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為什麼那麼多選擇,你選擇的總是讓你不快樂

為什麼那麼多選擇,你選擇的總是讓你不快樂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遺

物語


+










苦惱來自於選擇太多——馮侖






01


曾看到一個新聞,讓人嘀笑皆非。



23歲那年,蔣咪兒要去英國留學。


成績考得不錯,她收到了多所大學的邀請。


這本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她卻為此整整失眠2周:


「我不知道要選擇哪所學校。」


在英國留學期間,思念家鄉的美味,


就想著要自己做一頓,


於是每天在飯前2小時就開始想冰箱里有哪些材料,

思考到底要選哪些材料做什麼吃,


可最後常常都是浪費太多時間在做選擇上:


「最後沒有時間做飯,只有吃速食麵。」


很可能,你會有類似的體驗:


手持遙控器在電視屏幕上反覆調換節目;


在琳琅滿目的商場選購卻無獲而返;


…………


選擇太多,並沒讓人們更加快樂,


反會常常陷入無限糾結當中。







02


在跟一個朋友國慶長假出去旅行後,



我就再也不想跟他一起出去了。


那次,我們一共有數個目的地可供選擇。


綜合來看,各有利弊。


可直到假期前一天,


無限糾結的他才確定下來,


去哪裡,選擇哪家酒店。


這害得我們只能臨時買了高價機票。


而在去到目的地之後,沒多久,


他又陷入無限抱怨模式:


如果去那裡或那裡,就不會這樣那樣了。


這就是他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禪,


總是後悔已經做出的選擇。


他也代表了這一類人:


糾結在眾多選擇里,


一旦選定,不久後又會後悔,


然後就抱怨「為什麼我選擇的總是讓我不快樂?」


愈加多元的社會,給了人們更多元的選擇,


可也有人怎麼選,感覺都是「錯」,


只能陷入不斷後悔的惡性循環。







03


為了規避後悔,人們還會選擇不做任何反應。


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在《選擇的悖論》中講述了兩個類似的案例。


案例1:



如果你已經飛了八千多公里,


卻沒有報名參加飛行常客獎勵計劃,


如果再給一次機會你也不願意報名了。


你會安慰自己說:


「我並不常坐飛機,不值得搞這麼麻煩。」


案例2:



假如拒絕參加一個離家只有5分鐘的路程的健身俱樂部之後,


我們又回心轉意了,


卻發現報名已經結束,


於是我們就會拒絕參加離家20分鐘路程的健身俱樂部。


我們會對自己說,


自己平時的運動量已經夠了,


或者就算辦了會員卡也不會經常用。


然後施瓦茨提出了一個「不作為慣性」的概念:


即放棄一個具有吸引力的行為機會,


將會選擇對隨後相同領域內類似機會不作為。


這就是選擇的悖論:


看似更多的樣態,更多的選擇,


給予人們通往幸福、快樂的更多機會,


但我們的選擇往往會一錯再錯。







04


法國大學教授布里丹曾設計了一個形象——


布里丹毛驢。


說的是一隻小毛驢,坐在倆捆乾草中間,


為了選擇先吃哪捆而累得滿頭大汗,


最後在掙扎中餓死。


這就是Buridan"s ass effect ,布里丹驢效應,


形象折射出選擇困難症的病因:


貪婪於最好的選擇,恐懼於錯誤的選擇。


毛驢面臨的還只是兩個選項,事實上,


人們面臨的選擇往往會更多,


這時候布里丹毛驢效應會進一步放大。


①選擇越多,機會成本更大——


可選機會越多,越會在意選定其中一個機會,


不僅僅想要得到,而且害怕錯過更好的選擇。


②信息過量,形成選擇屏障——


讓人們無從選擇的不僅僅是選擇太多,


還有每種選擇背後涵蓋的海量信息。


③期望升高,陷入比較詛咒——


選擇機會的增加,並不意味著一定有完美選擇,


現實往往與你的高期望形成落差。


這就是選擇困難症的怪圈——


一方面貪婪於自己選擇效果的最大化,


一方面又恐懼於小概率失敗的最大化可能。


兩者之間的矛盾就決定了你的選擇總是讓你不快樂,

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







05


怎樣跳出選擇困難症的怪圈?


第一步,放棄多餘的選擇。


巴里·施瓦茨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在研究中,他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畫畫。


第一組孩子可以從3支畫筆中選1支,


第二組則可以從24支中選1支。


結果第2組的孩子的作品要糟糕得多。


我們豈不也正是實驗里的孩子?


這也是巴里·施瓦茨想告訴我們的:


精簡你菜單里的多餘選項,


明確哪些選擇才是對你更重要的,


然後把時間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決策上。


什麼是更重要的決策?


先看一個故事。


知性女性的代表黃菡老師,


曾被觀眾誤以為總穿同一雙鞋,


她這樣解釋:


「事實上,我在節目中前後共穿過三雙鞋。


生活中,我當季所有鞋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三雙。


我翻過一本教女人如何獲得幸福的書,


說一個優雅的女人至少要有12條不同的絲巾。


12條絲巾或許可以讓這女人看起來顯得優雅,


但跟幸福,真的沒關係。」


畫的好壞,不在於你選了哪枝筆,


更重要的決策在於你如何構思畫畫本身;


真正幸福的女人,


不在於每天花費多少時間搭配衣服,


更重要的決策在於你花了多少時間去涵養自己的內心。


少做一點選擇,你可以多一份舒心。







06


跳出選擇困難症怪圈的第二步——控制你選擇的期望。


來看一道選擇題。


一堆稻草中,撒下一把針,


有鋒利的,也有鈍一些的。


現在需要你去找到一根針,


去縫補一件衣服。


一種是找到最鋒利的那根針再縫,


一種隨便找個差不多的再縫。


你準備選擇哪種?


不抬杠的話,


你當然知道最鋒利的針未必是最合適的,


沒必要「理性」地追求效益最大化,


「滿意」的針就足夠了。


這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的兩個最重要理論: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和「滿意準則」(satisficing)。


有限理性指的是我們身處在一個複雜的信息社會中,

而我們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受到限制的,


既不能擬訂出所有方案,


也不能將它們排出一個絕對的優先順序。


承認這一點,我們做選擇時,


應走出過量信息的焦慮,


控制當下選擇的合理期望,


更多地遵循滿意準則。


進一步說,不要期望每個決定都決定你的命運,


偶爾,放鬆一下,讓自己坐在命運的副駕駛上吧。







07


跳出選擇困難症的第三步——簡化複雜的選擇。



前段時間從死氣沉沉,官僚味十足,


但待遇還算可以的原單位辭職後,


一個前同事找我聊天:


「我也想辭職,可我不知道該不該辭職。」


「你為什麼想辭職?」


「現在的工作沒有提升空間了。」


「那就辭職啊。」


「可是,家裡不讓我辭。」


這種談話進行了幾輪,


每次我都說你辭唄。


但他每次都能給出不能辭職的不同理由,


比如新工作難找,比如給我列舉各種數據證明創業失敗率高……


總而言之,就是各種患得患失。


慢慢,辭或不辭這麼一個簡單的選擇,


變成了纏繞眾多理由、各種信息的複雜選擇。


藉助羅賓斯在《做出好決定》一文中提出做出好決定之前的幾個先決條件,


我給他列了一個決策平衡單。





















充分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

才能

做出正確地決定。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重要,至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全面獲取信息


先做問答題「

選項是什麼?

,再做選擇題

我選哪一個?



選擇的基礎不止在「想要什麼」,更在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保持適度前瞻


現代社會變化太快,不可能依靠一個決定過一輩子。



一個決定的結果,將是下一個決定的條件,會持續影響下去


忽略沉沒成本


不糾結沉沒成本,那隻會進一步浪費你的時間。


重要的是你接下來要幹什麼,而不是反覆為過去的決定買單




幾天後,這位同事給我發來一段文字,


我知道他懂了,我也明白他已經辭職,


跳出了原單位那潭溫水。


那段文字是王爾德的一句話:


經驗是每個人給自己的錯誤起的名字。







08


好的生活不在於錢多錢少,


快樂的生活也不在於選擇越多越好,


說了這麼多,其實詩哲泰戈爾的一句詩可以道盡:


我不能選擇那最好的,是最好的選擇我。


泰戈爾,懂我們的糾結,


浦發銀行信用卡,也懂我們的糾結。




為了讓人們不再花太多時間在諸如訂酒店之類的瑣碎事情上糾結,

同時也不用花太多的錢就可以惠享生活,


從而投入更大的精力、金錢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今天,浦發信用卡將推出一款和錦江集團合作的「浦發WeHotel聯名卡」,

非但惠享國內最大酒店集團WeHotel旗下超過20個酒店品牌、5000家酒店,

45萬間客房的折扣、權益和積分,

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申請,


還可以享受到以下三重好禮:


● 無論你是新老客戶,只要開卡並任意消費一筆,即享12個月WeHotel金卡會籍,加贈WeHotel50元優惠券


● 月消費達標免費搶兌酒店住宿權益


● 刷卡累積WeHotel專屬積分享多重特權





好的生活,不貴,也不應糾結,



選擇浦發WeHotel聯名卡,


最好的品質生活選擇你






▼ 點擊

「閱讀原文」

,即刻加入開啟你的惠享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不在乎真相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拾遺君
父母,是世界上最沒用的母嬰產品
中國式付出:你過度犧牲自己,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幸福
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決定了我們此生將如何度過

TAG:拾遺 |

您可能感興趣

選擇那麼多,又不是你一個
我為什麼選擇他做男友,而沒有選擇你,這就是我的回答
為什麼你總是做了壞選擇?
選擇大於努力——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AI……
為什麼這麼多家庭選擇丁克,孩子真的是你們不需要的么?
為什麼你為她付出那麼多,她還是選擇了別的男人?
選擇多比選擇少好。你可以嘗試多找一些選擇
冬天你要選擇什麼樣的大衣才會是時髦的?那麼多應該怎樣選擇?
男生剪什麼髮型好看 這幾款也是不錯的選擇
哪有什麼選擇困難症還不是因為窮!
你選擇做上帝,還是選擇做好自己?
當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是否該選擇放棄?
你們是得多慫,才會選擇曖昧
當你別無選擇,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
想減肥早餐吃什麼好 這些選擇都不錯
這幾種便當讓你選擇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金毛也有左右為難的時候,它的選擇讓人大吃一驚,網友直呼,這樣可不行啊!
什麼是唯一的選擇?
為什麼專櫃不是您買鑽石唯一選擇,除非您真的錢多!
染髮可不是怎麼鮮艷怎麼來的,我們該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