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機遇與挑戰並存 希捷力爭數據未來智勝雲端

機遇與挑戰並存 希捷力爭數據未來智勝雲端

無窮無盡的陰謀詭計、人物命運的九轉輪迴……美劇《權力的遊戲》就是這樣讓粉絲們愛不釋手。然而,拋開這部奇幻大戲所描繪的爭權奪利,這部熱播劇在大數據界也成為了「網紅」,各種大數據分析、家族關係圖譜、劇情推測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更令人詫異的是,大數據預測的劇情竟與正劇的走勢相差無幾,粉絲們個個盛讚,迫不及待地都來通過它尋找答案。如此看來,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不僅熱播劇可以如此應用,各行各業也都在紛紛引入,希望能幫助他們確定發展方向和提升業務。近日出爐的由希捷贊助的IDC白皮書《數據時代2025》,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

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將擴展至163ZB(1ZB等於1萬億GB),相當於2016年所產生16.1ZB數據的十倍。所以說,無論大企業的雲計算布局,還是私人的生活娛樂遊戲,以及不可忽視的數據安全保護問題,未來都將會有數據的參與,並希望被存儲下來。這對於希捷來說,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又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存儲是基礎,傳統硬碟和固態盤並非魚和熊掌

根據IDC的預測,到2025年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趨勢,存儲將是數據存在的基礎,存儲將必然被大量需要,作為全球硬碟存儲市場佔有量先鋒的希捷來說,將更加被需要。現在全世界也只有希捷一家,在完全關注於在硬碟領域的研發。所以說硬碟市場到2025年還能每年保持250億的市場規模,希捷未來的硬碟存儲發展將勢不可擋。

這時就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如今固態盤的發展增長速度之快是否將衝擊傳統硬碟,進而取代呢?」

雖然,固態盤在過去三年的發展非常之快,但是對於未來,希捷認為兩種介質會共同存在。這主要出於對客戶的需求的考量,對於要求性能的,比如玩遊戲的,或者做數據計算類的,需要很快的,實時的存儲效果,一定會選擇固態盤。但是還有非常大量的數據是冷數據或者冰數據,比如你拍張照片傳到社交網站,你可能再也不會去看了,但是社交網站是要幫你存儲數據;包括在銀行,你過去所有的歷史數據都是冷數據,可能半年甚至一年才調用一次,但是這些數據都承諾要存儲一段時間。這時,硬碟就是必須需要的,因為冷數據需要很大的容量,性能不需要那麼快,相對成本就會低一點。所以根據客戶不同的數據分類,客戶不同的需求,這兩種介質一定是共存的,當然比例可能會變化,比如以前固態盤是10%,硬碟90%,現在比例可能變成20% :80%,比例在慢慢變化。從成本角度來講,固態盤還是貴很多,如果有一天它價格下降了,比例可能還會再發生變化。

而今,希捷仍在持續地專註硬碟方面的技術投入,在固態盤方面,產品解決方案也非常全面,比如開發的固態混合硬碟,以期為客戶做到兩方兼顧,兩全其美。不久前希捷全新升級了Nytro 5000 M.2非易失性存儲器標準(NVMe)固態硬碟和Nytro 3000串列連接SCSI(SAS)介面固態硬碟,升級之後的產品交付更高水準的性能和可擴展性。其中,Nytro 5000 NVMe M.2固態硬碟具備2TB容量,更適合目前數據中心的需求。最重要的其隨機寫入性能提升到67,000次/秒(IOPS),提升到上一版本的2倍。而新版Nytro 3000 SAS固態硬碟也提升了容量和性能,容量達15TB,為上一代的4倍。使用12GB/秒SAS雙端或寬端介面,連續讀取性能高達2200MB/秒,幫助預防存儲瓶頸並保障數據高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擴展性。而64TB NVMe插卡(AIC)的誕生,使其讀取速度高達13GB/秒。

而據了解,希捷即將在2018年推出8個高性能控制器通過單個PCIe插槽管理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容量的新品。而採用3D 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的Nytro 5000 NVMe M.2固態硬碟和Nytro 3000 SAS固態硬碟也即將面世。

數字化轉型,圍繞雲計算市場做「攻堅戰」

有了過硬的存儲產品做基礎,希捷便開啟了數字化轉型的腳步。五年前,雲計算就已經被定位為希捷最重要的發展戰略,所以整個公司的轉型都是圍繞雲計算進行的。

雲計算時代中,一個企業的未來發展提升是依賴雲提供商、軟體公司和基礎技術供應商的。因此,供應商的選擇將更多地被視為領導職能和合作職能,而不是採購職能。如今希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都是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進行的,制定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而圍繞數據中心做服務便是希捷在雲計算領域中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幫助客戶管理數據中心,包括如何降低數據中心功耗,如何管理硬碟,如何提前預測以及降低錯誤率,這些都是大幅降低客戶數據中心成本的方式,為客戶帶來很大幫助。在過去,客戶只能到達伺服器層級,是無法到達硬碟的,很多技術是客戶無法使用的,但目前希捷將很多技術開放給客戶,他們可以到最基礎的存儲端-硬碟端進行管理,從而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在與騰訊合作的過程中,就體現了如今希捷的發展變化。實際上,早年騰訊便與希捷進行合作,而硬碟則是雙方IT基礎設施中合作的重要環節,2012年,隨著騰訊業務的增加,雙方加深合作方向,並於2014年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騰訊將希捷視作重要的戰略合作供應商;同時,希捷也將騰訊視為戰略合作夥伴,並為雙方的聯合項目提供技術支持。而今,騰訊雲和希捷更是面向未來,雙方的合作走向更精細化、細分化。希捷從支持騰訊自有業務的發展到支持自有業務+騰訊雲的複合模式。

正如上述所言,希捷細分化的市場策略越發深挖行業客戶需求,而重視客戶需求的騰訊雲也需要同希捷合作,共同研發產品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不僅如此,希捷如今在雲計算,在人工智慧、VR、無人機等領域都開始與一批重量級合作夥伴合作,他們開始聆聽這些行業客戶的特殊要求,並開始針對性的推出產品,這無疑讓希捷的產品在行業客戶方面更具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企業,例如:華為、騰訊雲、阿里雲、海康威視都已經成為了希捷的戰略合作夥伴。

此外,在雲計算方面,有太多的數據,無論是物聯網,還是工廠網路,任何一個終端都可以向雲端發送出許多的數據,因此為了更好地為客戶開放,在進行存儲之前,將邊緣數據進行過濾處理,也就是說把數據轉移到高性能智能的雲端之前,要進行更好的分析和處理。這也是目前希捷投資巨大的研發領域,同時也將是希捷雲計算髮展中的重要機遇。

新商機不斷,鎖定智能雲端安防市場

希捷的雲計算戰略轉型,成功為它的服務市場開闢了新天地,除了已經著手進行的和騰訊等雲服務商開展技術上的深入合作,還看到了更多行業領域的商機。

IDC白皮書《數據時代2025》中提到,「數據數量和可用性呈爆髮式增長,這增強了認知/人工智慧系統可部署者提供的槓桿作用。」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是源於大數據的爆發,而大數據的爆發對於希捷來講,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很多新技術的後台都是基於大數據,包括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希捷目前在跟大疆合作並成功推出無人機定製的硬碟,更加方便拍攝素材的傳輸和編輯製作),以及應用比較成熟的人臉識別等,都是通過雲計算以及數據中心來實現的,這些領域都是希捷的優勢所在:一方面它可以給客戶提供存儲解決方案,包括提供最優化的存儲方案、管理數據以及降低數據中心的成本。另一方面,未來大量數據來自於新設備上,不管是在汽車上面,還是穿戴設備上面,或在無人飛機上面,這些數據最終都傳輸到雲端的。而在雲端,希捷同樣有信心做好,可以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存儲、降低成本和定製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IDC預測中提到,隨著全球數據圈的擴大,安防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應用領域。在中國政府大力倡導的「智慧城市」項建設中,希捷聯合了全球領先的海康威視、大華、宇視等很多安防企業開展合作,為他們提供全球的服務和支持,可以共同制定市場營銷的規劃和渠道發展的計劃。

此外,使電子消費達人眼前為之一亮的,還有希捷拓展的消費端新業務,比如,針對xbox、PS4、AR、VR、無人機等新設備的定製化的應用,這些產品將激活一批新的消費群體。

數據不僅使企業運營更有效,也在改變著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也希望這些寶貴的數據能夠被存儲,希望數據能夠推動著他們更加積極地向前邁進。無論在手中,還是在雲端,希捷一直在致力於為你存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國產耳機又現「換器門」宣布召回,揭秘廠商器件混用的真相
十二星座之家有「璽」事 衛璽EQ3-A1呵護健康
定位高端 昱美晾衣機6大核心科技升級體驗

TAG:天極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圖像識別的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
生肖龍挑戰與機遇並存!
機遇與挑戰並存 車聯網未來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海火雙逆,機遇和挑戰並存
人工智慧打擊假新聞,機遇與挑戰並存
匯威以手機為切入口布局萬物互聯的智能生態,機遇與挑戰並存
新機遇 擎朗機器人為智慧銀行添智慧力量
生物技術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機遇背後有智慧
腦幹出血,挑戰與機遇並存
挑戰與機遇並存 我國包裝機器人發展該如何走向成熟?
無人機前景日益廣闊 但機遇往往與挑戰並存
女排硬實力距強隊仍有差距 展望東京機遇挑戰並存
成功,從不偏袒機遇與實力
一群正在迅速崛起的城市!挑戰與機遇並存
人工智慧的機遇與挑戰
消費級無人機的挑戰與機遇,未來這兩大技術大有可為
搶抓機遇,迎勢而上,智慧金融大有可為
詳解華為晶元供應鏈,半導體產業機遇挑戰並存!
抓住機遇 積極轉型,富士康的大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