聲;

思念的時候,酒能讓人更加相思,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入愁腸,滴滴都化作相思淚。

你嫌自己的語言太蒼白,面對知音,不足以道盡這俠骨柔腸、這心聲萬千嗎?

你怪自己的表情太寡淡,面對朋友,不足以表達這胸中風雷、這懷內大千嗎?

沒關係,上酒,有酒,就有你內心裡釀得醇香的熱情讓對方感受得到。

郭襄從未對楊過說過「此生此世,唯君唯一」,然而她臉泛紅暈飲下的酒說過、她一瓢江湖沉浮的酒知道。

所以,喝酒還為了什麼?就為了,宣洩情緒,延續話題。

而喝酒的第三個理由,不為別人,只為自己。就是為了,陪伴自我,對話孤獨。

喬峰來到江南,坐在無錫的松鶴樓上獨自暢飲,桌上擺著兩大壺酒,喝得豪邁自在。若是沒有段譽前來攀談,他照舊能一人自得其樂,而且,正是他這一份自斟自飲的慷慨英氣,才引發了段譽的心之嚮往。

所以,有時候,人是需要孤獨的,人在孤獨時的狀態,才是更真實的狀態。對自己是知足還是不滿,對人生無奈還是歡快,都在舉杯獨酌的瞬間里表露無遺。

陪伴內心的獨處,對話自我的空間,這時若與杯酒相伴,酒便是一個有靈魂的夥伴,酒香入喉、幽幽窺探到心懷深處。酒能觸摸人內心的柔軟,酒能感知人記憶的角落。因此,對酒,是對話著另一個自我。

這個當下的自我,會是什麼狀態呢?也有古意可借鑒嗎?

當然有——

當晏殊把黃昏斜陽的孤獨色調進酒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他和你如今下了班躲進三里屯,在夕陽褪下的夜色里品一杯雞尾酒,是一樣的心境。

當蘇軾試圖高舉酒杯親近月亮,「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和你如今坐在國貿三期80層的酒廊里,在北京距離月亮最近的地方吻著京華夜色飲酒,是一樣的狀態。

當蔣捷在舟船上蕩漾起酒波微瀾,「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他和你如今漫步到什剎海坐一條船開一瓶酒,聽著春風十里不如你,是一樣的情懷。

古人的酒趣,也還在今天繼續。

古人的酒香,也還在今時蕩漾。

古人的酒味,也醉了今人況味。

古人的酒意,也釀成今朝詩意。

每當你獨自端杯,看似輟飲一個人的閑愁,其實也在同樣品飲著那酒釀千年、古今一味的醇厚。

李白曾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許,我們讀這首詩都理解得狹隘了,並不是他和月亮、影子三個人飲酒,或許他是在以亘古不變的同一輪月為時光通道,乘坐月光而來,對飲著歲月兩端、跨越時空的我們。

因為我們,對飲自己,對飲同一輪月色、同一種閑愁、同一份李白的詩情,我們,也是古人的知己啊。

那一年,郭襄在風陵渡的酒里嘗出了楊過的獵獵風情,而她愛上的楊過正是一個愛酒狂人,他不僅自己痛飲,還把酒倒給坐騎黃馬同來狂飲!——也罷,我們能與李白對飲一輪明月,大俠自能與黃馬對飲一碗烈酒,郭襄也能與愛情對飲一盞灼灼花開,更與自己對飲一世煮酒煉年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作家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作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有玫瑰與酒,你跟不跟我走
周庄古鎮:我有故事也有酒,你要不要跟我走?
塘河古鎮:我有故事也有酒,你要不要跟我走?
我有健康與紅酒,是否願意跟我走?
你跟我走吧,我把自己給你
滴 滴滴 我有看不完的段子,你跟我走嗎?
牽我手跟我走,轉身離開後有話說卻不出來
假如我有一輛這樣的房車,你會跟我走嗎?
襯衫我都有,你跟不跟我走!據說穿襯衣好看的人最美了!
Ins·草莓味·女頭:我有辣條和酒,就問你跟我走不走
如果拍照的人是我,你會不會跟我走
我是控糖小能手,還不跟我走?
塔門島:如果我有一張船票,你願意跟我走嗎?
表情包:我知道我伸出手,你肯定不會跟我走
如果我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如果,我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高級搞笑師:我知道我伸出手你不會跟我走於是我伸出了腿把你絆倒
我是路標!跟我走!
個性十足·半身頭像,「如果不看臉,你還願意愛我,跟我走嗎」
餘生,你願不願意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