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那一抹風華絕代的青花,跨越千年煙雨而來

那一抹風華絕代的青花,跨越千年煙雨而來




說起蓋碗,大家都很熟悉。愛泡茶的人,誰家沒有好幾個蓋碗?




但是,真正的好蓋碗,那款風華絕代的青花卻是讓人久久把玩,歷盡時間洗滌也仍舊發光,終將成為一款可傳世的寶物。




本期杯小茶要為茶友們推薦一款心頭好的產品:景德鎮手繪青花蓋碗。它器型好看,端莊儒雅;它釉色醉人,盈盈豐潤;它瓷質細膩,雖是陶瓷卻如玉般溫潤;它畫工精細,寥寥幾筆卻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圖案。



這隻蓋碗,集實用與審美於一身,既可用滿足日常泡茶之需,也可把玩、布置一方靜雅茶席。它有四色可選,蘭花幽靜、荷花傲然、翠竹清瘦、芭蕉多情,各有各的風情韻味。




作為今日推薦,這款蓋碗有福利優惠喔,

價格390元,現活動價290元。








天青過雨,美好不過如此


 


本期的手繪青花蓋碗共有4款,分別為蘭花、荷花、翠竹、芭蕉。無論你是睿智優雅的穩重風,還是冷靜堅韌的成熟風,肯定都能找到最適合的那一個。


 


那一抹風華絕代的青花,青花是有魂的,那於藍白交錯間流露出的清靈高貴,美得讓人驚艷,美得讓人浮想聯翩。即使跨越了千年的煙雨,依然為人所津津樂道。


 




純手工繪製,每一隻都獨一無二




以傳統清代青花分水工藝純手工繪製。



分水,是畫繪青花紋飾的一種技法,老師傅將青花料調配出多種濃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畫,就出現濃淡不同的色調。說起來很簡單,卻少不了多年技藝的沉浸。


 


於青花濃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覺。在同一筆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濃淡筆韻,讓青花圖案彷彿躍然器具之上,經久不褪色。




當然,正是純手繪的原因,使得每一隻蓋碗上的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







瓷為器,匠為心

 


其實製作一隻蓋碗並不容易,從一塊土的練泥,到拉坯、印坯、利坯、施釉、燒窯等,每一個環節都少不了專註的力量。把高嶺土、瓷石的本質盡數還原。


 


經過1300℃以上高溫持續燒制多個小時後形成,土與火完美結合產生奇幻的效果。有著古樸、典雅、莊重的感覺。


 

手感就跟基本的蓋碗有很大的區別,一對比就有種「高一級」的感覺。緻密的瓷質客觀表現茶性,什麼茶都能泡,而是不會留味。


 





蓋碗可傳世,從千年前走來


 


蓋碗要回到東土大唐,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粘到碟子上。宋朝的《演繁露》里是這樣記載的:


 


托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托,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托盞或者托子。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托盞出現的大概時間。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里,就有一件琉璃托盞,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


 


蓋碗漸漸開始發展




到了明朝朱元璋廢團茶。漸漸的過去的煎茶、點茶法失勢了,對應的越甌、建盞一類的茶器也隨之沒落。



 


取而代之的是泡茶法,和我們現在的喝茶方法一樣,同時興起的是兩種適合泡茶法的器皿,紫砂和蓋碗。


 



 



有托,三才碗才是蓋碗現代的模樣


 


托是防燙手用的,細想也未必。比如一杯茶,如果拿起來燙手,那喝起來肯定燙嘴,幹嘛非得拿?放那涼一會再喝唄。托的核心價值,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


 


由此蓋碗,也叫三才碗,由蓋、碗、托組合而成,「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取天地人三才之意」。







不燙手,蓋碗的核心要素



 


不燙手,蓋碗碗沿比較外撇,注水的最高位置,離蓋碗邊緣有一段較大的距離。蓋碗壁也比較厚,碗沿弧度恰恰好。




這樣器型的蓋碗,即使注滿水,捏著邊緣也不怎麼燙。蓋紐做的比較高,凹下去部分和蓋有些距離,不容易燙到手指。




易清潔,優質青花瓷就有這好處




易清潔,青花瓷表面是緻密的釉層,經高溫長時間燒制而成。一款優質的青花瓷蓋碗,是非常易清潔的。不需要藉助清潔工具或者清潔試劑,只需要用清水沖泡即可洗凈。




如此一隻純手繪青花瓷蓋碗,跨越千年風雪,帶著這一抹風華絕代的青花來到我們身旁。用它泡茶,茶更香;用它敬茶,情更濃。




今日的福利,這款青花瓷蓋碗,四色可選,

價格390元,現活動價290元

。收下即是是份情誼。




 





點開看看,青花蓋碗為你而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龍鳳呈祥雙戲珠,琴瑟相諧愛永恆
鹿鳴翠谷,凍頂烏龍,台灣茶的精粹
「十二千畝良田」的茶,竟然這麼好喝!
喝大紅袍,大家都愛問的10個問題
凡事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TAG:茶的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青花詞客 這一季的煙雨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正是一年好風景,古詩詞中最美的春天
這麼多年都錯了!「天青色等煙雨」哪裡說的是青花瓷呦……
一曲江南青花瓷,訴不盡千年的絕世美麗,細膩溫婉,彰顯中華文明五千的歷史底蘊
青花瓷,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美哭了!她把周杰倫的《青花瓷》綉在薄紗上,每一針都是絕美中國風!
翟健民:從頭美到尾的清光緒青花龍鳳紋賞瓶,幾十年一見
當山水畫遇到古典青花,不一樣的煙火!
青花瓷里的王步,從他的一束花,一隻鳥開始
「天青色,等煙雨」不是青花瓷,而是這個價值連城的汝瓷
雨過天青,最美不過青花瓷
這樣的青花瓷,如驚鴻一瞥
美哭了!她把周杰倫的《青花瓷》綉在薄紗上,每一針都是絕美中國風!!!
青花瓷入畫,別有一番風韻!
一襲青花袍,送來一縷幽幽美人香
青花都知道了,那麼元青花你了解多少?
元青花的出現,一統江山
丘小君:元青花瓷的這幾點不可仿讓它在中國瓷器里一騎絕塵!
青花瓷色雖單一,但並不單調——元代青花紋飾鑒賞
馬未都:每一件元青花,都是濃縮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