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王鐸生於河南孟津。他祖籍山西洪洞,其十世祖王成從山西遷入孟津邑雙槐里。幼時家境十分貧寒,過著「不能一日兩粥」的生活。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臨虞世南賢兄帖 扇面

釋文:虞世南帖 賢兄處見臨樂毅論,便是青過於藍,欣忭無已數願學耳。世南近臂痛,廢書不堪縷也。虞世南呈。

王鐸自幼勤奮好學。為學書法、繪畫,他無帖不臨,無畫不摹,用壞的筆堆成堆,洗硯台的水積成潭,筆桿把他的手指磨起層層厚繭。親戚朋友、街坊鄰里都誇他是「靈童轉世」、「馬良再生」。在一片誇獎聲中,王鐸不禁沾沾自喜起來,慢慢地就忘記了勤奮,懈怠了學業。

一天,他在街上看見兩個老太婆相背而坐,一個擀饃,一個烙饃。擀饃的把饃擀好,用小擀杖一挑,向背後一撂,正好撂在烙饃前邊的鏊子上;烙饃的把饃烙好,用翻饃劈兒一挑,向背後一撂,正好撂在擀饃的前邊那一摞饃上,整整齊齊。王鐸看了之後,心想:我雖然在書法、繪畫方面打了些底子,但要像賣烙饃的老太婆那樣得心應手,還得再下一番工夫。於是,他更加勤學苦練起來。從此以後,他的字寫得越來越好,畫也畫得越來越奇,名望也更高了。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李成小寒林圖跋 1646年

釋文:營丘意匠,披對蒼鬱,颯颯秋氣感人。

王鐸13歲始專攻王羲之《聖教序》,自言「臨之三年,字字逼肖」。15歲時他能鑽精《蘭亭序》,對「二王」(王羲之、王獻之)「飲食夢寐之」,甚至做到臨「二王」「如燈下取影,不失毫髮」。以後也始終以「二王」為其書法淵源。王鐸所臨以閣帖為主,他自己曾說「《淳化》《聖教》《褚蘭亭》,予寢處焉」。顧復《平生壯觀》亦載:「聞其臨《淳化閣》數部,非功力如此焉能精妙如此。」可見《淳化閣帖》對他一生之影響。王鐸自定日課,「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生不易。

「宗晉學古」是王鐸最重要的書法見解。他認為「書未宗晉,終入野道」,「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他說,寫字「今易古難,今淺古深,今平古奇,今易曉古難喻,皆不學之故也」。又說:「書法貴得古人結構。近觀學書者,動效時流。古難今易,古深奧奇變,今嫩弱俗雅,易學故也。予從事此道數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為。」

傳說王鐸18歲中舉,20歲中進士,21歲任翰林,22歲放江南主考。江南人迎接主考時,見轎前有大旗兩桿,一旗上寫「十載寒窗讀書苦」,另一旗上寫「奉母命不出難題」。人們向轎內一看,見主考大人是位年輕書生,根本不像年高德重的飽學之士。大家都竊竊私議,有人說他是官家少爺,憑著老子當大官放主考,哪有真才實學,恐怕頂多也只是知道「子曰學而時習之」罷了。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臨褚遂良《家侄帖》 手卷 綾本 1646年

釋文:家侄至,承法師道體安居,深以為慰耳。復聞久棄塵滓,與彌勒同龕,一食清齋,六時禪誦,得果已來,將無退轉也。奉別倏爾逾卅載,即日蒙恩,遂良須盡白,西眺於邑,悲憫更深。

王鐸在轎內聽得清清楚楚。果然第一場出的試題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許多人都說果然不出所料,很快交卷。第二場依然是原題,但要求內容不許重複。這下可難住了眾舉子,他們把所學的知識全用光了,才勉強交卷。第三場,沒想到又是同一題,眾舉子叫苦不迭,難於應付。大部分人搜盡枯腸,還是交了白卷。在發榜之後,眾舉子拜師之際,王鐸哈哈一笑,當眾揮筆,照題一氣寫成七篇辭藻雅麗、文情並茂、議論精當的奇文,一時才驚四座,聲威並振。當時別家中魁掛匾,文為「江南才子」,唯有王鐸家門首懸匾上書「才壓江南」。

傳說王鐸入閣拜相後,皇帝讓他書寫一匾額:「天下太平」。王鐸奉詔來到金鑾殿,被內侍臣引到那塊匾前。他掂起斗筆,一揮而就。不知是他疏忽,還是故弄玄虛,竟把「天下太平」寫成了「天下大平」。

皇上聞報金匾掛了起來,便帶領滿朝文武前來觀看。開始,他一直誇獎王鐸的字寫得好。當他發現「太」字少寫一點時,臉上馬上露出不悅之色,在場的文武大臣、待詔工匠都為王鐸捏了一把冷汗。只見王鐸從從容容地拿起斗筆,蘸好金粉,站在匾底下,搭手一擲,那支筆便從他手中騰空而起,「颼」的一聲飛向金匾,筆鋒所觸之處,不偏不倚,恰好點在「大」字左下方,遒勁洒脫的一個「太」字活靈活現地展示在眾目睽睽之下。頓時一片喝彩,齊誇王鐸神功。皇帝驚喜萬狀,脫口稱讚道:「王愛卿真乃神筆也。」從此「神筆王鐸」馳名天下。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五言詩 立軸 綾本 160×48cm 1647 年

釋文:(空)林雙塔近,閑卧避人知。偶到鳴鍾候,(重)攜欲雪時。龜言端疏草,鶴吭入岩池。無(處)憂磐切,山房緩所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深山飛綠雨,古寺暗紅泉 吳子深山水作品欣賞
何當綠楊村雪夜 倚爐為補歲寒圖 鄭午昌繪畫作品欣賞
水上風波魚不知 巍然屹立何輝煌 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6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
雄闊磅礴的王鐸草書《唐詩十首長卷》 網友:四百年來的大手筆!
即今譏評何足道,後五百年言自公——王鐸《臨家侄帖》賞析
日本人認為:王鐸勝於王羲之!
王鐸去世前的冬天所寫 往來如有為 菊朵正凄凄!
草書《百家姓》中10大難認姓氏,懷素、王鐸之字,你能認識幾個?
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之十九:臨王鐸小楷跋米芾天馬賦
集王鐸大字春聯,僅此一幅!
這一千年無敵的狂草 看得人氣脈噴張 王鐸草書唐詩卷
王鐸《瓊蕊廬帖》,臨遍晉唐近二十人的古帖,貴得古人結構
傅山、王鐸、董其昌:一個任性丑,一個放肆崛,一個帝王愛
王鐸千字文,難得一見!
王鐸的《臨唐太宗貼》,筆勢雄強,有一瀉千里之勢
王鐸16歲臨《聖教序》字字逼肖,此34歲寫本更值得觀賞!
王鐸這份書法,被日本人捧為國寶!
原來王鐸是這樣拽的人:懷素、蘇軾、黃庭堅的帖我就是不臨
王鐸39歲,神一般的存在!
明·王鐸去世前寫下這幅俊美大字
甚為罕見!王鐸以草書名世,其楷書《延壽寺碑》也是如此般精到