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神奇機器人:上得戰場下得廳堂

古代神奇機器人:上得戰場下得廳堂

「機器人」一詞的出現和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的問世是近幾十年的事,然而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科技高度發達,在千年前就有廣義上的機器人,這機器人不僅製作巧妙,還功能頗多,令人驚嘆。

古代神奇機器人:上得戰場下得廳堂

墓穴里也有機關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工商業已非常發達,科技水平亦達到了一定水準,那時就已有了機關之術。《墨子》記載公輸子用一把小刀削竹木製成一隻大鳥,謂之「木鳶」,在空中飛三天都沒落下來。西周時期,中國就已有能工巧匠偃師研製出能歌善舞的木製伶人,可以說這是古代人有關機器人科技美夢的最早記載。

秦漢時,機械學和工藝學更加發達。有史料記載,秦始皇生前建築皇陵時,在驪山共開了三個走道,墓道中央用銅做棺槨,並建造了一個很大的宮觀,把許多奇器、珍物都布置在宮觀里,還製造許多人物的石俑。在這其中便裝有弩矢機關,如果有人走近藏有奇器、珍物的宮觀,便會有箭放出來將靠近之人射死。始皇陵里連照明用的蠟燭也隱藏著秘密,是用一種名叫「人魚膏」做成的蠟燭點燃的,永不熄滅。

古代神奇機器人:上得戰場下得廳堂

擊鼓吹蕭無所不能

三國科學家馬鈞也曾製造過機器人。當時一個藩國獻給了魏明帝一套木偶,看起來甚是有趣,卻只能是當擺設干看,因為沒人能讓它動起來。魏明帝下令馬鈞改造它,馬鈞用木材製成了原動機,以水作為動力,帶動木偶運動,使這種木偶能擊鼓吹蕭、跳丸拋劍、攀繩倒立、舂米推磨等,栩栩如生。這就是有關史料中提到的「百戲」機器人。

馬鈞是個「名巧」,他當時還製造了指南車。後晉武帝攻佔了魏國後,將「指南車」改名為「司南車」,在晉宮使用。每逢出巡,司南車就開出在出巡車隊的前面做引導。據說司南車用四匹馬駕駛,馬由馬夫駕馭。車上除了做裝飾品的纓帶在隨風飄動、觀測風向以外,還有一個木人筆直地站在車上,不管車輛怎樣轉動,木人的手指永遠指向南方不動。

古代神奇機器人:上得戰場下得廳堂

上得戰場進得廳堂

我們極為熟悉的諸葛亮最後兩次出祁山北伐中原時,也發明了一種用來運糧的「木牛流馬」,《三國志·諸葛亮傳》載:「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三國演義》中,對「木牛流馬」的描寫更神乎其神,長史楊儀進來報告:「即今糧米皆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如之奈何?」劍閣之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很是險要,諸葛亮卻笑曰:「吾已運謀多時也。」並告知眾人用木牛流馬 「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搬運不絕也」,還配有製造圖紙加以說明,「尺寸方圓,長短闊狹,開寫明白」。這「木牛流馬」,運用到了中國的機關術,已具備現代機器人的雛形。

古代神奇機器人:上得戰場下得廳堂

這是上了戰場的機器人,古代還有下得了廳堂的機器人。晉元時期,相傳衡陽有人製造了一個木製的婦人,有人來訪,輕扣房門時,木製婦人便會應聲而來開門,「當戶施禮,禮畢入室閉門」。唐朝人張騖在《朝野全載》中也記載說:洛州縣令殷文亮,喜飲酒,性聰巧,曾刻制一木機器人,且給它穿上用綢衣,讓其當僕人,據說這個機器人能酌酒行觴,彬彬有禮,讓人很是受用。更神氣的是,唐代杭州一個叫楊務廉的工匠,還製造了一個能賺錢的機器人。楊務廉把這個機器人研製成僧人模樣,能持缽化緣,並會向施主鞠躬行禮,引得市民大施其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地震中為什麼寺廟佛塔屹立不倒?
5個月女嬰識千字文會算數,專家說「超常人不可思議」
古代發生地震後如何賑濟救災?
幽靈蘋果殺人之謎
清代奇妙的連環騙術

TAG:上官婉婉 |

您可能感興趣

天啟坦克來了!無人機在戰場發現神奇武器
古代戰場上的大殺器
刺激戰場:登上神秘摩天輪,裝作是外掛,嚇得敵人狂扔裝備!
中國古代戰場上,馬匹為何成為奪天下的必備武器?
毒箭能否出現在古代戰場上?
美軍機器人上戰場
古時候戰場上,士兵裝死偷生有何下場,結局令人膽顫
▲冷兵器時代的決鬥場面,帶信念上戰場
刺激戰場處處上演空城計,網友感嘆機器人多又蠢
在未來戰場上,會出現戰鬥機器人的身影嗎?
上得戰場,出得劇場——革命文藝的先驅:血花劇社(下)
在古代戰場和現代戰場上,裝死真的能保命嗎?老兵告訴你事實真相
感動玩家的《刺激戰場》機器人,用屍體送你吃雞。
武器越奇葩,戰場上死得越快!梁山好漢使用的奇葩武器有哪些?
上得戰場,出得劇場——革命文藝的先驅:血花劇社(上)
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你該練什麼武術?
機器人在未來戰場上能否替代解放軍?
戰場上當逃兵或者裝死?古代有人試過,結果下場就一個字「慘」!
世界上最小的導彈!一名士兵上戰場都能拿上百顆!被稱為戰場上單兵作戰的神器!
為什麼古代戰場上,很少出現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