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嘉靖朝新舊力量的對抗 大禮議事件的起因和結果

嘉靖朝新舊力量的對抗 大禮議事件的起因和結果

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沒有子嗣,在皇太后張氏和內閣首輔楊廷和的主持下,決定選擇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繼皇帝位,史稱明世宗嘉靖皇帝。就在繼位之初,發生了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後世稱「大禮議事件」,這個事件對明朝中後期形成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明代廷杖

首先來梳理下人物關係,武宗朱厚照是憲宗朱見深的孫子,孝宗朱祐樘的獨生兒子,而朱厚照駕崩時候,沒有子嗣。朱厚熜也是朱見深的孫子,父親朱祐杬和孝宗朱祐樘是親兄弟,那麼朱厚照和朱厚熜就是叔伯家的弟兄關係,張太后和楊廷和選擇朱厚熜做皇帝,也算是選擇了皇室近支,保證皇位不他落的上好選擇。在封建時代,皇帝的位子,是講究家天下傳承的,父親是皇帝,兒子才可能是皇帝,反過來說,兒子是皇帝,父親也肯定是皇帝,就算不是,追封也要封一個皇帝。那麼這下問題來了,朱厚熜現在是皇帝了,但是他父親不是皇帝,怎麼辦呢?那就追封唄,想法沒錯,但是卻做不了,皇帝也有做不了的事情嗎?在明朝,這是真實存在的。因為當時內閣首輔楊廷和不同意,也就是說,文官集團的人不同意,你是皇帝又如何,行不通就是行不通。

事件的起因就是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問題,經過卻是一波三折。正德十六年四月,朱厚熜進京,來接待他的人告訴他,從東安門進宮,到文華殿暫住,這種禮儀,他太明白了,意思就是他是以太子之位登基皇帝之位的,從東安門進,是按照太子的禮儀來接待的他。聰明的朱厚熜卻不予理睬,拿出朱厚照的遺詔,挑明了說,我不是來給人當太子的,我是奉命來當皇帝的,必須走大明門,進奉天殿,這才是真正的天子之禮。文官們讓步了,但是他開罪了文官集團,接下來更不好弄了。

楊慎被貶雲南

朱厚熜繼位後,就要給自己父母封謚號,然而文官們這下就抵製得更徹底了。禮部尚書毛澄突然上書,對朱厚熜說,你是孝宗的兒子,所以在武宗去世後,你才得以繼承大統,你的父母親應該叫皇叔、皇叔母。什麼?做了皇帝,連自己爹娘都弄丟了?還要認別的人做父母?自己爹娘怎麼能說改就改的呢?急的嗓子冒煙的朱厚熜,趕緊請楊廷和商量,他放下皇帝的架子和楊廷和說,我父母只不過是要個名分,給點面子吧?這位資歷很深的首輔顯然沒有答應,因為這件事,就是他幕後策劃的,朱厚熜垂頭喪氣的認輸了一回。

這時候,一個叫張璁的人站出來,上書說,皇上您沒錯,這天下哪有連自己父母都不能認的事情?朱厚熜感覺到有力量的支持,瞬間來了力氣,馬上質問楊廷和,楊廷和看完奏章,不屑地看看朱厚熜,說了一句話就走了,「這人算是個什麼東西,國家大事哪有他說話的份?」朱厚熜還是沒有辦法給自己父母一個名分。接著朱厚熜的母親進京了,她聽了楊廷和等人辦的這個事,暴跳如雷,本來是來當皇太后的,這下好了,不但沒有當成,連兒子都是別人的 了,馬上發飆了。張璁抓住機會,再上一道奏疏,闡明主要觀點。楊廷和在皇帝、皇帝母親、張璁三方圍攻之下,也認輸一回,答應給朱厚熜父母稱號,分別命名為興獻帝和興獻後,也算給了個交代,把張璁打發到南京,做了一個小小的主事,讓他養老去了。可是朱厚熜卻不願意,非要在稱號里加個「皇」字,這下楊廷和不幹了,上書辭官,朱厚熜慌神了,你辭官了,偌大一個國家怎麼辦?好吧,我也退一步,就這樣吧。

楊慎塑像

嘉靖二年(1523)十一月,張璁聯合了幾個言官向楊廷和發動了進攻,然而這次楊廷和卻不戰而敗,辭官致仕了,那現在的問題就從之前的封號問題轉化為文官內部矛盾了,楊廷和四朝老臣,門生故吏滿天下,輕而易舉的讓張璁搞垮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楊廷和的兒子叫楊慎,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他接過老爹的旗幟,繼續和皇帝周旋著。楊廷和的離去觸碰了最後的警報線,在內閣大臣的授意下,禮部尚書汪俊上書了,但他並非一個人戰鬥,這位兄台深知人多力量大,發動了七十三個大臣和他一起上書,奏摺中旁徵博引,大發感慨,這還不算,他的落款也是相當囂張:聲稱「八十餘疏二百五十餘人,皆如臣等議」。朱厚熜慌神了,那麼多文官,他肯定應付不過來的,於是他下令召桂萼、張璁進京,讓這兩個人來對付那些大臣。很顯然這是危險的工作,桂萼、張璁兩位差點在左順門被一眾文官打死,自從英宗年間土木堡事件後,在左順門打死逆臣不犯法,成了明朝不成文的規矩。還好這兩位跑得快,又得到了武定侯郭勛的庇護,才得以脫身。

楊一清

嘉靖三年七月的一天,張璁、桂萼和眾大臣的矛盾已經達到極點,在楊慎的組織下,集體上書皇帝,必須懲處張璁、桂萼,朱厚熜卻不理不睬,眾大臣最後沒有辦法,集體坐哭,朱厚熜終於下定了決心,參與這次事件的人一個都不能少,全部嚴懲不貸!當天在左順們鬧事的大臣們全部被脫光了褲子,一頓猛打,此次打屁股可謂盛況空前,人數總計達到一百四十餘人,雖然事先已經經過甄別,哪些該打,哪些不該打,但仍有十六個人被打死,怎一個慘字了得。楊慎作為反面典型,和其他的六個帶頭者被打了一頓回籠棍,距離第一次挨打不過十天,又挨打第二次。廷杖朝臣那麼多人,在中國歷史上實屬少見。

此次事件之後,楊慎被流放雲南多年,朝中大臣,貶的貶,罰的罰,轟轟烈烈的「大禮議事件」,以皇帝和新生代思想的勝利告終。大禮議事件對整個明朝中後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對嘉隆萬三朝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也助長了阿諛之風,使得社會風氣逐漸敗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精彩一貼:劍橋中國史是如何評價大明王朝的?
明朝的三角困局|犬牙交錯看誰狠:明代的黨爭
中國在明代期間的水師氣力也曾是天下第一,也有過這麼的燦爛!
明朝穿越指南——醬紫吃喝遊樂玩轉古代 專題活動頒獎啦!

TAG:明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權力引發的悲劇——淺談火影宇智波滅族事件背後的權力鬥爭!
甲申易樞什麼事件,慈禧太后是如何將共同執政的奕?趕出權力核心的?
林維喜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對中國歷史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對敘空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 或使敘遭受更大規模的軍事打擊
經歷了李小璐時事件的賈乃亮性格大變,似乎要從「頭」開始!
靖康之變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金朝也遭受了類似的命運
太極拳史上的一些關鍵人物和重大事件
寵物和孩子:如何正確對待「流血事件」
從中興事件看人才競爭力
康輝首次回應與謝娜主持爭議事件,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大事件!美軍戰機對大馬士革進行轟炸,俄:絕對不能忍,必須要還擊!
甲申易樞什麼事件,慈禧太后是如何將共同執政的恭親王趕出權力核心的?
高雲翔的事件終於真相大白了,對王晶的處理方式被網友們獲贊
京都大學教授性騷擾事件:權力關係讓抗拒更加困難
明朝歷史大事件,明太祖朱元璋對蒙元的策略
力挺張韶涵的阿嬌,原來這才是理智的閨蜜!張韶涵范瑋琪事件後續
一位華為老兵對中興事件的感慨:「斷糧」的恐懼是任正非折騰的動力
楊冪捐款事件愈演愈烈,劉愷威發文力挺,文中的稱呼亮了
細思極恐!不把高雲翔事件和黃海波事件對比,你能發現疑點重重?
追新劇|從蔡徐坤激光筆事件,破析人氣流量主背後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