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千年古剎南普陀:天王殿(3)

千年古剎南普陀:天王殿(3)

GIF/53K

從放生池登上台階,您將看到寺院的第一重殿——天王殿。天王殿正面供奉彌勒菩薩像,東西兩旁供奉四大天王像。彌勒菩薩像背後供奉手執寶杵示將軍身的韋馱天像。此殿曾於1925年改建,殿堂為木構架結構。

天王殿所供奉的彌勒菩薩是以寺院原有彌勒佛像(土坯結構)為原型,採用巴西花梨木雕刻而成,此木材具有光澤好、木質堅硬、不易開裂、耐腐性高和防白蟻危害等特點,彌勒佛身以整棵木材雕成,顏色為原木色。彌勒佛慈眉笑眼,耳垂雙肩,袒胸露臍,笑容可掬,似乎在恭候每一位遊客的光臨。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南印度人。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流傳一萬年,佛教就會在這個世界衰微。而彌勒菩薩當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成道,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無上正覺,廣演教法,度化眾生。所以佛教徒稱彌勒菩薩為「當來下生彌勒佛」,或簡稱「彌勒佛」。因為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內院,盡其一生之後,將到人間繼釋迦之後成佛,所以又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彌勒菩薩現在兜率天的內院弘法,教化天眾。

彌勒菩薩在印度的形象是一尊頭戴王冠、身體不胖的坐像,而在我國漢地則成了手拿布袋,袒胸露腹的胖和尚像,這是以五代時的布袋和尚為依據而來的。傳說五代時,浙江奉化的契此和尚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稱「布袋和尚」。據說他雲遊各地,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不管人們怎麼逗他,他總是眉開眼笑、和善待人。經常背著一個布袋,到處化齋。農夫們見他沒事做,都要他幫忙插秧,他便化身成很多個布袋和尚去幫忙,並留有一首偈:「手拿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此偈有二重含義:世間與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如是因如是果,這是說明萬事只要忍一時,退一步,便可成就。後來他在岳林寺盤石上坐化,示寂時曾遺有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

彌勒菩薩難行能行,難捨能舍,他有很多的應化事迹。有一次,帝釋天化成一個乞丐,要試探彌勒菩薩「舍」的精神是不是真的。當時彌薩菩薩所有東西都舍掉了,身上只剩下一件布衣服,帝釋便要化他的衣服,彌勒菩薩立刻便答應了,衣服剛脫了一半。帝釋實時表明身份,說明只是要試探他是否真心罷了,所以我們現在多看到的彌勒菩薩像衣服是半脫下的。

彌勒菩薩的笑口大肚表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彌勒菩薩的笑,不是諷刺的笑,而是慈善、悲憫的笑,彌勒菩薩的笑容給人帶來的是歡喜、希望和光明。我們應該學習彌勒菩薩的大度、放下、自在與洒脫。

天王殿兩側是魁梧高大、莊嚴威武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分別立在彌勒菩薩的兩旁,他們都是護法神,分別護持東、南、西、北四大部洲。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又四大天王意譯為「金中最剛」,指牢固、堅銳、有能摧毀一切,因此,故又稱「四大金剛」。

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因能護持國土、維護道場安寧而得名,專門守護東勝身洲。身著白色,穿甲胄,持琵琶,表明他是用音樂來感化和勸導眾生斷惡從善。樂司調。

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因能使他人增長善根而得名,專門守護南贍部洲。身著青色,穿甲胄,持寶劍,表明他是用武力來懲惡護善。劍司風。

西方廣目天王毗留博叉:因能用凈眼觀察擁護閻浮提眾而得名,專門守護西牛貨洲。身著紅色,穿甲胄,早期塑像多為手持一種名叫「絹索」、專門用來捕捉敵人的網,現在的基本上都塑成手持龍。但是不管怎麼塑,都是表明他懲惡護善的辦法不是靠殺,而是把敵人捉起來後強迫他改邪歸正。凈眼、網和龍,都司順。

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因福德聞名四面八方而得名,專門守護北俱盧州。身著綠色,穿七寶莊嚴甲胄,配長刀,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表明他是一邊引導眾生向善,一邊用武力來降魔伏怪。傘司雨。

他們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義:劍,鋒也,舞劍生風,比喻風;琵琶,琴瑟調和,喻指調和;傘,遮風擋雨,隱含著雨的意思;龍,降龍伏虎,暗指順。合起來則有「風調雨順」之義,寓含萬事如意國泰民安之意。世俗因受明代小說《封神演義》的影響,慣於將「四大天王」稱為「四大金剛」。其實,天王與金剛在佛教中的區別很大,絕不可等同視之。總之,四大天王保護四天下人民,使世界風調雨順,而且在寺院內護持佛、法、僧三寶,希望三寶能長住於世。據《四天王經》記載,四天王都從屬於帝釋天,每月的六齋日檢視人間的善惡行業並勸勉眾生守戒行善。所以,佛教徒有每月持六齋之舉,即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在這六天里吃素,持戒,行善,表示棄惡從善之意。

在彌勒菩薩背面的是韋馱天將,是寺院中最著名的護法神。他本是南方增長天王部下的八大將軍之一,四大天王麾下三十二將軍之首。在佛陀即將涅槃時,韋將軍曾受到佛陀的咐囑,護持佛法。天界的四天王對他都極為敬重,每次韋將軍一到,天王都會起立相迎。佛教感應錄記載,唐朝道宣律師曾感得韋陀現身護法,常常見他身著甲胄,合掌恭立,寶杵橫於臂上。自此以後,中國寺宇的韋陀像大多塑成韋將軍的形象。

韋馱菩薩面向大殿是表示護持三寶,他發願專門護持佛法、護持道場、護持出家人。佛教世界觀認為大千世界有四洲,即南瞻部洲、東勝神州、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前三洲人民具有善根,能信受佛法而修梵行,所以護法韋馱尊天菩薩發願護持此三洲,因此佛門稱之為「三洲感應」。北俱盧洲的人壽命千歲,生活富裕,享受福樂,不信受佛法,所以韋陀菩薩就沒有護持此洲。據佛經介紹,韋陀菩薩是賢劫千佛中的最後一佛,號稱「樓至如來」。

韋陀菩薩手持寶杵,寶杵的方向也表明本座寺院的性質,若寶杵杵頭拄地,說明本寺是子孫叢林,一般不接待外來掛單的僧人,若寶杵平捧,表示本座寺廟是十方叢林,任何雲遊的僧人都可以來此掛單。南普陀寺原為世襲制子孫廟,韋陀的金剛杵是著地的。改為十方叢林制後,金剛杵沒有改為橫放在手臂上,仍保持原樣,然而卻是按照十方叢林的規矩,接納十方雲遊僧人掛單。(子孫叢林即是以本寺主持所剃度或傳法的弟子繼任住持,即世襲傳承製。十方叢林是禮請四方高僧大德為住持,即十方選賢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您的「餘額」不足,請及時「充值」
一切皆是因緣和合而成
千年古剎南普陀:山門庭池(2)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2019年南普陀寺浴佛節
千年古剎的慢時光——廈門南普陀寺
2018年南普陀寺居士學佛班——新課通知
新年祈福,香火鼎盛的閩南古剎南普陀
2019年南普陀寺講堂居士學佛班開課通知
2018年南普陀周末講堂居士佛學班招生簡章
廈門、鼓浪嶼、南普陀、閩南埭美村、土樓雙飛5日游
南普陀寺啟建戊戌年冬季禪七法會
南普陀寺2018年無遮水陸法會時間表
十年話春秋 今夜數星辰——53位義工獲頒南普陀義工十年特殊貢獻獎
廈門南普陀寺舉行2018年無遮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熏壇灑凈儀式
南普陀寺僧俗2000人三步一拜共慶觀世音菩薩聖誕
訪古探幽:雨中游南普陀寺
欣逢阿彌陀佛聖誕 南普陀寺冬季佛七第一個七圓滿
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己亥年清明節祭祖追思
南普陀寺丁酉年禪七共修法會圓滿
波瀾徐洄 百年一音:南普陀寺恭祝廣慈長老期頤壽辰
美哉!南普陀寺飛檐
南普陀寺無遮水陸法會第五日:內壇告赦、供天放生、說幽冥戒
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舉行戊戌年冬至祭祖感恩上供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