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分守己是本分,以公心來為人處世,贏得的是內心的淡泊寧靜和他人的尊重!

安分守己是本分,以公心來為人處世,贏得的是內心的淡泊寧靜和他人的尊重!

公元前597年,晉楚之間爆發了一場惡戰,史稱邲之戰。晉國大夫知罃不幸被楚軍俘虜。鄭國有個商人當時正在楚國做生意,非常同情知罃,準備將他放在行李袋中運走。這個計劃尚未執行,晉楚兩國就開始了和平談判,最後雙方達成交換戰俘的協議,知罃名正言順地回到了晉國,繼續擔任大官。某次,鄭國的這個商人到晉國,知罃極其熱情,高規格地接待他。

這個鄭國商人很不安,對知罃說我沒有實際救你的這份功勞,怎麼敢承受您如此隆重的報答呢?我只是個小人,不能這樣冠冕堂皇地冒稱君子。

歷史後推91年,一個叫屠羊說(殺羊的屠夫)的作為更使人感動。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在伍子胥的帶領下伐楚,楚昭王被迫流亡。在其流亡期間,屠羊說一直跟隨著他,替他出謀劃策,還擔任他的勤務員兼警衛員。後來申包胥赴秦國請來了救兵,楚昭王復了國。重登王位後,楚昭王重賞護衛他流亡的人,屠羊說亦在其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屠羊說謝絕了國王的封賞,又回到了家鄉擺攤殺羊。

周圍的人很不理解,說你殺羊不過可以糊口,假若做官,得到的好處多多了。屠羊說回答:「我當時之所以陪著楚昭王,是因為楚國亡國了,我就沒了殺羊的地方,也就難以糊口。現在楚國復國了,我重新有了維持生計的手段,何必去做大官呢?」楚昭王一定要他接受封賞,屠羊說再次堅決謝絕,他說:「大王失去國家,不是我的過錯,所以我不會赴死;大王復國了,也不是我的功勞,所以我也不敢領受您的獎賞。

」楚昭王想召見屠羊說,他也不肯接受,說按照楚國的法律,臣子必須有大功才能得到楚王的接見。我的智力不足以使國家得到保存,我的勇氣不足以為國家赴死。當初吳軍入郢,我其實只是躲避兵禍而流亡,不是故意追隨大王。現在大王要違反法令召見我,這不是我希望的事情。

從鄭連根先生《春秋范兒》一書中讀到這兩個故事,我的內心充滿了感動。追求利益是商人的第一生存法則,然而,他們不把商業原則帶進生活,而是處處以君子的準則要求自己,以「公心」來為人處世。

有句老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對嗎?在我看來,人無橫財可以富,富的是境界;馬無夜草可以肥,肥的是操守。

國有危難挺身而出,國泰民安則安分守己生活,在鄭國商人和屠羊說的心目中,他們都不把發橫財作為自己行動的準則,這完全顛覆了「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的古語。是的,橫財是貪慾,只能讓你陷入慾望的陷阱直至不能自拔;安分守己是本分,以「公心」來為人處世,贏得的是內心的淡泊寧靜和他人的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人處世,讓是心
謙卑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會受到人尊重敬仰!
為人處世要守信用,以誠相待,才能贏得人心
愛憎分明的人,有這2個特徵,都是為人處世的「忌諱」
為人處世,不高不傲;尊敬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為人處世,自己心裡要拎得清!
人在世上,有的人喜歡作秀,有的人喜歡做局,為人處世謹慎為妙
在社會交往中,要以寬容的心胸待人處世,才能獲得他人的好感
為人處世,最要緊是懂得分寸
為人處世,容易受傷的,多半是那些過於真誠的人
男人的溫柔不是叫一聲「寶貝」,而是來自為人處世的細節!
為人處世,自己心裡要拎得清
為人處世,要懂得三七分——致自己
對人處世比較得體、無憂無慮的星座,當選擇了愛人,十分幸福
老子,為人處世,最要緊是懂得分寸!
為人處世,不管和誰走的太近,都是一場麻煩
為人處世,禁止這四種虛偽,要不然你根本得不到人家的心
為人處世,將心比心
為人處世圓滑,但倔強的讓人心疼的星座!
老子:為人處世,最要緊是懂得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