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樣念佛誦經,很多有形無形的眾生都能聽到

這樣念佛誦經,很多有形無形的眾生都能聽到


「一一流佛辯才海」:「辯才海」是指所有的眾生都能聽懂,都能融入相續,當下就能破迷開悟、見性或成佛。佛的音聲盡虛空、遍法界,只要眾生善根成熟了,都能聽得懂。比如,佛在印度菩提樹下傳法,用的是梵語,身邊極少數人聽到的可能是梵語,但是無量無邊的眾生聽到的是他們自己的語言。若是天界的眾生來聽法,所聽到的是天界的語言;若是龍宮的眾生來聽法,所聽到的是龍宮的語言;若是餓鬼道的眾生來聽法,所聽到的是他們的語言;若是地獄道的眾生來聽法,他們也有自己的感應。因為佛的語已經清凈了,通達無礙了。這些眾生聽到的都是相應於自己的根性和意樂、真正能入心的法。若是聽到了卻沒有入心,沒有真正的了悟,那就不是佛的音聲。


  


若自己真正成佛了,消除了語的障礙,很容易就能做到「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所以做不到,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相信佛的這種力量。儘管自己沒有這樣廣大的神通力,但是通過佛的廣大神通力也能達到目的。比如,無著菩薩當時親見彌勒菩薩,靠彌勒菩薩的神通到了天界。同樣,我們深信佛的廣大神通力,靠佛的神通力也許就能到達目的地。我的上師每天講法之前,都會念這四句偈頌。現在我每天講法之前,也在念這四句偈頌。儘管現在我們還做不到,但是我深信佛的這種神通力,深信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我也可以借佛的廣大神通的力量,也是自己勝解心的力量,也許就能到達目的地。這樣講經說法多有意義啊!不是幾十個、幾百個人在聽。這些人里,真正能聽懂佛法,真正能接收這種消息的人非常罕見!若是我用各種語言,在一種語言能具足一切語言,在一種音聲中能圓滿一切音聲,這樣講經說法,利益多廣大啊!


  


所以,很多時候我也是自己安慰自己。其實也不是安慰,確實是這樣。身邊人雖然聽得不是很用心,接受法的能力不是很強,但是也不能失望,肯定還有很多無形的眾生在聽。然後每天在講法之前,自己都這樣發願:「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自己盡量地去深信這樣廣大的神通力。也許現在自己沒有這樣的神通力,但是借佛的神通力完全可以做到,完全能實現這樣的願望。一想到這些,還是很高興,還是很有信心的。這麼多有緣眾生在聽,這麼多具有善根的眾生在聽,可以做廣大的利益眾生的事情,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我經常給大家講,若是自己有這個發心,有這個能力,來聽我們講經說法的眾生是不會少的。


  


我們現在念佛、誦經的時候,也可以這樣觀想和發願。在一種語言中也可以圓滿一切語言,在一種音聲當中也可以顯現一切音聲,很多有形無形的眾生都能聽到。這樣念經念咒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所利益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的。很多人都為了自己的病能痊癒,為了自己能平安,所以一個人特別執著地用一種語言念,有時還怕念得不準,念得不圓滿。不要那麼自私自利地念,不要那麼孤獨地念。放下分別,去掉自私自利,這樣念佛、誦經才有意義。


  


無論是上師善知識講經說法,還是我們誦經、持咒、念佛、念儀軌,都應該這樣發願,進入這樣的境界,才是圓滿的。我講過,念佛有念佛的方法,誦經有誦經的方法,持咒有持咒的方法,念儀軌也有念儀軌的方法。念經、念佛、持咒、誦儀軌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若是你以這種心態進入這種境界而念,才是圓滿的;若是你以那麼一個狹隘的心態,以那麼一個微小的力量去念,真的沒有意義。因為你的相續、心態和所用的方法都不符合這個法,沒有成為法器,所以得不到法益。









誦經的起源及誦經的功德




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裡,最適用和最通行的,則有華嚴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心經等。

  


誦經的起源,出於印度釋迦佛的時代,因當時的佛經,既沒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寫本,都是靠著以口傳口地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的弟子們代佛說法,往往是聽他們將所曾聽過而已熟記的佛經背誦出來,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也得下功夫把它背誦出來,到後來,誦經便成了學習佛法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


  


但是,佛教徒為何要把某一部經,誦到爛熟之後,還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誦呢?這有兩層理由。


  

第一是把佛經當作一面鑒察我們心行標準的鏡子:凡夫難保自己不犯錯,有時犯了錯,尚不能知錯改錯,但當面對佛像,口誦佛經之時,就同聽到佛在親口說法來教誡我們一樣,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策勵修行;已經犯的過錯,趕快改正,尚未犯的過錯,決心不犯,


  


已經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這像一位愛美的女士,閨房中有了鏡子,出門時也要隨身攜帶鏡子,早晨照過鏡子,偶一動作之後又要再照鏡子,今天照了鏡子,明天、後天、大後天,乃至明年後年,還是要照鏡子,那無非是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潔美麗而已。


  


第二是將誦經當作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佛法的主要對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眾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畜生(動物),也能信受佛法。

  


所以,雖在無人之處,或在無人聽懂所誦的經義之處,只要有人誦經,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來聽我們誦經。天、神、鬼三類的眾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們誦經之時,只要專誠,即能感應它們來聽經。若你為你亡故的親友做佛事誦經,你的誠意初動,你那親友的亡靈,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會如期前往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縱然在生之時從未聽過一句佛法,死後聽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十供養的意義
急躁是惡口的誘因,破壞無量的善行!
佛像落地是不祥的預兆嗎
如何去報佛恩

TAG:小和尚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句佛號念出來,度化的無形眾生比有形眾生還要多嗎?
念佛問答:為什麼在念佛堂還受到干擾,還看見很多無形眾生?
所有的眾生,如果不是法器,就不能見到諸佛
平胸照樣能傾倒眾生!如今大受歡迎的體型是這樣的,你也能擁有
法義文摘:一切眾生,只要念佛,不論罪福多少、功夫有無,都能往生
看看這些信佛行善的大富豪們,各個有錢有勢卻從來不忘記佛法和眾生
用這種心來看一切眾生,所有的氣都滅了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他的眼裡沒有自己,只有眾生
有哪些「驚艷眾生」的名字?一聽瞬間就感覺氣質都不一樣了
佛說,我願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讓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安樂
【如是覺】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許多修行人也一直希望可以見性成佛,但是一般人想要悟道談何容易,請問迷悟之間究竟相差有多少呢?
眾生的生命有沒有一個初始?如果有,那是什麼樣的?
看到過有師兄被附體,回去之後自己一直感覺身邊好像有眾生,很害怕
眾生的佛性就像一盞燈,只有點亮了,就會破除我們心中無明的黑暗
瓊瑤透露了有一件事是眾生平等的,人人都會做、都能做,很刺耳!
好的修行人只能見到眾生的痛苦,只想自己的過失
又到清明,看看迴向的力量有多大,能讓眾生從地獄獲得解脫!
沒有不可度的眾生,不過是有緣、無緣
從佛的立場來看,眾生只要發心想要滅苦,就達到目的了
眾生皆苦,只有你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