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捕捉到超新星爆炸初期景象,細節空前

科學家捕捉到超新星爆炸初期景象,細節空前

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了一種罕見宇宙事件的空前細節——超新星爆炸及其噴射物猛烈撞擊伴星,在這之前,他們只不過能匆匆一瞥。這一發現要感謝DLT40觀測計劃,DLT40項目充分利用了最近取得的天文觀測進步——具體地說,就是讓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組團」,結成一張全自動觀測網,大大提高天文學家的觀測能力。

爆炸初期景象

2017年3月10日,DLT40項目創建者、亞利桑那州大學助理教授大衛·桑德在NGC 5643星系發現了這顆超新星。它距地球5500萬光年,被命名為「SN 2017cbv」,是最近幾年發現的距地球最近的超新星之一。DLT40為「不到40兆秒差距」(1.2億光年)的英文首字母縮寫。這個觀測項目利用智利的PROMPT望遠鏡,後者能夠對大約500個星系進行觀測。

桑德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助理教授斯特凡諾·瓦倫蒂共同創建了DLT40觀測項目。兩人都曾是拉斯克魯塞斯天文台(以下簡稱LCO)的博士後。桑德說:「我們捕捉到了2017cbv最為初期的爆炸景象——爆炸後不到一天,甚至有可能是數小時內。」

發現超新星2017cbv幾分鐘後,桑德啟動了LCO天文台的全球觀測網路,共有18個全自動望遠鏡上陣。這些望遠鏡分布在世界各地,始終有一架處在地球夜面,隨時準備進行天文觀測。2017cbv是一顆熱核超新星或者說la型超新星。天文學家通過研究這種超新星,測算宇宙膨脹的加速度。la型超新星是白矮星爆炸產物,白矮星是恆星的寂滅核心。超新星發出的光線穿過宇宙深淵,宣示著它們的存在。它們的亮度在爆炸後幾天到幾周達到峰值,在隨後的數周或者數月逐漸暗淡。

揭開神秘伴侶身份

身為DLT40項目首席研究員的桑德表示:「白矮星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變成la型超新星。它必須有一個伴星,我們試圖確定這個伴星的身份。」對於這種伴星的身份,科學家激烈爭論了50多年。過去幾年的流行觀點認為,超新星是兩顆白矮星螺旋靠近,最後猛烈爆炸合併的產物另一種觀點認為伴星是一顆普通恆星,而不是白矮星

根據桑德等人的觀測發現,2017cbv的光線曲線在最初3到4天出現一個小突起。由於DLT40項目的超短反應時間,天文文學得以發現這一特徵。他們捕捉到了白矮星與伴星交互產生的瞬間即逝藍光,最終揭示了神秘伴星的身份。桑德說:「我們的觀測發現更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光線曲線的突起由一顆白矮星爆炸產生的物質與伴星相撞導致。」

研究顯示這顆白矮星「偷」了一顆體積更大伴星(約為太陽半徑的近20倍),導致白矮星發生超新星爆炸。超新星與伴星相撞撼動超新星的物質,將其加熱並放射出以紫外線為主的藍光。如果伴星也是一顆白矮星,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

研究領導人、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博士生格里芬·霍森扎德表示:「自2010年提出預測以來,我們一直在尋找超新星撞擊伴星產生的這種效應。此前,我們也發現了相關暗示。這一次,我們發現了具有壓倒性的證據。」

相關研究論文將在不久後刊登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另有霍森扎德指出:「LCO天文台每隔幾小時便可對這顆超新星進行觀測。這種能力讓我們首次觀察到藍光的整個起伏。相比之下,常規望遠鏡會漏掉一兩個數據點。」DLT40項目的18架望遠鏡分布在8個地點,構成LCO天文台的心臟。在任何的給定時間段,LCO天文台都能對超新星進行不間斷觀測。

宇宙學的60瓦燈泡

由於亮度始終如一,Ia型超新星就像宇宙學的一個標準60瓦燈泡。科學家讓這種超新星充當碼尺,測量宇宙中的距離。桑德表示在一個與銀河系類似的星系,平均每100年才會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炸。由於超新星轉瞬即逝,DLT40等觀測計劃將伴星作為觀測對象。在得出這一發現過程中,LCO天文台的全自動觀測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DLT40項目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該項目2016年10月啟動,還將持續三年。

桑德說:「這項研究的秘密武器就是LCO天文台的聯網望遠鏡。DLT40項目側重的並不是數量。我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更值得觀測的目標,而不是數百個目標。」Ia型超新星可能有兩種誕生方式——兩顆白矮星或者一顆白矮星與一顆與之發生交互的普通恆星。桑德指出研究的目標是確定哪一種方式更為普遍:「觀測SN 2017cbv這樣的超新星是沿著這個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如果我們能夠對非常年輕的超新星進行觀測,我們便可進一步了解這些過程。這對我們加深對宇宙的認識(包括暗能量在內)具有重要意義。」

一顆Ia型超新星的模擬圖,爆炸產生的噴射物(紅色)撞向一顆伴星(藍色)。這種撞擊增加了超新星的紫外線亮度。

藍色亮點為超新星SN 2017cbv。科學家經過數次成像,才得以揭示它的真實身份。這顆超新星座落於螺旋星系NGC 5643的邊緣。NGC 5643距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直徑10萬光年,與銀河系相當。

普通超新星的紫外線亮度沿著灰色曲線發生改變。相比之下,017cbv的紫外線亮度在最初兩天增長更快,隨後緩慢降低(藍色曲線)。這種變化趨勢說明爆炸產生的噴射物與附近一顆伴星相撞。

來源:https://phys.org/news/

作者:亞利桑那州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

譯者:牛樹軍

責編:鍾狼將 陳田

GIF/532K

每隔50年銀河系就有超新星爆炸,下次人類能否安全度過?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賬號「漫步宇宙」或「qqtaikong」獲取最新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太空 的精彩文章:

論藍天為什麼是藍的?
銀河系是圓盤狀的?其實它的真實面貌或是個球體
【觀宇宙】花開花謝
為什麼「好奇號」火星車不再給自己唱生日歌了

TAG:騰訊太空 |

您可能感興趣

業餘天文學家捕捉到來自大爆炸恆星罕見的第一束光
科學家拍到恆星被吞吃真實照片,超新星爆炸或影響地球!
業餘天文學者捕獲超新星爆炸第一束光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恆星在超新星爆炸後倖存
宇宙中出現顆神秘星球,誕生時間比宇宙大爆炸早,科學家找到原因
業餘天文學家超幸運,一億分之一機率意外拍下超新星爆炸一刻
科學家指出超新星爆炸及太陽的活動會影響地球的氣候
銀河系巨星瀕臨「超新星」爆炸,屆時地球上肉眼可見!
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神奇景象,480顆恆星突然爆炸,引科學界轟動
科學家觀測到超新星爆炸畫面!距離地球16萬光年
天文學家找到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化石雲」
恆星爆炸之初
宇宙大爆炸理論遭質疑,科學家發現骨灰級星球,年齡遠超宇宙
歷史上第二次!科學家發現一顆小行星在波札那上空爆炸
科學新發現!外星世界可能通過爆炸性降雨獲得「新海洋」
恆星的最後時刻:三維模擬超新星爆炸
超大質量恆星的超新星爆炸在隕石中留下了痕迹?
科學家解開「月球閃光」之謎:流星碎片撞擊月球引發爆炸
如果一百光年距離內有顆恆星爆炸成超新星,地球會有什麼命運?
科學家通過天宮二號研究發現宇宙最強大的爆炸超出人類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