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隨著品質消費升級,消費者對電視的體驗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OLED與QLED的技術之爭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這場誰是未來主流電視顯示技術的博弈也吸引了眾多彩電製造品牌商站隊。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近日,三星電子又宣布為量子點電視推出十年不灼屏保障,這一舉措也被業界看做是QLED電視陣營對OLED電視的新主動出擊。業界專家認為,隨著QLED對OLED市場份額的不斷蠶食,這場爭論的答案也逐漸清晰。

一方面,以LG、創維等為代表的彩電企業不斷發力OLED顯示技術,讓OLED電視快速實現市場化。2016年初,全球OLED電視廠商只有5家;到了2017年,包括中國廠商在內,全球已有13家電視廠商推出了OLED電視。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另一方面,以三星、TCL等為代表的廠商則主推量子點技術。NPD DisplaySearch預測,量子點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00%,有望從2016年的60萬台增長到2017年的120萬台。

那麼三星和LG在這兩條技術線路究竟有怎樣的歷史淵源和技術差異?兩者有怎樣的區別?以及未來又有怎樣的市場評價和前景?且聽小智慢慢道來。

QLED和OLED歷史淵源:

QLED和OLED的較量,其實並不只是三星和LG之間的較量,而是兩種技術背後的研究、產品、營銷集團之間的較量。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關於三星和LG在電視領域的發展歷史,基本也就是隨著電視技術的更迭而成長的。兩家公司從CRT-PDP-LCD-OLED每個階段都曾經歷或正在經歷。有趣的是,三星和LG都曾在2012年推出過55吋OLED電視,並在2013年試圖商業化,不過一年後,OLED最大的支持者三星就轉移了戰略。

2014年三星重點投入到了4K液晶電視,2015年發布了SUHD TV,2017年全新打造了QLED TV。為佔據量子點技術,三星投資了具備300項量子點技術專利的德國Nanosys公司,還收購了美國量子點企業QD Vision。與此同時三星也沒有完全放棄OLED技術,小尺寸領域的AMOLED有著快速的成長。

而LG從2012年起就一直堅守在OLED陣營,不斷改進工藝和技術。在OLED材料研究方向LG化學積極同住友化學、三菱化學、美國UDC、德國Covin等公司密切合作,共同推進OLED材料行業的進步。

QLED和OLED雖然只有一個字母之差,但在技術和營銷上卻有著天壤之別。那麼OLED技術主要OLED技術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呢?

QLED和OLED的本質區別:

一、QLED量子屏製造成本不足OLED一半。

二、OLED製造時需要「陰罩」,而陰罩易發生熱脹冷縮,從而影響顯示精準度,而QLED整個製造過程無需陰罩,規避了這一問題,長時間保持畫質穩定。

三、OLED色彩不易控制,需要色彩濾光片「校正」才能顯示不同純色,而QLED從一開始就可以顯示不同純色。

四、QLED發光效率比OLED高30~45%,相同畫質下QLED比OLED節能2倍。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QLED對比OLED的優勢:

一、由於OLED採用有機材料,三種發光材料壽命不同是自身不可逾越的致命傷。而量子點晶體為非有機物,所以工作狀態更穩定,壽命更長,成本也更低。

二、因為工藝複雜,生產良率過低一直是大屏OLED難以克服的問題,而QLED工藝流程相對簡單,在大規模量產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三、QLED色彩表現更加完美,色域可輕易達到最嚴苛的色彩標準BT2020 90%以上,而OLED電視色域雖然遠超傳統LCD電視,但在BT2020標準下,大概為70%左右。

四、在同等畫質下,QLED的節能性有望達到OLED屏的2倍。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OLED對比LCD的優勢:

一、能夠自發光,發光效率更高,能耗更低,黑色更加純凈,不會產生漏光現象。

二、其次是OLED的「柔性」特性,隨著曲面屏、可穿戴設備的普及,柔性已經成為了顯示技術發展的大勢所趨。

三、OLED屏還具有可視角度大、超高的對比度、響應時間非常短、抗震性能好等LCD無可比擬的優勢,用戶從各個角度觀看顯示屏都不會出現視覺失真。

QLED和OLED實際效果對比: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註:以市面上的beta版做對比

亮度:Q勝

QLED採用的LED背光,通過採用高亮度LED模塊、改善背光結構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亮度。像索尼的動態背光大師版峰值亮度就可以達到4000nit,三星的QLED也能達到2000nit,並且能保證15s左右不衰減。而OLED有機發光的特點,高亮度勢必會照成有機發光體的衰減,造成不可恢復的物理損傷。

黑位水平:O勝

毋庸置疑,OLED可以完全關閉背光。QLED也有局域控光技術,但是並不能將每個像素都控制好(索尼Z9D除外)。

刷新率&響應時間:O勝

QLED的液晶分子在接受電信號之後還有一個機械的轉動過程,而OLED就像燈泡一樣,瞬間就完成了開關閉合的動作。

HDR:Q勝

QLED擁有更高的亮度,所以在相同的色深和灰度情況下,QLED會有更好的動態範圍表現。

色域:Q勝

大家都是beta版,都是背光+彩色濾光膜的模式,不過量子點的光譜具有天然優勢。

可視角度:O勝

OLED甚至可以接近180°。

均勻性:O勝

OLED單獨控制每個像素點發光的特點,足以打敗局域控光的QLED帶來的畫面均勻性。

灰度:Q勝

暗部細節和色彩過渡問題不管是W-OLED還是RGB OLED都應該是一個無法避免的一個難題。因為OLED採用的是PWM或者DC調光方式。當面板的色數達到10bit,也就是1024級的時候,要想像液晶分子那樣精細的控制轉向,是相當難的事情。

功耗:Q勝

OLED省電,是在表現黑色場景的時候,但是正常的使用情況下,同尺寸的OLED會比QLED功率大一些。

看了這麼多項的對比,beta版的QLED與OLED可以說難分伯仲。

如今,三星電子推出十年不灼屏保障,直接打中了OLED彩電的痛處。據了解,灼屏也稱殘影,是在等離子或液晶屏上出現的現象。其主要由於屏幕長期工作在高亮度下,長時間播放單一畫面時,造成的畫面殘影問題,非常影響觀看體驗。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3年初就已經出現的OLED電視到目前仍然只是少數人的選擇,反觀國內2014年底才出現的量子點電視,憑藉人們一致認可的出色畫質表現、長時間的使用壽命以及較高良品率等優勢,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已大有引爆電視市場的趨勢,2016年量子點電視的零售量高於OLED電視7倍有餘,如今這一差距正在不斷擴大。

小結:

在還原真實世界這條路上,大家都有不同的實現方法,但是沒有誰是萬能的,始終存在一定的互補關係。作為消費者,依舊希望兩者同台競技,持續的碰撞,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優秀的顯示技術成果。對於OLED和量子點,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討論。

QLED與OLED技術之爭,深度解析誰才是未來新一代顯示技術霸主!

當然,再優秀的顯示技術也離不開內容的支撐,大家想要在自己的智能電視上觀看更豐富的影視作品,可以安裝當貝 應用市場下載海量視頻TV端應用,暢享大屏高清視覺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NDS智能電視網 的精彩文章:

一文速讀!智能電視/電視盒子的介面有哪些?都有什麼用?
遙控器還能這麼玩?三步教你如何玩轉萬能遙控器!
機器人版《王者榮耀》你玩過嗎?來電視貓觀看真實對戰吧!
酷開電視找不到要的直播點播軟體?
怎樣才能選購一台好電視?以下九點需牢記!

TAG:ZNDS智能電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MicroLED量產技術大突破,首度自主掌握顯示屏技術
OLCD —— 一種讓 LCD 變彎的技術
COB技術為LED顯示行業未來增添更多可能性!
革了OLED的命?蘋果的Micro LED屏幕技術是什麼?
OLED淪為過渡!蘋果力推Micro LED技術有望擺脫三星束縛!
OLED-顯示技術革命時代到來
未來顯示之爭再起,下個潛力技術會是Micro LED?
OLED淪為過渡!蘋果積極推進Micro LED技術
斷LCD/OLED財路 全新顯示技術駕臨
蘋果大力發展的Micro LED顯示技術具體是什麼樣的?
傳統DLP將會遭遇防病毒技術一樣的命運 智能DLP才是未來
OLED只是過渡?三星布局Micro LED技術
巨頭布局MicroLED技術,OLED屏面臨危機?
三星發布QLED TV新品,用AI與IoT技術定義下一代電視
中國在新顯示技術領域取得巨大進展:Micro LED打破壟斷
柔性OLED屏幕與COF封裝技術加持 vivo APEX體驗效果如何?
巨頭布局MicroLED技術 OLED屏面臨危機
RTX技術還原真實光影 NVIDIA表示你需要一塊Volta GPU才能火力全開
下一代顯示技術解讀:Micro LED、Mini LED區別何在?
終極顯示技術的衝擊:Micro LED空間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