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放下那罐飲料!

放下那罐飲料!

最新研究表明,持續消費功能飲料可能會使年輕成年人患上物質使用障礙。

放下那罐飲料!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醫學院的Amelia M. Arria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經常飲用高咖啡因的功能飲料的大學生在以後會面臨更大的酒精、可卡因或處方興奮劑方面的濫用風險。功能飲料消費情況是其他物質使用障礙的一個警告。該研究於8月8日在線上刊登於《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尋找感官刺激

該研究採用縱向研究,研究對象為2004年一所大型公立大學的學生。共涉及1099名參與者(54%的女性;72%的非西班牙裔白人),他們完成了至少一次年度評估,其中包括功能飲料的消費模式。

其中,參與者被問及過去一年使用哪些功能飲料以及飲用頻率,共分為三種飲用模式:1、頻繁(52天以上);2、偶爾(12-51天);3、罕見(1-11天)。參加者在第4年被要求估算過去一個星期內消耗的功能飲料以外的含咖啡因飲料的頻率和數量。在第4和第8年,研究人員評估過去一年的酒精使用頻率,並根據DSM-IV評估酒精使用障礙(AUD)。同年,還收集了關於使用香煙、大麻、可卡因、非醫藥處方興奮劑(NPS)和非醫療處方止痛藥使用資料。

調查人員使用了Zuckerman-Kuhlman個性調查問卷的七項衝動感覺分量表,研究參與者在基線時的自我管理。在基線時,參與者還完成了「調節異常調查」,研究人員對行為障礙篩查方法進行修改,從而發現童年的行為問題。

統計分析根據功能飲料消費的概率建立四個「軌跡」組:

減少組(穩步下降的概率)

非使用組(概率一致為零或接近零)

持續組(每年高概率)

中間組(概率在33%至53%之間)。

結果

1. 持續組占樣本的一半(51.4%);非使用組佔20.6%;中間組17.4%;減少組佔10.6%。從21歲到25歲,功能飲料消費量年均流行率下降,從62.5%下降到49.1%。Arria博士說,「所以隨著受試者年齡的增長,對功能飲料的消費呈下降趨勢。」

2. 在持續組中,功能飲料的消費可能性一直很高,在所有4年內≥87%。而在非使用組中,過去一年功能飲料消費的概率從未超過2%。那些偶爾消費功能飲料的人群占絕大多數,而非使用者則拒絕一切功能飲料。

3. 尋求感官刺激、行為障礙和行為失調均與功能飲料消費概率呈正相關,其中,非使用組具有最低的風險評分,而持續組最高(P均<0.001)。

4. 非使用組通常表現出最低水平的物質使用,排除其他咖啡因和酒精飲料。而中間組在其他咖啡因和酒精飲料中使用頻率最低。連續組在AUD風險、煙草、大麻和可卡因的使用概率最高。

5.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與非使用組相比,持續組在AUD、NPS和可卡因使用方面的風險顯著較高(P <0.05)。中間組在NPS和可卡因使用風險方面高於非使用組。

6. 功能飲料的消費是物質使用的潛在觸發因素,對於那些在21歲是功能飲料消費者,隨後逐漸停止消費功能飲料的人來說,其患有可卡因、NPS和AUD風險下降。

Arria博士認為,這些結果表明,功能飲料或許是物質使用障礙的一個因素。

獨特因素

與物質使用障礙結果有關係的似乎特定於功能飲料消費,而不包括其他形式的咖啡因,比如咖啡因。這或許是因為功能飲料含有較高的咖啡因濃度。

作者寫道,「功能飲料」消費可能對年輕成年人的NPS和可卡因使用的發展和升級具有獨特的貢獻作用。他們指出,咖啡因對多巴胺受體的影響可能會增強其他精神興奮劑的使用。

由於對尋求刺激的研究進行了調整,因此,功能飲料與隨後的物質使用障礙之間的關係不能完全解釋飲料消費的風險。

研究結果表明,功能飲料或許可作為可能的潛在影響或物質使用「新型催化劑」。她補充說,這對年輕人尤其如此。「我們正在呼籲更多研究關注青少年功能飲料的使用。」

青少年喝功能飲料的人不在少數,同時,他們經常將功能飲料與酒精混合,Arria強調,需研究這是否會在「酒精使用之外增加風險」。她與同事之前的研究發現,飲料消費與酒精依賴的風險相關。

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規定,每12盎司(1盎司=28.3g)蘇打飲料不能含有超過72毫克的咖啡因。FDA沒有關於能量飲料最大咖啡因含量的規定。有的公司會主動在標籤上列出咖啡因含量。

除了可能導致後期物質使用之外,能量飲料的消費與其他負面的健康結果相關。這些結果包括嚴重心臟事件,如先天性長QT綜合征患者的心臟驟停。

專家評論

猶他州鹽湖城PRA健康科學部科學事務副總裁Lynn Webster醫師說,「我們知道大多數物質使用障礙從青少年開始,功能飲料只是年輕人容易且可以合法獲得的一種物質。」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消費功能飲料的年輕人都會發展成興奮劑使用障礙或酒精使用障礙。

參考文獻

Amelia M. Arria, Kimberly M. Caldeira, Brittany A. Bugbee, et al. Trajectories of energy drink consumption and subsequent drug use during young adulthood. Drug Alcohol Depend. 2017. DOI: http://dx.doi.org/10.1016/j.drugalcdep.2017.06.008

NCHS最新數據:抗抑鬱葯使用近15年增長65%
強迫症,你應該知道的15個徵兆
ECT治療期間可以使用苯二氮卓類和抗癲癇藥物嗎?
周元華教授:如何成為一個醫師科學家?
第十九屆北方精神醫學論壇在煙台順利召開

TAG:大話精神 |

您可能感興趣

塑料瓶裝飲料放著車內暴晒後還能喝嗎?致癌嗎?
男孩從冰箱拿出一罐飲料,瞬間爆炸!這些食物真的別放冰箱
避免慢性腎病,從放下手中那杯飲料開始!
聽說喝飲料會發胖?這3種燃脂飲料,了解一下
為什麼瓶裝飲料可以放很久?
震驚!碳酸飲料喝了一年多牙齒被「溶解」,你還敢喝碳酸飲料嗎?
狂喝不胖的飲料了解一下?
從冰箱拿出飲料瞬間爆炸,什麼東西千萬不能放進冰箱?
喝飲料把牙齒喝沒了!
火遍抖音的「瓶蓋飲料」,按一下變果汁
健康 | 喝過的飲料放置一天會變得怎樣?小編默默放下手裡的奶茶…
減肥總是口饞,想喝飲料,這10款飲料嗎,放心喝不發胖
你喝碳酸飲料上癮嗎?
「白斬雞們」訓練後「吃著火鍋唱著歌」,滿桌啤酒飲料「太放肆」,球迷罵聲一片!
糖尿病人只能「望梅止渴」?這六種飲料敞開肚皮放心喝!
剛槍累了怎麼辦?食物飲料了解一下
飲料開蓋後放入冰箱會變髒?夏天喝飲料的正確姿勢應該是這樣……
喝了這劑「飲料」,吊蘭蹭蹭爆盆,瘋狂生小吊
喝完水的飲料瓶還有這用途!可別扔掉了
喝過的飲料放了一天居然會變成這樣?飲料你還敢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