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記載西周重要往事 這個鼎主人是呂伯

記載西周重要往事 這個鼎主人是呂伯

旅順博物館珍藏的呂鼎,高19.3厘米,口長16.8厘米,口寬12.2厘米,為國家一級文物,內有銘文。

從西周呂鼎上拓印的銘文。文字為「唯五月既死霸,辰在壬戌,王餐大室。呂延於大室,王賜呂鬯三卣、貝卅朋。對揚王休,用作寶鼎,其子子孫孫永用」,其中,第十二個字被認為是「餐」,有爭議。

大連市旅順博物館收藏的西周呂鼎,鑄造時間距今3000多年,不僅歷史久遠,而且有金文記事,證明主人是呂伯。它是中華文物寶庫中的一件瑰寶,它見證了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周穆王制定呂刑。

銘文記錄西周往事

旅順博物館珍藏著一尊青銅鼎。遼寧師範大學教授劉俊勇告訴記者:「這尊鼎稱為呂鼎,有特殊的歷史。」

這尊在圖片上看起來威風八面的青銅鼎,實際上很小,鼎口也就一拃多長。

當然,呂鼎的價值絕不僅僅在它的外觀上,而是在鼎的內壁上鑄有五行文字。

查閱各種文獻,記者發現對於這五行文字,人們居然還沒有達成統一認識。

先說字數,有文獻說有45個字,有資料說不是這個字數。記者很好奇:那些金文拓片已經廣為流傳,為什麼至今連字數都數不明白呢?

在專家的指導下,記者也仔細研究了這些文字,發現差異之處在於這段文字的末尾,「子孫」兩字後面居然採用了簡寫符號,「子」字後面有兩個小點,「孫」字後面也是如此,有專家認為是「子子孫孫」四字。端詳著這輕巧的簡寫字元,3000多年前的古人立刻變得鮮活生動起來。

同樣,對於這些文字,各種文獻的記錄也有差異。記者採用了我國現代書法篆刻家王福庵在1944年臨摹呂鼎銘文時記錄的文字,其內容如下:「唯五月既死霸,辰在壬戌,王餐大室。呂延於大室,王賜呂鬯(讀作chàng)三卣(讀作yǒu)、貝卅朋。對揚王休,用作寶鼎,其子子孫孫永用。」

大意是:在這一年5月下半月,壬戌這一天的早晨,周天子在大殿里擺宴,呂伯被召進了大殿,周王賞賜給呂伯三壺美酒,三十朋貝(當時的錢幣)。呂伯深感周王恩德,為紀念這件事製作了寶鼎,讓子孫後代都感受這份榮耀。

這些文字中,有多個文字現在已經不常用。

比如卣,是一種盛酒器,現在旅順博物館裡正在展出的青銅器當中,有多種款式的卣,看起來像是一種帶提梁的壺。而鬯,是古時祭祀用的酒。

專家對第12個字出現了爭議,有人認為是「寶」字,有的認為是「餐」字。當然,西周呂鼎相隔3000多年時空傳達過來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還有兩個在中國歷史上的重量級人物:周穆王和呂伯。

周穆王命呂伯制定刑法

劉俊勇說:「信息時代研究歷史有個非常便利的條件,那就是可以迅速、方便地查找相關文獻資料。」

由於距今年代久遠,普通讀者一聽到周穆王大多會一頭霧水,但是如果提及《八駿圖》就好多了,傳說中八匹駿馬的主人正是這位周穆王。

周穆王名叫姬滿,是西周的第五位君主。《史記》記載:「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50歲登君主位,在位55年,活了105歲,因而也是一位長壽的君主。

生逢西周鼎盛時期,這位周穆王在歷史上也留下了很多傳奇故事,還被後人編寫成了一部《穆天子傳》,又名《周穆王遊行記》,流傳至今。

在他的傳奇人生當中,最引人注目,也常被史家批評的,就是常年在外巡遊。

在《穆天子傳》的第三卷中,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周穆王西遊到「西王母之邦」的故事。其中寫道,在某個甲子這個吉日,周穆王到西王母那裡做客,拿著白圭玄璧會見西王母,並送了很多禮物,西王母拜了兩拜接受了這些禮物。第二天,周穆王與西王母在瑤池上飲酒,西王母為周穆王作歌,唱道:「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這首歌成了至今為人傳誦的最美離別詩。

當然,史家考證,這部《穆天子傳》成書於戰國時期,對於它內容的真偽,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不過由於周穆王長期外出巡遊,致使國家由盛轉衰,到了他統治的晚期,各種矛盾不斷激化,這就引出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呂伯,《史記》中將他記為甫侯。

在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中有一篇為《周書·呂刑》,其中講道,呂伯勸導周穆王研究夏朝以來的刑法,後來制定了呂刑。其中提到當時周穆王已經很老了,還廣泛徵求意見,制定刑法,來管理國家。

《史記》進一步講清了制定呂刑的起因,即「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於王,作修刑辟」。也就是說,當時諸侯間經常鬧矛盾,呂伯給周穆王出主意,周穆王才讓呂伯制定刑法。

據介紹,史料記載,這部呂刑多達三千餘條,但是它的正文卻早已失傳。

從《尚書》和《史記》的記載來看,呂刑以文字的形式,在刑法中正式規定了「五刑」。這五種刑罰其實早在夏朝就已經出現,是五種殘破人的肢體的肉刑,不過,直到西周穆王時期才正式以文字記入呂刑。

當時的所謂「五刑」,是指墨、劓[讀yì]、腓[讀fèi]、宮、大辟,按照所犯罪過,對犯人處以由臉上刺字,直到殺頭逐步加重處罰的刑罰。

從史料記述來看,呂刑還規定了可以用繳納贖金來替代刑罰的條文。

在西周呂鼎上,我們通過銘文可以知道,呂伯受到了周穆王的獎勵。專家介紹,三卣酒、三十朋貝是當年周王對臣屬給予的很高賞賜,這份榮耀足以值得鑄鼎銘文來紀念,讓子孫後代都知道這件事。銘文中令人遺憾的是沒有提及呂伯受賞賜的原因,想來可能是呂伯本人當時也認為,他做的這件大事,足以流傳千古。

原標題:記載西周重要往事 這個鼎的主人是呂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你知道「中國」一詞從何而來嗎
揭秘:西周的政權是利用分封與和親鞏固的嗎?
*博 狗亞洲備用網址*_博狗亞洲備用網址【官方網站】*歡迎閣下光臨*
看高古玉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刀功!

TAG:西周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往事:皇帝重金賄賂大臣,竟是因為這件事情
劉庄,這座西湖第一名園裡的陳年往事
什剎海往事:吳京是吳彥祖師叔,還是李連杰的接班人
胡歌馬伊琍頒獎禮摔了?原來他們還有那麼一段往事!
青幫往事:黃金榮慧眼識杜月笙,對杜月笙的第一印象只有這兩個字
吳同:追憶錢鍾書伯伯的點滴往事
晚年傅儀回憶往事:不恨袁世凱,只怪這三個人,專家:可以這麼說
赫魯曉夫為何仇恨斯大林?一個女人回憶中的悲傷往事揭曉了答案
總是對過去耿耿於懷,難以忘記往事的星座
外國人真的都尊重李小龍?李小龍女兒:好萊塢往事與事實嚴重不符
唐朝往事:唐高宗即位後,這件事情最讓他煩心
小羅講述梅西往事:那是一段很不錯的友誼!
隋唐往事:李世民弟弟幹了一輩子壞事,只幹了一件好事就讓他流芳千古
晚清重臣李鴻章,居然還有這段往事,真實的李鴻章是這樣的
蘇東坡與三個女人的纏綿往事
鄭愷拿飯盒回憶往事,楊穎在一旁大喊3字,難怪成團寵!
這是我爺爺他們那輩人的靈異故事了,北川大山中的往事!
每周一書:汪曾祺《幾多往事成追憶》
唐朝往事:唐高宗廢掉王皇后,竟是以這樣一個奇葩的理由
童年往事·三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