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中國南派山水畫由他開創,真正的成就無須青史留名

中國南派山水畫由他開創,真正的成就無須青史留名

董源《洞天山堂》

無論是身世還是畫作,對於學界而言,董源始終是一個謎,然而他開創南派山水畫的崇高地位卻是世人公認的。實際上,南派之風曾一度沉寂,幸有文人畫為繼,才流傳至今。

撲朔迷離的身世,真假難辨的畫作

董源,字叔達,曾在南唐中主時擔任過「北苑使」一職,因而後世也稱他為「董北苑」。如果查閱關於他的資料,大多會出現這樣的字眼:「生卒年不詳、出生地看法不一……」由於史書上關於董源的記載很少,所以關於他的身世,學界多年來都在猜測和爭論中。董源畫像

董源曾自稱為「江南人」,因此對於他的出生地,學界的觀點基本集中在南昌和金陵兩地。至於他的生卒年,說法則更多。由於史料記載模糊,加之董源處在五代末、北宋初這一變革時期,因此他究竟是「南唐畫家」還是「北宋畫家」,都難以確定。明人仿董源《晴嵐飛瀑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朱耷《仿董北苑山水圖軸》,紙本淡設色,清代

不僅僅是身世,就連董源現存畫跡的真偽都是一個謎。事實上,被認為是董源真跡的僅有《瀟湘圖》《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溪岸圖》等為數不多的作品。然而近年來,卻有學者提出,唯有《溪岸圖》是董源的傳世真跡。而其他作品由於缺乏流傳證據,並且在風格上存在差異,均難以判別真偽。董源《溪岸圖》,五代,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董源《溪岸圖》(局部)

正是由於董源身上的諸多謎團,使得人們在討論起他時,更傾向於把他作為一個概念,而非單獨的個體,董源成了一個只有在中國繪畫史教科書上才能講清楚的人。不管是北宋的米芾(fú),還是明代的董其昌,包括現在的書畫家,對於董源都有著不同解讀。董源《寒林重汀圖》,五代,日本兵庫縣黑川文學院藏

不愛雄峻愛秀麗

在藝術史上能被當作一個概念,為後世廣泛學習和探討的人,必定有其非凡之處。董源也是如此,儘管人們對他幾乎一無所知,但他在水墨山水畫方面的成就之高,卻是世人公認的。董源《平林霽色圖》,紙本墨筆,五代,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董源的山水在水墨和青綠兩方面均有涵蓋。宋人曾稱讚其水墨有王維遺風,設色則繼承了李思訓的筆法。在董源之前,以荊浩為代表的畫家多描繪北方山水的雄渾大氣,而董源則首先將南方山水的清新秀美表現出來,也因此形成了後世所說的南北派的分野。董源《平林霽色圖》(局部)

董源筆下的江南景色與北派不同,著重體現山水的神韻而非形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稱他「用筆草草」,所描繪的景物往往近看沒什麼樣子,遠觀卻能感受到其中悠遠的意境。因此,米芾對他大加讚賞,認為他的山水「平淡天真,意趣高古」,是「近世神品」。董源《龍宿郊民圖》,絹本設色,五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董源《江堤晚景》,五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事實上,在米芾之前,董源的山水就已經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了。據說李璟年輕時修建別墅,為了能時時看到廬山景緻,便派董源畫了一幅《廬山圖》。董源將廬山景緻與庭院別墅巧妙地繪入一圖,李璟觀後愛不釋手,命人掛在卧室里,朝夕對畫觀賞,猶如長居廬山中。由此可見董源構思的巧妙和技藝的高超。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局部),絹本設色,五代,遼寧省博物館藏

據史書記載,董源還收了巨然和尚作為自己的門人。巨然同樣是以山水畫尤為出名,但在繼承董源的神韻之外,他還加入了自己的風格。他的筆墨相較於董源顯得更加粗放,構圖也以豎式為主。出於他們對江南山水畫風的開拓,後世也將江南一派稱為「董巨畫派」。巨然《萬壑松風圖》,五代,上海博物館藏巨然《秋山問道圖》,五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但在描繪景物之精髓方面,董源無疑在南唐是首屈一指的。據說,有一次京城下大雪,李璟見後雅興大發,召集當時畫壇最優秀的五位畫家,分工完成一幅《賞雪圖》。而其中最重要的雪竹寒林的部分,便是由董源完成的。此事一度被傳為畫壇佳話,可見董源的山水在當時便享有盛譽。董源《瀟湘圖》,絹本設色,五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董源《瀟湘圖》(局部)

實際上,董源儘管以山水見長,但他對動物和人物也有所涉獵。宋代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就評價董源畫的動物:「肉肌豐混,毛毳(cuì)輕浮,具足精神,脫略凡格。」然而與山水相比,這些就顯得平淡無奇了。董源《夏山圖》(局部),五代,上海博物館藏

一度沉寂,終得復興

據記載,在北宋到五代,受到董源影響的除了巨然,還有一位劉道士。由於他與巨然處於同一時期,並且畫風同出於董源,因而兩人的畫作往往難以辨別。傳說兩人的不同僅在於劉道士的山水畫中人物往往在左側,而巨然的在右側。能夠與巨然畫風如此相近,可見劉道士的畫作同樣有可圈可點之處。劉道士《湖山清曉圖》,五代

儘管董巨畫派幾乎與荊浩、關仝(tóng)的北方山水畫派同時開宗立派,並且在五代時期一度處於南北對峙的狀態,然而到了北宋卻逐漸消沉下來。雖然也不乏有米芾這樣能夠欣賞江南平淡煙雨的文人雅士,但比起同時期能者輩出的荊關畫派,仍有人微言輕之感。米芾《春山瑞松圖》,宋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米友仁《瀟湘奇觀圖》(局部),紙本墨筆,宋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米芾和米友仁父子繼承了董巨畫派的水墨山水傳統,結合自身特點,創造了「米家山水」。

直到元代著名文人畫家趙孟頫被元廷邀入朝中主宰了文人畫壇後,董、巨的江南水墨山水畫風才再度得到尊崇。與此同時,南宋院體山水畫風則受到冷落,董、巨一派開始位居北派山水之上。趙孟頫《重江疊嶂圖》(局部),紙本墨筆,元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種格局一直持續不衰,元代興起的文人畫家日益擴展了江南水墨山水畫風。而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論」,儘管表面上將王維列為南宗之首,實質上則是肯定了董源的地位。雖然目前對南北宗的分法仍存在爭議,但其對於南派山水的傳承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董其昌《林和靖詩意圖》,紙本墨筆,明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董、巨的山水畫風不僅豐富了趙孟頫的山水畫,也對後來明代以沈周、文徵明等為首的「吳門畫派」,以董其昌為主的「松江派」,以及清初的「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等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董源,中國山水畫也許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王時敏《杜甫詩意圖》,紙本設色,清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王翚《秋樹昏鴉圖》,紙本設色,清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董源,一位「謎一樣的男子」,卻一手造就了如今畫壇的非凡格局。這種反差,不光讓我們感嘆世事的波譎雲詭,同時也讓我們在欣賞他的畫作時,更添了一份讚歎和敬仰。

監製/齊超

編輯、文/王暘昕

想了解更多時尚芭莎精選資訊

「時尚芭莎in」

GIF/537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王凱夜潛影院偷看電影?手指比心挑戰人體極限?生日慶生全被翻出!
賣大牌山寨,去戛納又登雜誌九月刊!這個網紅讓趙麗穎們都懵圈!
介紹一下新晉打星古天樂,《殺破狼·貪狼》里狠到讓人認不出!
變換莫測的時尚圈現在流行起大俗即大雅的「鄉村風」,大表姐和倪妮就是這種風格的忠實粉絲!
我被這些高分旅行伴手禮種了草,喪心病狂地訂了一張去芬蘭的機票

TAG:時尚芭莎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嶺南畫派名家,其畫清麗脫俗,開創一代山水、花鳥巔峰之作!
他不但是青綠山水畫的 鼻祖,還留下中國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畫!
江南水墨山水畫派的開創者
中國山水畫之父:李成
國畫潑墨山水,中國美術里的一項獨有的繪畫創作,展現癲狂之感
中國山水畫的傳承與創新|杜亮 · 山水畫賞析
何家英對他推崇備至,他開創了中國山水畫的獨特風格
水墨丹青,傳承經典的國畫,家居掛畫之山水畫篇
南子緒:邱漢橋山水畫的創新與守成
浙江這座山有「小黃山」之稱,景色秀美,如國畫中的潑墨山水
靠臨摹終成民國畫壇巨星,他的花鳥山水畫真讓人大飽眼福!
張留成雪域山水的新創造
中國山水畫史
中國美院教授張谷旻:山水畫如何從寫生走向創作?
國畫中的青山綠水,青綠山水畫代表人物和作品
飄渺仙蹤,他的畫是對於中國古代山水畫有著宏闊體認之後的創作
江山秋色圖——真正的宋代青綠山水畫國寶
武俠中五大名山除了黃山外,都有門派,歷史上的黃山派是山水畫派
行走在深山林海,灑墨於案頭紙上——畫家周裕國全景式山水畫
盆景藝術,擺在家裡的中國傳統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