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數千年以來,因黃河和長江泥沙攜帶量豐富,致使中國東部海岸線的自然變化極為顯著。

1渤海灣海岸

渤海灣海岸線的延伸同黃河入海口的變遷甚為相關。西漢末年,黃河決口灌入開封汴渠。後經東漢王景、王吳的治理(69年),黃河在今山東利津一帶入海,此後800餘年再未改道。1128年-1885年是黃河南奪淮河入海階段,1855年-1938年是黃河重新自利津入渤海階段,此時期新的黃河三角洲極速向外拓展(速度大概是每年2~3km)。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2蘇北蘇中海岸線

北宋以前的蘇北、蘇中海岸線基本穩定在范公堤以東不遠處。范公堤屬捍海堤壩,北起鹽城阜寧縣,南至啟東呂四港鎮,蔓延近300km,因紀念首倡者范仲淹而得名。堤成後收益顯著,「來洪水不傷害鹽業,擋潮水不傷害莊稼」。而堤壩以東漸成陸地則源於黃河改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沖在滑州掘開黃河提防,致使黃河奪淮河入海。初期黃河分由潁、渦、睢、泗等河水入淮,常遷徙不定,泥沙多在沿途堆積,故河口延伸並不明顯。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潘季馴治河,黃河自此由泗水入淮而形成固定河道。潘季馴「築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兩旁…」的治河方略,使泥沙聚積河口,不斷推動海岸線向外延伸。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16世紀時黃河在雲梯關入海,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在八灘入海,19世紀中葉已至大淤尖……。此階段蘇中蘇北海岸線的延伸可在以下示例中管中窺豹:一者1711年(康熙五十年)海州外的古稱郁洲的海中大島,因泥沙淤積已與大陸相接;二者鹽城縣距海距離,已自唐宋時不足1km,拓展至19世紀中葉的50km(鹽城即因距海近,環城皆鹽場而得名)。

1855年(咸豐五年)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原本穿蘇北入海的黃河河道,因迅疾斷流而化為遺迹。自此原蘇北河口處海岸線有不同程度的後退,然修造護岸工程後,內縮漸停。

3長江口海岸

長江口在北岸古沙嘴和南岸古沙堤的夾峙下形成了三角灣。

1北岸古沙嘴

春秋戰國時期北岸古沙嘴南緣,約在今揚州、泰州以南,折向東北至如皋一線。因長江口主河道偏向南岸,所以北岸古沙嘴與其鄰近沙洲之間區域,泥沙淤積日重,致使沙洲並岸,形成沙嘴延伸。千百年來,北岸古沙嘴的延伸,基本上就是自西北向東南逐個合併沙洲而成。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東晉後合併扶海洲,古沙嘴前端推至如東;唐末合併胡逗洲(今南通與海門間東西40km,南北17.5km的沙洲,南朝時形成);北宋初合併東步洲,古沙嘴延伸至呂四港鎮;乾隆時,海門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門縣;光緒時啟東群沙靠岸,古沙嘴前端移至今寅陽附近,長江口北岸面貌基本成型。

2崇明島

崇明島現有面積1267平方公里,中國第三大島。雛形是唐初在長江口外形成的兩沙洲。長江奔騰東下,在河口處因流速放緩等原因,所攜泥沙逐漸沉積而形成星羅密布的河口沙洲,經千百年的漲坍演變而逐漸形成今日崇明島之輪廓。現崇明島仍處不穩定狀態,北靠趨勢顯著,不久的將來可能同海門、啟東相接而成陸地一部分。

4杭州灣海岸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自公元4世紀左右起,隨著杭州灣南岸的不斷向外拓展,海水動力方向逐漸向北沖刷,致使杭州灣北岸陷入坍塌內縮的境況。王盤山首當其衝,最先坍塌入海;唐末時海潮已直逼金山腳下,南宋時陷入海中;15世紀60年代海岸線逼近金山衛南緣,海鹽縣也毗海而居啦。此後隨著海塘的屢次營建,坍塌內縮有所控制,大致與現今同。現杭州灣內仍可見金山三島和王盤山五島。

下為中國海岸線變遷的總攬圖(以春秋戰國時為基準)。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中國海岸線的自然變遷——在黃河、長江作用下不斷向東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盤點:二戰後實現合併統一的4個國家
沙俄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過程,1696年開端,1774年最終實現
土耳其割讓了多少領土給沙俄?屢次戰敗,卻僅損失30萬平方公里
卡達為何不懼斷交潮?穩定的君主制和佔世界1/7的天然氣儲量
俯瞰塞普勒斯首都——被聯合國緩衝區分隔為南北兩部分的城市

TAG:大明號 |

您可能感興趣

長江、黃河流入大海,那麼江河裡的淡水魚到海里會死嗎?
都是從西往東流,為啥黃河叫「河」而長江叫「江」呢?
圖說黃河奪淮入海,數百年間蘇北海岸線東移百餘里,鹽城不再靠海
我家住在黃河下遊河堤旁,腳下的土地竟然不屬於黃河流域
長江和黃河是守護中國的神龍,為何長江叫江黃河卻叫河?有何區別
中國航母能進入長江和黃河這些最大的淡水河流域嗎?
一條大河波浪寬——東北亞最大河流黑龍江,流量是黃河五倍
中國文明的搖籃黃河與長江
我國最大的兩條流域,長江和黃河,那麼江和河到底有什麼區別
渤海越來越小,是否可把黃河的泥沙引入黃海繼續造地?
「使黃河若帶,泰山若礪河山帶礪」的山東
長江能「調水」到西北,黃河卻不行,有三大客觀原因!
風景畫作,壯麗山河裡的氣勢磅礴,黃河之水奔流不息迎客松歡迎你
黃河壺口瀑布濁浪滔天 勾勒「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美景象
長江與黃河的鬥爭與平衡
山西位於黃河以東,為何不叫河東省?
黃河已成「懸河」,為什麼不把沉積泥沙挖走,讓黃河水位下移?
黃河花園口決堤老照片,日寇也用黃河水力打擊的中國軍民
黃河水奔流,黃山松迎客——國畫山水藝術作品
秦嶺深處的避暑秘境,長江與黃河文明的交匯點,花海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