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經外奇穴】中泉穴:行氣止痛,止咳平喘

【經外奇穴】中泉穴:行氣止痛,止咳平喘





中泉穴中的「泉」為泉眼,在此指體表凹陷處,穴位於腕背中央,內有凹陷,故名。




【讀音】





zhōng quán




【中泉穴位位置圖】




在前臂後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指總伸肌腱橈側的凹陷中。




【圖解中泉穴位的位置】





坐位伏掌,在前臂後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陽溪與陽池連線中點,指總伸肌腱橈側的凹陷中。



俯掌,手掌背屈,腕關節處可見一大筋(指總伸肌腱),其內側(橈側)凹陷中即是本穴。







【中泉穴養生功效】





行氣止痛,止咳平喘。


主治心痛;胃脘痛,胃炎。



【經穴養療法】





刺法:直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3~7壯,艾條灸5~15分鐘。


推拿:點按法、揉法。




【特別說明】





針刺時,局部有酸脹感。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大全 的精彩文章:

【經外奇穴】治喘穴:平定喘息的功效
【經外奇穴】子宮穴:女性朋友的福穴
【膀胱經】足通谷穴:疏通經氣,安神益智
【小腸經】支正穴:清熱通絡,安神定志
【腎經】照海穴:對婦科疾病引起的虛冷有特效

TAG:穴位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行氣止痛的穴位——肩中俞
山柰的功效與作用:行氣溫中,消食,止痛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檀香——行氣溫中,開胃止痛
沉香入葯,行氣止痛、提神醒腦
【每日一穴】極泉穴:行氣活血,寬胸理氣
【每日一穴】三陰交穴: 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疏經通絡
【每日一穴】少府穴:清心瀉火、行氣活血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三棱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背後還有一個奇妙的故事!
砂仁:行氣調味 和胃醒脾
種上這種綠植,燥濕止癢超好!清熱解毒、行氣止痛
一種靈魂有香氣的根,行氣止痛的效果都不錯!
旋鱗莎草,見過嗎?能行氣養血,調經,主月經不調,痛經
老一輩留下來的秘方!粗鹽「熱敷」行氣活血、祛風散寒、祛瘀止痛!
行氣溫中祛胃痛,漚子浴面美姿容
氣海穴:利下焦、補元氣、行氣散滯
這個藥行氣消滯通便,作用突出,能治療胸腹諸般滿悶疼痛!
肩貞穴——行氣活血、通絡止痛,治療手臂麻痛不舉、肩背疼痛!
廢物枇杷核,化痰止咳行氣多
行氣健脾,消食除脹的中藥——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