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 | 痛經可不能只吃止痛藥,還得分型治療

中醫 | 痛經可不能只吃止痛藥,還得分型治療

5大病因會導致痛經,痛經的治療法則,以及腎氣虧損型腎痛經的具體癥候、治療方法和具體方葯。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痛經的中醫分型治療,包括氣血虛弱型、氣滯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濕熱蘊結型痛經的具體癥候、治療方法和方葯運用。



[辨證論治]






二、氣血虛弱型




主要證候:

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頭暈心悸,失眠多夢,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弱。




證候分析:

氣血本虛,經血外泄,氣血更虛,胞宮、胞脈失於濡養,故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氣血虛沖任不足,血海滿溢不多,故月經量少,色淡質稀;氣虛中陽不振,故神,疲乏力;血虛不養心神,故心悸,失眠多夢;氣血虛不榮頭面,故頭暈,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弱,也為氣血虛弱之徵。




治療法則:

補氣養血,和中止痛。




方葯舉例:

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加當歸、党參。黃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飴糖。



方中黃芪、党參、桂枝補氣溫中,通絡止痛;當歸、白芍、飴糖養血和中,緩急止痛;炙甘草、生薑、大棗健脾胃以生氣血,欲補氣血先建中州。本方共奏補氣養血,和中止痛之效。






三、氣滯血瘀型




主要證候:

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澀有力。





證候分析:

肝鬱氣滯,瘀滯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前經時,氣血下注沖任,胞脈氣血更加壅滯,「不通則痛」,故經行小腹脹痛拒按;肝氣鬱滯,故胸脅、乳房脹痛;沖任氣滯血瘀,故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胞宮氣血運行稍暢,故腹痛減輕。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澀有力,也為氣滯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

行氣活血,祛瘀止痛。



方葯舉例:

膈下逐瘀湯。




若痛經劇烈伴有噁心嘔吐者,酌加吳茱萸、半夏、莪術;若兼小腹脹墜或痛連肛門者,酌加薑黃、川楝子;兼寒者小腹冷痛,酌加艾葉、小茴香;挾熱者,口渴,舌紅,脈數,宜酌加梔子、連翹、黃柏。



四、寒凝血瘀型




主要證候: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痛減,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





證候分析:

寒客沖任,血為寒凝,瘀滯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胞脈氣血壅滯,「不通則痛」,故痛經發作;寒客沖任,血為寒凝,故經血量少,色黯有塊;得熱則寒凝暫通,故腹痛減輕;寒傷陽氣,陽氣不能敷布,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為寒凝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

溫經散寒,祛瘀止痛。




方葯舉例:

溫經湯。




若痛經發作者,酌加延胡、小茴香;小腹冷涼,四肢不溫者,酌加熟附子、巴戟天。若經行期間,小腹綿綿而痛,喜暖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畏寒肢冷,腰骶冷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沉細而遲或細澀,為虛寒所致痛經。治宜溫經養血止痛,方用大營煎加小茴香、補骨脂。






五、濕熱蘊結型




主要證候:

經前或經期小腹灼痛拒按,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痛,至經前疼痛加劇,經量多或經期長,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平素帶下量多,黃稠臭穢,或伴低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證候分析:

濕熱蘊結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胞脈氣血壅滯,「不通則痛」,故痛經發作;濕熱瘀結胞脈,胞脈繫於腎,故腰骶墜痛,或平時小腹痛,至經前疼痛加劇;濕熱傷於沖任,迫血妄行,故經量多,或經期長;血為熱灼,故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濕熱下注,傷於帶脈,帶脈失約,故帶下量多,黃稠臭穢;濕熱熏蒸,故低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為濕熱蘊結之徵。




治療法則:

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葯舉例:

清熱調血湯(《古今醫鑒》)加紅藤、敗醬草、薏苡仁。牡丹皮、黃連、生地、當歸、白芍、川芎、紅花、桃仁、莪術、香附、延胡索。




方中黃連、薏苡仁清熱除濕;紅藤、敗醬草清熱解毒;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牡丹皮活血祛瘀通經;莪術、香附、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生地、白芍涼血清熱,緩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熱除濕,化瘀止痛之效。




若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者,酌加槐花、地榆、馬齒莧;帶下量多者,酌加黃


柏、樗根白皮。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小淇(微信號:1355491207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的精彩文章:

羅文峰:簡單、省時又養生的解暑靚湯,值得擁有!
養身 | 血虛?三道湯幫你養氣補血
中藥 | 突破常用劑量,8味中藥顯奇效
穴位 | 腳腕的解溪穴是治「頭暈目眩」的天然大葯

TAG: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

您可能感興趣

痛經真的死扛都不能吃止痛藥嗎?
中醫治療癌痛,止痛不一定非要吃藥
痛經要不要吃止痛藥?
痛經能吃止痛藥嗎?
痛經能不能吃止痛藥?當然可以!但最好吃這種
它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是不可多得的良藥!
痛經要不要用止痛藥?
痛經就吃止痛藥?你可能不知道這5個危害在身邊
女人多吃點這個,不僅能散結止痛還能治療「子宮肌瘤」醫院都不用去了
只能靠止痛藥止痛?養成6大好習慣,惱人頭痛不再來!
女性痛經與癌的距離,痛經不能只是止痛或巧克力
專業藥師告訴你,痛經到底能不能吃止痛藥
警惕!痛經只用止痛片止痛,竟會引起這麼多可怕的婦科疾病
濫用止痛藥,傷的不只是胃
痛經就吃止痛藥?中醫一個食療方,排出污血,消炎止痛
痔瘡能有多難治?非要手術?找中醫,補血止痛,食療搞定!
止痛藥不要久用多用,否則也會給身體帶來痛
偏頭痛,吃止痛藥不管用?小心,可能是你吃錯了葯!
牙痛按它,痛經按它,頭痛按它,別再亂吃止痛藥了!
恨不得一直吃止痛藥?不遵循5個用藥原則,苦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