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收藏雜誌二十年,他開設了一家雜誌圖書館

收藏雜誌二十年,他開設了一家雜誌圖書館

還記得童年校門口和社區的租書店么?現在想來,彼時我們爭相借閱新番漫畫傳閱交流,可謂早期實體共享經濟的藍本。還時不時地會惦記起工作後朝聖過的那些異國都市街巷中的雜誌書店?柏林的 Motto,倫敦的 Magma,巴塞羅那的 Wer-haus……有些人仍然堅信著,紙本雜誌的視野與質感,總能給創意擁躉帶來不同於網路媒介的美學滋養與內容啟發,甚至是更友好、更有溫度的文化生活。創辦兩年有餘的台北 Boven 雜誌圖書館,以雜誌為切入點,通過經營文創服務業與搭建社區文化平台,讓人們的閱讀與文化生活從社交網路回歸現實空間,在共享經濟、文化生態、人文交互等領域做出富有創意的實踐。

六月烈日溽暑的台北,街上的機車開得分外快,似乎這樣可以少曬點兒太陽。蟬鳴夾雜著中央冷氣機不間斷的運作聲,構成這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後的白噪音。經常猝不及防地來一陣過雲雨,也沒有雷鳴提醒,落得急而靜,沒帶傘的行人紛紛躲進騎樓,手握一杯奶茶無心無意地啜飲,抬頭望天,享受片刻清靜。十幾分鐘的光景,雨過天晴後一切如常,大家繼續按自己的節奏走路,去往公司行號、書店、咖啡館、小食店。盛夏的台北被陣雨一遍遍重置,像時不時停下來休息的慢跑者。

下午三點過半,周筵川冒雨趕回Boven,黑色的機車雨衣被澆得油亮淌水,他趕緊脫下來晾好,順手將一拎袋雜誌交給前台的夥計,囑咐他清點檢查。每個月底月初,是很多新刊到圖書館的日子,周筵川幾乎每天都要外出為周邊社區的企業客戶上門遞送新期借閱的雜誌,然後取回往期的。館內冷氣很足,換上一件淺藍色牛津紡襯衣,戴上蘇格蘭毛呢鴨舌帽後,他恢復平日里的著裝。他笑稱這相當於他的「工服」,整日在圖書館進出忙碌,確實一身阿美咔嘰(編者按:阿美咔嘰,即 Amekaji,是一種在日本興起的美式復古休閑風格)最舒服適切,而一副多棱的近圓型工匠系眼鏡和修整得體的絡腮鬍,又相得益彰地白描出他過目不忘的個人形象——帶了些東京的精緻、柏林的雅痞與波特蘭的閑適——誠如他收藏的那些雜誌的發源地。

Boven 雜誌圖書館位於復興南路附近一棟二十多年房齡的板式民居建築的地下一層。誠品敦南店就在幾百米開外,周邊阡陌街巷雲集著食肆與咖啡館,雖不是遊客熱點,但生活與交通相當便利,從當地人在路邊一字排開的機車陣,便可一窺這街區十足的市井人氣。Boven 在樓側門面外的一株野蠻生長的姑婆芋旁設置了一個有趣的水池:B-O-V-E-N 這五個字母隨著衝擊的水流隨機漂浮分散組合,以人類閱讀經驗里對字母的完形欲,構成一個有著上百種組合可能性的水中移動裝置。只要不是徑直推門而入的心急者,都會站在池子邊興趣盎然地看一番這景象,一場別開生面的序幕。

踏入 Boven ,一架子二手黑膠唱片暴露了周筵川的老本行。二十年前,他在軍中服完役後,打的第一份工就是 Tower Records 唱片行的銷售。那裡除了讓周筵川負責部分唱片之外,也讓他管理店裡與音樂相關的雜誌,得空時,他會在店裡翻閱雜誌。出於興趣本能,也出於銷售時介紹內容的需要,就這麼順水推舟,久而久之他反倒掉入雜誌的坑裡,從此再沒上岸。

那是台灣實體唱片鼎盛的時代,唱片行一線的銷售人員都是音樂的行家,周筵川也不例外。他對文化行業的敏感度與把控力也通過在服務業中的深耕而累積。那時的他雖然在門市服務,但同時也需要負責採購,要統計每周、每月的唱片銷量,再結合自己的判斷下訂單。這是一門經驗結合直覺的腦力活兒——下多了,賣不掉是庫存;下少了,頻繁訂貨成本就高。在門市工作,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附近社區常光顧的同好,這些不同品位和脾氣的客人到後來都漸漸成為朋友。周筵川心裡最清楚哪些唱片誰買了,哪些新碟老客肯定會買,哪些新客進來描述一二就可以給出相關推薦。他也是推銷雜誌的行家。出於對內容的了解,也明白雜誌的價值,他能將一本雜誌賣給不同職業的人。有時候客人是做設計的,他就向其推薦某個設計很棒的單元;如果是做攝影的,他就與之交流其中的攝影風格;或者是造型設計師,那麼也可以一起聊聊這期時裝大片的造型新花樣。從那時開始,周筵川就知道比起搞文創,自己更喜歡從事與文創相關的服務業,喜歡參與涉獵廣泛但不沉重的交流與分享,而那種由投入與熟悉所建立的信任是當下互聯網、大數據所不能提供的。

周筵川深覺堅持閱讀紙本雜誌的人和只看電子雜誌的人相比,二者長此以往對五感、美學與品質的敏感度會形成很大差距。紙本雜誌通過版式、紙張、印刷、裝幀呈現萬千可能,而電子雜誌卻受限於閱讀器的框框中,讀者除了獲得必要的信息,很難在更多層面有豐富的體驗與驚喜。於是,抱著對紙本雜誌的熱忱,離開唱片行後,周筵川基於之前的門市經驗和客戶人脈,籌資開了第一代 Boven。漸漸地,他發現將愛好發展成生意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在失去之前大型唱片行的資金的背景下,他很難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合理的價格取得貨源優勢;而從一名單純負責售賣與訂貨的員工變為要整體運營文化生意的老闆,他似乎也沒做好應有的各方面準備。那些基於銷售累積的經驗,都在生意這現實的字眼前失效了。也許「分享」是很多有共同愛好者的單純心愿,而為之搭建平台並真正投身服務,卻比空談喜歡要複雜許多,它需要堅實的資金與產品基礎,也需要摸透裡頭所有的步驟與流程一一試驗實踐過後,才真有底氣。

當下的實體經濟都在轉型和升級,在不事創作生產的前提下,傳統的 B2C 是否是文創業發展的唯一方向和出路?只有通過售賣,才能實現分享、才能將這一門文化事業持續下去嗎?如何基於台北的生活語境構建的可持續經營模式?關掉第一代 Boven 之後,周筵川思考最多的是這些問題。他也知道光想是永遠想不通的。於是,對雜誌念念不忘他加入了台北一家專門從事雜誌上游經銷業務的機構「瑪蒂雅」,它也是台灣最大的外文雜誌進口商。這個工作契機讓他明白台灣在雜誌資源方面的地緣優勢與讀者需求,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刊物在他手頭匯總,再經他分發到各級渠道。從零售的讀者服務,到經銷的渠道服務,周筵川掌握了更具體詳盡的信息與資源,同時也加深了他對此種模式的反思與焦慮:擁有資源與地位的大型經銷商,也常常無奈因合約關係需定期將滯銷的雜誌銷毀,服務倚賴於銷售、消費、消耗的本質並沒有改變,這也在他心中埋下了基於社區、以分享代替買賣的 「雜誌圖書館」 的種子。

長期從事雜誌經銷工作,也讓他明白這個時代買賣對雜誌來說並不是最好的傳播方式。大家都在考慮銷量,要賣到挺大一個量,那些刊物才能生存。可是其實雜誌的印量都在縮水,而它們卻都要養活很大一批人,這無形中成為雜誌人最大的焦慮。實體雜誌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獨到、獨立的視角觀察生活,創造好內容,並以紙本的質感和閱讀方式傳播。如果一味陷入大量印刷、人力與消費的循環,久而久之,就只能被成本相對更低的電子閱讀所取代。這是周筵川不想看到的局面。

「那段時間我一直兼兩份工,可能有點拼,2007年急性肝炎差點掛掉。我沒結婚成家的打算,積蓄也都買了雜誌和唱片,大病後反而有悟到,與其這樣打工,還不如趁有精力,做點自己擅長而有意義的事。」周筵川靦腆地笑了笑,推了推眼鏡微微抬頭望向書架的某處,繼續說道:「有天我突然想到小時候學校旁邊和社區里的租書店,我們放學時總會去那裡落腳,他們通常能第一時間進到新番連載的漫畫,同學們人手一張租書卡,只要很少的零用錢,就能一直借閱看完一系列。我們的課餘生活因此變得更豐富,同學間因為共同的愛好也變得親近。老闆呢,會用辦卡的押金與租書的收益持續添進更多的新漫畫,一直循環持續。」提到啟發 Boven 新模式的租書店,周筵川眼裡放光,「我為什麼要執著於售賣本身呢?其實古早的租書店就是當下最流行的共享經濟的藍本啊!現在共享交通有人做,共享住宿也有人做,而共享雜誌沒有人做,也許因為它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品項,很難實現完全互聯網共享化,而我自己很喜歡看雜誌,也因為做這行很久,知道大眾有這個需求,但一直沒有被滿足。每個世代都需要閱讀雜誌,以最恰當合理的方式服務於這些需求,就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做的。通過共享閱覽的方式取代傳統分發零售的渠道,能節省很多中間環節和人力,也降低了大家閱讀雜誌的成本。如果一件事能夠讓人們更輕鬆無負擔地實現,那才是良性的可持續,我想我做這樣的服務,就是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這點。」將初衷換一種思路與操作,古早租書店就可以是雜誌圖書館,這個想法促動周筵川啟動了第二代 Boven 的計劃。

雜誌不同於圖書,籌備一個圖書館,可以通過多方購買引進一次性構成規模。雜誌是線性的,也更快消,很多獨立雜誌社都存在不了幾年,甚至自己都沒有過刊的存檔。要將 Boven 開成一定規模,除了自己之前的個人收藏外,還需要花時間有目的地積累、編目、歸類,而剛好這段籌備的時間也可以多方嘗試驗證可行性。在確定要開第二代 Boven 時,周筵川就決定要將店址選在生活社區中,這也是受到了台北最大的租書坊「白鹿洞」的啟發,他們大多將店址選在最生活化的社區與文教區。為了印證這個邏輯,周筵川當時也與「白鹿洞」書坊合作了一段時間,利用他們的空間將自己的雜誌放到租書區——他提供雜誌,書坊提供服務,各自負責自己的成本,然後分享收入,他再將收益用於新雜誌的購買,Boven 1.5 代就是這樣的游擊店。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嘗試,周筵川才漸漸有底氣能走通這個模式。

對於做線下文創生意的人來講,最大的支出莫過於實體空間的成本。從退伍至今的二十年,周筵川自己大部分的積蓄都用於購買雜誌與唱片,兩萬多冊雜誌的收藏量足夠在前期撐起一個圖書館,而最讓人頭疼的是,怎麼給這些雜誌安好家?他試圖向政府申請文創基金,而台灣大多此類基金都用於贊助文藝創作。這種模式前所未有,審批遲遲下不來,也正在此時,他遇到一位貴人:Boven 目前的房東陳鳳文。這位往來於兩岸的貿易商人在台北擁有多處房產,Boven 目前的空間是其中之一。這裡周邊是生活社區,底商大多是餐廳、咖啡館與服裝店,地下空間空了二十來年,從來沒出租過。對於資金雄厚的陳鳳文來講,隨隨便便租給他人做倉庫,還不如支持有趣的人,讓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得知此事,她主動向周筵川提供空間支持,答應刨除裝修工期之外,給 Boven 兩年的免租期,並介紹自己御用的建築師顧相璽為 Boven 規劃設計室內空間,同時還包攬了差不多七百萬台幣的裝修費用。可以說,這是 Boven 最大的機遇,好創想在對的時刻成熟,周筵川做好所有準備與規劃時,東風自來。

目前 Boven 已經運營兩年有餘,原木書架、水磨石地面和清水混凝土的細節都因日常使用而去了簇新時的生澀氣,變得半新潤澤,正是最好的狀態。也許是室有書刊氣自華,被三千多冊上架雜誌包圍的空間在自然閱讀光的排布下給人踏實的歸屬感。兩百多平方米的室內空間規劃有致,服務前台用於每天接待訪客、登記新會員、整理雜誌、為新到的刊物覆上保護膜。休閑閱覽區是周筵川最喜歡的場所,他從各處淘來的 vintage 傢具都擺放於此。按他的話講,建築與室內都以最基本而合理的方式讓雜誌成為主角,存在感太強或太新潮的傢具容易喧賓奪主,還是簡約的中古風更恰當。這片小天地介於私人閱覽室與公共客廳之間,人們心理的微妙之處因灰調空間的不定性而被調動,找個沙發舒服地窩下閱讀,身旁時而有人安靜走過,不受其擾也不覺孤單,氣氛剛剛好。再往裡去,一丈黑色透光屏風隔出兩張圖書館長桌組成的工作閱覽區,像極了大學圖書館,是每天來此工作同時看雜誌的自由職業者的福地,台北應該沒有任何共享辦公空間強過這裡。

「累積下來,Boven 已經有一千多個會員,還有許多定製雜誌閱覽服務的月費企業客戶。現在除了買雜誌之外,我還要關心人員薪水、物業水電等許多雜項,當然這是經營所必須付出的成本。今年已是 Boven 的第三個年頭,房東開始收租金了,我也要將最關鍵的房租成本考慮進去。房東給了我非常多的支持,為 Boven 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作為穩健的經商者,她也很實在地跟我說,如果有那麼好的條件,Boven 還不能運營下去,那 Spencer(周筵川英文名)你還是別做了,證明這個模式和市場不可行。不過從目前的運營狀況來看,Boven 完全沒問題,而且我可能需要更多的空間,Boven已經將旁邊的一樓承租下來改造成音樂酒吧「Double Check」,我會將更多唱片以及與音樂相關的雜誌放到那裡。我還想跟她爭取把這兒樓上的店面也租下來做雜誌咖啡館,因為畢竟 Boven 是安靜的閱讀空間,如果樓上可以喝咖啡聊天,或者開一些創意會,那樣 Boven 的會員也有更豐富的選擇與可能性。一切因雜誌而起,也因雜誌而變。」

二十年的雜誌收藏,五年的籌備與嘗試,兩年多的管理與運營,周筵川走通了這條無人走的路,建立了這家特立獨行的雜誌圖書館。而初心未變,他仍以文化的服務業者自居,也想一直這樣走下去。

進 Boven 的閱覽區需要換鞋,夏天光腳踩在水磨石地板上,冰冰涼涼反倒更舒服。脫鞋,並不是主人潔癖苛求,更多是一種切換狀態的方式——就像忙碌一天風塵僕僕回家的人,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卸去鞋履。脫鞋,在平日里是歸家的心靈暗示,而在 Boven,就更像日常的小儀式,經過這一道,你知道話音要放輕了,有些雜務牽絆先放下吧,暫時擋開這地下之上的喧囂世界,公共閱覽室因此轉換為被雜誌包圍的原力結界。

「Boven 如同一間冥想室,來這裡的人要學會與自己相處。現在人人都說忙,其實是因為孤獨才想盡辦法需要填滿。我們除了工作睡覺,每天有很多空下來的時間,也不可能一直玩手機,就像你一直吃一道菜也會無趣。生活在大都市的人需要調劑,所以我才想到打造這樣一個閱讀空間,其實是為了讓更多人通過呆在這裡看雜誌的狀態體會和享受獨處過程的本身。」談到閱讀與獨處,單身且生活簡單的周筵川似乎很有得聊,「雖然 Boven 地處熱鬧社區,卻有你在很多其他地方、甚至獨自在家都體會不到的平靜。你可能自己住,經常一人在家,但身處都市的房間,有時你很容易被掉入某個洞穴般的感覺包圍,你會覺得很孤單。可是在這裡你不會覺得孤單,因為你知道周遭有這樣的閱讀環境,你安然獲得獨處的平靜愉悅,放鬆而自在。」

「雜誌是編輯意志與觀念的產物,而編輯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創造性的整合與執行能力,集結各方資源,最後以自己的智識、品味與創意,呈現完整的文化內容作品,聯繫文化生產與消費的兩端,構成這一生態循環中的關鍵一環。」作為一名雜誌通,周筵川也深諳何為編輯力,「當然這裡也不單是為了獨處的平靜。也許這與我本人性格有關,我也期望它像是一間社區精神餐廳,一些志趣相投的創作者、或者單純的雜誌愛好者,能在此分享交流經驗。」周筵川做的,也是如編輯般的工作,只是他編的不是一本雜誌,而是容納兩萬本雜誌的圖書館,它構成的、或者說它所要營造的,是更為強大的文化場域。耳濡目染雜誌這一生活與美學的綜合文本,周筵川自然明了如何組織及調動人們心中對理想閱讀的期望與需求。Boven 在提供雜誌閱覽的理想空間的同時,本身更像一個基於社區的文化共同體,為台北的創造力階層提供文化生活的更多可能。

相較台北整體的消費水準,Boven 個人會費可說相當划算。單次入館 300 新台幣(摺合人民幣 70 元不到),如果不執著於擁有和收藏,這個費用在館內讀完一本雜誌就值回票價,況且 Boven 並不限制閱覽者拍照。若真有搜集資料信息需求,也方便離館時使用,成為年費 1000 新台幣的會員,單次入館的費用就降為 200 新台幣;要是繳納 5000 新台幣的年度會費,那當年就可以不限次數免費閱覽。

Boven 目前有一千多名個人會員,大多是在周邊社區生活與工作的創造力階層,他們也構成本館最穩固、優質而有凝聚力的文化消費者。家華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一員。曾任《中國時報》文化記者的她,目前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運營著人氣臉書主頁「雜誌現場」,身為雜誌控,她 2014 年自費採訪了15本歐美雜誌的幕後團隊,2016年獲得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劃」補助,深度報道了中東 7 本雜誌的主創團隊,即將結集成書。在「白鹿洞」書坊時期,她就定期去租周筵川寄放在那裡的雜誌,而得知 Boven 獨立運營雜誌圖書館的第一時間,她毫不猶豫地辦了不限次的年度會員。住得不遠的她,沒有特殊情況一周會來 Boven 四五天,從下午三四點待到晚上閉館,中間外出吃個晚飯。由於工作性質,她經常在各地走動,而每次入館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閱架上的新雜誌充電,讓自己奔波勞碌的身心安靜下來,好進入專註的工作狀態。在 Boven 待久了之後,家華和周筵川漸漸相熟,由於雜誌愛好的交集,她將「雜誌現場」的第一場臉書線下分享會放到這裡舉辦,當時兩百多平方米的空間湧入近百號人,熱鬧非凡。對於她來講,在 Boven 遇到有趣的同類是閱讀之外最大的收穫。無論是雜誌從業者,還是軟體設計師、建築和室內設計師,甚至是哈雷彩繪師,偶爾聽他們聊聊工作趣事和行業動向,都頗有啟發。和家華一樣,Boven 所在周邊社區的創造力階層,既將 Boven 當成圖書館,又用作共享辦公空間,同時還是他們安靜的社交場。

要運營偌大一個圖書館,並每月更新幾百種雜誌,光靠個人會員是杯水車薪。與此同時,Boven 還發展出定製化的企業會員服務,為目前的運營提供了可觀的資金支持,也推進了 Boven 創想的永續潛力。企業會員大多是圖書館周邊區域的創意型公司,從事著廣告、設計、策劃及生活方式類文創服務,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正來自於更開闊及多元的視野與文化資源。此類公司之前大多也會從雜誌經銷商處訂購十幾到幾十種期刊,為員工提供專業領域的知識補給。隨著網路媒體的發達,經營空間及隱性成本的上升,能夠繼續為員工提供此類雜誌訂購福利的中小型企業越來越少。周筵川在從事雜誌經銷時就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對接關係,也深切體會到從購買到囤積再到每年的批量處理所造成的資源不充分利用和資金浪費。 Boven 成立之初,他就與這些企業溝通,制定基於行業領域特點的雜誌訂閱方案,按月為他們提供上門取送雜誌的服務,以月費的方式收取傭金。定製此類服務的企業每月都能收到十幾至幾十種新刊,而在下一月度更新刊物時,Boven 會取回上月的雜誌,將其分配給其他企業,這樣循環交錯,各類企業都能在每月有足量不同的新刊可讀。「書非借不能讀」,員工也更珍惜這樣有時限的調配借閱機制,而不是讓雜誌長期佔用著寶貴的商用空間,卻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在具備了一定規模與運營能力後,Boven 以此類企業服務實現了雜誌資源及效益的優化;而與之合作的企業,付出相較之前少得多的時間與精力,收穫比自建雜誌資源庫更好的效果。周筵川欣慰「借閱代替買賣」實現了多贏,而 Boven 也通過雜誌借閱重構了周邊社區中小型文創企業的聯結方式與文化生活。

由於收藏的大多是外文雜誌,為了照顧中文讀者的需求,Boven 不定期舉辦雜誌主題讀書會,邀請多語種人才來深度解析分享雜誌內容,兼顧外語學習與交流的功能。在台北教授日文的語言老師渡邊紘人,也將 Boven 作為日常舉辦專題讀書會的場地。今次就遇上他正為 Boven 會員解讀日本生活雜誌《婦人畫報》的專題:奢侈的火車之旅。渡邊老師很會調動現場氣氛,儼然落語家(編者按:一種日本的傳統曲藝形式),一邊分段為大家用中日雙語解讀雜誌內容,一邊剖析內容與現象背後的生活與文化語境,一個多小時的讀書會下來,也許之前由於不懂日文只能對雜誌內容瀏覽一二的讀者,現在也因知其所以然而收穫頗多。

Boven 本館是這一新型文化商業模式位於鬧市的旗艦店,周筵川將其作為基地與實驗場,不斷開拓著雜誌介入生活方方面面的可能;而真正擴大 Boven 影響力,同時也印證了周筵川「野心」的,是進而以此項文化驅動力對社區及都市生活的改造與活化的能力。

台北的天母社區,北接陽明山,南臨士林商圈,歷史上美援時期的美軍及眷屬多居於此,故這裡保留了眾多美式風格建築,現今的美僑、日僑學校也多落址於此,吸引了眾多來台外國人在這裡居住生活。雖地處台北近郊,天母因其多元的居民結構和優渥的生活配套,成為台北閑適的生活社區。平時工作日的下午,全職主婦帶著孩子在社區活動,或料理日常家務採買、或同鄰里在咖啡館小坐扯家常,而周末他們一般選擇舉家去不遠處的陽明山度假。Boven 就將首家社區雜誌圖書館「好丘 × mini boven」開設在天母。

曾任滾石唱片策略長、魔岩文化總經理的張培仁,在創辦 「街聲」(StreetVoice)平台與 「簡單生活節」(Simple Life)之後,在2011年創立了 「好丘」(Good Cho』s),藉此將網路平台與現場活動結合的理念落地。張培仁定義「好丘」是簡單生活節的日常縮小版,它以社區為核心,帶著生活風格美學與實用的通路,成為更接近在地民眾生活的場域。位於天母的這家好丘,是台北幾家店中最具日常味的空間,一樓的簡餐與咖啡廳主打貝果及相關料理,而將二樓的大片區域則作為 mini boven 的空間。這裡的雜誌更偏向生活美學類,花藝、室內、美食、旅行雜誌在此更受歡迎,上千本此類主題雜誌的館藏,對於日常將其作為閱覽室的人群來講足夠豐富。相較一樓餐飲區的熱鬧,二樓的 mini boven 軒敞安靜,每天 200 新台幣不限進出的費用里還包含了一張可在一樓消費的 50 新台幣飲品優惠券,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結,從而吸引了周邊社區的眾多客群。與好丘的合作是 Boven 滲透「雜誌介入生活」理念的開始,各類型的 mini boven 將會逐漸在台北落地。

「今年我開始嘗試讓 Boven 與各行各業發生關聯,然後我漸漸發現這其中的潛力還是蠻大的。我們已經著手與酒店合作推出雜誌主題房,酒店提供空間,由我們精選商務及旅行方面的雜誌,布置其中供住店客人翻閱;一些物業託管的共生公寓(編者按:台灣為年輕人提供靈活租期的合租公寓)也將與我們合作推出駐地藝術家雜誌公寓計劃。我們為公寓的公共區域提供雜誌,藝術與設計等領域的創作者們進駐時,在生活空間內就有大量的相關雜誌可閱覽了;Boven 也在同一些地產項目或物業管理公司討論合作,簡單來講,如果你購買或租賃了 Boven 周邊社區與雜誌圖書館聯動合作的樓盤,就可以同年度會員一樣,隨時進館免費閱覽,這其中的關鍵點並不是錢,更多是 Boven 在社區生活的健全化服務上為周邊區域帶來的文化附加值。」周筵川深知雜誌不可能是日常的主角,但卻是民眾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良伴,只是之前沒有人試過去培育這片土壤,或者使錯了勁兒;而他運氣不錯,偏執對了方向,以獨立的精神做影響大眾的事業。從 Boven 本館的個人會員服務到定製化企業會員,再到 mini boven 對雜誌社區化的滲透,周筵川搭建起多向而立體的閱讀服務體系。那麼多雜誌每周每月從全球各地源源不斷匯聚到 Boven,累積與收藏並不是目的——設置更多切實的閱讀場景,讓雜誌從借閱者手中流向更多具體而微的生活領域,讓大眾不費力地各取所需,進而潛移默化構建一座城的文化場域與實力,才是 Boven 永續雜誌的生命的價值所在。

想像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台北的銀行中將會有 Boven 的身影,在你等待叫號的時候,可以翻閱與商業、金融相關的雜誌;商場里,Boven 的雜誌也許在購物間隙的休閑時間帶給你關於時尚與美妝的獨到見地;也可能在醫院候診時,關於健康與醫學方面的知識,通過 Boven 擺在你手邊;幼兒園與學校門口,等待接孩子放學的家長也許再也不用硬聊家常,而可以在 Boven 提供的空間里安靜坐下來,讀一篇親子方面的好文章……這將來不遠,台北也會因此而更具生活魅力。

撰文:王罕歷 / 攝影:吳飛 / 編輯:sychen

GIF/35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玩攻略 的精彩文章:

七夕原創設計款 | 當星月遇上南紅,這份情難捨難了!
一組被日本封禁的圖片,揭開中國80年前的傷痕!
回鄉下造個院子,有房、有狗、有院子...還能陪你慢慢變老!

TAG:文玩攻略 |

您可能感興趣

五本私藏雜誌,打開新的一年
還記得那本陪伴你青春的《讀者》雜誌嗎?在外灘開了一家最美書店
久等了,第一期《第一財經》雜誌來啦!
去年創刊的千百冊雜誌中 我只推薦這一本
我的十萬年終獎,就指著這十六本雜誌沖一衝了
盤點了一整年時尚雜誌大片,我發現了這樣一個秘密……
她登泰國雜誌封面,加印四倍開售第一天售罄!
我找回了三本十年前的籃球雜誌
《新閱讀》雜誌推介一周一書:《四小時讀完一本書及其他》
財富雜誌盛讚小米 雷軍稱這雜誌我收藏了
宣萱古天樂合體拍雜誌,回憶滿滿,那你肯定追過兩人這四部經典劇
這家落於商圈的書店,有咖啡也有與世界同步的雜誌書籍!
張藝興在等雜誌封面,成為數不多的一年兩次封面藝人
陳燃「一家三口」首登上雜誌封面,小腹隆起孕味十足
「三言二拍」:古代版的花邊雜誌
穎兒付辛博雜誌封面曝光 一顰一笑甜蜜十足
去年拍遍各大雜誌封面的是她!
張藝謀陳婷夫婦帶三個孩子拍雜誌,媒體第一次正經報道他們一家
一些美圖——來自國家地理雜誌
這些承載青春的遊戲雜誌,培養了中國第一代「雲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