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殺人機器之爭」衛報評馬斯克等116名AI專家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

「殺人機器之爭」衛報評馬斯克等116名AI專家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

「殺人機器之爭」衛報評馬斯克等116名AI專家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

1新智元編譯

「殺人機器之爭」衛報評馬斯克等116名AI專家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

關於116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專家發布公開信,要求禁止「殺手機器人」(killer robots),一個回應是:你們難道不應該早點想到嗎?

特斯拉 CEO 馬斯克(Elon Musk)是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的專家之一。「我們沒有太多時間準備了」,公開信中說,「一旦這個潘多拉的魔盒被打開,就很難再次關上。」但是,這樣的系統可以說早已存在了,例如BAE等開發的Taranis「無人作戰飛機」(UAV,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三星製造的 SGR-A1 哨戒炮,已經部署在韓國國界。無人坦克也已經正在研發中,而人類對致命性無人機的控制只是何種程度的問題。

「殺人機器之爭」衛報評馬斯克等116名AI專家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

Photograph: Allstar/Studio Canal/Sportsphoto Ltd./Allstar

然而,殺手機器人一直在精神上與我們同在,只不過是以機器人的形式。Karel ?apek 1920年在科幻舞台劇「RUR」(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羅梭的萬能工人)中創造了「robot」這個詞(在捷克語中的意思是「勞動者」)。他創造的類人機器人,由與劇名同名的一家工廠製造,他們反叛人類,並最終滅亡人類。從 Cybermen 到終結者(Terminator),此類的故事層出不窮。

沒有機器人啟示錄正在逼近的背景,甚至很難去思考馬斯克等人簽署的公開信所提出的問題。即使人類的滅亡不是處在生死攸關,我們知道的是這些機器可能導致失控,其結果是《機械戰警》中OCP公司的機器人警察。

這樣的暗示似乎總是引出一些有關致命武器的嚴肅話題。好吧,所以一個機器人世界末日大決戰可能並不完全是空想的,但這些故事,以及它們造成的深刻的人類的恐懼,最終都是娛樂性質的。儘管如此,類似這樣的辯論,將科幻電影描述的技術的好和壞兩極化,伴隨帶來的意義在於,只要我們避免真正壞的那些技術,剩下的都是好的。

法律專家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無疑更加複雜。一方面,他們關心機器人倫理方面的更廣泛、而且越來越緊迫的問題;另一方面,這些問題關乎現代戰爭的性質,以及其商品化。

我們可以怎樣令自主技術系統更加安全,更符合道德規範?避免機器人對人類造成傷害是Isaac Asimov的《我,機器人》(I, Robot)這部作品所探討的問題,這是一部短篇故事集。這部作品對後世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其中提出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現在仍經常被討論,其認識度幾乎像牛頓的運動三定律一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阿西莫夫寫的故事主要是關於這麼動機正確的定律如何被環境破壞。

無論如何,道德問題很難有一刀切的原則。 歷史學家Yuval Noah Harari指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有一些原則來規定它們在面臨不可避免、並且可能導致死亡的事故時應該怎樣採取行動:機器應該試圖保護什麼?Harari 說,也許我們會被提供兩種模式:利己主義(優先保護駕駛員)和利他主義(優先保護其他人)。

「殺人機器之爭」衛報評馬斯克等116名AI專家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

Photograph: Melinda Sue Gordon/Allstar/Paramount Pictures

在2012年人權觀察組織一份有關殺人機器人(killer robots)的報告中,包含一些科幻小說般的預想。報告寫道:「要區分恐懼的平民和具有威脅性的敵人,需要有一名士兵去了解人類行動背後的意圖,這是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情。」報告還寫道:「機器人不會受到人類情感和人類同情心的約束,而這些是避免濫殺平民的重要制約因素。」但第一個論斷不夠令人信服——機器人可以使用生物識別技術,其判斷力或許比用肉眼判斷的戰戰兢兢的士兵更準確。對於第二個,或許某些時候是正確的。但其他時候呢,人類在戰爭中會強姦和屠殺平民。

我不是要反對這份報告中對自主機器人士兵的恐懼,因為我也是這樣。相反,這使我們回到關鍵的問題,不是關乎技術,而是關乎戰爭。

我們對戰爭倫理問題的敏感是非常任意的。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說:「完全自主的武器的使用提出了有關責任的問題,這將削弱另一個已確立的保護平民的工具。」這是一個公平的觀點,但不可能放到任何一個已達成一致的倫理框架內,核武器在國際上就是合法的。此外,無人機戰爭,士兵強化技術和法律之間是一個連續統一體,無法分解為「人和機器」。

自動化軍事技術的問題與戰爭本身性質的不斷變化密切相關,在恐怖主義和叛亂狀態,戰爭並沒有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點,也沒有戰場或軍隊:美國戰略分析師 Anthony Cordesman認為:「現代戰爭的教訓之一是戰爭不再被稱為戰爭。」不管我們怎麼處理,都不會再有像諾曼底登陸那樣的。

戰爭一直在使用最先進的技術;「殺手機器人」也同樣是。潘多拉的魔盒在鋼鐵冶煉被發明時就已打開,如果不是更早的話(而且打開魔盒的從來不是女性)。你可以確定的是,肯定有人從中獲利。

無論如何,讓我們試著遏制住「化玉帛為干戈」的最糟糕的衝動,但勸說國際武器貿易不要製造殺人機器人,無異於勸說軟飲料製造商不要生產橙汁。

原文: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7/aug/22/killer-robots-international-arms-traders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職位詳情,期待你的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深度學習預測極端天氣」更好捕捉颱風「天鴿」軌跡
「融資愈艱」初創公司必須考慮的三件事,1萬多輪融資數據分析
「深度學習創作」用《權力的遊戲》前五部訓練RNN生成第六部(原理解析)
深度學習創作:用《權力的遊戲》前五部訓練RNN生成第六部
如何評價馬斯克等116名AI專家呼籲禁止「殺手機器人」?衛報:太晚了

TAG:新智元 |

您可能感興趣

「殺手」機器人
殺手機器人遭抵制!30個國家機器人專家共同簽署
FBI逮捕中國機器人專家 指控詐騙42萬美元
AI專家罷工:把殺人機器人消滅在搖籃里
「獵豹3.21機器人之夜」發布會,機器人泡咖啡秒人類大師
機器人「索菲亞」之父:人類2045年可與機器人結婚
機器人3·15!賽迪機器人國評中心揭示機器人產品質量6大痛點!
《暴戰機甲兵》4月24日登陸PC 機器人互毆超刺激
FBI逮捕中國機器人專家席寧 指控其詐騙42萬美元
智能協作型機器人、慧眼機器人……火箭院的TA們將亮相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
2018 RA國際機器人大賽首屆人氣獎評選開始報名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 直擊中國機器人「黑科技」
網紅機器人索菲亞:2040年會給機器人市民待遇
外媒:歐盟欲投入4.4億英鎊研發AI機器人殺手
AI專家取消抵制韓國頂尖大學開發所謂殺手機器人
貝索斯攜機器狗出席亞馬遜 MARS 2018 機器人大會
擔心「殺手機器人」出現,50餘位AI專家聯名抵制韓國一項合作
3款機器人+499元AI音箱+機械臂 傅盛擺出「機器宴」
全系列機器人亮相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
邁睿機器人的叉車機器人邀你來「2018工業機器人創新產品評選」擂台攻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