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發生地震後如何賑濟救災?

古代發生地震後如何賑濟救災?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再次牽動所有中國人之心,全中國都在為此次地震後的救災工作而努力。在古代,中國也發生過多次地震,古人雖不懂地震的原理,但他們針對地震早已建立了一套及時的救災制度。那麼,古代發生地震時,古人到底是如何賑濟救災的呢?

古代發生地震後如何賑濟救災?

傷亡不大,公共建築埋人不會太多

其實,地震對古人,破壞性遠沒今天那麼大,即便強烈地震也是如此。古代的建築,高層的不多,亭台樓榭,高至三四層,已經很可觀了,再高的就是塔了,而塔一般不住人。一般人住平房,即使房倒屋塌,傷人總是有限。古代又沒有今天意義上的學堂,各級官學,從府州縣學到太學或者國子監,都不像今天這樣集中上課,私塾則在老師自家的後屋就可以辦,三五個人,咿咿呀呀讀書,斷然不會像今天那樣,一個學校成百上千人聚在一起,一旦教學樓質量不好,一垮塌下來,一堆人壓在裡面。

除了學校,其他的公共建築,埋人的可能性也不大。看戲的劇場不少,多半是露天的,只有唱戲的檯子上有頂,其他地方空空如也。如果正在看戲,趕上地震,大家一鬨而散就是。加上古代的城市,規模沒有今天大,人居住的密度,也大大小於今日。因此,即便趕上強震,震中趕巧在城市,死的人也不會很多。雖然歷史上強震的記載,也相當可怕,動輒說「壓斃男婦無算」,但「無算」到底是多少,其實不好說。那年月,很多時候,兩國交兵,殺死對方几百人,也稱無算。以離近代最近的康熙十八年京師大地震為例,雖然也說死人無算,但災後並沒有發生大的疫情,在救災和善後工作都談不上的古代,這種情況說明死人不會太多。

古代發生地震後如何賑濟救災?

救災撫恤,一旦發生災情層層上報

古時救災主要有報告災情、統計受災範圍和受災人口、賑災三個步驟。首先是報告災情。以清朝為例,清朝按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把受災分為十個等級,一級最輕,十級最嚴重。一旦某地出現了災情,地方長官要迅速將受災程度和日期向上級彙報,如果災情還有後續發展,也要及時向上級更新信息,但時限上可以有所放寬。

第二步統計受災範圍和受災人口。官員組成勘災小組趕赴受災地察災情,統計受災範圍和受災人口也叫做勘災,目的是摸清情況,為以後發放救災物資和減免賦稅提供依據。清朝規定,災害發生地的督撫一面向戶部報告情況,一面要組織一個勘災小組。勘災小組的成員主要是當地的知府、同知、通判和受災地縣令,任務是親自趕赴受災地視察災情,並且為災情造冊。

第三步賑災,減免徭役賦稅最常見,有的皇帝還派醫療隊。古代的賑災措施不盡相同,最常見的撫恤措施是減免受災地區的徭役、賦稅。有的皇帝也直接賜錢,比如漢宣帝時關東四十九鎮同日地震,6000多人喪生,宣帝下令賜給死者棺木錢。順帝時,京師和漢陽發生大地震,順帝賜給7歲以上的災民每人2000錢。皇帝下詔賜物也很常見,比如唐高宗時河東地震壓死5000餘人,高宗賜給每個死者3匹絹作為喪葬費用。

古代發生地震後如何賑濟救災?

嚴懲瀆職,隱瞞災情不報罰薪一年

形形色色的救災舉措從一個方面體現了古人對地震災害的重視,與救災相對應的是嚴厲處罰耽誤、妨礙救災的官員,這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救災工作的重要性。可以說,救災過程的每一個步驟都有相應的處罰。在報災階段,凡是出現隱瞞災情不報的情況,該省督撫罰俸一年。不及時報告災情的,晚半個月以內要罰一個月工資,晚一至三個月的要降一級,延誤上報超過三個月的就要被革職。

在勘災階段,謊報災情、任意增減受災等級的官員,革職處理;不是故意謊報,但仍然弄錯了受災等級的官員,要降三級。勘災階段是貪官污吏最容易鑽空子的階段,因此法律對這一階段的瀆職行為給予嚴厲處罰。首先,負責到地方勘驗災情的官員,一切費用由國家支付,不得在地方上壓榨,如有受賄、索賄行為,按照貪贓枉法論處。其次,官吏如有不親自勘驗、敷衍了事串通胥吏矇混的行為,要處以杖打一百,之後罷職不再續用。最後,為了防止負責勘災的官員、胥吏從中揩油,法律規定這些官員承擔連帶責任,如果胥吏徇私舞弊州縣官沒有發現,那麼州縣官要被降一級或者兩級調用,如果州縣官明知屬下舞弊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則要被革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幽靈蘋果殺人之謎
清代奇妙的連環騙術
咸豐帝親批刺殺巡撫案始末
昆崙山「死亡谷」殺人之謎
茶馬古道上神秘的「西秦國」

TAG:上官婉婉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災荒爆發時,古人是如何賑濟災荒的
回歸與因循:清初災荒賑濟的探索與實踐
乾隆賑濟災民,和珅往粥里撒了一把沙子,多救活一半災民的命
這位優秀的水利專家曾數次治理黃河、賑濟災民 捕殺鱷魚為民除害!
黃金榮愛財如命,卻甘心自掏腰包賑濟百姓,博得了美名
發展時期的北京紅十字會募捐賑濟工作
紅基會:2000隻賑濟家庭箱馳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乾旱災區
印度這個地方男女混住,靠賑濟糊口,從未想過離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