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3DCG的工作現場(上):憧憬之情變為創作之心

3DCG的工作現場(上):憧憬之情變為創作之心

作者:年糕

封面:《アニメの現場》

由日本視頻製作公司PUNCH製作的系列節目《動畫製作現場》於8月4日正式公開。這個節目致力於向觀眾展現出那些支撐起動畫業界,在動畫製作現場擔當各種職位的動畫人。節目中請到高森奈津美與櫻咲千依兩位聲優以及湘南工科大學的教師渡部英雄先生作為解說嘉賓。這次將帶各位讀者一同走進3DCG的工作現場,介紹松村文夫先生成為3DCG設計師的歷程。



松村文夫,CG設計師,3DCG設計師,講師。
曾在東京造型大學,日本工學院八王子專業學校,數字好萊塢等學校中擔任特邀講師。
過去從事3DCG設計師時主要以遊戲、動畫與影像作品為主。如今工作主要是在各個學校在擔任講師,用心培養新人。
【主要參與作品】
2005年 《機獸起源》(CGI協力)
2006年 《超級機器人大戰OG 聖戰》等(CGI協力)
以及負責各種活動用CG製作

3DCG的工作及其環境

3D computer graphic,簡稱為3DCG,是通過三維軟體經由計算機製作出的畫面。之前作畫監督篇中提到過,在手繪動畫中,每一張畫面都需要靠動畫人手動完成,相比之下3DCG就會容易很多。比如在需要出現角色的畫面中,手繪動畫需要重新再畫一遍,而製作3DCG時只要複製黏貼製作好的角色模型,當然最後還是需要重新渲染一遍。所謂渲染就是由電腦來計算所配置好的設置,生成最終畫面的過程,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製作3DCG動畫時,也需要有原畫師來負責關鍵幀的原畫,然後由3DCG人員來擺放3D模型的位置以及調整相應動作。而與手繪動畫不同的是,作畫中的動畫部分,在3DCG中是由電腦來計算補充的。隨著3DCG的數據量大幅提升,渲染所需時間也越來越多。

劇場版《光之美少女》中使用3D製作的角色

從硬體角度而言,3DCG更新速度無疑比手繪動畫要快得多。松村先生幾十年的工作中經歷了好幾次硬體更替,無論家裡還是公司,硬體更新都是很頻繁的事情,還會被家人抱怨怎麼又抱了一台電腦回來。為了滿足3DCG的工作,基本上需要準備兩台windows系統的電腦,根據個人習慣再準備1~2台mac,以及一台伺服器構成工作所需的設備。松村提到渲染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所以常常會使用一台windows的電腦專門作為渲染用機器。而mac的話就會用來做些圖像處理與視頻剪輯等工作。


如何走上創作之路

在松村先生進入武藏野美術大學後,學長告訴他畢業後要學會自立更生,因為學校是不會介紹工作的。起初松村並沒有在意,等到畢業後才明白事實真的如此。畢業後的那段時間,即便找到工作也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甚至有段時間一直處於無業狀態。苦惱之下松村在雜誌中尋找收入較為可觀的兼職工作,恰巧日本當時開始興起DTP,時薪有2500日元。所謂DTP就是使用電腦來製作印刷出版物,也就是通過電腦軟體來對雜誌之類的書籍進行設計排版工作。DTP中一般分為DTP設計師與DTP操作員,前者主要負責版面設計,而後者則是對印刷時具體數據進行調整。

對DTP產生興趣後,松村便向一位從事電腦工作的熟人尋求建議,他不僅向松村說明了mac上能學習圖像軟體以及其他軟體,還把電腦借給松村。也就是從那開始,松村開始學習電腦軟體。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松村先生畢業期間正是上世紀90年代,電腦還未大面積普及,對於一般家庭而言電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當時是DTP剛剛起步的階段,松村為了找到工作便開始學習實際工作中會用到的,被譽為DTP三大神器的Photoshop、Illustrator和QuarkXPress。半年後就從事DTP的工作,總之先從這一步開始自己的工作生涯。

3ds max軟體界面

我們如今所處的網路時代已經同松村先生當時大有不同,無論從信息渠道還是硬體支持上都遠勝於松村當時的條件。首先可以考慮進入相關專業學校,從中學習軟體與技術。比如用於遊戲與動畫製作的3D軟體Maya、Autodesk旗下的產品3ds max等等高級軟體,在學校里都是可以免費使用的。如果讀者無法擔負起高昂的軟體費用,也可以使用具有大量功能的Blender等其他免費軟體,只要想學,軟體並不是障礙。得益於如今網路的便利,在YouTube等視頻網站中也有許多3D軟體教程與講座,學習渠道非常多,而最終還是取決於學習者自身。


從DTP至3D

雖然畢業後沒有從事3D,但是松村先生自幼就對3D抱有憧憬之情。在松村小學的時候,他從父親買的一本關於電腦的雜誌中看到日本早期的3D軟體,價格是400萬日元。當時吸引到松村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他自己本身對漫畫產生興趣,小學時能夠描繪人物以及風景,但是像飛機汽車這樣的機械就很難畫准。當時的松村認為如果藉助3D軟體中的線條模型,就能很精準的描繪那些機械了。不過畢竟價格昂貴,松村還是放棄這樣的念頭。後來在初中時,在電視里能看到使用3D的畫面,比如那時候的電視劇片頭出現的logo就是使用3D文字製作的。那時候松村就感嘆,3D已經能夠動起來了。

再後來松村為了生計而學習DTP時,他問別人借了一款在mac上使用的3D軟體。雖然很高興能接觸到3D,但讓他困擾的是這款軟體是英文版的。那時與現在不同,沒法從網上查閱各種資料。心中對3D的憧憬促使松村安裝啟動軟體,將菜單列表中的每一個選項都點一遍,慢慢摸索學習3D軟體。嘉賓渡部當時也是邊看說明書邊學習軟體,他認為3DCG的製作流程都是差不多的,使用不同軟體都能製作。只要自己記住了一個軟體的操作方法,即使另一個軟體的操作界面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適應後就能正常使用。


與TV動畫相遇

說起與TV動畫接觸的契機,松村談到之前從未做過動畫相關的工作。結果是從之前的公司離職後才接觸動畫的製作。那時候正好有一家新公司成立,商談一番後松村就進入公司。隨後松村就以公司所屬方式參與到TV動畫製作。剛接觸TV動畫製作的松村有點不知所措。當時所接到的企劃還沒有定下具體做多少集,作品中又出現很多動作場景,雖然心有躊躇,但松村還是接下這份工作。但是離上交日期還有1個半月,分鏡還沒有畫完,模型也沒有製作。而松村在回家的途中看到所負責的動畫的宣傳海報,上面寫著還有兩個月開始播放,松村不由感到擔心能否趕在期限前完成。然而之後松村他們像平時一樣參加會議,將模型做完提交,似乎一切都很順利。對於第一次接觸動畫業界的松村而言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不過工作還是要繼續。

3DCG的實際工作就是將模型根據指示擺好位置與動作,然後進行渲染。而當時動畫中關於3DCG方面的做法以及效果實現都處於摸索開發階段。比如如何除去身體的一部分,在空中如何飛行旋轉,如何讓眼睛發光等,沒有能夠直接照搬的方法,都需要自己去研究開發。讓松村記憶猶新的是,當時分鏡中在機器人旁邊寫著「nya~」的指示,示意要讓機器人笑起來。該如何表現機器人笑的狀態呢?松村首先想到是通過晃動機器人脖子來表現笑的樣子。遇到問題時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討論解決方法,雖然摸索開發的工作很辛苦,但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參考資料】
  • 《アニメの現場》第三話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


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b94a6b61ba73990a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朴敏英,顏值將機場變為秀場(GETITK)
Arm推出Mali-D77 GPU:改善移動平台VR體驗,將虛擬更多變為現實
3年時間一個線上品牌如何成功蛻變為國際大牌?專訪AKCLUB CEO周龍
CALA:借力全球100多家時尚合作夥伴,讓創意設計輕鬆變為成品
讓IT變為業務的支撐者 Ivanti的重構與創新
SERIP——將家變為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燈具!
NS版《星之卡比》第二彈DLC公布 往日勁敵變為夥伴
OPPO R15:用漸變為生活填抹亮色
BAT正在轉變為HAT
文青感注入,Samsonite RED 從商務蛻變為生活清新的日常包款
將樹莓派 3B+ 變為 PriTunl VPN
將消費者轉變為創作者,三大消息平台集成Gfycat用戶生成GIF功能
Facebook更新LOGO,顏色由深藍變為亮藍色
夏之灼變為夏之樂,芒果千層DIY
線性資本鄭燦:AIOT 正在從「工具」演變為「方法論」
高手:網友一招把堅果Pro變為HTC G3
Android P導航欄變為兩顆虛擬鍵:加入手勢操作
Micro LED應用與技術發展藍圖:從背光源轉變為自發光顯示要角
YunOS徹夜難眠,魅族手機更新後,將系統底層的雲OS變為Android
名畫作為靈感的珠寶設計,將畫作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