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魯迅稱她為舉世無雙的女性藝術家,她以母愛之名,描繪出了如惡疾般的苦痛

魯迅稱她為舉世無雙的女性藝術家,她以母愛之名,描繪出了如惡疾般的苦痛




有聲當徹天,


有淚當徹泉。




凱綏·珂勒惠支




在中國,


當我們提到與父親相關的藝術作品,

一定會想到羅中立的《父親》。





羅中立《父親》,1980年




而來自德國的


凱綏·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


算是當之無愧的「

全球母親代言人」





珂勒惠支自畫像




作為一名版畫家、雕塑家,


以及德國20世紀


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凱綏·珂勒惠支的作品風格,


結合了質樸的現實主義,


與奔放的表現主義風格,


充分展現了她對人與社會、


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深刻關切,


同時滲透著濃濃的人文情懷。







羅曼·羅蘭曾評價她說:

「凱綏·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現代德國的最偉大的詩歌,它照出窮人與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珂勒惠支的作品主題,


有生死悲喜,


有戰爭與社會現狀,


而最令人難忘的是,


作品中透露的深深的母愛,


以及生命中那些閃爍著,


愛與智慧的光芒的瞬間。







而說到珂勒惠支,

就不得不提魯迅先生,


因為把珂勒惠支版畫,


介紹到中國來的第一個人,


就是

魯迅。







1930年7月15日,魯迅收到了友人寄來的五種珂勒惠支的畫集。




珂勒惠支高度的思想力量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引起了魯迅的重視,遂產生了搜集珂勒惠支原拓版畫的念頭。







後來,魯迅就友人寫信去求購珂勒惠支的畫作,並將這些畫陸續發表在刊物上。








1931年9月20日出版的《北斗》創刊號上,有一幅珂勒惠支木刻組畫《戰爭》中的第一幅《犧牲》。




作為珂勒惠支第一幅介紹到中國來的版畫,有著深刻的含義。這是魯迅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柔石等特意選刊的。





凱綏·珂勒惠支《犧牲》,1923年




魯迅自1931年收到珂勒惠支的版畫後,在與木刻青年會晤或通信時,經常談起珂勒惠支先進的藝術思想、嚴格的創作態度和精湛的版畫技法。




他一再地要求木刻青年學習珂勒惠支,後來還自費出版印刷了《凱綏·坷勒惠支版畫選集》。





《凱綏·坷勒惠支版畫選集》內頁




為了編選《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魯迅自病前病後,前後經年。




原定1936年5月出版,中途因魯迅病勢轉劇,一度工作停頓。





《凱綏·坷勒惠支版畫選集》內頁




直到7月,健康轉佳,在酷暑中,魯迅和許廣平一起在地席上,一頁頁地將印刷好的宣紙,排正次序,襯添夾層,然後送到印刷所,以中國民族傳統的線裝裝訂成冊,才有了中國出版的第一本

《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







魯迅在他用筆杆子進行韌性的文學戰鬥的同時,豎起了又一面大旗:版畫。




這場由魯迅倡導發起的、志在重振中國版畫藝術的運動,叫「新興版畫運動」。




而珂勒惠支的作品,表達的正是受難的、悲劇的那個集體,以及保護被壓迫者深切熱情的意識。







「在女性的藝術家之中,震動了藝術界的,現代幾乎無出於凱綏·珂勒惠支之上。」

這是魯迅先生對珂勒惠支的評價。










1867年7月8日,


珂勒惠支生於德國哥尼斯堡


(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


父親是一位建築師,


也是社會民主黨的黨員。


外祖父是一位激進的牧師,


曾被普魯士官方教會驅逐。


在家庭的影響下,


珂勒惠支以自己的藝術,


投身於工人運動。







她14歲時就開始學習繪畫,


1889年,珂勒惠支


到慕尼黑深造繪畫藝術,


這奠定了她成為版畫家的基礎。







1891年,珂勒惠支和在貧民區服務的醫生卡爾·珂勒惠支結婚。婚後,他們一個為工人、貧民治病,一個作畫,還養育著兩個兒子。







所以我們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能看到大量表現貧病交迫的工人生活版畫,和賑濟病人、扶救婦孺的宣傳畫,就是畫家生活的寫照和感受。








「他們渴望生活的態度和不屈奮鬥的精神打動了我。我要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用自己藝術的力量幫助他們改變悲慘的命運。」








1904年至1908年,


珂勒惠支完成了7幅,


銅版組畫《農民戰爭》,


這套組畫以其深刻的內容,


和無與倫比的精湛的


銅版畫藝術技法,


轟動了整個德國繪畫界。


藝術界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柏林國立美術館也收藏了她的版畫。







1914年7月,一戰爆發,


隨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


珂勒惠支年輕的大兒子彼得,


在未經任何正式訓練的情況下,


無謂地犧牲前線。







而1942年她的大孫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


珂勒惠支忍受了


兩次世界大戰加給她的痛苦。







就這樣,珂勒惠支的精神受到莫大的震動。她的創作主題也從早年的「反抗」,漸漸變成了「母愛、母性的保障、救濟,以及死亡」。







她們絕望、瘦弱甚至枯槁,


力圖用身體保護,


還沒有被彈片傷害到的孩子。







飢餓的孩子瞪大眼睛舉著小碗,絕望的母親懷抱死去的嬰孩,她保護者的雙手因此顯得粗糙巨大……








以及珂勒惠支創作的


《莫將麥種碾成麵粉》,


畫中一個母親伸出雙手,


在懷抱中護衛著三個孩子。







觀之無不感慨作品中感人至深的母愛:

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珂勒惠支的痛苦,似乎無人能與分擔,她將它們從一件作品,延續到另一件作品。









她作品中透露出的母愛,


如同巨大的火焰,經久不息。








似乎是含著淚疊出,


母親枯骨又似山般沉重。








她那呼天搶地般的質樸母愛,正如她那慈母般的面容,她的單純概括、厚重大氣,令男性藝術家無比汗顏,作為女性藝術家,藝術史皆所罕見。







1928年,


珂勒惠支被選為


柏林藝術學院版畫部主任,


同時被授予教授的學銜,


她也成為了德國藝術教育界的


第一個女教授。







1933年,希特勒對進步主義文化界實行法西斯鎮壓。




在首批受迫害的人中,就有珂勒惠支。她被解除一切職務,作品禁止展覽和出版。自此,她以沉默為抗議,度過餘生。




但是全世界的進步人士都尊敬這位傑出的版畫家。







珂勒惠支絕對是一個出色的觀察者。她的作品充滿了力度,但同時有著無與倫比的細節。







1945年4月22日,珂勒惠支逝世於德累斯頓附近的摩里茨堡。




即便過了半個多世紀,當她的作品來到中國展出時,白髮蒼蒼的畫界老前輩、剛踏入美術界的青年,以及美術愛好者……




他們都在珂勒惠支展品前流連忘返,細細地品味珂勒惠支與中國的千絲萬縷的緣分和其作品的本身。







這位有著男子氣概的婦人,


用陰鬱和纖濃的同情,


把這些皆收在她的畫中,


用慈母溫柔有力的手腕,


表達了犧牲的人民沉默的聲音。






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佟麗婭活出新姿態,用它助攻提氣,楊冪和范冰冰都在用! MAC口紅特惠,全網最低!
當了幾十年的化學教授,他卻無意間打造了暢銷全球的手工皂,如今限量進口,錯過等一年
為求學被丈夫挖掉雙眼咬掉鼻子,受盡身心折磨,38歲的她終於從世界名校畢業
瞞著老婆偷畫女鄰居人體15年,他竟被三屆美國總統授予榮譽勳章,影響一代中國畫家

TAG:藝非凡 |

您可能感興趣

星二代出身,父親是著名表演藝術家,因詐騙罪入獄,如今無人識
這對夫妻藝術家以愛為名,用剪刀作畫,把紙藝玩的出神入化,打造以假亂真的自然王國
爆笑鬼谷 | 非著名雙簧表演藝術家施文慶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的?
趙無極:藝術家最好的鏡子是對自己忠實,虛偽是一切藝術最大的天敵
她是一名出色的藝術家,丈夫兒子都比她早逝,女兒對她也不聞不問
那個被稱之為藝術家的盜賊擄獲了你的少女心嗎?
沈從文:名流的俗字,藝術家的美術字,我們的眼目,忍受不了這兩種虐待!
文玩圈最「臭名昭著」的「藝術家」,你們的手串可能都是他們畫的!
《如果可以這樣愛》:在霸道總裁和藝術家之間選擇,這個命題很難
《貓妖傳》里最老的演員,丈夫兒子都已不在世了還能堅持出演!這樣的藝術家更值得尊敬
他是貝多芬之後最悲慘的藝術家,最終瘋魔而死
不要被表面迷惑了,藝術家的手繪畫藝術讓這些手欺騙你的眼睛
她被稱為法醫藝術家,幾句話勾勒出罪犯畫像,如同親眼所見
他的畫以假亂真,騙過國際藝術家,被人稱讚!
藝術家疑被愛犬感染患敗血症而截掉了四肢,但他說:我永遠愛狗!
藝術家疑被愛犬感染患敗血症而截掉了四肢,可他說:我永遠愛狗!
文玩圈最「臭名昭著」的「藝術家」!你們的手串可能都是他們畫的
民國著名畫家潘玉良,曾稱之為「妓女藝術家」,其背後原因是什麼
四旬夫妻整日沉迷撿破爛,最酷藝術家竟是無名之輩
藝術家用幽默又浪漫的漫畫畫出他和女友的日常,好不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