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國首次成功組織中歐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

我國首次成功組織中歐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

8月21日,中國航天員中心在山東煙台某海域圓滿完成了海上救生訓練任務。在歷時17天的訓練期間,16名中國航天員和2名歐洲航天員開展了海上救生專項訓練。這是我國航天員首次在真實海域開展救生訓練,也是首次有外國航天員參與我國組織的大型訓練任務。

訓練主要針對空間站載人飛行任務飛船應急返回濺落海上展開,設置理論培訓、單項操作訓練和綜合訓練3個部分,全體航天員先後完成了海上自主出艙、海上生存、海上搜救船救援及海上直升機懸吊營救等科目。

為了保證訓練效果,這次訓練還在海況條件較好時採用救生艇人工造浪的方式,模擬比較惡劣的海況環境,增加訓練難度。

中國航天員葉光富說:「我們的飛船降落在海上,它就會隨著不同的海浪和涌,會不斷地搖晃,再加上我們的人工造浪,它會導致我們航天員在飛船裡面將會受到這個前庭功能的刺激,這會導致你有一定的不適應,所以說這個過程對人的身體,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18名航天員按照3人乘組模式編為6個乘組,兩名歐洲航天員編入不同組別,與中國航天員共同完成訓練。

德國航天員馬蒂亞斯·毛瑞爾(Matthias Josef Maurer)接受採訪時說:「這是歐洲航天員第一次參與中國的訓練,通過這次訓練,我們學習到了中方是如何組織訓練的,對訓練的程序和訓練的標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方的訓練標準非常高,為我們今後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告訴記者:「我們在水池和水庫分別進行過這個救生訓練,但這次我們在海上做的救生訓練,無論是科目的設置,訓練的內容,還是實施的規模,都是更加複雜的……最主要的還是通過這個訓練,使航天員能夠熟練掌握海上自主出艙的方法和技巧和流程,熟悉海上生存的特點,磨鍊航天員的意志,增強航天員的團隊協作的能力,和他們的應變的能力,自主決策的能力。」

(記者:王晶宇 詹正旗 孔方舟 王琳 朱彥榮 趙鵬,部分圖片來源見水印)

AI有話說:

科目設置為理論培訓、單項操作訓練(包括個人救生裝備使用、穿脫艙內航天服、救援船和直升機保障裝備使用、救生吊籃使用、陸上直升機空中懸吊營救等)和綜合訓練(包括海上自主出艙、海上生存、海上搜救吊籃營救、海上直升機空中懸吊營救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美叫梅里雪山,有一種奇叫雙道彩虹
真實感受:太空中的聲音聽起來是這樣的
地球至今安然無事:都是木星正在幫我們
北斗助力共享單車精細化管理
「智能輪胎」 自帶晶元 可輔助衛星定位

TAG:中國太空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首次在沙漠組織航天員野外生存訓練
我國成功組織航天員沙漠野外生存訓練
中國「國家隊」商業航天成功首秀
中國航天員大隊
中國航天完成首次海上發射!
中國航天轟炸機首次試飛成功 這次和美國完全不同
印度啟動首個載人航天任務 俄羅斯將幫助培訓宇航員
航天員首次進行沙漠生存訓練,這位女航天員太厲害
中國航天員期待首部本土科幻大片上映
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組織 中國國家航天局上榜
中航又迎來首次,「航天母艦」開建,國產運載火箭迎來海上首秀
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成功入軌!我國商業航天開啟新征程
中俄航天合作再傳喜訊:中國宇航員或首次登陸國際空間站
中國民企翎客航天稱完成首次火箭低空回收實驗
中國15名航天員圓滿完成沙漠野外生存訓練
航天員全面開展空間站任務訓練
6年前,女航天員王亞平登上最高「講台」,完成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中國商業航天產業聯盟三亞成立 系全國首個
中國航天科技迎來專業新鮮血液 歐洲加入訓練事半功倍
驚嘆!我國航天員訓練零淘汰率,創人類航天史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