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整隊雪橇上的人全部凍死!殘酷無比的列寧格勒拉多加湖補給線

整隊雪橇上的人全部凍死!殘酷無比的列寧格勒拉多加湖補給線

二戰期間的列寧格勒戰役被視為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也最為艱苦的圍城戰,在這場長達872天的漫長圍困中,150萬名蘇聯軍人和平民死於戰鬥、寒冷與飢餓【其中軍人33.2萬餘人】,這座擁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城市的所有工廠、供暖、供電和其他基礎設施幾乎被破壞殆盡。但即便面對如此絕望的情況,城內的蘇聯軍民還是以超人的勇氣,決心與智慧,把強大的德北方集團軍群始終緊緊地拖住在蘇聯西北戰場上。

然而,勝利是不無代價的,只有主觀意志卻沒有客觀物質,這場戰役也是不會勝利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場戰役勝利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拉多加湖補給線。

1941年9月初,德軍對列寧格勒多處投擲燃燒彈,其中有數發命中了蘇軍死守的巴達耶夫倉庫——那裡儲存著下半年300多萬城市居民所需的物資。之後大火燃燒了好幾個晝夜。內務部迅速統計了城內的物資儲備糧:麵粉僅夠半個月之用,航空汽油勉強只能撐過10天,汽車和坦克的燃油只夠用7~8天。城防司令伏羅希洛夫立即致電莫斯科尋求支援。

指揮過察里津保衛戰的斯大林立即意識到了情況的嚴峻性,立即命令最高統帥部直屬的莫斯科特種航空大隊,對列寧格勒進行空運,整個9月,這支強大的「軍艦鳥」分隊一共緊急飛行了258架次,運輸了502噸物資。

但單薄的空中補給線是無法滿足百萬人口的物資供應的,守軍明白,自己的生路不在空中,而是在背後——寬闊的拉多加湖,並在8月底就提出了相關的方案。

拉多加湖的面積約18000平方公里,面積比一些小國都大,南北長213公里。最寬處達139公里,湖面最深處225米,擁有1000多個大小島嶼,大多數集中在北部,依靠這個巨大的胡泊建立補給線,顯然是一個思路。

但蘇軍面臨的困難很多:1湖的兩岸沒有像樣的碼頭,也沒有裝卸貨物和停泊船隻所必須的設施;2適合在內湖活動的船舶數量有限,且大多都被德軍火力封鎖在了涅瓦河裡;3湖上沒有轉運基地;4臨近的道路通過能力極差,附近鐵路也較舊,不利於快速吞吐物資。

於是,蘇聯軍民在短期內突擊修建了湖西岸的奧西諾維茨港,並在沃爾霍夫開始了製造大型駁船和武裝艇的任務,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開始運行。

9月12日清晨,2艘寬大的帆槳混合動力船第一次抵達了湖西地區,他們運來了625噸穀物和116噸麵粉。但就在蘇軍開始卸貨後沒多久就被德軍偵查機發現。萬幸的是,當德軍俯衝轟炸機群抵達湖岸時,兩船已經離開了,而蘇聯空軍的航空兵也已經嚴陣以待了。此後,每個白天與夜晚,拉多加湖生命線都不曾中斷,一列列駁船在拖船的牽引和炮艇、裝甲艇、防空駁船的保護下奔赴列寧格勒,將寶貴的物資運進城裡。蘇軍還利用卡車和鐵路將部分困在涅瓦河的船舶運進了拉多加湖,使得運輸隊和護航隊實力得到了大幅加強。

拉多加湖運輸線的存在讓希特勒暴跳如雷,他命令空軍和陸軍的炮兵部隊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蘇聯對城內的物資供應行動。北方集團軍立即做出反應,空軍增加了湖上的偵查和攻擊行動頻率,陸軍也開始將重炮和88mm高射炮部署在湖岸附近,並對繳獲和新建的小艇進行武裝,伺機攻擊湖上運輸線。

第一個遭遇毒手的是在涅瓦河口擔負偵查警戒任務No.122號武裝拖船「鯰魚」,她在9月17日被德軍空襲沉沒,三艘被它牽引的駁船險些傾覆,萬幸被友軍成功固定,但為她提供護航的1艘安裝了高射機槍的武裝摩托艇就沒那麼幸運了,她被當場擊沉。

第二個是No.126號小型拖輪,她在9月21日完成補給任務後返航時離南岸過近,被德軍150mm榴彈炮命中沉沒,萬幸的是趁著10月7號的晨霧,蘇軍再次成功的打撈了她。

第三個犧牲者是「奧列克馬」號炮艦,她在10月6日夜間偵查時觸發了德軍快艇在湖上部署的水雷,之後又被德軍炮兵集火,只有幾名船員倖存。

8日和17日,又有1艘巡邏艇和3艘駁船被德軍飛機擊沉。

經歷了幾次損失的蘇軍當然注意到了德軍的所作所為,他們開始將補給路線變得更往北,並增加巡邏艇的夜間巡邏次數,阻止德軍小艇再次佈雷,並增加空中力量的出動頻率,損失率上升的勢頭明顯得到了遏制,此後至11月中旬,蘇軍只損失了一艘改造的湖上護衛艦——「設計師」號。

但不幸的是,隨著冬季的到來,湖上的水面船隻運輸不得不暫停下來,至11月15日停航水面運輸線共運送油料、彈藥、糧食6萬噸,利用空船運出傷病員和平民33500人,雖然水面運輸線解決了卑微城市一部分的給養問題,但補充數量還是不到每日消耗的三分之一。

至1941年11月16日,列寧格勒方面軍的給養儲備再次告急:倉庫里只剩下10天份的麵粉和7天的米!由於機場跑道被炸毀,利用機場補充物資也變得不可能,蘇軍只能依靠空中通道強行空投主食。

11月20日,城內開始執行口糧的最低標準:工人和技術人員每天250麵包克;職員、無工作人員和兒童125克;一線官兵每人每天500克50克肉,後勤人員每天300克和50克肉。但這是理論數據,無論是平民還是軍人,很多人還是無法領到足量的物資。

莫斯科特別航空隊再次出動。這次,他們出動了30多個老練的機組,對列寧格勒緊急空投了4300噸高熱量食品。但是靠空運解決一座百萬人口大城市的糧食供應問題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的,為了挽救這座偉大的城市,建立冰上運輸線迫在眉睫。

建立冰上交通線的準備工作早在10月就開始了。工作統一交給方面軍後勤部汽車道路處負責,11月15-19日,12個勘測小組前往什利謝利堡南部開始勘測,士兵們不顧空襲和冰面開裂的風險,艱難戰鬥;17-19日,部隊開始修築路面,同時,少量增援部隊開始渡湖奔赴列寧格勒;22日,冰上道路正式通車,首批通車60台。

此時冰面很薄,卡車不能滿載,汽車後面掛了拖車式雪橇以分散重量。次日,車隊抵達目的地,此後,物資源源不斷的被沿著這條「天路」運進這座被圍的城市。

起初,運輸十分困難,有時,卡車會掉進冰窟窿里,有時會迷路,為了保證安全,車隊不得不保持低速,以至於每次運輸需要十個多小時。僅僅是開始運輸的前兩周,就有157輛卡車沒能回到發起點。然而問題遠不止這些,德軍會不斷的炮擊和空襲冰面,並出動部隊在冰面上發動攻擊和襲擾,為了應對這些問題,蘇軍為卡車們加裝了雪橇滑架和半履帶結構,在這條30公里長的道路上派駐了大量的協調員,修建了補給點、維修站、取暖站、醫療站、隱蔽部、火力點。列寧格勒方面軍在冰面上修建了大量的高炮陣地、機槍巢、雷區,並在島嶼和礁石上修建了半永備炮台,以此保衛這條「危險的血管」。很多戰鬥機被安裝了雪橇式起落架並布置於冰面上,隨時準備迎擊敵人。於是冰上運輸線最高運輸密度達到了一晝夜1萬輛。

德軍在幾次在冰面上的試探性進攻失敗後,便放棄了相關的活動,轉而繼續依靠空中力量和炮兵對這條補給線進行打擊,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軍的損失下降了多少。

蘇軍軍醫O.H.皮薩連科在日記中曾這樣寫道:「炮彈打在冰面上,冰塊和彈片被拋得老高,震蕩從道路之下傳來,腳下的冰面在顫抖,蛇一樣的裂紋從彈坑四周向四周延伸開來,渾濁的湖水也涌了上來,一切都在與我們作對:刺骨的空氣,「叛變」的冰……一隊馬拉雪橇從遠處駛來,我高興地喊著跑了過去,馬兒們安靜的走著,雪橇一台跟著一台,上面堆滿了麵粉,車夫和士兵們直挺挺的坐在雪橇上,一動不動,沒有人回應我,也沒有人下車,原來他們在昨天凌晨的暴風雪中迷失了道路,已經全部凍死了……」

至1942年4月21日,冰面開始消融,上面積了半米的水,已經無法通車了。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勇敢的士兵以身犯險,他們一直奮鬥到了4月25日,用肩膀和雙腿將65噸糧食運到了河西岸。此後,冰上公路徹底停止作業。

得益於去年的經驗,蘇軍迅速組織了水上運輸隊,並在拉多加湖岸組建了一個2000人的造船營,並在城內建造船舶運往湖內,先後製造各類船隻163艘。加上原來的和內地調來的船隻共計329艘投入了水上運輸,隨著天氣轉好,物資空運也更容易,城內人員的營養狀況越來越好。守軍組織了大量人力在湖西岸的奧新諾維茨建設了14個港口,在東岸的科博納港增設了13個碼頭,在雙方的努力下,大型和大量船隻的容納與裝卸變得更加容易。

4月2日,國防委員會委員米高揚召開會議,決定在拉多加湖鋪設一條水底輸油管道,並提出50天內完工的要求,5月5日,施工開始,至6月6日,整個工程完工。這樣,向城市提供燃油的問題也徹底解決。

德軍當然不會對這一情況坐視不管。整個夏天,德軍對列寧格勒水上運輸線和港口空襲襲擊135次,炸沉船舶21艘,蘇軍擊落德機160架,自身損失數十架。

然而和冬季一樣,夏天的拉多加湖也並不平靜,幾次惡劣氣候並非戰鬥損失一直困擾著蘇軍,在6、7月間拉多加湖上發生了4場風暴,1艘武裝拖輪沉沒,3艘駁船傾覆。

當然,麻煩遠不止這些,蘇軍的情報顯示,法西斯也在迅速增強拉多加湖裡的作戰力量,6月底,義大利的第12魚雷艇特遣隊進駐拉多加湖,德軍6艘佈雷艦和30艘登陸艦艇也被運入拉多加湖,形勢變得越來越複雜。

圍繞著湖區的戰鬥還在進行,雙方的艦艇多次交手,摩擦戰幾乎每天都在進行。進入8月末,為了解圍列寧格勒,沃爾霍夫方面軍發起了排山倒海的進攻,但這次進攻並不成功,10月6日,蘇軍主力被迫撤退,解圍列寧格勒的作戰目標並不成功,唯一值得聊以自慰的是,得益於這次進攻,德軍不得不分兵防禦兩翼,放棄了對於列寧格勒的又一次強攻。

蘇軍希望大破封鎖,而德軍則希望堵上包圍圈最後一個口子——拉多加湖,10月22日,德軍在23艘武裝艇和15架飛機的掩護下,撲向蘇霍島。

蘇霍島是一座古老的半人工島,長90米,寬60米,距離湖岸僅15公里。上面有一座沙俄時代修建的燈塔,守軍裝備三門100mm岸炮,不足二百人,指揮官為古謝夫上尉。德軍的意圖很明確:奪取這個島嶼,加蓋火炮,以此作為支點攻擊蘇軍運輸線。在古謝夫的指揮下,守島軍隊奮起反擊,附近巡邏的掃雷艦TIII-100號和MO171號獵潛艇立即奔赴戰場提供支援。激烈的戰鬥持續了2個小時,雙方水面艦艇在海上激戰,德軍對於島上陣地狂轟濫炸,並展開登陸戰。蘇軍依託工事節節抗擊,但寡不敵眾,2門岸炮被擊毀。就在守軍撤到最後一個炮陣地準備做最後抵抗時,蘇軍的空中力量抵達戰場,德軍在付出了17艘大型火炮駁船、炮艇、掃雷艦被擊沉,14架飛機被擊落的損失後,被迫撤退。自此以後,德軍再未在拉多加湖上採用積極行動!德軍放棄了切斷拉多加湖補給線的想法,從而使蘇軍道封鎖行動得到了保障。

至湖面封凍前,蘇軍利用冰上運輸線,將各種物資79萬噸,燃油3萬噸,人員31萬人運入城內;54萬人,30.95萬噸物資和文物運出城外。

1942年12月23日,冰上交通線再次通車。

在去年建設的基礎上,道路部隊增設了12000個路標和指示牌,150盞夜間指示用信號燈,540座防滑便橋,並打撈了去年掉入冰窟的汽車327輛。得益於在夏秋戰鬥中對於德軍的打擊和消耗,冬季運輸幾乎沒有受到德軍的任何阻撓。

與此同時,蘇軍還開始利用潛艇和潛水員在水下建立路基,準備在這座湖上建立一座跨湖的公路鐵路兩用大橋。至次年1月中旬,這座大橋的路基已經建好了一半。至1943年3月30日道路關閉,蘇軍共在冬季運輸物資20.6萬噸,人員13.3萬人。

1943年初,蘇軍在全線發動反攻。

1月18日,列寧格勒方面軍與沃爾霍夫方面軍在波德戈爾車站以北勝利會師。至此,列寧格勒徹底解圍!

一座被稱為「生命之路」的紀念碑在拉多加湖湖畔建立起來,這座紀念碑下部生有長明火,上部成拱橋型結構,卻在合攏處錯開,它象徵著在被封鎖中始終不斷的一線生機,讓這座英雄的城市的抗爭如同紀念碑下的長明火一般,永不熄滅。

本文為築壘地域與文匯報聯合創作,主編原廓,作者尤金少將。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築壘地域:zhulei1941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壘地域1941 的精彩文章:

美國大兵也喜歡到處塗鴉?美國海軍獨霸中國長江水域秘史
揚子江上的「江河密探」:鮮為人知的美國海軍長江巡邏隊
5次抵近偵察下的零傷亡:第12偵察大隊涼風洞高地伏擊捕俘戰鬥
家有二十五萬英畝封地,卻衝殺在二戰前線:英國洛瓦特勛爵傳奇
打著防疫旗號的吃人魔窟:揭秘「731」部隊的罪惡與暴行

TAG:築壘地域1941 |

您可能感興趣

阿拉斯加不愧是雪橇三傻之首,主人都被玩壞了
景區門口的阿拉斯加犬一隻狗拉一個雪橇,都累趴了,真可憐
雪橇三傻的後代,這狗的混血基因絕了!哈士奇的毛,阿拉斯加的胖
有趣的阿拉斯加狗拉雪橇大賽
阿拉斯加在雪裡躺著,白雪覆蓋全身,主人走進一瞧:正宗雪橇!
雪橇三傻之阿拉斯加:會撕家的不止哈士奇,還有這貨!
一群阿拉斯加正在拉雪橇,其中一隻竟然偷懶,結局讓人笑破肚皮!
帶著小主人一起摔跤,阿拉斯加是假的雪橇犬吧!
阿拉斯加雪橇犬,是最古老的極地雪橇犬之一
當阿拉斯加雪橇犬得了皮膚病,如何將對狗狗的傷害降到最低?
狗狗:現在比較火的犬類雪橇三傻,給大家接受三傻以外比較好看的狗狗,古牧
雪橇三傻有多傻?阿拉「撕家」,二哈「撒手沒」,薩「魔鬼」!
拉布拉多獵犬,拉布拉多導盲犬,拉布拉多雪橇犬齊了
阿拉斯加雪橇犬必須有粗壯的骨骼健康的腿
拉布拉多拉雪橇只會帶你狗吃屎,網友:拉布拉多換哈士奇,2換1
一場好好的雪橇上,由於哈士奇太多終止了比賽!
因阿拉斯加是雪橇犬不怕冷,主人將其仍屋外任憑風雪掩蓋,好可憐
史上最沒有用的雪橇犬,阿拉斯加「浪費」了每日的飯量!
薩摩耶玩滑板車有模有樣,從此脫離雪橇三傻大部隊
哈士奇傻乎乎的,破壞力強,為什麼能這麼溫順的拉雪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