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指南解讀:2017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立場聲明 - iFuun
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指南解讀:2017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立場聲明

指南解讀:2017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立場聲明

nt>
閱讀全文


閱讀

投訴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即將打開""小程序
取消 打開

");
}
if (
(document.cookie && document.cookie.indexOf("vconsole_open=1") > -1)
|| location.href.indexOf("vconsole=1") > -1
) {
_addVConsole("2.5.1/vconsole.min.js");
_addVConsole("plugin/vconsole-elements/1.0.2/vconsole-elements.min.js");
_addVConsole("plugin/vconsole-sources/1.0.1/vconsole-sources.min.js");
_addVConsole("plugin/vconsole-resources/1.0.0/vconsole-resources.min.js");
_addVConsole("plugin/vconsole-mpopt/1.0.0/vconsole-mpopt.js");
}
})();


自2002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發布了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立場聲明後,歷經15年時間,DR診斷與治療的理念有了突破性進展[1],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常規、廣泛應用眼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作為評估視網膜病理改變及評估視網膜厚度的有效手段;


(2) 使用廣角眼底照相機揭示眼底更大範圍的微血管病變;


(3) 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藥物不僅作為治療水腫累及黃斑中心凹的一線選擇,目前也推薦治療增殖期DR(proliferative DR, PDR);


(4) 慢性高血糖不僅導致視網膜血管病變,同時也導致視網膜神經元的損傷,兩者為視力下降的共同原因。


另外,隨著內科藥物以及診療設備的進步,患者同時在糖尿病的綜合治療方面獲益更多。


本次聲明由密西根大學Kellogg眼科中心的Thomas Gardner教授組織,邀請8位著名眼科教授如John Hopkins醫學中心、Wilmer眼科研究所的Sharon D. Solomon教授以及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的Emily Chew教授等,於2017年3月發表了最新的DR診斷及治療的立場聲明[2],其內容同時適用於醫師及患者。


立場聲明中,需要關注的亮點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發病機理

關於發病機理:指南首次指出,DR既為微血管病變,也為原發神經元退行變性疾病。



二、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方面,強調全身規範強化、優化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重要性。

UKPDS證實嚴格控制血壓可減少37%的微血管併發症發生,包括DR以及臨床有意義的糖尿病黃斑水腫(significant diabetic macular edema,  SDME)(血壓從154 mmHg降到144 mmHg)[3]。但ACCORD研究並未發現控制收縮壓在120 mmHg以下與目標收縮壓控制在140 mmHg以下在DR防控方面的差異[4]



三、分期標準

DR的分期標準仍沿用2002年美國ADA的分期標準。



四、指南強調:注重眼底篩查



五、恰當應用眼底照相

指南強調:眼底照相是DR篩查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完全代替眼底檢查。


六、抗VEGF時代DR的干預策略  



七、呼籲內分泌與眼科醫生攜手共治

DCCT、UKPDS以及ACCORD研究都證實,嚴格的綜合治療並不能完全阻止DR的發生,但可降低DR的發生與發展風險。呼籲內分泌醫師與眼科醫生應攜手共治。


參考文獻

1. Diabetes Care, 2002,25 Suppl 1:s1-s147.

2. Diabetes Care, 2017, 40: 412-8.

3. BMJ,1998,317:703-13.

4. N Engl J Med, 2010 ,363:233-44.



學會專家介紹


預告:該指南解讀的更詳盡版本將發表於9卷7期中華糖尿病雜誌》上。敬請期待:張新媛,肖新華.美國糖尿病學會2017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立場聲明解讀. 中華糖尿病雜誌,2017, 9(7):415-418.)



臨床指南精彩回顧

1.  2017版AACE/ACE 2型糖尿病綜合管理指南解讀(圖表)

2. 最新ADA聲明:糖尿病神經病變(要點+圖表總結)

3. 指南 | 2017ADA糖尿病診療標準(多圖)

醫咖會微信:medieco-ykh

關注醫咖會,時刻更新知識


有臨床研究設計或統計學方面的難題?快加小咖個人微信(xys2016ykf),加入醫咖會統計討論群,和小夥伴們一起交流學習吧。想知道醫咖會以前都推送了啥內分泌科研究進展?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了解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天地 的精彩文章:

2017版AACE/ACE 2型糖尿病綜合管理指南解讀(圖表)
糖友乘飛機需要注意的四件事
糖友寫一封信,給10年後的自己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糖尿病學專業委員會聯合醫咖會推出新欄目!

TAG:糖尿病天地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2018年版糖尿病診療指南
糖尿病營養治療誤區更正——來自美國糖尿病協會2018最新指南
從糖化血紅蛋白控制標準的爭論看糖尿病控制:兼論2017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8波蘭糖尿病患者管理指南
2017年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研究進展
70 %的心臟病患者轉向糖尿病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要點提示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編寫說明
空氣污染會導致糖尿病!美研究:1年可造成320萬病例
糖尿病大爆發,中國糖尿病患者已破5億?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公布,有哪些變化?
新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降壓目標130/80 mmHg,不推薦HbA1c診斷糖尿病,中醫藥寫入指南
糖尿病藥物市場分析:2020年中國糖尿病藥物市場規模將超400億
警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2018 CDS專題報道:周智廣教授——血糖正常的1型糖尿病診斷
我國22萬糖尿病調查:天津心腦血管病患病率最高,東北和華北是重災區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
中國1型糖尿病聯盟大會2018日程更新
2018年第十三屆湘雅國際糖尿病免疫學論壇徵文通知
2018北大糖尿病論壇最新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