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女丹派煉炁化神之方法

女丹派煉炁化神之方法

女子通過煉精後,赤龍(月經)化為白鳳髓,是為女子玉液。白鳳髓煉而化成炁,炁而凝結,是為女子內丹,如此「一粒復一粒,用取豈有竭?得到真種子,此事還當力。」所以還得虛寂心念,行女子玉液還丹的功夫,通過虛靜坐忘的方法,將白鳳髓煉化成炁,並煉穿尾閭,升夾脊,透玉枕,達泥丸。再由鼻落,過華池,經南洋,注腰繞臍,歸於氣海之中。回光凝神,真炁停於中宮,與元神配合不散,所謂「一點落黃庭」,是為玄牝,是為內丹。內丹凝結以後,要行胎息的功夫以溫養。

孫不二將上述功夫分為養丹、胎息、符火、接葯四步。養丹是指積蓄先天之氣於兩乳間的丹田,再凝神以合於氣,使神氣相拘,結成靈胎。此時必須凝神調息,調息凝神,致虛守靜,漸采漸煉。這樣靈胎才會漸凝漸結。胎息是指要想靈胎快速形成,需要將身中各種虛幻的陰魔除卻,做到心息相依,使真炁貫通於上、中、下三丹田。運動真實而不虛妄。符火是指真炁綿綿運動時,要分清動靜之機。陽氣發動時,以神暗中助之,愈進愈旺;陽極陰生時,則以神助之以靜定,惟防止靈胎乜躁不寧。接葯是指功夫修鍊至此,已達到一半功效,此時靈胎已經凝結,就像空氣中的雨露凝結成冰霜。得此靈胎雖然能夠保全性命,但是將其煉成天仙,還需要修鍊超凡入聖的功夫。凝神靜坐,虛以待之,內含意念,外舍萬緣,頓忘天地,粉碎形骸。自然太虛中有一點露如電之陽,勃勃然入於玄門,透長谷而泥丸,化為甘露降於五內;此時立即鼓動巽風以應之,使其驅逐三關九竅之邪,掃蕩五臟六腑中的塵垢,焚身煉質,煅滓銷霾,抽盡穢濁之驅,變換純陽之人,累積長久,化形而仙。

一、養丹第五

縛虎歸真穴,牽龍漸益丹。虎即氣,龍即神,真穴大約在兩乳之間。縛虎歸真穴.即上陽子陳致虛所云:「女子修仙,必先積氣於乳房也。」氣有先天後天之分,煉後天氣,即用調息凝神之法,采先天氣,則俟身中有生氣發動時下手。

牽龍者,不過凝神以合於氣而已。神氣合一,魂魄相拘,則丹結矣 張虛靖天師云:「元神一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如此朝朝井暮暮,自然赤子結靈胎。』此即牽龍漸益丹之意,此處所謂龍與斬龍之龍字不同。

性須溦似水。心欲靜如山。張三丰真人云:「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斷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人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 然後如坐高山而視眾山眾水,如燃天燈而照九幽九昧,所謂凝神於虛者此也。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而已。

調自收金鼎。安神守玉關。張三丰真人云:「大凡打坐,須要將神抱住氣,意系住息.生丹田中,婉轉悠楊,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于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眷雙關,而上游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入于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至此,築基之效已得-半。」又云:「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處,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廣成子云:「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按調息之法,三豐最詳;安神之論,廣成最精,故引以為注。本詩上句言武火,故曰金鼎。下句言文火,故曰玉關。

日能增黍米。鶴髮復朱。《金丹網百字》云:「混沌包虛空,虛空括三界;及尋其根源,一粒如黍大。」又云:「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此即日能增米之意。質而言之,不過漸采漸煉,漸凝漸結而已,非有黍米之象可尋也。《參同契》云:「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耆嫗成奼女.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即此詩末句之意。或謂頭有白髮,面似嬰兒,是為鶴髮復朱顏。此言誤矣,修鍊家若行先天功夫,雖白髮亦必變成黑髮。苟發白不變,僅面容紅潤,此乃後天之功,或行採補之術耳,神仙不如是也。世俗所謂仙人鶴髮童顏,乃門外語。

%1、胎息第六

要得丹成速,先將幻境。幻境,即世間一切困人之環境。窘迫萬狀,牽纏不休,至死未由自拔,特到來生,仍復如此,或尚不及今生。故修道者,必須設法斷絕塵緣,然後方收速效。世有學道數十年,毫無進步者,皆未脫俗累之故。今按前解雖是,然非幻境本義,因對初學說法,故淺言之耳。其實所謂幻境者,乃身中陰魔乘機竊發之種種景象,或動人愛戀,或使人恐怖,或起嗔恨,或感悲傷,或令人誤認為神通,或引人錯走入邪路,甚至神識昏迷,自殘肢體,偶有見聞,妄稱遇聖,凡此等類,皆是幻境,必宜掃除,不經法眼,終難辨別,所以學者要從師也。世有學道數十年,毫無魔障者,皆未曾實行之故。

心心守靈藥,息息返乾初。靈藥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息,心心守靈藥者,心依於息也。乾初即是真空,真空即是道心,息息返乾初者,息依於心也。初學修鍊,雖能心息相依,然為時不久,又復分離,至於胎息時,則心心息息長相依也。乾初者,指乾卦未畫之初,非謂乾之初爻。《明道篇》云:「觀乾未畫是何形,一畫才成萬象生。」然則乾初者,豈非太極陰陽未判之象乎?

炁復通三島。神忘合太虛。三島者,比喻人身上中下三丹田。老子曰:「歸根日靜,靜曰復命。,』即炁復之義。人身本自太虛中來,一落色相,則有障礙,而不能與太虛相合。惟有道者,能忘一切色相,色相既除,則與太虛相合矣。《天隱子》者,道家之流也,其言曰:「人之修真,不能頓悟,必須漸而行之。一曰齋戎,澡身虛心。二曰安處,深居靜室。三日存想.收心復性?四曰生忘,遺形忘我。五曰神解,萬法通神。」全篇約千餘言,未能畢錄,此其綱領也。又司馬子微《坐忘論》亦可讀,此等功夫甚難,非朝夕可至,然有志者事競成,惟視人之毅力如何耳。

若來與若去,無處不真如。真如者,佛家之名詞。佛典云:「如來藏含有二義:一為生滅門,一為真如門。心無生滅,即真如矣。若背真如,即生滅矣。」又云:「真謂真實非虛妄。如謂如常無變易。」

%1、符火第七

胎息綿綿處,須分動靜機。陰符陽火,氣機動靜,前數段功夫已有之,不必定在胎息後也。但未到結丹地步,其氣之動,常有上沖乳頭之時(男子則下沖於生殖器)。既結丹,則兩乳已緊縮如童女,身內雖有動機,不能再向外發,只內動而巳。動亦有時,或數日一動,或一日數動,視其用功之勤惰以為衡。凡未動之先,及既動之後,皆靜也。

陽光當益進,陰魄要防飛。動者屬陽,靜者屬陰,陽氣發動時,則元神亦隨之而動,氣到人身某處,神亦同到某處。陽氣發動曰進,而暗中以神助之。愈進愈旺,故曰益進。陽極則陰生,動極必歸靜,人之魂屬陽,主上升,魄屬陰.主下降。當升之時不可降,當降之時不可升。陰魄要防飛者,意謂氣若有靜定之態,則神必助之靜定,以防其飛躁不寧。

潭裡珠含景,山頭月吐輝。潭在下,喻血海子宮之部位。山在上,喻膻中兩乳之部位。珠之光隱而斂,月也光耀而明,曰潭裡,曰含景,言其靜而深藏之象。曰山頭,曰吐輝,言其動而顯之機。

六時休少縱,灌溉葯苗肥。六時者,非謂晝之六時,亦非夜之六時,乃人身虛擬默運之六時。古人又有名為六候者,切不可拘泥天時,免致活法變成死法。若問人身時何似?仍不外乎神氣動靜陰陽升降之消氣而已。休少縱者,即謂念不可起,意不可散,一線到底,勿使中間斷續不貫,俟此段功夫行畢,方可自由動作.

%1、接葯笫八

一半玄機悟,丹頭如露凝。

神仙全部功夫,到此巳得一半,因內丹已結也;,露乃地面之水囚熱化氣,騰散於空中,至夜遇冷,遂附著於最易散熱之物體,而凝結成露,丹道亦同此理,可以神悟,難以言傳。雖雲能固命,安得煉成形。既已結丹,則一身精氣神皆完全堅同,決定可以長生,但未能羽化耳。此時可稱為人仙,仙有五等:有鬼仙、有人仙、有地仙、 有神仙、有天仙。鬼仙者,不離乎鬼也,能通靈而久存,與常鬼不同。人仙者.不離乎人也,飲食衣服,雖與人無殊,而能免老病死之厄。地仙者,不離乎地也,寒暑不侵,饑渴無害,雖或未能出神,而能免衣食住之累。神仙者,能有神通變化,進退自如,脫棄軀殼,飄然獨立,散則成氣,聚則成形。天仙者,由神仙之資格,再求向上之功夫,越出吾人所居之世界以外,別有世界,殆不可以凡情測也。

鼻觀純陽接,神鉛透體靈。此二句乃言超凡人聖之實功,不由此道,不能出陽神。當今之世,除一二修鍊專家而外,非但無人能行此功,即能悟此理者,亦罕遇之:余若自出心裁,勉為注釋,恐人不能解,反嗤為妄,故引自古相傳之真空鍊形丹法,以釋其玄奧之義。真空鍊形法云:夫人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氣通於母;既生之後"一呼一吸,氣通於天。天人一氣,聯屬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鋸焉。天與之,我能取之,得其氣,氣盛而生也。天與之,天復取之.失其氣,氣絕而死也。故聖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每於義馭未升暘谷之時,凝神靜坐,虛以待之,內舍意念,外舍萬緣,頓忘天地,粉碎形骸(道家常有粉碎虛空、粉碎形骸等語,不過忘物忘形之意耳,不可拘泥粉碎二字)。自然太虛中有一點如雷如電之陽,勃勃然入於玄門,透長谷而上泥丸,化為甘霖而降於五內。我即鼓動巽風以應之,使其驅逐三關九竅也邪,掃蕩五藏六腑之垢,焚身煉質,煅滓銷霾,抽盡穢穢之軀,變換純陽之體,累積長久.化形而仙。

《破迷正道歌》曰:「果然百日防危險,血化為膏體似銀。果然百日無虧失,玉膏流潤生光明。」《翠虛篇》曰:「透體金光骨髓香,金箭玉骨盡純陽;煉教赤血流為白,陰氣消磨身自康。」邱長春曰:「但能息息長相顧,換盡形骸玉液流。」張紫陽:「天人一氣本來同,為有形骸礙不通;煉到形神冥合處,方知色相即真空。」

鍊形之法,總有六門:其一曰玉液鍊形,其二曰金液鍊形,其三曰太陰鍊形,其四曰太陽鍊形,其五曰內觀鍊形。若此者,總非虛無大道,終不能與太虛同體,惟此一訣,乃曰真空鍊形,雖曰有作,其實無為;雖曰鍊形,其實煉神,是修外而兼修內也。依法煉之百日.則七魄亡形,三屍絕跡,六賊潛藏,十魔遠遇。煉之千日,則四大一身,儼如水晶塔子,表裡玲瓏,內外洞徹,心華燦然,靈光顯現。故《生神經》曰:「身神並一,則為真身,身與神合_,形隨道通,隱則形固於神,。顯則神合於氣,所以蹈水火而無害,對日月而無影,存亡農巳,出入無間,或留形住世,或脫質升仙。,」按真空鍊形一段功夫,所包甚廣,不僅為此首詩作註腳,雖以後煉神、服食、辟穀、面壁、出神等法,亦不出此理用之外,不過依功程之淺深而分階級耳。

哺含須慎重,完滿即飛騰。哺含即溫養之意。完滿者,氣已足,葯已靈也。「飛騰者,似指大葯沖關之象。若有青飛升騰空,則尚未到時。

近期課程推薦:(有動心的就來諮詢報名吧)

1、氣脈療法診療高血壓、頸椎病等十七種常見病的手法網路直播課。600元。

2、八卦面相風水學面授課,北京3600元。

3、元炁療法書友會會員招募680元。

4、7門精品課程集錦U盤980元。

詳情諮詢編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大唐高道司馬承禎留下的修真秘訣
女丹派的築基方法
國內首家八卦派相面高級面授班開課
淺談經筋?
元神與識神的辨別

TAG:內丹 |

您可能感興趣

女丹派煉精化炁之方法
淺述:女丹派煉精化炁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